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榴槤,大家都不陌生,對於吃貨來講,相信第一印象應該是這玩意真好吃,百吃不厭;另外一部分人的第一印象應該是什麼破玩意,這啥味道啊,下水道反味了麼;而大多數的人會更震驚它的價格,這不是一種能天天食用水果,這需要啥水平的家庭啊。
經常看新聞的或者喜歡吃榴槤的人都知道,全世界榴槤的最主要地之是泰國,而它的發源國確實馬來西亞,其實東南亞很多國家都有種植榴槤,比如印度尼西亞、寮國、越南、印度,澳大利亞也有出產榴槤,我國海南也有差嘗試種植。但是根據需求量和品質泰國和馬來西亞的榴槤聞名世界的。上面我們說的都是可食用的榴槤,還有很多不可使用的榴槤品種,我們不做介紹。
至於說品種,大概有個八九種左右,根據產地來區分,泰國主要有金枕榴槤、長柄榴槤等;馬來西亞主要有貓山王榴槤、金鳳榴槤、蘇丹王榴槤、紅肉榴槤等。大家可以看出來,國內市場上主要流通主要以泰國榴槤為主,來自馬來西亞的榴槤其實少之又少,後面咱們會詳細說明,近兩年來國內也出現了越南榴槤身影。,接下來我們就主要讓大家認識下泰國和紐西蘭的榴槤品種。
泰國主要榴槤品種:
-D159 金枕
味道清香,甘甜,適合大眾的口味,這個品種定位為大眾化,我國主要進口的也是這個品種,深受廣大民眾和超市商家的喜愛,所以超市中一般都會有金枕榴槤。外觀呈現橢圓形,成熟時金黃色,尖刺很大,看著也十分整齊,打開後,肉厚又多。
-D123 ( Cha Nee (Ape like)
青尼榴槤,和金枕榴槤類似,味道也很不錯,但是氣味要濃一些,適合一些口味重些的群體,價格也要更便宜一些,果肉以深黃色為佳,核小肉多也是大眾選擇它的重要原因。
-D158 長柄榴槤
這是唯一能夠與馬來西亞榴槤競爭的泰國榴槤品種,用軟糯香甜來形容它的口感是再適合不過了,人們也叫它「牛奶榴槤」,它的奶香味道很濃烈,成熟後外觀會呈現灰色,皮薄肉厚,這些優點都聚集一身,難怪是頂級榴槤品種,另外外觀最大的特點是把特別長。
馬來西亞的主要榴槤品種:
-D197 貓山王
擁有這「榴槤之王」的稱號,是馬來西亞榴槤的主打口碑品種,也是當地最受歡迎的榴槤品種,但是價格也是最貴的那列中。味道濃烈,奶香味十足,果肉白嫩,稍帶些苦味,因此這個品種田中帶苦為上稱。其實這個品種的產量不是很大,當地政府對出口還有很多約束,因此國內大多都是以果肉冷凍形式引入,若是有渠道購買整個榴槤,還是建議去正規大型超市中購買。
-D24 蘇丹王榴槤
這是一種大眾化的榴槤品種,價格也十分親民,類似泰國金枕榴槤。擁有濃烈的味道,口感適中,走的都是親民路線,但是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它的核很大,有些會讓你懷疑這是個啥,所以買它不如直接買果肉。
-金鳳
走的是高端路線,與山貓王榴槤類似,價格也是十分昂貴的,氣味很強烈,帶著些許酒香,口感不用說了,價格代表了一切。個頭比較小,還好核也比較小,肉很厚實,購買時直接買整個就可以了。
-紅肉
榴槤中異類,人家都是金黃色果肉,憑啥你就是紅色的,沒辦法咱走的非主流路線,但是價格和口感走的確實主流路線,這是一種親民的榴槤,甜度強烈,稍帶藥的香味,在當地也十分的受歡迎,是一種常見的品種。
-黑刺
這個需要重點說一下了,超神的存在。信用卡有大神級別的黑卡存在,榴槤界中也是如此,黑刺榴槤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先不說吃沒吃過,就是在馬來西亞當地相信很多人都是沒見過和沒有吃過,實力不允許真是太現實了。無論是從口感甜度、還是香味都讓人挑不出毛病來,當然除了價格。這種國內市場中沒有特殊渠道,大家就不要想了。產量低的可憐,何況出口數量了。
從上面的數據,大家可以看出,雖然我們吃的絕大多數都是泰國產的金枕榴槤,但是馬來西亞的榴槤品種真的是能完爆泰國榴槤,究其原因就是採摘方式不同,馬來西亞榴槤是自然成熟後脫落,口感自然是上稱之選了,而泰國榴槤完全不同,為了供應全球最大的市場——中國,未成熟的時候提前採摘,裝車上船一路波折的來到中國,生的放熟和自然成熟畢竟是兩回事,吃起來那也是天地之別了。
榴槤成為貴族水果,與我們有著不可推脫的關聯。
中國市場是任何國家和任何行業都不能忽視和輕視的,龐大的13億人口,佔著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配比,這麼大的蛋糕誰又能不想分一口呢。同樣的榴槤物種也是如此,如此大的市場中,它的價格確是走的高端路線,即使到如今,榴槤的價格好像也有走出高端水果之列,而實際上榴槤除了個別品種產量低的原因,無法大批量供應,其實很多品種是能做到規模化供應的,那為什麼價格還是如此堅挺呢?
一、國內無法種植,全部依賴進口
我國的氣候和溫度不滿足榴槤種植要求,無霜凍和日均22度以上都是基礎的條件,而我國只有雲南和海南小部分區域才能達到這個起點要求,前段時間海南試點種植貓山王榴槤成功的新聞,成為了我國種植榴槤邁出的第一步,後面的路還需要不斷摸索,差距和供應數量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道路還是十分的漫長。
榴槤近些年據統計價格已經完成翻三番的增長,供應價格、關稅、商家利潤、國內逐級分銷,所有的這些加在一起,榴槤不貴那才叫奇怪呢,這還沒有把破損、腐爛損失計算在內,所以要麼貴吃,要麼站立著看。
二、需求量大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真是如此,國內市場群體巨大,需求量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高產階級的增大,對中高端水果的需求增加也是日益明顯,另外中國人的面子習慣,更是對中高端的東西情有獨鍾,物以稀為貴,造成了榴槤的價格堅挺的原因之一。
三、供應限制
上面說到種植榴槤需要很高的種植要求,這其中包括土壤、氣候、溫度等,並且榴槤是一年掛果一次,每棵樹結果60個左右,最多可達到150個左右,所以即使在如今已種植榴槤的國家中,整體看,榴槤的產量也確實不像其他高產、高普遍種植的水果那樣供應量巨大,這樣的話隨著需求群體增加,現有供應量必然會出現緊縮,資源分配也成為了配額制度,增加種植面積也不是一朝而就的事情。
後話,現在喜歡吃榴槤的鐵粉越來越多了,期望國產榴槤快一些進入軌道,我們早一些能支持國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