專訪救助平臺「和貓住」:一年救助超300隻貓 有糾結與痛苦

2020-11-23 騰訊網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某個尋常的周三,成都籠罩在一片朦朧的大霧之中。陰沉沉的天氣似乎難以喚起人們的好心情,但在成都三環外的一所房屋中,卻是另一派安靜祥和的景象:有著鴛鴦眼的雪白色貓咪在椅子上伸著懶腰,圓圓的臉上儘是沒睡醒的神色;橘黃色的加菲貓一邊喵喵叫著、一邊用尾巴輕輕掃過你的腳邊;長毛的布偶貓溫順地躺在人的臂彎中,不時地打噴嚏……看到這樣的畫面,無論怎樣的壞心情,都會變得像貓咪的毛髮一般柔軟而溫和。

這裡是「和貓住」的基地,在不外出的救助貓咪的日子裡,許哲和夥伴們就在這裡照料被救助的貓咪。推開屋子裡兩間房間的大門,能看到靠牆擺放的籠子中住著很多剛出生的小貓和母貓。這些貓咪被安全地隔離在房間中,有充足的食物和乾淨的水。過不了多久,它們會找到新的主人,擁有自己的名字和家。

作為一家流浪貓領養救助平臺,「和貓住」目前在全網已有上百萬粉絲。2019年4月份開始,許哲把自己救助流浪貓的過程拍下,剪輯成視頻陸續上傳到視頻網站嗶哩嗶哩以及抖音上,一時之間獲得了無數網友的關注。但其實,「和貓住」並不是一夜爆紅,許哲救助貓咪的行動也早在3年前就開始啟動。作為平臺的創始人,在接受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記者採訪時,許哲更多談到了那些沒有被視頻記錄下的救助時光。

許哲(中)與小夥伴們救助困在下水道中的狸花貓

救助流浪貓3年

在網絡中收穫百萬粉絲

「大家好,我是宇文化緣。我現在來到了成都婦幼保健院,我們接到線索說這裡有隻流浪母貓剛剛生了一窩小貓,過來打算把它們都帶走。」在視頻中,總能看到戴著圓框眼鏡,操著一口「椒鹽普通話」的許哲。在網絡中,相比於本名,網友們更熟悉的是許哲的網名——宇文化緣。

接到線索,外出救助,將救助成功的貓咪帶回基地,給它們餵食鏟屎,許哲每天的生活看似重複而循環。不同的是,貓咪救助的地點可能在棚屋的屋頂、高層樓房的外牆、電梯的深井、或者河流旁的下水道裡。救助的貓咪有剛出生的小貓,也有奄奄一息的成年貓。特別到了冬天,救助線索輪番「轟炸」著平臺的公共帳號和許哲的私人帳號。「如果是小貓,在戶外,它們很大機率撐不過這個冬天,有時一天要跑好幾個地點。」

許哲的救助之旅始於2016年,前後經歷不少曲折,迫於經濟壓力,他也曾暫停過流浪貓救助。從2019年4月開始,許哲開始將救助的過程拍成視頻上傳到網絡中。此時他又一次離開了工作一年的公司,全職加入到貓咪救助中。

救助被困高樓的小白貓

誰能想到,帳號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就收穫了上百萬的粉絲。因「和貓住」不接受捐款,於是粉絲從全國各地寄來了貓糧、貓砂、罐頭等物資,堆滿了基地的櫥櫃。靠著視頻網站和平臺的打賞補貼,「和貓住」每個月會領到一筆費用。雖是杯水車薪,姑且也算能勉強支撐基本的運轉,但許哲和夥伴們付出的時間和工作成本,很多時候難以兌換成銀行帳戶裡的一串數字。可是救助回的生命,往往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初算了下,2019年大概救助了300多隻貓咪,有200多人成功領養了貓咪。」

領養者與貓咪合照

「貓咪消防員」 屢次負傷

在20米高的樹上救下流浪貓

在剛過去的冬天,許哲和小夥伴們度過了一段忙碌的日子。特別在「和貓住」已經有了百萬粉絲後,他們受到前所未有的矚目,接受到的求助線索也愈發繁雜。因為天氣寒冷,未成年的小貓很難在寒風凜冽的戶外活過冬日,它們中大部分等不到春日溫暖的陽光,便與世界永別。

