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領養中國孤兒容易 中國人領養孩子遭冷遇

2020-11-27 搜狐網

  加拿大《環球郵報》報導

  領養中國孤兒,外國人更容易

  當孫曉平(音)在某收養機構網站上看到那些活潑可愛的孤兒的照片時,他非常想領養一個。然而對這名30歲的公務員及其妻子來說,這是一段沮喪經歷的開始。

他們很快發現,在中國領養嬰孩有多難。幾個月後,他們仍在苦苦尋覓。「外國夫婦領養孩子要容易些,」孫先生說,「中國的收養機構無意為我們提供服務。這不公平,但可以理解——我們都期望那些孩子能在發達國家過上更好的生活。」

  只要稍稍瀏覽中國官方的收養中心的網站,就足以印證他的看法。如果你點擊「跨國收養」,頁面會顯示出為那些想領養中國嬰孩的外國人提供的有用信息,包括一長串常見問題解答。而在「國內收養」的條目下,常見問題解答一欄完全空白,其他信息也少得可憐。

  對加拿大人和其他很多西方人來說,中國已成為最受歡迎的領養嬰孩的來源國。然而,當外國人收養中國孩子的數目顯著上升時,許多想領養孩子的中國夫婦卻遭到冷遇。2005年,只有約3.8萬名孩子被中國家庭收養,這對13億人口的國家來說是個小數目。

  中國政策是支持國內收養的。不過有證據顯示,受到優先待遇的是外國人。許多中國孤兒院不顧國家政策,設置種種障礙阻止中國家庭領養孤兒。美國「兒童希望國際」收養組織駐京辦事處負責人吳建英(音)說:「領養孩子的外國家庭通常向孤兒院捐資3000美元左右,而中國家庭捐的錢就少多了。」

  對那些想領養中國嬰孩的外國人,會有各種機構向他們提供酒店、交通及翻譯等服務,甚至還有觀光。而中國人要難得多,沒有什麼機構為他們提供服務。「孤兒院通常不公開有關孩子的信息,這造成許多中國家庭找不到孩子來領養」。

  由於國內收養困難重重,包括綁架和拐賣嬰兒在內的非官方收養在中國大行其道。吳建英認為,中國有必要出臺有力舉措鼓勵國內收養。▲(摘自7月24日《環球郵報》,原題:中國人在中國孤兒院不受歡迎,作者傑弗裡·約克,汪析譯)  

(責任編輯:宛振宏)

