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振興醫院創心臟移植裡程碑

2021-01-10 中國臺灣網

臺北振興醫院創心臟移植裡程碑

2010-04-09 08: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張蕾

  中新網臺北4月8日電 題:開創世界心臟移植新裡程碑的臺北振興醫院

  中新網記者

  臺北振興醫院,是臺灣的一家名醫院。8日,上海市長韓正就慕名而來,專程前往振興醫院進行了參觀訪問。

  心臟移植是振興醫院享譽世界的醫學領域。1994年,該院魏崢醫師及其心臟醫療小組完成第一例開心手術和第一例心臟移植手術。

  雖然起步並不早,但是振興醫院的心臟外科發展神速。1996年,該院與臺南人工心臟研究中心合作,成功完成亞洲首例人工心臟置換手術。此顆心臟為臺灣自製的「鳳凰七號」。

  1996年,該院完成第二例全人工心臟置換,並為同一患者完成心臟及腎臟移植手術。這是世界第一例接受全人工心臟後又接受心臟及腎臟移植成功之病例。

  2004年,振興醫院又開創了心臟移植新裡程碑——心臟離體13小時移植成功。此為世界最長紀錄。

  然而,振興醫院的創辦,初衷並非是心臟移植,而是為救助殘障兒童。

  1964年,蔣宋美齡派專機迎接在韓國訪問的世界復健基金會主席郝華德洛斯克等5位專家到臺北訪問,並在近郊石牌裡研商、籌備設院計劃,因而成立振興復幼院。1967年,振興復幼院改為振興復健醫學中心,開始收容因小兒麻痺而成為殘障的兒童,提供醫療救援和復健。

  1967年至1993年間,振興醫院成為小兒麻痺及其他殘障兒童專治醫院,免費提供外科矯治、職能治療、聽語治療、心理治療、復健護理及社工服務,同時也提供職前訓練以及義肢支架裝配,每年服務病患平均達千人次。

