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丟了怎麼辦?普通人肯定會說:「丟了就再買一雙。」 可對小男孩阿里來說,這可是個天大的難題。
伊朗電影《天堂裡的孩子》( 又名《小鞋子》),講述了一對貧苦兄妹和一雙破舊的小鞋子之間的故事。
一個貧窮的五口之家,主人公阿里才九歲,正上小學的年紀。他的母親身患疾病,家裡所有的開銷都只能靠父親微薄的工資來支撐。然而,阿里卻在一次外出送東西的途中,不小心把妹妹唯一的一雙鞋子給弄丟了。
由於家裡的狀況根本沒有多餘的錢來給妹妹再買一雙新鞋。於是兄妹倆只能瞞著父母約定輪流穿阿里的舊球鞋去上學。故事就這樣拉開了帷幕……
在影片裡,導演用了大幅度的鏡頭去拍攝兩兄妹換鞋來回奔跑的畫面。土灰色的磚牆與深色的人物服飾以及不停奔跑畫面的銜接與變化都都十分有力地傳達出孩子們換鞋奔跑的焦急,以及那奔跑背後的辛酸——貧窮,無奈。
這種為了一雙鞋來回奔跑的殘酷現實,叫人心酸,也引人深思。越是平凡的苦難,越是考驗人:為了補貼家用,阿里與父親在打工回家的路上自行車剎車失靈,父親落得一身傷。
在與妹妹換鞋的過程中,阿里的鞋子不小心掉進了水溝;身體羸弱的母親還要拖著病軀懇求催房租房東寬恕期限……
看到這裡,不禁讓人感慨:生活總是不易,它總會在人觸不及防時,接二連三地給你棒打一擊。
影片裡阿里那雙忽閃忽閃、略帶憂傷與恐懼的眼睛時不時讓人心裡泛酸。
泰戈爾說:「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報以歌。」
即使生活不斷給阿里沉重的打擊,可他從未放棄自己的渴望——給妹妹買雙新鞋。在影片的高潮部分,當阿里得知參加校運會,獲得第三名便可得到一雙新鞋子時,他高興地同妹妹分享這個好消息,並且在校運會那天卯足了勁兒去跑。
當他跑到終點線時,所有的人都為他鼓掌歡呼。然而,阿里卻委屈地哭了。因為他拿的不是第三名,而是第一名,所以送給妹妹新鞋的願望破沒了。第一名,那是多少個孩子的願望啊,可對阿里來說,這卻是極大的失望。為什麼想要送妹妹一雙新鞋就這麼難呢?
電影裡拍攝的阿里哭泣的畫面十分有感染力,看著阿里那雙澄澈明亮的眼睛裡流出一滴滴委屈、失望的眼淚,我真想上去給這個可愛、懂事又令人心疼的男孩一個暖暖的懷抱。
《阿甘正傳》裡說:「生活就像一個巧克力盒,你永遠不會知道你會得到什麼。」
我想,上帝還是偏愛阿里的。
在影片的末尾,阿里的父親騎著單車緩緩前行,他的單車兩旁掛著兩雙新鞋,一雙是給阿里的,另一雙是給妹妹的。我想,應該有很多觀眾會對這一幕感動不已或者會心一笑。因為這一幕並不是對貧窮的廉價同情,而是對許多美好事物的真摯嚮往。
誠如人們所說,心若向陽,何懼傷悲。苦難所來,又何懼躲藏。
苦難不是讓人深陷迷茫、痛苦的。苦難是讓人在磨練中學會成長的。電影最後一幕,阿里脫掉已經跑爛了的鞋子,讓被長跑磨破的雙腳侵泡在院子裡的水池中,一群金魚遊過來親吻他的傷口,電影落幕。
我頓時恍然大悟,也許人生就如同阿里所執著的一次長跑,我們在奔跑的過程中會跌倒、會受傷,但為了心中所堅持的,也會卯足了勁一往朝前。
最後的最後,即使傷痕累累,那心中所渴望的也會如金魚般親吻你的身心,舔舐你的傷口。
永遠都不要懼怕苦難,也不要放棄心中所想也即使它很遠。要始終相信,所有的苦難都會開出幸福的花。
End.
更多精彩,快來關注:大喵與魚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