在平臺收到的求助線索中,有不少危急的情況。譬如困於電梯10米高深井中已經奄奄一息的貓咪;待在河流下水道裡快一周都未進食的狸花貓;懸掛在20米高的樹上的流浪貓。每到這種時候,許哲的救助成為了這些貓咪唯一生存的希望。「現在很多粉絲稱我們是『貓咪消防員』,不知不覺我們也接受了這種設定。」

在一期播放量近百萬的視頻中,許哲和志願者們從下水道中救出一隻被困將近7天的狸花貓。因為下水道口位於在河流岸的一側,所以許哲在救助時必須要越過湍急的河流。很不幸的是,在救助過程中,河底不知名的尖銳器物扎破了他的鞋,在他的腳底留下一道劃傷。還有在去年10月發布的視頻中,他在電梯的深井中救助出一隻英短銀漸層,救助地點深度有近10米,許哲借用繩梯到達地面,過程看起來充滿危險。

許哲在電梯深井中救助貓咪

救助過程中受傷是常事,被貓抓傷、咬傷的情況更屢見不鮮,許哲也並放在心上。未被鏡頭展示到的是,許哲和幾位小夥伴手上經常布滿累累抓痕,因為被貓頻繁抓咬,許哲還曾患上貓抓病,導致他的頭頸部、腋窩的淋巴結呈現腫大。

除了生理上的傷痕,許哲和小夥伴也面對心理上的多維打擊。「和貓住」在誕生之初,就一直面對質疑。就像有人天生不喜歡小動物一樣,寵物救助的行為也不被很多人理解。在採訪中,許哲數次談到討厭被冠上「愛貓人士」等稱謂,因為這個詞在網絡中已經變味。

救助流浪貓

幫助小區流浪貓絕育

質疑救助過程是「擺拍作秀」、責備寵物救助是愛心泛濫、甚至還有層出不窮的「道德綁架」……許哲心裡也明白,流浪貓是救助不完的,每天都會有寵物被棄養,「和貓住」能做的只有杯水車薪。但面對爭議,許哲還是想說幾句:「借用網上的一句流行詞:『可以不愛,請別傷害』。」

國內首創「結緣證」

讓有償領養更具有儀式感

「請不要衝動養貓,請用領養代替購買。」上網偶爾刷刷萌寵視頻,能夠看到不少萌寵博主在視頻開頭用顯眼的字幕打出以上文字。當下,養寵風氣的興起,甚至帶動了寵物行業的空前繁榮,據某購物平臺雙11寵物消費數據顯示:寵物智能用品同比增長超過230%。神奇的是,隨著越多人開始養寵,大街上流浪的貓狗卻只增不減。

「衝動養貓、養狗,這才是讓這些寵物流浪的原因。」在公益救助流浪貓3年後,許哲也摸清了當中的緣由。而在「用領養代替購買」這看似簡單的口號背後,怎樣領養、怎樣核驗領養條件、誰去組織領養,都需要有人去付出實踐。於是,許哲就獨創了一套極具「儀式感」的領養流程。

在「和貓住」的工作基地,入門最顯眼的就是那面掛著大紅色幕布的牆。每位來這裡領養貓咪的年輕人,都會經過一系列滿滿「儀式感」的環節:登記信息、宣讀結緣誓詞、拍攝合照、頒髮結緣證件。從此與流浪貓「握爪蓋章」,承諾相伴一生。

「和貓住」自製結緣證

「和貓住」自製結緣證

紅紅的「結緣證」上,不僅有貓咪和人的照片和信息,還有一枚鋼印,以及「登記人員」許哲的籤名。「其實整個環節都是模仿領結婚證的流程,包括證件我們也是用的大紅色,希望能讓領養人有更多責任感吧。」許哲說道,他還執筆了宣誓詞,對領養者提出了「按時疫苗、適齡絕育、有病治病、科學餵養」的誓言要求。

這套流程放在國內的流浪貓領養組織中,都是獨一無二的。許哲談到,最開始設計這些環節的時候,就是考慮到了年輕人的喜好,具有儀式感的領養能夠加強領養者與貓咪之間的情感聯結。

