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語愛這個夏天,《乘風破浪的姐姐》帶給我許多驚喜和感動。每一位姐姐都很努力,都很拼。比如吳昕、張含韻、孟佳、王霏霏、張雨綺等。他們為了好的舞臺效果,為了給觀眾呈現完美的表演,常常練舞到凌晨。
尤其在《成團之夜》聽到她們的一段演講,內心更加波瀾起伏,她們的身上有許多值得學習的點,因此,便有了這篇文章。以此鼓勵自己,也鼓勵每一個看到我這篇文章的朋友:人生路上,年齡不是問題,重要的是勇敢出發,乘風破浪。
孟佳
孟佳在演講中說:謝謝乘風破浪的姐姐,讓我在這個夏天與你們相遇。謝謝小浪花們,謝謝相處了這麼久的姐姐們。尤其想感謝那個一直沒有放棄舞臺的自己。我是未來會一直努力的歌手孟佳,我今年31歲。
說到孟佳,我認為她屬於本季中的「勵志版」。從被淘汰,到復活,再逆襲為成團第三名。其實背後的努力和付出、能力與實力是不容忽視的。當她被推選為寶藏姐姐時,她說了一段話足以證明她的光芒和能量。
她說:「站到舞臺上的那一刻是想要散發能量給大家的,越不被看好才要做得更好,自己的夢想要堅持完成下去。」
越不被看好,才要做得更好。堅定自己的夢想,感謝那個一直不放棄努力的自己。人生路上,首先做到讓自己滿意。不被看好,不一定是壞事,有時候是推你前進的不竭動力。如果站不了C位,那就努力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努力站在自己人生的C位上。
張含韻
張含韻在演講中說:我是31歲的張含韻,16年前我被命運所選擇,懵懵懂懂的跌進了這個行業。16年後的今天,我選擇自己的命運,勇敢篤定,竭盡全力,不辜負這個美好的夏天。
今年最顛覆我印象的就是張含韻,16年前因為參加超級女聲出道,後來被批沒能力、沒實力。印象最深的就是她作客楊瀾的《天下女人》,社科院研究員時統宇曾批:「像張含韻這樣十六七歲的女孩,要想保持很長的藝術生命力是很難的。今天沒有任何事實來證明她可以保持下去。但假如現在她懂得這點道理,哪怕是聽進我的話,我覺得對她今後的藝術道路都是有好處的。唱歌的時候,也別把學業耽誤了。」
事實上,張含韻後來事業也不溫不火,她選擇了在中戲進修,也專門去了國外學習。十多年的充實和打磨,應驗那句:你只管悄悄努力,然後驚豔所有人。
今年,她因為《聲臨其境》再一次「被看見」。她模仿《冰雪奇緣》中的安娜,流利的英文,生動的表演和近似原聲的模仿,讓觀眾驚呼:這還是「酸酸甜甜就是我」的那個小女孩嗎?
後來在《浪姐》中的精彩表現,非洲舞、大碗寬面、方言rap等節目,深受觀眾喜愛。也讓我看到:不要輕易放棄努力,這個世界是公平的,所謂的「越努力越幸運」,其實這個幸運是自己爭取的。
藍盈瑩
藍盈瑩在演講中說:我是一個剛滿30,出舞臺第一,現在倒數第一的乘風破浪的盈盈子。沒有天賦,不是學霸,但我始終相信有了夢想,不要害怕,去做就對了。畢竟我幹一行就是要像一行,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乘風破浪的盈盈子殺青了,下一個賽道見。
藍盈瑩是《浪姐》中頗具爭議的人物,從一開始被人喜歡,到最後被人討厭。有人說她有野心,太過鋒芒,甚至有人說她情商太低。其實參加節目,誰都希望自己表現好,所以努力是必須的,有野心也是必須的。但說她情商低,真的有點過了。卸下光環的明星,其實也是一個普通人,是人就無法做到盡善盡美。寧靜發表感言時,就提到藍盈瑩說:「藍盈瑩非常有個性,請大家多給她一點時間,愛她,了解她。」
藍盈瑩身上有一種精神,非常值得學習:知道自己沒有天賦,但是她說「我可以學」。即使有人不喜歡,也堅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這足以看見她的態度。她的身上有一種被討厭的勇氣,那就是:「做自己,讓別人說去吧。」
張雨綺
張雨綺在演講中說:有人說我唱跳不行,讓我回去好好拍戲。但我偏偏要為自己喜歡的事情再拼一把,試一試。行與不行,不是輕易判定的。想要什麼,我會勇敢去爭取,我要掌控自己的命運,為自己而活。
張雨綺也是這一季的話題人物,她身上的獨立、直接、真實等標籤,以及她在節目中的表現讓我看到:不輕易給自己下定義,不輕易給自己設限,人生的可能性也要自己去創造。她用她的一言一行鼓舞著浪花們,也鼓舞著現實生活中的我們。獨立不是宣言,而是踐行在人生中的一點一滴。
作為成團第五名,她發表獲獎感言時,說:「大家都說我是一個獨立女性,那我就來談談獨立的話題。
首先獨立女性要具有支配時間的能力,因為青春不長,皺紋會長。
還要有一種能力,能和暴力和拳頭說no,因為不是所有人的婚姻都是那麼幸福和完美的。
我們還要有一種能力,把自己的才華展示出來,告訴那些用相貌來評定能力的人,智慧和美貌是可以並存的。
還要有獨立和敏銳的判斷力,讓我的孩子知道這個世界上除了有童話般溫暖的故事,還有誘騙、拐賣和無盡的人生意外。作為一個母親,我要獨立,我要告訴我的寶寶們:你媽我不僅芳華絕代,還能乘風破浪。」
幽默而真實、直接而霸氣、兇狠而不失溫柔的綺綺子,你喜歡嗎?
伊能靜
伊能靜在演講中說:很多人在我的年紀已經準備退休,我卻選擇重新出發,尋找更多的可能性。在這個舞臺上,有挫敗,有學習,但更多的是我擁有了走出舒適圈的勇氣。這不是結束,我的追夢青春期才剛剛開始。我是52歲的伊能靜。
一直比較欣賞伊能靜有兩點,一是公認的高情商。這點在《婆婆和媽媽》中展現得淋漓盡致。秦媽稱體重時,她會跪下來用身體遮住數字,然後悄悄告訴婆婆。秦媽為了參加她的婚禮,瞞著她做了腿部手術導致腿部失去知覺,她難過得哭泣。所以,秦媽總說伊能靜就是她的閨女,所謂人心換人心,能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這就是來自家人的溫暖和愛。
二是永遠把自己的年齡活成一個「謎」。無論是愛情,還是事業,她從來都不畏年齡,也不畏人言。她始終保持自己內心的柔軟面和少女心,她是她自己的「無價之姐」。
看到和我媽媽同齡的她,能夠不斷跳出自己的舒適區,依舊在舞臺上綻放。僅這一點就提醒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呢?
寫在最後
《浪姐:成團之夜》中有一句話:決定你能走多遠的不是能力,而是選擇。那一切看起來的「不可能」和「不可能」之間,你是選擇困在岸上,還是乘風破浪?
當你身處絕境,當你困頓不堪,當你迷茫不知去向何方,選擇乘風破浪,也是選擇給自己一線生機、一絲希望和一個機會。成與不成,另當別論。至少你開始了,至少你盡力了。
人生沒有一帆風順,但可以乘風破浪。
共勉!
#乘風破浪的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