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很多人在炎熱炙烤下都迫切渴望冰淇淋這種夏日冰涼甜品,小時候夏天去公園出一身汗後享用冰淇淋的感受是很多人終身難忘的美好回憶,誰也不會想到這種世界範圍內廣受歡迎的甜品也是美軍的必備軍用物資,也是其士氣的來源。看到這裡,很多人就會想起昔日抗美援朝前輩口中的美帝少爺兵。
從飲食偏好來看,美軍對冰淇淋的渴望證明了其甜品控的特性
美國冰淇淋情懷還要起源於上世紀30年代初的美國禁酒令,由於美國對烈酒的渴求幾乎不亞於蘇聯,而這也導致一系列幫會性質的惡性犯罪事件,也使得美國高層不得不頒布禁酒令。一時間這些酒鬼只能偷著釀酒,同時他們還發現冰鎮甜品能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失去酒精後的空虛壓抑感。冰淇淋曾在上世紀20年代快速興起,這個時代被美國成為瘋狂時代,因為美國經濟進入一戰後蓬勃發展的一個高峰期,生產力和物質極大豐富後很多人開始熱衷於夏日度假,而夏日甜品則成為一種極為受歡迎的消費品。到了30年代,在禁酒令的促進下冰淇淋研發、加工製造讓很多釀酒者轉型成為冰淇淋開發商,冰淇淋多年風靡引發了科學家的關注,他們發現各類甜食都會讓人腦受到刺激後分泌多巴胺,最終可以使人心情愉悅和放鬆,而冰淇淋又有清涼的性質,自然更會讓人心曠神怡。據說,當時美國很多兒童甚至認為自由女神像手中的火炬是冰淇淋蛋筒!
禁酒令的推廣讓冰淇淋迅速在美軍中獲得重要地位
美軍也很快注意到了冰淇淋的重要性,高層將領認為軍隊生活本就枯燥艱苦,大量官兵飲酒後必然容易導致各種惡性事件和事故,禁酒令頒布後部隊士氣卻一落千丈,而冰淇淋的引入正好可以極大程度填補這一空白。事實證明,將冰淇淋作為軍需物資的決定十分正確,儘管美軍夥食相對於同期別國堪稱豐盛,但很多士兵依舊將斯帕姆午餐肉或巧克力棒稱為黑心商和將領勾結而開發的牲口飼料,和媽媽的手藝比簡直就是玷汙廚房,但他們對冰淇淋卻眾口一詞地表示熱愛,每每有冰淇淋供應時這些美軍官兵的訓練士氣也會暴漲,這的確應了後來解放軍的判斷:好的夥食頂半個指導員。對很多參加過二戰的美軍老兵而言,有很多事情能勾起其共同回憶,例如好彩牌香菸,香豔女星利泰海華絲,討厭的斯帕姆午餐肉,珍珠港事件和羅斯福總統逝世時自己在做什麼,但其中最難忘的回憶就是戰鬥間隙或勝利後冰淇淋的味道。
在遠離家鄉的異國戰場品嘗美式冰淇淋,被美軍視為最大的幸福
導致美國加入戰爭的珍珠港事件不但當其艦隊損失慘重,也讓美軍艦隊徹底貫徹了禁酒令,水兵們航海和回港後都得飲酒,因為美軍新任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認為珍珠港的災難很大程度就和事發前周末狂歡時基地官兵通宵爛醉以至於次日清晨警惕性下降有關。這樣一來,冰淇淋就和著名的可口可樂一道成為了水兵們,由於後來的太平洋戰爭多半發生在熱帶區域,所以它們就成為了美軍戰鬥意志的重要能量來源。然而不同兵種在這方面的享受也有所不同,大型水面艦艇或航母都有自動冰淇淋製造機甚至空調,官兵們只需要一點零錢即可品嘗,而小型的驅逐艦和護衛艦則只有為大型艦艇護航時才能沾光品嘗,所以這些艦艇的官兵非常期盼護航任務。由於經常要執行深入敵後的兇險任務,所以美軍潛艇部隊為鼓舞士氣也為潛艇都配備了冰淇淋製作機,有美軍潛艇軍官以美式幽默評論了此事:潛艇上的冰淇淋製作機運轉越快,敵人的艦船消失速度也就越快。此外,美軍不但專門改造了一艘冰淇淋製作艦,還規定如果一艘驅逐艦或潛艇一旦搭救落水的飛行員,就會得到足夠該艦全體官兵享用的冰淇淋份額,所以這些艦艇往往在該任務中格外賣力,例如企業號航母艦載機指揮官在一次戰鬥中座機中彈跳傘被驅逐艦搭救後,這艘驅逐艦連續幾天都獲得了來自航母的免費冰淇淋。戰爭中美軍戰機經常被擊落,但飛行員倖存率卻相對較高,與此不無關係,跳傘的飛行員因此倖存最終也保證美軍航空兵一直沒有因老手損失而降低總體素質。此外雖然美軍內等級森嚴,但購買冰淇淋時即使官居艦隊司令,也必須老老實實排隊。
美國不少兒童幾乎將自由女神像的火炬當成冰淇淋蛋筒