一直以來,寵物領養都飽受爭議。因為某些領養組織在考核領養者條件時,除了要求「有房」,甚至有些還要求到了「三居室」、「上百坪」、要接受不定期的回訪等。雖然大多是「無償領養」,但條件都非常苛刻。相反,許哲做的是「有償領養」,領養者首先接收審核,了解流程,需要支付少量定額的費用,才能將相中的貓咪帶回家。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和貓住,無論是否品種貓,哪怕貴到布偶貓這種市場新寵,也都是一視同仁,只要符合領養人標準,即可領養回家。

救助在學校中被拋棄的加菲貓

許哲介紹說,這筆費用中不僅包含了三針寵物疫苗,還有免費洗護、免費體檢及絕育等項目,在一些寵物醫院和寵物店出示「結緣證」時,還能獲得折扣優惠。「這些物品的價值是遠超過領養費用的,我們最初是想用這筆錢篩選一些對貓咪不負責的人,想『空手套白狼』的人」。

「握爪蓋章,餘生請多指教。」這是「和貓住」的標語。看似簡單,其實背後蘊含著漫長而艱苦的道路。許哲明白,流浪貓是救助不完的,救助的速度遠遠小於被拋棄以及流浪貓繁殖的速度;面對的質疑和刁難也會越來越多,讓他不知是否能堅持下去。

「我們做的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救助更多的貓,傳遞正確的養貓觀念。』和貓住』的目標是在全國各大城市都建立小型站點,宣傳救助和領養代替購買,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緩和流浪貓問題。」

