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臺灣開放美國瘦肉精豬肉進口的期限就在眼前,而臺灣「農委會」日前宣稱已經下發了「臺灣本地豬」的標章,可以讓臺灣民眾辨識是不是本地豬,然而近日有人發現本地豬的標章,被使用在了西班牙豬肉上。
對此,臺灣相關部門卻厚顏無恥表示現在處於倡導期,不會對這樣的行為進行處罰。這件事讓臺灣的「豬標章」還沒正式推行,就在臺灣民眾的心裡畫上了一個巨大的問號。
臺灣豬肉市場亂套了
王育敏,國民黨文傳會「主委」,面對媒體的採訪時表示,民進黨當局在2020年12月25日發布了九項行政命令,宣稱將從源頭開放對美國瘦肉精豬肉進口。然而現在連豬肉市場的管理工作也做不好,美國瘦肉精豬肉還沒到臺灣,臺灣就出現「標章亂象」,就連民進黨的「立委」都忍受不了了,要求陳吉仲向臺灣民眾道歉。有國民黨「立委」於2020年12月28日的時候,詢問陳吉仲會不會道歉,陳吉仲居然反問這哪裡出現問題了。
事實上,臺灣相關部門雖然要求豬肉和熟肉製品註明來源地,但相關政策的執行工作和目標並不相符,使得攤販有很多標章。報導稱,臺灣各地有多達十二個豬肉標章,消費者很難分清,臺灣豬肉行業的從業人士諷刺這些「標章」就像在貼春聯。
「標章」不可信
標章多還不是最關鍵的問題,最關鍵的是哪張才可信。現在臺灣豬肉市場一團糟,就連陳吉仲都表示,沒辦法保證香腸的腸衣是臺灣豬肉製作的,由此可見,民進黨當局所說的把關,完全就是在做樣子罷了,「標章」完全不可信。
而這些情況的出現,凸顯了臺灣民進黨當局的管理失敗。臺灣豬肉市場的「標章亂象」,讓人驚愕不已,民進黨當局是否好意思繼續高喊所謂的「政府在,請安心」的口號呢?答案應該是肯定的,畢竟民進黨當局打臉的事,可不止這一件,現在還不是厚顏無恥地宣稱自己是「為了臺灣好」,所以臉皮這麼厚,也不差這一兩個耳光。
李貴敏,國民黨「立委」,質疑民進黨當局對攤販「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視而不見,甚至反咬消費者一口,為攤販辯護。民進黨縱容攤販亂用「豬標章」的行為,也讓民進黨當局的公信力直線下滑。
而種種行為背後,也說明民進黨當局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從來沒有打算為臺灣民眾做實事,蔡英文、蘇貞昌等民進黨高層的信用,早就已經消費光了。2020年12月29日,有民意調查顯示美國瘦肉精豬肉進口在通過表決以後,臺灣民眾對蔡英文政府的滿意度,首次出現了所謂的「死亡交叉」。然而在民進黨此前的民調中,卻出現過僅有少數人不支持蔡英文開放萊豬的結果,民調數據都造假了,民進黨還有什麼是真的?可能只剩下厚臉皮是真的了吧。
文丨常樂 校丨竹染
免責聲明:本文由《看見港澳臺》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來源:臺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