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自然生態系統中,禁食野生動物不會導致野生動物泛濫

2021-01-10 北京日報客戶端

今天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堅決取締和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市場和貿易工作情況。

會上, 國家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副司長王維勝介紹,我國局部地區濫食野生動物現象十分嚴重,危害野生動物種群安全、生態安全,並對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構成很大隱患。

有網友提出,禁食野生動物後,局部地區是否會出現野生動物種群過度增長的問題,王維勝說,科學研究證實,健康正常的自然生態系統中,各種物種的種群會通過食物鏈的自然調節來實現平衡,不至於發生災難性泛濫的問題。但如果生態功能受到人類的影響或者失調,在局部地區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對此可通過人工科學輔助手段加以調節。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任敏 劉歡

編輯 高晨晨

流程編輯 王夢瑩

相關焦點

  • 禁食野生動物會造成局部的物種泛濫麼?
    針對這一《決定》,有網友提出疑問,禁食野生動物是不是會造成物種的局部泛濫?  對此,在2月27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林草局動植物司副司長王維勝表示,自然生態系統中物種會通過食物鏈自然調節來實現平衡,不會發生災難性的泛濫問題。
  • 野生動物對生態系統的重要性
    野生動物是指在大自然的環境下生長的動物,野生動物的種類有很多、有鳥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以及軟體動物和昆蟲類。無論是那種野生動物都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動物資源,對於維護生態平衡,改善自然環境,促進社會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意義重大。
  • 「禁食令」後在養野生動物處置出新規:外來物種不得放歸自然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禁食令」後在養野生動物處置出新規:外來物種不得放歸自然野生動物「禁食令」出臺後,養殖場內的在養野生動物將如何處置備受關注。孫權輝說,野生動物能否被放回野外,需要進行科學評估,包括動物是否健康、是否具備野外獨立生存能力、是否為外來物種,是否有適宜的棲息環境,釋放的時間、季節、氣候是否合適;對當地種群和其他動物存在哪些影響等。
  • 四川全面禁食野生動物 對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進行退出補償
    封面新聞記者 李媛莉 實習生 肖涵丹2020年2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杜絕野生動物非法貿易和食用的號角,全面吹響。
  • 中國立法全面禁食野生動物
    2月24日在京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共8條,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這是一個體現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進步的法治決定。」
  • 各地紮緊禁食野生動物立法籬笆
    非典和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目前研究都直指野生動物。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呼聲越來越高,立法也被提上議程。  鴿子能吃,鵪鶉不能吃嗎?蛇和甲魚呢?牛蛙能吃嗎?連日來,多地出臺或修訂地方性法規,焦點集中在兩個地方,一是禁食範圍,二是懲處措施,更嚴格、更全面、更徹底地解決禁食野生動物該如何做的具體問題。
  • 公布禁食野生動物名錄,依法實施精準保護
    《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草案)》3月26日提交市人大常委會一審。《條例》(草案)提出,北京全面禁止食用陸生野生動物、列入名錄的水生野生動物以及以這些動物為原材料製作的食品。除了禁食外,禁獵也十分嚴格。條例草案提出,禁止在北京行政區域內獵捕、殺害列入名錄的野生動物以及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其他陸生野生動物。
  • 泰安市林業局發出倡議:全面禁食陸生野生動物 維護人類生命共同體
    大眾網·海報新聞泰安3月3日訊(記者 李繼澤 通訊員 徐廣明)2020年3月3日是第七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今年的主題為「維護全球生命共同體」。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貴自然資源。
  • 雙牌:科學處置第一批禁食陸生野生動物
    紅網時刻永州6月15日訊(通訊員 王彰軍 趙華茂)6月13日,在雙牌縣打鼓坪省級森林自然公園內,工作人員正有條不紊地將養殖戶養殖的竹鼠、水律蛇、豪豬放歸自然,並拍照留存。「此次我們選擇在打鼓坪省級森林自然公園內放生禁食陸生野生動物,主要是考慮該處有適合竹鼠、水律蛇、豪豬生長的優良生態環境及人煙稀少等因素。」
