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西安高新區先行先試,
持續探索實施「名校+」工程,
把群眾家門口的薄弱學校變成了好學校,
新辦學校變身成備受歡迎的「熱門」學校,
讓越來越多的師生、家長從中獲益。
為展現高新教育在「名校+」工程推進過程中的教育收穫及成長,高新區教育局舉辦了「我把高新『名校+』的故事講給您」徵文活動。這些故事裡有老師的成長,有學生的心聲,有家長的喜悅,有高新區「名校+」教育聯合體攜手前進的溫暖……故事雖小,但真正能影響人的教育往往就蘊藏於這些很小的故事中。
今天,讓我們走進
西安高新第二小學「名校+」教育聯合體,
去聽聽他們的故事,
重溫那動人的一幕又一幕……
小小「精衛鳥」,飛入草堂中心校
西安高新第二小學「名校+」教育聯合體教師 丁元
精衛鳥,為孩子打開了一扇窗
剛剛結束《精衛填海》的授課,一位孩子知道我要走了,迫不及待地走上講臺對我說:
「老師,我喜歡你講的課,您下次一定還要來啊!」
巧的是,這位同學還是我的本家,也姓「丁」,我們是剛剛通過課前的交流談話認識的。
看著他依依不捨的模樣,我微笑地說:「老師下次還來,你要好好學習。」
他點點頭,懂事地坐回自己的座位。
樸實無華,這是我對草堂中心校孩子們的初印象。鄉鎮上的孩子,眼神光亮清澈,閃動著對知識渴求的目光,心底滿是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探究的憧憬。課前的交流讓我和孩子們一下拉近了距離,這是我首次來到高新區「名校+」成員校送教,我為孩子們講授的是部編版四年級「神話單元」的小古文《精衛填海》,課程一下子把孩子們帶入了遠古神話的氛圍中,孩子們在我逐步的引導下,被精衛鳥堅持不懈的精神所打動。課堂上,孩子們一遍遍朗讀文章,書聲琅琅,班裡幾位「故事大王」們躍躍欲試,運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力,講述了精衛鳥和海浪之間的對話……小小的「精衛鳥」,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窗,一扇中華民族的精神之窗——堅定不移,鍥而不捨。
精衛鳥,激發了教研的思路
課下,針對《精衛填海》這一課的教學設計,我和草堂中心校的老師們進行了研討,大家坐下來互相交流,從課程教學到傳統文化素養的教育,氣氛熱烈。
在教學中我對小古文內容用「文字演變」引讀的教學形式讓大家眼前一亮,對於語文教學結合傳統文化傳承,老師們各抒己見,互相取經。參加「名校+」教學大研討讓我感覺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在「名校+」的集體教研中,對問題琢磨得更細緻,問題的提出更有針對性,匯聚大家智慧的教學更完美,每個人的提升更是顯而易見。
教師的幸福感來自同事間的教育教學交流,團隊間的相互幫助與相互支持,教師的歸屬感來自更大的發展平臺和更多學習機會。通過「名校+」教師培訓、結對幫扶、學科聯動等,高新二小各成員校同步開展了系列活動,實現教師團隊的優質同化。老師和學生都有變化,老師更有耐心了,更熱情了,學生更懂事了。
小小的「精衛鳥」,激發了老師們的教學研討的思路,讓二小的老師和成員校的老師互通有無,共同進步!