相關焦點

  • 探訪流浪貓救助平臺「和貓住」:一年救助超300隻流浪貓,背後也有...
    這裡是「和貓住」的基地,在不外出的救助貓咪的日子裡,許哲和夥伴們就在這裡照料被救助的貓咪。推開屋子裡兩間房間的大門,能看到靠牆擺放的籠子中住著很多剛出生的小貓和母貓。這些貓咪被安全地隔離在房間中,有充足的食物和乾淨的水。過不了多久,它們會找到新的主人,擁有自己的名字和家。
  • 年度報告:2019年救助了多少只貓?
    2019年,和貓住涅槃重生的一年~今年底,和貓住官方工作人員達到3位!開始以一個小團隊並肩作戰~19年,重新開始的一年感謝大家一路以來的陪伴和支持!從船長作為19年接收的第一隻貓咪起到現在已累計接收和救助了300多隻貓官方救援次數100多次!
  • 常州男子建流浪貓庇護所 一年不到救助近300隻貓
    對收養人進行信息收集   一間二十幾個平方的兩層小屋,數十間整齊擺放的貓舍,粗略的數一下,竟有六七十隻貓在貓舍內今年38歲的他是我市一名流浪動物救助志願者,從去年9月到現在,他已經救助了近300隻流浪貓,為他們找到了新的家庭。   姚成財更願意別人喊他的網名「海風」, 2015年開始,他就從事流浪狗救助活動,因為他的組織能力,以及對動物生活習性了如指掌,提起「海風」,在流浪動物救助志願者中幾乎無人不知。而一次偶然的「尋貓」,他開啟了流浪貓救助之路。
  • 海南截獲300多隻遭非法運輸貓 動保協會緊急救助
    原標題:海南截獲300多隻遭非法運輸貓 動保協會緊急救助【解說】記者從海南省小動物保護協會獲悉,近日,一批從廣東非法運到海南的300多隻貓被海南省公安廳海岸警察總隊海口支隊截獲。其中有32隻貓在運輸途中已經死亡,其餘被救下的275隻貓隨後安置在海南省小動物保護協會。
  • 海南警方截獲300多隻遭非法運輸貓 動保協會緊急救助
    【解說】記者從海南省小動物保護協會獲悉,近日,一批從廣東非法運到海南的300多隻貓被海南省公安廳海岸警察總隊海口支隊截獲。其中有32隻貓在運輸途中已經死亡,其餘被救下的275隻貓隨後安置在海南省小動物保護協會。
  • 好心人建起流浪貓狗救助基地
    一群普通市民常年義務救助收養流浪貓狗,使這些「毛孩子」避免再次遭受人為傷害。為了讓逐漸增多的流浪貓狗有棲身之地,2016年10月,愛心人士多方努力,建起流浪貓狗救助基地,至今有7條狗、5隻貓入住,在嚴冬裡為它們營造了一個安全、溫暖、溫馨的家。
  • 愛心救助流浪貓狗不再各自為戰,建微信群每年救助近千隻
    豫北有一個小城,愛心救助流浪貓狗人士汲取教訓,不再各自為戰,他們自發組建微信群,繳納每年300元的救助群費,用共同的力量救助流浪的小貓小狗,據統計每年救助流浪貓狗近千隻。他們經過近兩年的摸索,已經形成約定俗成的救助辦法,儘量減輕單個救助人的經濟和救助壓力,而是大家共同想辦法,最終使流浪的貓狗都有一個完美的歸宿他們組建微信群,群主是一位熱心救助流浪貓狗多年的女士,經過群主的倡議,他們群裡每一位愛心人士都會積極救助流浪貓狗。他們救助流浪貓狗已經有足夠的經驗,最終會是流浪貓狗找到新家,有一個新的歸宿,不再流浪。
  • 小夥乘高鐵營救被困小貓 一年花20多萬救助寵物
    「有一隻小貓被困在南京江寧恆大綠洲小區旁的大樹上幾天了,我們試圖用各種方法進行救援,可貓離地面有20米高,嘗試多次均失敗,請你過來救救這隻小貓吧。」1月19日,上海小夥張先生在網上收到東南大學幾位學生的求助信息,特地從上海坐高鐵趕到南京,參與救援這條小生命。張先生形容他自己愛貓幾乎成痴,經常跨省跨市去營救被困的小貓,甚至坐飛機從上海到西藏去救過小貓。
  • 國家「三有」動物豹貓被當作家貓買賣 警民聯合救助
    圖為獲得救助的豹貓。 紅河州森林公安局供圖 攝中新網昆明1月3日電 (繆超 郭鑫)記者3日從雲南省紅河州森林公安局獲悉,近日紅河州紅河縣一市民在路邊買了一隻「貓」,帶回家後發現是一隻保護野生動物,遂交給森林公安機關進行救助。
  • 善良的橘貓最喜歡救助動物,幾年下來,救了四隻狗狗和兩隻鴨子
    說起橘貓,大家家中是否都有著一隻胖胖的小橘貓呢?大家都說十隻橘貓有九隻都是胖的,這一句話可不是開玩笑的,大家之所以都調侃橘貓胖其實也是有理由的,因為橘貓的消化能力,在所有貓咪中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了,也正是這優秀的消化能力,讓橘貓的胃口非常的好,所以家養的橘貓,通常都是很容易一下子就胖起來。
  • 寧波探索公益救助平臺 欲解城市流浪貓頑疾
