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試這三個小妙招,5歲的孩子也能輕鬆熟記《唐詩三百首》

2020-12-04 寶葫蘆老師

近日重慶1歲萌娃和媽媽的對詩,引起了眾多吃瓜網友的圍觀討論。視頻中小萌娃流利地接出了媽媽給出詩句的下半句,小奶音的詩詞串燒引得網友直呼可愛的同時,又是一個別人家的孩子。

其實7歲以前的孩子大腦中掌管語言學習的「布羅卡區」會異常靈敏。所以有很多孩子多聽幾遍朗朗上口的古詩就能複述下來。這種語言天賦會隨著年齡的增大而呈現出下降的趨勢。所以從小開始國學啟蒙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但是也應當看到,5歲以前的孩子對古詩更多的是機械記憶,他未必理解詩句中的涵義,體悟到詩句中的情感。而且,只是一味枯燥地誦讀,很容易讓讓孩子不耐煩。配合度不高的學習,學習效果自然大打折扣,甚至可能適得其反。那麼,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讓孩子輕鬆高效地愛上背苦讀呢?我來說說我的做法。

培養興趣開啟潛能

對於學齡前的兒童來說,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玩中學」。當孩子對一件事情感到興趣有趣時,學習動力自然就來了。所以,即使是最簡單也是最枯燥的「磨耳朵」,家長們也要想想可以用什麼方式讓孩子樂於接受,欲罷不能。比如,我家小孩就特別喜歡纏著我給他講故事,然後還喜歡模仿著故事裡的情節自己cosplay。根據他的這個喜好,我把講了一個古代將軍在樹木巡邏,誤將箭射入石虎的故事,順勢引出了盧綸的《塞下曲》。這種「願者上鉤」的方法讓孩子毫無負擔,輕鬆自在,很容易就理解了古詩的意思,記住了古詩的內容。

思維導圖助力提升

學古詩是為了啥?其實,本質是在學習語言背後的思維和文化。但這對於一個5歲的孩子來說,太抽象了。咱們的幫助他理解這其中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傳承內部的文化。我在陪娃學詩的過程中發現,思維導圖是個很不錯的學習工具,有時候能達到「一圖勝千言」的效果。比如,在學習《詠柳》時,我先在中心圖上畫出不同形狀的柳樹,突顯出詩歌的主題。在講解「二月春風似剪刀」時,又從柳樹樹上衍生出幾條斜飛柳枝,柳枝旁有一把小剪刀。這樣寥寥數筆,配合上詩詞的韻味,孩子一目了然。

創作活化鞏固拓展

孩子學好古詩,不是單靠我們家長講解就能成的,更應該放手讓他主動地學習、探究,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所以藉助表演、繪畫、唱歌等創作形式,活化孩子的思維,不僅能夠鞏固孩子的習得,更能讓孩子體驗學習的快樂。我的娃最享受的高光時刻就是他自導自演完一首古詩後,家人給他的鼓掌和肯定。其實,他的表演動作在我看來挺笨拙,也沒啥藝術性可言,但勝在用心,貴在童趣,難在動情。

靠著這三個小妙招,我家5歲的娃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已經能熟背「唐詩三百首」。其實,要想成為」別人家的娃「學習他人的優秀做法是很必要,但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才是最好的。堅持下來,日積月累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焦點