精衛鳥,是「名校+」的精神
這小小的「精衛鳥」究竟是如何連接起二小和草堂中心校之間的情誼了呢?這要得益於我們高新二小「名校+」工程的開展,已經綻放了新芽。放眼未來,我們的「名校+」工程正以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機和活力煥發出嶄新的生命力,平衡教育教學資源,讓老師們接觸到優質教育資源,孩子們也能共享優質教育資源,這必將描繪出一幅動人的美好前景。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在教授《精衛填海》之前,我剛剛從杭州「千課萬人」學習歸來,將最新聽課學習的理念成果帶給「名校+」成員校的老師們、孩子們。在送教之前,我反覆看錄像課,深入思考,找尋名師授課的核心,整合教案,拓寬新思路,反覆地備課、磨課、試講……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認真聆聽每一位聽課老師的建議。我就如一隻雛鳥,羽翼漸漸豐滿,而「名校+」工程,更是為青年教師搭建了一個更好的進步平臺
小小的「精衛鳥」不畏驚濤駭浪,不畏艱難險阻,就像高新區「名校+」活動,未來一路披荊斬棘,所向披靡,會讓更多的老師、孩子受益。
這隻小小的「精衛鳥」,一路高歌,成為未來的領航者。
講述高新「名校+」高新七小的故事
西安高新二小「名校+」教育聯合體 楊耀青
大家好!我是西安高新第七小學二年級4班學生楊靖婉的家長楊耀青。今天,非常榮幸有機會在這裡與大家分享我的感觸,談一談「名校+」給我和孩子帶來的可喜變化。
2018年9月,孩子第一次踏進小學的校門,對她來說,一切都是陌生的、新鮮的。作為家長,我願用盡一切給她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助她成長。當我得知,高新七小與高新二小是「名校+」聯合體時,倍感激動與榮幸。因為我知道,高新二小作為「名校」,將以「融合、融通、融洽」為宗旨,促進作為「+校」的高新七小,在教學改革、教育管理、學生素質教育等方面持續提升。
事實不負期望。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我就親身感受到了「名校+」教育聯合體給孩子帶來的可喜變化。「二小七小是一家」,這句話是我經常從孩子口中聽到的。短短七個字,濃縮了教育主管部門的心血、凝聚了兩校管理層的汗水,享受相同的資源、深入互動的教研和聯手打造的活動,都讓我和家長們看到了孩子們美好的未來。
孩子時常和我說,她喜歡七小。七小的校園古樸精緻,處處都是美麗;七小的圖書館溫馨雅致,書香芬芳著他們的氣質;七小的老師青春時尚、微笑著帶來美好;七小的項目學習生動有趣,課堂流淌著靈動的思考……
七小大家庭充滿著溫情!活動豐富多彩、教學體系清晰、家校互動融洽,孩子的言行反饋,讓我深刻感受到二小與七小聯手發展的優勢。作為家長代表,我曾現場觀看七小「逐夢新絲路新年新起點」項目學習展示活動。絲路深遠的主題,學生精彩的演繹,用「感動」來形容當時的心情,一點兒也不誇張。前不久,高新二小「名校+」教育聯合體成功舉辦了一帶一路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我的孩子作為一名參與者,激動地給我講述她的經歷與感受。那次場面盛大、氣勢恢宏的「童心築夢迎華誕 絲路放歌頌祖國」主題匯演,呈現出「名校+」教育聯合體素質教育的豐碩成果。這是高新二小、七小「名校+」教育聯合體打造的又一亮點——兩所學校數千名少先隊員以他們的視角解讀絲路精神,再現絲路古道傳奇,追夢新時代!
站在家長的角度,我看到並深刻體會到高新二小攜手高新七小深度融合、協同發展的豐碩成果,把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滲透在校園生活的各個環節。例如,七小每周都會安排各學科老師到二小參加教研活動,對近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探討交流。藉助「名校」的優質平臺,七小老師們的專業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
「全面發展、學有所長,讓每個孩子都精彩綻放」,七小充分享受二小的優質教育資源,學習生活,起點就是不一樣!對於我來說,七小是「家門口的好學校」,課程豐富、教學紮實、理念先進,這是學校給我最深的印象。在此過程中,二小充分發揮出「名校」的引領作用,帶動著「+校」穩步向前。二小的「生本多彩」課程體系和七小的「基於生活的項目式學習」共同提升,走在了全市「名校+」工程隊伍的前列,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
今年,西安市將組建市級「名校+」教育聯合體51個,其中小學組24個。我相信,高新二小「名校+」教育聯合體為大家樹立了榜樣、引領著方向,全方位提升著學生的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成為立德樹人的創新典範。作為家長,我衷心感謝教育主管部門打造「名校+」教育聯合體的決心與努力,感謝二小、七小全體教職人員的付出,衷心祝願高新教育再創新高!
