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名人建教育中心 增加對中國文化與國情認識

2021-01-16 環球網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香港一些知名人士23日宣布成立一個教育中心,希望以此增加年輕人對中國歷史、文化及國情的認識。

香港《信報》24日報導稱,該教育中心全稱為「勵進教育中心」,由全國人大常委範徐麗泰出任中心主席。理事會成員包括民政事務局前局長曾德成、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前警務處長李明逵、鮮魚行學校前校長梁紀昌等7人。該中心未來將推出中國歷史獎學金,給予中學文憑試中史科成績優異並選擇在大學繼續讀歷史系的學生,以及由本地大學推薦的歷史系學生每人5萬港元;還會為教師舉辦國情座談會及赴內地交流團。

該中心將重新編印由臺灣出版的《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內容涵蓋1911年之前的史實,會送給香港逾900家中小學校。範徐麗泰解釋說,不提近代史,是為避免增加矛盾。她表示,該中心並無政治目的,與「港獨」議題無關,只是想讓年輕人多認識國情,也談不上「洗腦」。

香港《東方日報》24日發文評論稱,近代史正逢中國積弱,外族入侵,加強這段時期的歷史教育,有助提升國民身份認同。若因擔心會掀起爭執而迴避,可謂「斬腳趾避沙蟲」。(張利)