  直到1994年,振興醫院延聘臺「三軍總醫院」魏崢醫師及其治療團隊,才開始開展開心及換心手術。振興醫院也由此轉型成為臺灣的一家現代化綜合醫院。(完)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臺北一醫院創紀錄 心臟離體12小時成功移植
    臺北一醫院創紀錄 心臟離體12小時成功移植     臺北的振興醫院最近創下一個紀錄,在心臟離體超過12小時後,成功的移植到一位心肌症患者身上。  據臺灣媒體報導,過去認為,心臟移植必須在器官摘取後4到6小時內進行,而臺北振興醫院在心臟離體超過12小時後,成功將其移植。醫師表示,這個經驗證明未來交通偏遠只要在這個時限內,都可以進行心臟移植,甚至跨國摘取都可行。  據了解,接受移植的是一名15歲血型O型的陳姓男孩,因為有肺炎及細菌感染,被認為不適合心臟移植。
  • 臺北振興醫院稱胡志強春節接受手術 接通6條血管
    臺北振興醫院稱胡志強春節接受手術 接通6條血管 2013年02月18日 18:06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心臟移植,上海創下亞洲第一
    我國的器官移植技術已處於世界領先水平,而今天的成果,很大程度上源於40多年前第一代器官移植探索者的大膽嘗試——✦ 1977年10月21日,瑞金醫院為一名42歲的男性肝癌晚期患者進行了肝移植手術,拉開了我國器官移植技術發展的序幕;✦ 次年,中國首例心臟移植再次誕生在瑞金,這同時也是亞洲第一例心臟移植術。
  • 昏迷中腦出血五度手術,心臟移植機率低
    臺灣44歲女星劉真,2月突然被爆出心臟開刀,因手術發生特殊狀況,緊急裝上葉克膜續命,目前正在排隊等待心臟移植。此前她從未向外界透露過自己患有主動脈瓣膜狹窄症多年,此手術引發各界關心。心臟權威醫生魏崢接受採訪時坦言,劉真的血型是O型,只能接受O型,心臟移植在配對機率上會比較低,並且心臟輔助器裝久了,可能會出現很多嚴重的副作用,如血栓,血球破壞等。此外振興醫院指出,心室輔助器屬於體外循環,長期使用容易發生感染,肝腎功能異常的問題,只有搭配及時的心臟移植,她才能獲得成功續命的機會。
  • 36年前移植狒狒心臟的那個女孩,最後活了多久?異種移植能成功嗎
    在進行器官移植之前,都會做大量的準備工作,會挑選與之匹配的器官,進行器官移植最難的不是手術的過程,而是尋找合適的器官,因為一旦移植異種器官,很有可能會出現排異現象,會危害生命。在1984年,美國醫生便進行了一例心臟移植手術,這是一起異種移植,醫生將一顆狒狒的心臟移植到了患者體內,但這是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手術。
  • 樹蘭(杭州)醫院完成首例心腎聯合移植手術
    11月29日下午5點,樹蘭(杭州)醫院,在歷經近7小時的心腎聯合移植術後,郭女士(化名)被手術團隊推出手術室,她重獲新生。  郭女士的女兒姚婷(化名)幾度落淚,「從來沒想過我媽能接受移植,這次得救的不僅是我媽,還有我們整個家。」  這也是樹蘭(杭州)醫院完成的首例心腎聯合移植手術。
  • 狒狒心臟可以代替人類心臟嗎?加州這個女孩,移植心臟後活了21天
    而這主要是因為心臟位於身體的中心位置,是身體的核心部位,一般的藥物很難到達心臟,而那些醫療儀器和設備又不敢隨意深入,所以即便是現代醫療依然對心臟疾病束手無策。直到後來,隨著器官移植技術的出現,專家們才開始產生了用心臟移植技術來治療心臟病的想法。但要進行心臟移植可不容易,光靠技術也是不行的,還得有「材料」,這所謂的「材料」並不是指藥材,而是與患者相匹配的心臟型號。
  • 世界上唯一一例移植狒狒心臟的女嬰,僅活了21天
    類似的嬰幼兒心臟移植手術也從未成功過(實際上,能在屈指可數的心臟捐獻者中找到配型就已經難如登天了)。正常人類心臟,史蒂芬妮的心臟,狒狒的心臟對比圖史蒂芬妮的母親沉浸在極度的悲痛之中,但還是逐漸接受了現實。在史蒂芬妮被母親帶回家中等待死亡時,電話突然響起。
  • 器官捐獻世界第二 哪些病可以通過器官移植治療
    2018年我國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6302例,加上2545例親屬間移植,每百萬人口年捐獻率(PMP)達到6.8,創歷史新高;182家具備器官移植資質的醫院共完成器官移植手術20201例,較2017年增加21%,捐獻、移植數量均位居世界第2位。
  • 狒狒能在跨物種移植研究中代替人類,那麼移植豬的心臟後會怎樣?
    在四個相鄰的圍場中,移植研究者布魯諾·賴克哈特飼養了四隻進行過移植手術的快樂的狒狒。「它們到處蹦蹦跳跳,吃喝玩樂,享受生活,」他說,「它們還會看電視——它們最愛的卡通節目是花慄鼠。」最重要的是,他說,它們很健康而且很正常——更令人驚訝的是,事實上這移植的心臟的心跳頻率對狒狒來說是很不習慣的。
  • 37年前,醫生將狒狒心臟移植給女嬰,最後她活了多長時間?