相關焦點

  • 西方人領養中國孩子是陰謀論?為什麼被領養的孤兒裡90%是女嬰?
    誠然,就收養孩子的成本來說,如果在美國,收養一個當地的孩子需要非常繁瑣的手續,而且還要有力的財產證明,以及繳納資金保障,不僅如此,還需要有十年的觀察期才能符合領養小孩的要求。而如果是收養一個中國小孩的話只需要繳納五千美金,並且證明自己有一定的撫養能力,而且在手續上也比較簡化。但這也同樣需要我們反思,為什麼兩國的領養制度有這麼大的落差?
  • 外國人領養中國兒童要付數萬元?福利院:捐款自願
    外國人領養中國兒童要付數萬元?福利院:捐款自願 原標題: 不過關於摩根2歲前在中國的生活狀況,工作人員表示因為有保密協議,所以不方便透露。  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經福利院被領養走的孩子,福利院僅收取幾百塊錢的登記費。偶爾也會有領養家庭在完成領養手續後向福利院捐款,「但都是自願的,更沒有硬性規定捐多少。」至於網傳8000美元的「服務費」,她表示:「不清楚,可能是他們在美國請的中介公司的費用。」
  • 美國人為何要跑到中國領養孩子?18年領養了8萬孩童,大部分又都是...
    領養這種略有點特殊的制度,最早出現在部落時期。部落時期的領養甚至棄養例子雖然不多,可卻真實存在。古代的孤兒較之現代更為常見,特別是部落時期,生育對於絕大多數孕婦就是個鬼門關。沒有合理的孕時處理手續,許多的母親在生育時會出現問題,而孩子的生父很有可能也因為種種原因棄養孩子,孤兒就此出現。
  • 為何美國人不領養本國孩子,卻鍾愛中國孩子呢?3點原因值得理解
    中國與17個國家有領養關係,目前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兒童送養國,從1992年來,有12萬中國孩子被美國人領養,高峰期時每年有一萬名兒童進入美國,擁有美國父母。
  • 老外領養專挑「中國女娃」?孤兒院長作解釋,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之前相信大家都看到過這樣一篇文章「老外領養中國孩子,十年之後回國,和自己同胞妹妹差距很大」。當然在這裡面主要介紹的是中外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撫養出來的孩子性格、身高等各個方面多存在差異。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思考了一下,為什麼中國的孩子會被外國人領養呢?難道是中國的孩子好養活?
  • 美國人為何熱衷領養中國孤兒
    在美國,像Marinna這樣從福利院被領養走的中國孩子有很多,這個龐大的群體被稱為「中國孤兒」。 實際上,因海外領養而出現的「中國孤兒」誕生時間其實並不長,至今只有23年。中國第一次明確國外領養規範,是1992年4月1日實施的《收養法》。1993年5月29日,中國又加入了《有關保護兒童和跨國領養合作的海牙公約》。不久後又制定《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子女登記辦法》,允許外國家庭來中國收養孤兒。在開放國際領養後,美國逐漸成為領養人數最多的國家。
  • 外國人領養小孩,為何更偏向於收養中國女孩?這4個原因是關鍵
    相信在這些年來大家都會發現這麼一種現象,那就是越來越多的外國夫妻喜歡領養中國的女孩,究竟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外國家庭領養小孩,更偏向於中國孩子,而且大多都是女孩?美國可以稱得上是領養中國孩子最多的國家了。在這其中,很多美國夫婦更偏向於領養中國的女孩。
  • 美國夫婦領養中國殘疾男童大騙局:忽悠捐錢,然後把孩子棄養了?
    這兩天在油管(YouTube)上,發生了一件令國內外網友都非常氣憤的事情:一對油管網紅夫婦發視頻宣布,3年前他們從中國領養的一名2歲大的先天殘疾兒童,現在決定不養了,要把孩子「送回家」,也就是送去福利院!大老遠從美國跑到中國來領走的孩子,怎麼才3年說養就不養了?
  • 那些被領養又棄養的孩子
    最近, 一個美國母親把她的俄羅斯養子送回俄羅斯,引發國際社會對國際領養又棄養這一行為的大討論。研究人員發現,被領養孩子悲慘的過去是造成這一行為的罪魁禍首,因曾遭受過種種虐待,這些孩子具有嚴重的發育障礙,而被棄養之後,等待他們的將是更加不可知的未來。
  • 為何老外喜歡領養中國孩子,而且女孩居多?孤兒院院長說出實情!
