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語言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甚至妻子對丈夫的稱呼都有很多講究,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古代女人們都是怎麼稱呼自己丈夫的。
丈夫這個詞的由來,據說是源於原始社會的搶婚,男人只有長到一丈也就是七尺才能達到保護妻子的要求,這也是七尺男兒的由來。在《詩經》中有「未見君子,憂心忡忡」的用法,君子就是對丈夫的敬稱。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妻子管自己的丈夫叫良人,這個詞雖然好聽,但是顯示不出性別,妻子管丈夫叫良人,丈夫也管妻子叫良人。但是良人這個稱呼不分男女,是很不方便的。
到了唐代,就在良字右邊又加了個耳朵旁,變成了郎。李白的詩中就有,「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用法。可是這個稱呼實在太甜膩了,大約除了個別的小甜甜之外,眾多的良家婦女們在人前還是羞於叫出口的,於是就在後頭加了一個君字,變成了郎君。當然,如果是在正式場合,還有更文雅一點的稱呼,可以叫夫、夫婿、夫君。
到了宋代,由於南北方文化的融合,夫妻之間的稱呼多了起來。普通的女青年稱丈夫為官人,這就把丈夫在家裡的地位也抬到了官的層面上;文藝女青年稱丈夫為外子、外人,對應的當然就是男主外,女主內的原則;官宦人家則一般稱老爺,除了顯示地位外沒有親暱可言。舉個例子,潘金蓮叫西門慶一定是嬌滴滴的一聲官人,但是李清照稱趙明誠則可能只是羞答答的一聲外子,後來的柳如是對錢謙益自然就是以老爺稱呼了。
清代京劇流行之後,相公又成了一個眾所周知的叫法。這比官人又進了一步,相公已經不僅僅是官,而且是最高的官,「相」了,男人在家裡的地位真是一代比一代高。
現在的年輕人大多管丈夫叫老公,可是姑娘們你們知道嗎,這個老公在古代可是對太監的稱呼。有了孩子的還喜歡隱蔽地叫孩子他爸,只不過在目前這麼個紛繁複雜的時代,要知道她孩子的爸爸還有可能並不是她的老公哦。開個玩笑!
看到這裡,大家get到知識點了嗎?在今後看古裝劇或者小說等作品的時候也可以稍微留意一下,作品中的人物是怎麼稱呼自己的丈夫的。八卦一下,小編聽的最多的「官人」叫法就是《新白娘子傳奇》裡大美女(只是現在年紀大了)趙雅芝飾演的白娘子白素貞了,真的是一口一個「官人」地稱呼葉童飾演的許仙,兩個都是女的啊,聽起來還有點怪怪的。呃,好像暴露了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