    但一生下來,她就有先天性心臟畸形——左心發育不全症候群,在當時,患病的嬰兒只能活幾周的時間,類似的嬰兒心臟移植手術也從未成功。Bailey)的同事,他告訴這位母親,孩子可能有救,計劃就是:接受小狒狒的心臟移植。
  • 比劉真慘,《太空狗》女主演ICU內去世,死因和心臟移植有關
    前不久,藝人劉真因心臟主動脈瓣膜狹窄住院做手術,手術過程中卻出現心臟驟停並持續陷入昏迷狀況,直到目前,她的病況仍然不容樂觀,劉真老公辛龍透露,劉真現在仍然在醫院等候心臟移植。心臟病是威脅人類生命的頭號殺手之一。
  • 36年前,美國一女嬰為保命移植了狒狒心臟,最終結局怎樣?
    36年前,菲依出生在美國的一個醫院裡。為了她的出生,母親和家人們已經等待和期盼了很久。菲依剛剛出生的時候,瘦瘦小小的一個,看起來十分的脆弱,很是能夠引起人們的憐愛,她自然而然地受到人們的喜愛,包括家人和醫院裡的護士們。不幸的消息正在母親和家人們慶祝菲依出生時,醫生帶來了不好的消息。
  • 浙一觀察8 | 心胸外科:連創記錄的背後
    1999 年,成功開展了首例心臟移植, 主動脈阻斷時間僅為36 分種。創當時全國心臟移植最快紀錄。2000 年及2002 年,成功開展了全省首例和第二例心肺聯合移植術,均創當時國內心肺聯合移植生存最長紀錄。2009 年,成功為90 歲高齡嚴重多支病變患者行非體外循環下搭橋手術, 創冠脈搭橋全省最高齡紀錄(全國第二高齡)。
  • 王春生:心臟外科「一把刀」(圖)
    身體周刊記者 張新燕 圖  王春生是中國公認的心臟移植的專家,曾成功施行了我國首例兒童心臟移植手術,他所帶領的中山醫院心臟外科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心臟移植中心。同時,他也是微創心臟手術的倡導者,成功開展全胸腔鏡下的心臟瓣膜手術、「達·文西」機器人輔助心臟手術等多項微創術式。
  • 廣東器官移植醫療機構全國最多 移植技術繼續領先
    32.76%為中國I類(腦死亡器官捐獻),44.35%為中國II類(心臟死亡器官捐獻),22.89%為中國III類(心-腦雙死亡器官捐獻)。2015年至2019年,創傷和腦血管意外為逝世後器官捐獻者兩大主要死亡原因,佔所有死亡原因的86.82%。其中腦血管意外死亡的捐獻者佔比逐年上升,2019年已超過創傷成為中國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的主要死亡原因。
  • 36年前,那個第一個移植狒狒心臟的美國女嬰,她到底活了多久
    而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個美國女嬰——史蒂芬妮·菲伊,她被選擇移植了狒狒的心臟,你一定很好奇她現在怎麼樣了?接下來一起去了解這個美國女嬰的故事。命運的死刑宣判1984年10月14日,隨著哇哇的哭聲,這個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史蒂芬妮·菲伊小天使降臨人間,看著她深邃的雙眸,聽著她響亮的哭聲,大家都覺得這是個非常健康的寶寶,但上帝有時候就很殘忍,他只給這個剛剛出世的女嬰一半的心臟。史蒂芬妮·菲伊被醫生檢查出左心室發育不全,最多也只能活兩周,讓她的母親特蕾莎做好心理準備。
  • 女孩移植狒狒心臟僅活21天,人類究竟能不能靠動物器官維持生命?
    人類移植動物器官的歷史大概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1906年,醫生第一次大膽的將豬和山羊的腎臟移植到兩個病人身上,結果因為排異反應,病人很快便死掉了而最令人熟知的動物器官移植的案例發生在1984年,當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名女新生兒,因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難以存活,嬰兒的父母不忍心讓剛出生的女兒死掉
  • 南醫大深圳醫院引進德國心血管專家 打造一流心臟中心
    南醫大深圳醫院引進德國心血管專家 打造一流心臟中心 發布時間:2017-03-03 08:32:12.0中國日報網       2017年3月2日,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以下簡稱「南醫大深圳醫院」)心血管外科暨深圳-德國弗萊堡大學心臟中心正式開科。
  • 原來他心臟比常人大八倍……
    這是因為市民劉強有一顆異於常人的心臟,直徑是普通成人的兩倍,體積是普通成人的八倍。日前,劉強在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經過換心手術,即將迎來新的生活。「在新的一年,我要帶著新的心臟開始新的生活,去感恩全社會!」在新橋醫院血管外科病房,一個月前接受心臟移植手術的劉強這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