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山巴城,蟹商忙著為難得一見的「大客戶」捆蟹 本版圖片均為晚報 王浩然 現場圖片
巴城飯館外吃蟹客的車輛並未停滿,仍有空位
前來購蟹的顧客將包裝好的大閘蟹裝上車
巴城美食城旁擁有 400多間客房的崑山寶曼酒店已經關門
據《新聞晚報》報導,西北風一刮,上個月還嫌腳軟肉鬆的大閘蟹立馬蟹黃膏肥,進入一年中最佳賞味期。不過,今年的大閘蟹蟹商卻高興不起來,因為限制「三公消費」就好像一把利劍,斬斷了他們相當可觀的一筆生意。於是陽澄湖邊上的飯店空了一大半,高星級酒店關門大吉,蟹老闆們招徠客人時揮舞的雙手更加賣力。而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秋高氣爽正是吃蟹的好時候,無論是小菜場購買,網絡上訂購,還是前往陽澄湖,今年吃蟹顯然更實惠。
今年吃蟹旺季路上不堵
上周末,秋高氣爽,正是出行的好日子。周六上午9點,記者從上海出發前往崑山陽澄湖,只用了一小時就到達巴城。即使陽澄湖邊依舊是滬牌小汽車佔主流,卻沒有出現前兩年的盛況。
「這時候應該是吃蟹的旺季,今天天氣又這麼好,恐怕去陽澄湖邊的人特別多,道口要堵車。 」行駛在高速公路上,司機老張先給記者打預防針,但他擔心的事情並沒有發生。從上海出發到崑山的全程,一路暢通無阻。即使在收費道口,也只有兩三輛小汽車等候,幾分鐘就通過。而在前兩年,「一隻大閘蟹引發的高速公路擁堵」經常見諸於報端,從上海到陽澄湖的路上,往往一堵就是一兩個小時,道口也是排長龍。返程高峰也不能避免,車輛走走停停,一個小時的路程要花數個小時。但這樣的情況今年卻沒有看到。
「陽澄湖美,巴城蟹肥」。在進入巴城區前,一塊已經有些年數的標牌在入口處尤為顯眼。一路駛進巴城城區,儘管已經上午10點多,城內依舊人氣不旺,就連往年在路邊招手銷售大閘蟹的攤子,以及招徠客人去農家樂的人也不多。而在記者隨後的採訪中,將陽澄湖大閘蟹打造成「奢侈品」的崑山人,在這個大閘蟹最為肥美的季節,也都在嘆息:「今年的生意真難做。 」
蟹市場裡難遇大生意
「來呀來呀,是不是要買大閘蟹?進來看看! 」在巴城大閘蟹交易市場,幾乎每一家門口都有人在熱情地招徠客人。而記者在現場看到,停靠在這裡的小汽車,2/3是上海牌照。
一長排的平房組成了巴城大閘蟹交易市場,每戶人家都是前面一間小房子,接待客人,後面是七八個大網箱浸在水池中,裡面養著不同規格的大閘蟹。一有客人過來問價,就把大網兜拉上來,看一看大閘蟹的個頭和品質。
上午10:30,經營戶們一手端著飯碗,一手拿著筷子,站在門口吃飯,一看到有車駛入市場,就招手示意其停到自家門口的車位。「等到11點,來買蟹的人就多了,所以先把午飯吃了,到時候定心招呼客人。 」姐妹蟹莊的周建英告訴記者,周末的中午時分和下午四五點,是生意最好的時候,但和往年相比,今年團購的大生意遠遠少於去年。 「單位來買蟹的少了很多,好多老客戶都不來了。 」
周建英說的沒有錯,記者在大閘蟹交易市場裡轉了兩圈,近百戶的經營戶中,只有兩家在大批量地綁蟹,一戶剛剛接到了50對的生意,另一戶則有六七人上陣,圍著3筐大閘蟹,一隻只用繩子捆綁,然後裝入禮盒。
但在蟹商金建明的眼中,這和往年的大生意不好比,卻也足夠令人羨慕。 「什麼叫大生意?往年訂購500隻、1000隻才算是大生意,但今年這樣的訂貨我還沒有接到過。 」他告訴記者,別看門口有不少滬牌小汽車,但他們多是親朋好友自己組織來吃蟹,一次也只會購買兩三箱回去送送人或自己吃,消費金額也就千把元,甚至只有幾百元。
「今年好幾個上海老朋友到現在都沒有來。 」眼看著湖裡的大閘蟹膏黃殼硬,年年都來的老客戶卻至今沒有聲音。 「以前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國企、銀行的大小領導都到我們這裡來吃蟹,但今年一個都沒有來。 」不只是老金,記者詢問了四五家經營戶,家家都感嘆「消失」的企業團購讓他們受傷很深。 「陽澄湖大閘蟹一年估計有50%的生意就靠團購,你說影響有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