  • 《唐詩三百首》,是最美的唐詩啟蒙,它的作者卻默默無聞
    絕大多數國人在孩提時代,就學會了「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也從詩句裡面知道了武漢有座黃鶴樓,姑蘇城外有個寒山寺,還有一條蜀道,難於上青天……我們的感情,祖國的美景,這些美麗的詩句,都能在《唐詩三百首》中找到。
  • 想讀《唐詩三百首》,要讀哪個版本好?
    抗戰爆發後,喻守真任上海滬江大學教授,1949年6月去世,享年53歲。喻守真先生擅長注釋,有《瞻山樓詩文集》116卷、《懷玉館雜筆》4卷、《文章體例》、《詩經童話》、《孟子童話》、《晏子春秋童話》、《注釋學生尺牘》、《外國地理表解》等書傳世。他注釋的《唐詩三百首詳析》,以考證審慎,表達扼要,文字流暢,受讀者好評。該書於1948年出版。
  • 世人只知《唐詩三百首》,卻謂蘅塘退士是何人?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一句我們實在太熟悉不過了,其實,這句話的出處正是《唐詩三百首》的編選者蘅塘退士在《唐詩三百首題辭》中所寫,而且自此之後,這句「廣告詞」可謂被發揚光大,廣為流傳了。蘅塘退士其人《唐詩三百首》自問世以來,出現過很多的版本,據粗略統計,僅道光間建德章燮的註疏本就有三十餘種,民國時期上海掃葉山房的石印本,現在能見到的也至少有十二個版次,除此之外,還有上元女史陳婉俊補註本、夢花館主白話注釋本、喻守真詳析本等等,光是版本之多就已經不勝枚舉。
  • 他被認為是古今律詩第一,卻有絕句入選了唐詩三百首
    《全唐詩》自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由曹寅、彭定求等人開始編校,共計900卷,目錄12卷,「得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凡二百二十餘人」,也就是說,唐代至少超過2200人寫了近5萬首詩,並流傳至清代。《唐詩三百首》由清代孫洙也就是蘅塘退士所編輯,完成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唐詩三百首首》務實編制,篇幅適中,通俗易懂,所以成為了至今唐詩最流行的版本,是清代之後孩童學詩最成功的啟蒙教材,人們常說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講的就是《唐詩三百首》。
  • 能背百首唐詩,愛讀大河報
    耳聰目明的呂印蕊老人    94歲的新鄉老太太呂印蕊,眼明耳聰,思維敏捷,不但能背誦百首唐詩,每天打三個小時的麻將,還經常能贏街坊鄰居。她的兒子,今年75歲的李慶彬正在做飯。聽說記者要採訪,老太太躲在屋裡不願意出來。「我不接受採訪,就會背幾首詩,有啥好採訪的?」    經不住記者的軟磨硬泡,李慶彬進屋把鶴髮童顏的老母親請了出來。坐在椅子上,老太太還有些不悅地嘮叨:「會背幾首詩,有啥好採訪的!」李慶彬介紹,母親從一兩年前開始背詩,看的書是重孫子買的《唐詩一百首》。
  • 《唐詩三百首》收錄哪位詩人的詩最多?
    詩歌作為唐代的主要文學形式,至今流傳下來的詩作有五萬多首。在唐詩的普及和流傳過程中,歷代唐詩選本不計其數,其中流傳最廣的要數成書於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的《唐詩三百首》。其作者為蘅塘退士,其選詩標準為「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優要者」及「俾童而習之,白首亦莫能廢」,即所選擇的唐詩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同時是雅俗共賞的篇章。那麼,標準這麼高,哪位詩人入選的詩作最多呢?第一名,杜甫(詩聖):共收錄了 39 首。
  • 新版《唐詩三百首》首發 高清還原55幅國寶級名畫
    中新網上海5月12日電 (王笈)果麥文化、鍾書閣、星期天讀書會12日在上海鍾書閣徐匯店聯合舉辦《唐詩三百首》新書首發暨分享會。近百名讀者現場聆聽了新版《唐詩三百首》主編、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陳引馳與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中國詩詞大會》命題專家方笑一的精彩對談。  《唐詩三百首》真的都有300首唐詩嗎?
  • 對現代人來說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是善意的謊言
    問題:「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是真的嗎?前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句話說得不太準確,真正的話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蘅塘退士說這是一句諺語,其中的」吟詩「可不是背詩,是指的」作詩「,所以我們常常說「不會作詩也會吟」並沒有曲解原意。
  • 用唐詩三百首解讀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錦官城的 重 到底什麼意思
    如果您是個老師,上課時就這麼解釋給小朋友您會不會覺得有一點點牽強?老街前邊寫了幾篇關於《唐詩三百首》的文章,主要是從詩體上談了一下自己的淺薄認識,學習詩詞格律的朋友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看:《唐詩三百首格律淺析下篇律詩與絕句》、《唐詩三百首格律淺析上篇樂府與古體詩》、《學習詩詞不可不知的秘密 藏在《唐詩三百首》裡的12種奇怪的律詩》等。