相比之下,美國陸軍和陸戰隊的條件就要艱苦多了,他們要想吃到冰淇淋就要依靠海運和專門的補給車,然而一旦他們的補給車被敵人摧毀,那麼這些可能前一刻還被敵人子彈和炮火嚇得瑟瑟發抖的少爺兵就會爆發小宇宙。一名曾在北非作戰的美軍步兵回憶:德國佬的大炮炸掉我們的冰淇淋補給車後,所有人都暴怒了,冰淇淋是我們在炎熱沙漠中最渴望的美好事物。當時的我們就好像打架紅了眼一樣,恨不能撕碎了敵人,不管他是納粹,小日本還是別的什麼,一個人怒吼著說他發誓要把敵人打成爛泥後塞入垃圾桶。而另一名同期在所羅門戰區服役的海軍陸戰隊士兵也有類似感受:所羅門這裡的午後氣溫有時會達到攝氏四十度,如果沒有冰淇淋我們簡直無法想像自己還能堅持和敵人戰鬥。身處恐龍時代般的炎熱雨林中,還能品嘗冰淇淋和可樂是多麼舒服幸運的事情,我們有時會為此感動地流淚,因為我們意識到自己依舊和文明世界存在聯繫紐帶。鬼子的飛機炸掉冰淇淋製作機後,所有人都暴走了,為此我們只要見到這些混球(日軍)的身影就用一切武器痛打他們直到他們不再出聲!從美軍士兵的回憶來看,不難想像如果任何敵人讓少爺兵吃不到冰淇淋,那麼後果就和不讓戰鬥民族喝伏特加一樣,會面對一個紅眼拼命的對手。直到今天,在中東炎熱地區作戰的美軍依舊對冰淇淋有極大的需求量,據統計美軍每個士兵每年的冰淇淋消耗量達到20升!
美軍用戰鬥機製作冰淇淋的事情瞬間讓驕橫的日寇認識到戰爭必敗
據統計僅在1943年美軍後勤部門就向前線運送了多達六千噸冰淇淋原料,而此時德軍已在北非和史達林格勒前線陷入吃老鼠的境地,日軍更是在太平洋島嶼大批餓死,而同盟國陣營內英國和蘇聯幾乎快吃不起全麥麵包,抗戰中的中國更是連芭蕉葉都視為餬口之物。更讓美國的敵人羨慕嫉妒恨的莫過於美軍航空兵的自製冰淇淋絕招,這是1944年美軍駐貝裡琉群島的112陸戰航空兵中隊在炎熱氣候下想出的。他們使用F4U戰鬥機高空飛行來製造,該機升限為12千米,該高度上氣溫驟降至零下56度,可謂天然冰箱。所以美軍飛行員最終在其機翼下各掛一個副油箱改造的冰淇淋製作筒,裡面裝入牛奶、巧克力粉和白糖,還在其中內置了用於攪拌的衝壓螺旋槳。每天午後這項該部隊的絕密飛行都會進行,很快消息傳開後駐地所有飛行隊都有樣學樣,讓整個貝裡琉群島的美軍都品嘗到了戰鬥機製作的特殊冰淇淋。日軍得知此事後又嫉妒又暴怒,一線日軍氣的是自己快餓死的同時美軍居然還可以享用如此美味,而日軍技術人員暴怒的是美軍可以為這種小事隨意使用高標號燃料。要知道F4U戰鬥機的R2800引擎必須要使用至少100號的高標號汽油,這種汽油雖然在美軍內是常備物資,但當時的日本卻將其視為壓箱底的珍貴資源,只有在測試新型戰機時才會使用。極度的富裕對比極度的匱乏,所以有日軍將領暗中哀嘆,和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開戰簡直蠢不可及。
直到今天,美軍對冰淇淋依舊十分熱衷
抗戰時中國駐印軍在蘭姆伽基地接受美式訓練和武器後,也同時第一次開了洋葷,很多人第一次品嘗到可口可樂、巧克力、午餐肉,更讓他們難忘的是在緬甸炎熱的雨林氣候下還能經常品嘗到美式冰淇淋!與美軍一樣,駐印軍將士們由此也極大提升了士氣,充足的營養,良好的醫療和精良的武器和訓練,使得他們在叢林戰中望風披靡,特別是在緬北戰鬥中重創了日軍王牌18師團。一名駐印軍士兵表示即使負傷也會得到美國式的現代化戰地醫療救助,還可以坐飛機到後方醫院裡吃冰淇淋,有什麼理由不去奮勇殺敵。而同期國內國民黨軍士兵受傷後幾乎得不到任何醫療救助和像樣營養補充,幾乎只能等死直至被爛草蓆卷著就地埋葬,其士氣只能每況愈下。可嘆的是,一些國民黨高層還認為美國這種洋少爺模式後勤浪費金錢,還會讓官兵無法繼續吃苦。但事實證明,一種平日裡看似不起眼的東西每每在關鍵時刻對士氣的提升根本不是表面上的說教和一味嚴苛的管束所能比擬的,誠然美軍為冰淇淋等食品在後勤上花了很大力氣,但收益也的確十分巨大,和這些收益比起來,冰淇淋的投入乍看上去再大也十分划算。能奮勇殺敵打勝仗,未必一定要建立在絕對清苦的基礎上,所以從美軍的冰淇淋控來看,其後勤提升士氣的經驗也十分值得學習和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