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港股
1月13日,盈富基金(2800)管理人道富環球投資管理亞洲大變臉,宣布盈富基金今日起可重新投資恆指成份股內的受美制裁的股份。1月11日曾宣布從基金中剔除中國移動等,引發市場爭議,但僅僅72小時,道富環球就大變臉,發生了什麼?
盈富基金成立於1999年,盈富不僅是1998年香港特區政府在金融風暴救市後「還股於民」的產物,亦開創香港ETF基金先河,道富環球只是管理人。
據盈富基金官網資料顯示,盈富基金現時資產規模1014億港元,是香港目前規模最大的ETF基金,提供掛鈎恒生指數表現的投資回報。
盈富基金起源於港府狙擊索羅斯
說到盈富基金的來源,還要從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說起,當時國際巨鱷狂沽港元、港股及期指,試圖瓦解聯繫美元與港幣匯率機制,從中獲利。
當時,香港特區政府動用1181億港元外匯基金,由金管局操盤,買入全部33隻恆指成份股,成功擊退以索羅斯為首的美國金融「大鱷」,從而穩定了聯繫匯率制,保證了香港金融穩定。
此番「打大鱷」,香港大獲全勝。但問題來了,如何處理特區政府手上巨量股票呢?
多方集思廣益後,特區政府決定,由金管局成立外匯基金投資公司(EFIL),於1999年11月通過成立盈富基金,逐步有序地向市場出售「官股」。
當時,特區政府還欽點了全球最大的金融託管集團、美國道富環球為該基金的託管人(當年中資金融機構尚未成氣候,滙豐控股因作為恆指最重要股份,存在利益衝突),推進這個「千億大單」。
也就是說道富環球只是盈富基金管理人,盈富基金是一家純正的亞洲基金。
剔除中國移動等,損壞市民利益
盈富基金為交易所買賣基金,旨在提供緊貼恒生指數表現之投資回報,該基金向來是香港很多市民(尤其退休金及強積金戶口)的投資對象。因此,公司管理人從盈富基金中剔除三大運營商,損害了香港市民的利益。
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表示,盈富基金受美國禁令影響,情況或許有所轉變,過去盈富的投資者不用支付管理費,因為恆指成份股的股息,足以支持相關管理費,但由於今後禁止新增投資中資電訊股,而中移動(0941)等電訊股都是高息股,對盈富的股息收入將有影響。
他續說,目前舊有的中移動股份股息,雖仍可支撐盈富的管理費,但理論上,只要有大量資金掃入盈富,而盈富卻不能再投資中移動等三股,中間的股息差或許影響到管理費水平,最終或導致盈富需要沽售手上股份來支付管理費,這將影響投資者利益。
市場呼籲撤換管理人,金管局狠批其擾亂市場
市場紛紛呼籲撤換盈富基金管理人,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指「盈富基金最佳出路或許是撤換託管人」。
金管局表示,局方留意到道富環球過去數天的公告,雖然未有對盈富基金投資者造成實質影響,但卻對市場造成不必要的混亂。
香港文匯報更是直指有四種方式撤掉經理人。
1、經理人自願退任,只需呈交3個月書面通知予信託人、發起人及監督委員會後即可;
2、兩種情況下,基金的監督委員會指示信託人書面通知罷免經理人:
1)經理人清盤(自願清盤以便按照事先已獲得信託人書面批准之重組或合併除外)或類似法律訴訟;或
2)信託人及監督委員會有恰當及充分之理由認為轉換經理人乃符合基金單位持有人之利益。
3、合共持有所有基金單位50%或以上之基金單位持有人向信託人送交書面要求,要求經理人退任,或若合共持有所有基金單位50%或以上之基金單位持有人於正確召開之大會上投票免任經理人,則信託人可發出書面通知後免任經理人;
4、監督委員會向經理人送交書面要求,列出或無須列出理由而要求經理人退任。
本文部分內容綜合自香港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