    不過領養一個孩子,在現實中會有太多的阻礙,尤其是在中國這樣的大環境下,並不是很多家庭能夠有條件去領養孩子。但是,近幾年,有些老外選擇來中國領養一個孩子。特別是女孩子更是受到老外的格外關注。是什麼原因讓這些老外能千裡迢迢來領養中國孩子呢?聽孤兒院的院長說,更多是因為國內的領養政策和環境造成。老外喜歡領養中國孩子的原因:1.
  • 如何合法領養未成年人?
    導讀:隨著近年來打擊拐賣兒童犯罪力度越來越大、技術手段越來越先進,同時因為環境汙染、社會壓力等因素造成越來越多的人不能懷孕生子或選擇性不生育孩子的丁克家庭,民間收養如何合法正當的進行成為了很多人關注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答合法收養的問題。
  • 在中國想要合法收養孩子有多難
    中國雖然孤兒多,但想要收養兒童的家庭也不少。來自WHO的統計顯示,不孕不育率在全球平均發生率在10%左右,對於在某些環境汙染嚴重地區,概率還要高於這個平均值。以10%左右的不孕不育率加之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僅據此保守計算,在中國也有超過百萬的家庭有收養孩子的需要。
  • 扎克伯格娶中國姑娘,貝佐斯領養中國孤兒,其實都是為了中國市場
    說到扎克伯格跟貝佐斯這兩個美國富豪,許多中國人應該都頗有好感。因為這兩個美國富豪過去對中國的公關形象做得非常好。扎克伯格娶了一個中國姑娘為妻,是許多人眼中的中國女婿。貝佐斯更是領養了一個中國孤兒,並且把她當成了親女兒,一直跟著貝佐斯一家人一起生活。
  • 明星領養:有棄養有視如己出
    收養孩子,在西方國家是比較普遍的現象。雖然有些人是因為生育問題領養孩子,但是也有已經有自己孩子的人仍舊收養孩子。安吉麗娜朱莉的家庭常被人戲稱是聯合國,朱莉可謂是領養孩子比較多的明星。
  • 在中國,「寵物領養」為什麼會陷入兩難?
    ,中國流浪動物的領養之路走得並不順利。 據2018《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統計: 在中國,寵物狗的獲得43.9%來源於寵物店,而領養的狗狗只佔寵物狗數目的11.8%,而寵物貓的來源,除了「在街上撿的」佔32.6%以外,在寵物店購買數目佔寵物貓總數目的25.3%,而領養則只佔19.9%。
  • 為啥美國父母喜歡收養中國孤兒,尤其是女孩,背後原因惹人唏噓
    夫妻兩個人細心撫養,還會經常把小女孩的照片分享到網際網路上,大家從圖片中可以看出,這個女孩變得特別漂亮,而且很愛笑,整個人圍著一圈樂觀的光圈,大家看到從前這個沒人要的孩子現在變得如此快樂都放心了。雖然她在福利院呆了很長時間一直未被人疼愛,但是她的美國父母幫她填滿了所有缺失的幸福。大家都知道,中國人想要領養孩子都需要經歷很多程序,所以外國人肯定要比中國人更麻煩。
  • 山東收養兒童數呈下降趨勢:想領養健康娃,排到600多號
    被醫生宣告試管嬰兒失敗後,張敏(化名)十年的努力徹底白費了,38歲的她跟老公商量,決定領養一個健康的孩子。當她向濟南市福利院了解情況並登記信息後,才知道排到了600多號。   隨著孤兒補貼增加、醫療技術的提高,再加上二孩的放開,孤兒的收養數量日益下降,不少人呼籲降低收養條件。
  • 中國女童出生3天被棄廁所,美國夫妻領養18年後回上海尋親
    郵件中稱,18年前,她從上海兒童福利院領養了一個中國女兒,現在女兒已經長大成人,非常渴望找到她的中國父母。她們一家不久將到中國旅遊,並在上海逗留兩天,想藉此滿足女兒尋親的心願。 1月1日上午,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跟隨這個美國家庭四處走訪,和Marinna一起踏上了她的尋親之路。
  • 如何合法領養孩子?
    如何合法領養孩子? 首問負責記者:吳文軍 鄧佩佩的兒子今年30多歲,因為遲遲不願結婚,她和丈夫就想著為兒子領養一個孩子。她說:「我們老兩口都是企業退休人員,現在60多歲了,兒子一直單身,想諮詢一下,我們符不符合收養條件。」據了解,鄧佩佩夫妻倆家庭條件不錯,老兩口和兒子的身體也都健康。 為此,記者聯繫了縣民政局社會事務科科長王健。
  • 洪晃坦言自己女兒是領養的,是好友程琳領養了女兒之後幫忙介紹的
    那麼對於程琳和洪晃而言,領養的這個孩子意味著什麼呢?又是什麼讓她們這樣需要一個孩子呢?領養了孩子後,她們的生活又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呢?因此,孩子對於她們而言,其實更多的意味著家庭的溫暖和精神的慰藉。領養其實更多的是意味著責任,一個活生生的孩子把他的人生交到了你的手裡,無論當時領養的原因是什麼,他都需要領養人的愛和呵護去澆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