相關焦點

  • 三峽大學來華留學生國情及文化教育基地落戶長盛川青磚茶產業園
    三峽大學來華留學生國情及文化教育基地落戶長盛川青磚茶產業園發布時間:2020年12月07日 16:10 來源:長盛川湖北青磚茶   以茶為媒 三峽大學來華留學生國情及文化教育基地落戶長盛川青磚茶產業園  12月4日,「三峽大學來華留學生國情及文化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長盛川產業園順利進行。
  • 六百年芭蕾舞歷史重現 香港文化中心舉辦圖片展
    一個介紹芭蕾舞歷史的展覽,從芭蕾舞起源於義大利、興起於法國,發展於俄羅斯的經過,配合珍貴的圖片介紹給香港市民,同時亦介紹了芭蕾舞如何移植到中國,在內地及香港的發展歷程。  該「芭蕾簡史」展覽,由香港菁華舞蹈藝術中心、香港芭蕾舞學會及香港創緒藝術團主辦,現於香港文化中心地下大堂展出。
  • 曉國情習文化愛祖國《小鮮廚在我家》首播
    2020年10月20日下午,《小鮮廚 在我家》首播聊聊會在中國兒童中心舉行。《小鮮廚 在我家》是在中國兒童中心、中墾優選指導下,在全國少年兒童「心中有祖國 心中有他人」主題教育活動組織委員會、中國兒童中心兒童營養與健康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呈現的一檔全新兒童生活體驗節目。
  • 【唐山歷史文化名人】李蒸:傾心教育,愛國擔當!
    傾心教育 愛國擔當 李蒸(1895——1975),字雲亭,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王輦莊人。先後在本村、灤縣、天津、北京讀書,曾參加五四運動。
  • 香港青少年顯示極高國家認同感
    據香港國民教育中心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香港中小學生認同「我是中國人」的比例,多於認同「我是香港人」,此結果在香港同類型調查中還是首次出現。結果顯示,96%的受訪學生認同「我是中國人」,而認同「我是香港人」的比例為94.2%。香港國民教育中心認為,這反映香港學生對祖國感情深厚。  但香港學生始終身處香港,自然對本土歸屬感較強。
  • 香港教育啟示:教育現代化,首先是教育理念的現代化
    今年是香港回歸的22周年。1842年-1997年,香港從一個小漁村一躍成為高度繁榮的自由港和包羅萬象的國際大都市;1997年-2019年,全球城市化進程突飛猛進,而土地稀缺的香港卻在經濟、教育、文化上依然保持著全球領先的優勢,根據國際管理發展研究院(IMD)商學院發布的《2019年度世界競爭力報告》,中國香港競爭力維持全球第二,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 健身中心、圖書館、影院……宜賓這裡將建綜合文化中心
    體育館、劇院、圖書館、電影院,還有綠地、公園……岷江新區將有自己的文化中心了近日岷江新區綜合文化中心設計方案出爐了正在徵求大眾意見進一步完善規劃鳥瞰效果圖岷江新區綜合文化中心項目位於岷江新區南端的核心區
  • 「鋼琴神童」林毅恆 奏響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  搜狐娛樂訊 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上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2017跨年音樂會,由小鋼琴手林毅恆攜手中國·香港青年交響樂團完成了《莫札特協奏曲NO.26,K.537》,長達32分鐘的精彩演繹,讓現場氣氛熱烈,掌聲經久不息!
  • 中華文化促進會創立社會藝術教育中心
    中華文化促進會創立社會藝術教育中心 2020-08-22 20:58: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陳海峰 責任編輯:陳海峰
  • 深圳市現代教育科技文化有限公司黨支部捐贈剪影
    為了促進中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為了傳承「育人強國 領航未來」的企業使命,更為了讓孩子們都能享有更好的教育資源,在陳江斌董事長的指引下,自2020年1月3日起,深圳市現代教育科技文化有限公司連續4天在四川、湖北、安徽、廣西,與多家學校開展公益捐贈活動,共計4500套英語學習資料My World
  • 香港非遺辦事處館長伍志和:非遺文化源於生活 饋於生活
    坐落於荃灣的三棟屋博物館,是香港一座法定古蹟,除了能反映客家堂橫屋的建築特色,還記載著陳氏族群在此生活的點滴。「我們選擇三棟屋作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是因為這裡匯聚了香港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精髓,是一個理想的非遺教育推廣基地。」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館長伍志和說。 「三棟屋作為一個非遺項目,保留著客家的傳統文化。
  • 國安法之後 香港亟待去除教育「臺灣化」
    「臺灣化」教育會讓香港年輕人迷失方向,失去中華文化,人就會失去靈魂,淡化國族認同。「從而成為外部勢力和『港獨』分子利用的工具。」   所謂教育和文化上的「臺灣化」,源於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時期,在教育和文化領域推行「去中國化」運動,在學生和青年中推廣「臺獨」思想。
  • 比新加坡發達的國家大把,為何中國那麼多名人偏要爭相移民「彈丸小...
    新加坡人口只有520萬,少於香港的710萬,更少於東京、北京、上海等其它亞太城市。但說到亞太地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心城市,世界公認的大概只有新加坡、香港和東京。由於和新加坡一樣同屬華人社會、國際金融中心、航運物流中心,香港經常拿來與新加坡作對比。人口比香港少200萬的新加坡,2010年的GDP就超過香港,出現「黃金交叉」。
  • 張炳良倡在香港偏遠地區建公屋 增加市民居住面積
    原標題:張炳良倡在香港偏遠地區建公屋 增加市民居住面積  中新網9月9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上周發表諮詢文件,提出未來10年提供47萬個單位的目標,同時要改善居住環境。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8日表示,房委會可研究在偏遠地區公共屋邨提高編配的面積,改善市民的居住面積和質素。
  • 香港中聯辦主任:身為中國人,愛國不是選擇而是義務
    原標題:香港中聯辦主任:身為中國人,愛國不是選擇而是義務(觀察者網訊)9月30日上午,香港同胞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大會在灣仔會展中心隆重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同胞慶祝國慶籌委會主席董建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駱惠寧等擔任主禮嘉賓,並分别致辭。據香港《文匯報》10月1日報導,駱惠寧在講話中稱,面對日益嚴峻複雜的國際局勢,香港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偉大祖國的肩膀,比任何時候都應該強調對國家的責任擔當。
  • 第39屆香港藝術節22日晚在香港文化中心開幕
    新華社香港2月22日電(記者 張雅詩)第39屆香港藝術節22日晚在香港文化中心開幕,主辦方將在大約5周的時間裡為觀眾獻上歌劇、音樂、舞蹈、戲劇等逾220個精彩節目。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等主持了開幕典禮。    香港藝術節協會主席李業廣表示,本屆藝術節規模盛大遠超上屆,將為觀眾奉獻228個節目。
  • 港澳臺地區、金紫荊廣場、星光大道與香港太空館
    金紫荊廣場金紫荊廣場是香港最知名的廣場之一,位於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海旁博覽海濱花園內,是香港回歸時會議展覽中心擴建工程的部分。廣場上著名的金紫荊銅雕是在199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時,中央政府贈予香港的,雕塑名為「永遠盛開的紫荊花」,寓意香港永遠繁榮昌盛。廣場每日早上8時舉行升旗儀式,晚上6時進行降旗儀式。
  • 阿壩與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牽手 將建7個大熊貓小鎮
    四川在線記者 徐中成 周琳/圖為提升大熊貓保護研究水平,攜手打造大熊貓品牌,6月16日,阿壩州人民政府與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在九寨溝縣籤訂《大熊貓保護研究戰略合作協議》,將在加強大熊貓保護科研、大熊貓品牌建設、大熊貓宣傳教育、大熊貓保護管理和科研人才交流四個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 香港聖約翰大教堂 香港基督教的中心(圖)
    聖約翰大教堂點擊此處查看全部新聞圖片    香港最早的基督教堂之一。位於港島中區花園道。香港第一間禮拜堂是木建築,1841年由菲利浦牧師籌建。1842年聖公會信徒在花園道口瑪麗操場建一棚廠作臨時禮拜之所。1844年,史丹頓牧師倡建一座永久性的禮拜堂,獲港督戴維斯的支持。1847年3月11日舉行奠基典禮,1849年3月11日落成,完成該堂之中座及鐘樓,堂內有座位640個,耗資8736鎊,一半由英國政府支付,另一半則由在港的信徒籌募。
  • 維港文藝殿堂——香港文化中心迎來30周歲生日
    11月8日是香港文藝殿堂——香港文化中心30周年生日。香港文化中心是維多利亞港的文化地標,也是象徵香港文化的羽翼。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都在此舉行。圖為第38屆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盛況。香港文化中心於1986年9月開始興建,並於1989年11月8日正式啟用,由政府建築署負責設計,佔地5.2公頃,提供82,231平方米樓面面積。香港文化中心設有音樂廳、大劇院及劇場三個主要表演場地,提供各式音樂會、歌劇、戲曲、舞蹈及電影等,中心亦設有展覽館、排練室和會議室等。香港文化中心位於位於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海濱,與灣仔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隔海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