我和高新「名校+」的故事講給您
西安高新二小「名校+」教育聯合體 西安市高新第七小學 高美姣
初秋的工作忙碌而井然,接到去參加大學區青年教師「說課大賽」的通知,我在驚喜中更多是擔憂,僅僅在小語教學的講臺上摸爬滾打兩年,我即期待更大的舞臺,也擔心才疏學淺貽笑大方。
初步著手,只能一邊上網翻閱資料一邊借著師範時的經驗,摸著石頭過河,果不其然,教導處的說課初稿交流給我狠狠上了一課,對比其他老師的初稿,我的手稿語言囉嗦、主觀性強、邏輯性差……儘管主任毫無責備之意給出各種建議,可我根本無心整理,只想找個地縫鑽進去,一時不知從何下手。
第二天,我和參賽老師接到通知,去二小統一進行賽前培訓,我即刻調課出發。走進階梯教室看到坐滿的參賽教師,我心裡「咚咚咚」打起退堂鼓,接著也只能阿Q一般安慰自己:能扎紮實實學點東西,比賽不比賽的,盡力而為吧!培訓中,鄭迎進校長首先從評委的角度,給了我們最實用的建議,說課環節、表達語言、個人亮點等等,全方位提醒禁忌點和加分項,那時候我只恨筆尖不夠快,邊記錄邊錄音!
接著西安市賽教的一等獎獲得者樊老師登臺,以自己獲獎經歷為藍本展開培訓,她一邊播放課件實時說課,一邊停下來補充說明,不到十分鐘的比賽稿,她大汗淋漓、詳盡認真講解了近四十分鐘。我也把錄音筆記都停下來,專心聽講錄下視頻。登臺前的樊老師年輕可愛,可當她站上講臺的那一刻,渾身都散發著自信專業的魅力,我又漸漸升起希望,暗暗下著決心,全力以赴,不虛此行。
接下來的兩周,記不清多少次幾個參賽教師線上互審稿件,無數次教導處強主任幫我逐字逐句修改,多少個黃昏鹿校長處理完公務回到會議室,和幾名參賽教師反覆打磨。我們了解到自己的優勢增強信心,也從鹿校長的分享中了解「一層之隔」的魚小教師的努力。前沿的理念、精美的課件、專業的語言,我們的說課每一天都在蛻變。我也在每一天的準備中,卸下壓力,不再去關注結果,更加珍惜每一次難得的交流與收穫。
比賽當天,大家早早來到二小,抽籤、拷課件、排考場。二小老師熱情親切,心中那份緊張似乎也在稀釋。抽號靠後,比賽伊始我仍在反覆瀏覽那早已爛熟於心的稿件,擔心意外發生。可漸漸地,我被老師們的說課吸引,一位老師的理論新穎卻深入淺出,一位老師內容充實,還帶來了設計的精美道具,取長補短,我的內心在學習中越來越平和,上臺前我突然解掉胸前一直讓我彆扭的彩色絲巾,不再束縛自己,輕裝上陣!
賽後等待評議,站在二小院子裡,竟沒有想像中的如釋重負。百忙中的鄭校長偶然走過,她鼓勵了我和同行的老師,也給我們提了小建議。我們相視一笑,能感受到那份滿滿的收穫感和幸運感。當張校長把語文組一等獎的證書親切地送到我手中,這時的我竟莫名多了一絲惶恐,年輕的我何其幸運,遇到這樣的平臺和這樣一群甘為人梯的前輩。
幾周後,我和「名校+」全體黨員老師,一起去同為「+校」的草堂中心校送教。中心校趙校長在會後的人群中攔住我,「什麼時候我一定邀請你,來給我們的老師進行一次說課培訓,就用你上次說課比賽的內容和狀態!」我驟然模糊記起眼前這位趙校長,就是比賽當天坐在我身後全程錄像,「姍姍來遲」沒有上臺的「奇怪參賽選手」!回想來時路程,鄭校長、樊老師的「及時雨」,鹿校長、強主任紮實細緻的跟進,同事們的一條條建議,多少個深夜教室裡一次次的練習……如帆、如槳、如水,載著我這葉扁舟乘風破浪。「名校+」給了所有有夢想、有衝勁兒的年輕人一個更廣闊的舞臺,在交流互鑑中創造無限可能,未來很長,我信心百倍!
原標題:《我把高新「名校+」的故事講給您 |西安高新第二小學「名校+」教育聯合體》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