  • 哪些野生動物禁食?家畜、家禽、魚、海鮮適用嗎?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2020年2月24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為了全面禁止和懲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行為,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維護生物安全和生態安全,有效防範重大公共衛生風險,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 封面圓桌丨蝙蝠不算野生動物?野生動物法定概念是否應「更新」
    《野生動物保護法》也只適用「珍貴、瀕危的陸生、水生野生動物和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目前我國被保護物種累計僅佔中國總記錄哺乳類、鳥類及兩棲和爬行類動物物種數的62.71%,仍有1077種未受到名錄保護。
  • 《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在即 專家:保護名錄待擴圍,建議禁食野生...
    值得注意的是,在劉長秋看來,還是有必要專門制定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法律,「現在一些專家說通過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在其中增加一些相關的條款來禁止食用野生動物,這個是可以的。但是僅僅這麼做,一方面不能充分顯示國家對該問題的重視;另一方面效果可能也不會太好」。「僅僅在綜合性法規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具體展開。若專門出臺禁食野生動物保護法,有些工作可以做得更細。」
  • 在養禁食野生動物如何處置?有哪些保障措施?江西明確了!
    總體要求到2020年底,全省禁食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處置工作全部落實到位,其中涉及的貧困戶、邊緣戶相關處置工作要在6月底前落實到位;在養禁食野生動物全部科學、安全、依法處置到位;切實加大資金和政策扶持力度,落實扶持資金,給予金融支持,制定轉型轉產措施,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生態保護和公共衛生安全意識,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養成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 保護野生動物 共建美好生態
    對於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及其棲息地,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行為,新《條例》規定可以提起公益訴訟,以引導市民形成更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野生動物是一種寶貴的資源,是人類的寶貴財富。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上升到「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高度,野生動物保護得到黨和國家前所未有的關心和重視。
  • 江西率先出臺在養禁食野生動物處置意見
    幫助養殖戶及時止損 江西率先出臺在養禁食野生動物處置意見 發布時間:2020-05-16 06:46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放生、繼續飼養還是宰殺?
  • 禁食野生動物後的疑問:到底都有哪些動物不能吃?
    《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是指珍貴、瀕危的陸生、水生野生動物和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什麼是「珍貴、瀕危野生動物」? 也就是說,所有陸生野生動物都不能食用,人工養的也不行(《決定》另有規定的除外)。 陸生野生動物自然死亡的,也不能拿回來食用。水生野生動物除野生動物保護法明確限制的外,還是可以食用的。 3.
  • 19名院士學者聯名呼籲:立法禁食野生動物!敬畏自然才是珍愛生命
    儘管世界自然基金會等國際組織一直呼籲大家要保護野生動物,但肆意捕食的現象仍普遍存在:俄羅斯僅在2017年,俄羅斯監管部門就發現超過3萬條出售野生動物的在線廣告。英國英國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2019年,在港口、機場和郵寄包裹中查獲野生動物肉總量高達1149公斤。
  • 生態向好,人與野生動物如何相處?
    近年來,各地屢屢發生人與野生動物衝突事件。專家指出,溯本求源,是由於生態環境不斷向好,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快速增加,生存需求越來越高,而目前一些自然保護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較低,管理上搞「一刀切」,有的生態修復工程流於形式,導致野生動物不斷與人「爭地」「搶糧」。
  • 深圳立法禁食野生動物,明確貓狗進入禁食名單
    禁食貓狗是現代人類文明體現 《條例》規定,禁止食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以及其他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禁止食用用於科學實驗、公眾展示、寵物飼養等非食用性利用的動物及其製品。
  • 哪些動物不能吃?國內多地明確禁食野生動物種類
    山東:全面禁食13種陸生野生動物預計8月底前,山東省禁食陸生野生動物,從業主體將全部有序退出,在養禁食陸生野生動物得到妥善處置。山東省自然資源廳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通知》明確要求,將全面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的獵捕、交易、運輸陸生野生動物,停止一切非法食用陸生野生動物的經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