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曾說自己性子很慢,不著急,「做什麼都是徐徐緩緩的,最後也都做好了,樂觀豁達養天年。」
年輕時候不懂這個道理,幹什麼都是心太急,吃飯狼吞虎咽,做事急不可耐,結果往往都是不盡如人意。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什麼都要講究個火候。說話不能沒有把門的,做事不能剎不住車,很多時候,差之毫厘失之千裡。
其實,說是人生苦短,但也要以百年去度量,我們不能以一天的尺度去衡量一輩子。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任務,人生每個階段也有每個階段的風景,我們總不能從少年一下子就跳到老年吧?
很多人的麻煩和苦惱就在這裡,他們在年輕人時候渴望得到老年時候的財富和地位,所以顯得急功近利,絞盡腦汁想走捷徑、靠大樹,妄想通過什麼資源和關係一步登天。
對於這種心理,「玻璃大王」曹德旺有句話說得好:
現在的年輕人跟我們那一代人不一樣了,今天註冊公司,最好明天就上市,後天成為中國首富,這就是他們的想法。我跟他們講不要這樣做,這麼年輕,如果變成首富了,到三十多歲以後怎麼辦,做什麼呢?什麼都厭倦了,不做人了,要去做神仙了。
人生每一步都有每一步的獨特之處,如果我們像豬八戒吃人參果一樣囫圇吞棗,那其實是一種巨大的浪費和可惜。
要知道,人生沒有回頭路可走,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身。
生命只有一次,我們不要辜負了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