  • 《唐詩三百首》的最後一首詩,你知道是哪一首嗎?幾乎人人會背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這是《唐詩三百首》的編選者蘅塘退士所說的一句諺語。姑且不談這句諺語的可操作性,因為當中的「吟詩」可不是背詩,而是作詩。不過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唐詩三百首》是會陪伴著他從年幼走到年長,甚至走完一生。
  • 2021年男孩起名字:取自唐詩三百首中的女孩名字(名字解釋)
    微友聯繫天賜佳名,想給孩子取個唐詩三百首中的女孩名字 中國古代文化的精神食糧之一就有著唐詩的蹤影,而大多數家長也愛從唐詩中起名,唐詩有著時代的美韻,用作女孩名字更是展現了美意和詩意。因此,為各位匯集了唐詩中最美的女孩名字,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 孩子太粘人,學會三個小妙招,讓他輕鬆學會獨立
    前言:三歲前的小孩特別敏感,也是安全感最薄弱的年齡,所以他們對父母的依賴極強。好像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們都希望從家人這裡獲取安全感和幫助,尤其是對媽媽的依賴更甚。甚至在這些孩子心中,媽媽就是"超人",是他勇敢面對外界的精神力量。
  • 孩子尿床怎麼辦?三個妙招輕鬆解決,讓尿床不再煩惱
    其次,父母不要因為尿床而給孩子施加壓力,這樣只會導致孩子尿床期限的加長,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極為不利。最後,父母要搞清楚孩子尿床的原因,這樣才能「對症治療」。01.孩子為什麼會尿床?正常情況下,兩歲的孩子擁有白天自主排尿的習慣,等孩子到了三歲之後,才有控制夜尿的能力。但有些孩子過了三歲,還會出現尿床的現象,當尿床成為一種習慣時,也就成了父母的煩惱。
  • 2歲孩子學古詩詞是好事嗎?過來人:學得輕鬆,還是人生中的財富
    文|凝媽2歲孩子可以學古詩詞嗎?沒錯,1歲多的孩子就很喜歡了,甚至不會說話的時候就可以讀古詩詞給孩子聽。有人說,孩子小,就要多玩一玩,以後有的是學習的時間,這麼小的孩子就讓孩子學習,感覺就是在迫害孩子。
  • 唐詩三百首·自夏口至鸚鵡洲夕望嶽陽寄源中丞
    前言 繼每天讀經典系列《道德經》開讀之後,深受大家好評,感謝朋友們的鼎力支持和堅持閱讀,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小編將繼續和您分享其他國學經典
  • 有了這三個小妙招,地板既乾淨又耐髒!
    有了這三個小妙招,地板既乾淨又耐髒!拖地是家家戶戶都有的家務活,而且這個家務活還特別考驗你的恆心,假如你偶爾有偷懶的想法,地板就會變得很髒,看起來很不乾淨,如果家裡再有一兩個小孩,家裡地板真是分分鐘變髒。如果恰巧有朋友來串門,髒髒的地板多少會有些尷尬。廚房的地板相比別的地方更容易髒,每天三頓飯炒菜的油汙很容易濺到地板上,相比一些泥土,灰塵來說,更難清理。
  • 唐詩三百首,張九齡為何歌詠橘子?細讀《感遇》,感悟人生大境界
    △王和尚讀詩:賢相張九齡的雙面性格 「唐詩三百首」還選取了張九齡另外一首《感遇》詩,讀懂這首詩就能明白張九齡的品格和氣質了 這是張九齡在唐玄宗開元二十年所寫,這年他64歲,被貶為荊州刺史。他詠丹橘以明志,既表達出自己高潔堅貞的品質,也暗含命運無常的深沉感慨。這首詩語言清新,詩意醇厚,堪稱佳作,也因此入選「唐詩三百首」的第二篇。 想要讀懂這首詩,必須首先了解丹橘的文化含義。戰國時期,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曾經寫過一篇抒情詩,名為《橘頌》。
  • 孩子怎麼背詩詞受益最大?「神童」奶奶的3條教育方法,值得學習
    五歲的孩子能背幾首唐詩宋詞?10首?50首?一位小朋友給出了超乎想像的答案:460首。這可能嗎?絕對不可能,除非是神童。的確,他就是《挑戰不可能》的5歲小神童王恆屹。在節目中,小恆屹與搭檔的8歲小哥哥李泊廷要合力完成飛花令任務:在有限時間內背出30聯帶「明」字的詩句。
  • 唐詩三百首中最喜極而泣的詩,都會背卻不一定都了解詩背後的故事
    這一傳統雖然導致詩歌的敘事功能偏弱,卻也使得詩歌在追求抒情方面達到了極致。比如大詩人李白的這首七絕,堪稱唐詩三百首中最喜極而泣的詩,我們都會背卻不一定都了解詩背後的故事。且看: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首詩的題目是《早發白帝城》,曾經是現在也是小學語文課本當中的必背古詩。
  • 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大全集》卷二.170-320篇全集
    本書收錄了唐代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等人創作的詩歌、詩詞作品,包括:長恨歌、後宮詞、暮江吟、問劉十九、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逢入京使、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寄左省杜拾遺等304首唐代詩歌。清人孫洙(蘅塘退士)輯選的《唐詩三百首》是歷朝詩詞詩集裡對近代國人影響最大的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