    昨天,由我市首個流浪動物公益救助平臺「寧波寵信」和十家連鎖寵物醫院發起成立的流浪動物百萬救助基金,正式啟動運作。該基金將每年出資在20個小區實施國際公認的、有效控制流浪貓數量最人道方法之一的TNR(抓捕-絕育-放歸)計劃。這些絕育過的貓,在被放歸社區後,不僅可使貓群數量得到控制,還避免了發情期叫春、打鬥擾民的問題,而且它們的性情也將變得溫和,能更好地與人相處。
  • 上海一50平樓房救助66隻流浪貓,愛貓還是虐貓?善良還是自私?
    只貓已經是極其極端的上限了。 3. 66隻貓,公母都有,全都做絕育了嗎?不做絕育在屋子裡繼續生怎麼辦? 4. 66隻貓,全都做驅蟲嗎?萬一其中一隻有傳染病,這樣關在50平的房子裡,會不會全部染病? 5. 把66隻貓擠在這樣一間小房子裡,是不是真的比在外流浪要幸福?
  • 可憐天下母貓心!為救孩子,土耳其流浪母貓,冒險救助醫生
    一到獸醫院,母貓已經快沒有力氣,全身癱軟奄奄一息。經過檢查之後,才發現是有隻小奶貓的頭,卡在母貓的產道中,讓它覺得很不舒服,母貓應是難產,才選擇冒險找上人類求助。於是,獸醫緊急為它開刀剖腹產,很快,母貓順利誕下了4隻小奶貓,自己也脫離了生命危險。最後母子均安,小奶貓也都非常健康。母貓為了孩子,辛苦了這麼久,終於可以稍微放心一些了。為了救孩子,流浪母貓還知道要來找醫生,也太聰明了吧!
  • 在樓下發現一隻懷孕的流浪貓,正糾結要不要救助,轉身一看就慌了
    在樓下發現一隻懷孕的流浪貓,正糾結要不要救助,轉身一看就慌了。這位好心人非常喜歡貓,是典型的貓奴,即使在家裡養了貓,在外面看到可憐的流浪貓的時候,也想幫助它們。這天,當他出門時,發現了在樓下幫助過的流浪貓懷孕了,看著貓媽媽鼓起的肚子,他不忍心放任貓自己在外面生孩子。
  • 小動物救助陷內耗 人的鬥爭讓貓不得安生(圖)
    2號基地原先有一百多隻貓,一下子增加了415隻天津貓,有點吃不消了。而且,那批貓剛解救出來時,有一大半都有各種各樣的病。「有腹水的、懷孕流產的、鼻支的、斷腿的……」盧荻說。她把病情最嚴重的16隻貓放在自己家裡照顧。剩下的,都在2號基地。「貓咪們在2號基地裡面待了13天後,大年初二盧老師給我打電話,說貓咪病得太多,她管不了了,讓我幫著聯繫醫院。」
  • 資深救助人被質疑:領養流浪貓狗是為了餵蛇?!
    就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整件事是這樣的:▼愛如,自稱是資深救助人,活躍在多個深圳救助群裡,先後領養了100多隻流浪貓狗,其中不乏很多奶貓奶狗。一聽說哪裡有奶貓需要救助,就非常積極:同時據她所說,自己還養了一隻黃金蟒。
  • 高架橋上救貓?自己丟上去擺拍救助的吧!
    (領養人群裡小夥伴最近分享的小貓主動挨人)家貓取暖的方法可可愛愛甚至有的暹羅貓和無毛貓在冬日還需穿衣服才能抵禦寒冷那麼在室外的流浪貓冬天的取暖方法有哪些呢然而部分貓貓們領域意識很強比如在糧食方面,也是不願意和其他貓分享並不是每一隻流浪貓都能和另外一隻處得來3.貓窩取暖有善心的人,真的很多
  • 橘貓批發200一隻,買不?對,混救助圈的我們開始做活體交易了!
    就是一邊積極扎進救助圈,宣傳流浪動物救助,領養代替購買,積攢人氣和提高銷量,一邊聯合眾多貓舍犬舍搞活體交易,甚至被人懷疑合作的大多是繁殖場,連後院貓狗都算不上...確定跟你們宣傳的一樣是專業貓舍犬舍? 天生有骨骼遺傳病的折耳貓也上了,這是打算讓它們的痛苦泛濫麼?
  • 資深救助人被質疑:領養流浪貓狗是為了餵蛇!
    ——咪醬 這兩天,有網友在後臺留言,曝光了一件極其匪夷所思,又細思極恐的事情: 一位微信名為「愛如」的「資深」救助人,被質疑在多個救助群裡先後領養了100多隻流浪貓狗,用於餵養自己飼養的黃金蟒! ???
  • 北京愛貓人建流浪貓救助機構:願流浪貓擁有溫暖的家
    【解說】鏡頭前正在與貓咪玩耍的人名叫曾莉,是北京流浪貓救助機構「幸運土貓」的負責人。2001年,原本從事網際網路行業的她,偶然得知了有很多流浪貓需要求助的情況,便與6名義工一同開始救助工作。通過這樣的一些救助工作,通過動物福利的公益工作,它實現了人和動物的一個和諧相處。  【解說】2011年,曾莉與團隊成立領養中心,完成體檢、絕育的貓可以在這裡等待新主人。每天,曾莉都會收到數十條領養申請,需通過篩選評估後,方可完成領養。曾莉坦言,申請人是否有責任感,是最重要的評估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