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老人漫畫「老昆明」引昆明人集體「穿越」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耄耋老人漫畫「老昆明」引昆明人集體「穿越」

  中新社昆明11月6日電 題:耄耋老人漫畫「老昆明」 引昆明人集體「穿越」

  作者 馬騫 繆超

  《嘣咚》、《瓦貓》、《寶珠梨》、《趕街子》……6日,「老昆明」王正乾歷經二十多年創作的彩墨漫畫系列《老昆明》正在昆明市博物館展出。一幅幅老昆明的世態風情躍然紙上,讓幾代昆明人「穿越」,找到曾經的快樂記憶。

  王正乾是昆明人,今年83歲。他從小愛畫畫,上個世紀40年代,正值二戰時間,常會有大幅漫畫出現在昆明近日樓城牆和市區街頭。這些鼓舞抗戰士氣的漫畫,讓酷愛美術的他心潮澎湃,自學走上漫畫藝術道路,後來成為雲南藝術風格鮮明的著名漫畫家。

  退休後,王正乾通過學習和鑽研,將國畫、書法、漫畫三者的技法結合起來,走出一條彩墨國畫漫畫的新路子。他從昆明特殊時代的事件和人物著手,以詩畫互補的形式寫照昆明。既有國畫的筆墨線條,又有漫畫的詼諧風趣,「舊昆明市井百態」、「老昆明眾生相」等「往事情懷」便由此鋪陳開來,生動傳神、意趣盎然。

  「南腔北調學子忙,教授廣場常演講。『活報』喜劇人人看,民主歌聲時飄揚。」這幅題為《西南聯大校園印象》的作品上,學子們求知若渴的眼神中,聞一多正在演講,生動再現了當時的場景。而本職為「鐵路人」的王正乾還創造了以「滇越鐵路」為主題的系列作品,從築路工人、通車典禮、小站停車、河口望遠等不同時期的不同場景入手,藝術的再現了滇越鐵路當年繁忙。

  生命歷程跨越兩個世紀的王正乾說,「能畫昆明是我的義務與榮耀。這裡是我的家鄉,又是我的先輩與妻兒生活和成長的地方。我這一生沒有離開過漫畫,多年前就決心要用畫筆把我見到的昆明用五彩斑斕的顏色凝固起來。」退休後,他的願望得以實現。

  美國庫克大學的老師文迪·蓋洛德看過畫展後豎起大拇指:「很有意思的漫畫展,我希望我的中文足夠好,讓我讀懂畫上的文字。」

  不同年齡的昆明人也因為畫展來了一場「集體回憶」。年逾八旬的李定康說:「品畫吟詩賞字,勾起多少往事。兒時的記憶又一次展現,透過畫作看到的是那個時代樸素的歡樂。」「這幅畫讓我想起小時候追著看西洋鏡的場景,」42歲的郭萬軍站在《看西洋鏡》前告訴記者:「我還記得我第一次看的是《西遊記》,那些遙遠的記憶仿佛都回來了。」高中生胡譯文告訴記者,「我看到了我未曾經歷的老昆明,那些錯過的精彩讓我遺憾,但相比之下新昆明的發展也更讓我期待。」(完)

相關焦點

  • 過橋米線集體漲價引群眾反感 涉嫌價格違法
    涉嫌價格違法    過橋米線集體漲價引群眾反感    5月5日,昆明一市民稱位於北京路滇池電影院斜對面的建新園,在五一勞動節期間突然漲價,8元的過橋米線漲到12元,漲價幅度達記者對昆明橋香園、建新園、福華園等米線名店調查後,發現名店因漲價營業額下滑,普通米線店不漲價生意火爆。    眾多市民對米線漲價產生質疑:「幾家店一起漲價,是不是商量好的?我看很有『壟斷』的嫌疑,我們的感覺就是店大欺客!企業自主定價就沒有人管嗎?是不是想漲多少就漲多少?他們這種說漲就漲的態度也太霸道了!希望有關部門迅速介入調查。」
  • 昆明人的冬日樂趣—遊溼地、餵海鷗,觀日落!
    春城昆明的寒冬臘月,照樣是春意怏然!名副其實的春城。在沒有寒流來襲的日子裡,每天豔陽高照,白天溫度在19℃左右,花兒照樣開,草兒照樣綠,實在是一個冬季旅遊的好地方。昆明人冬日喜歡在哪裡玩?我喜歡到滇池一帶玩,因為這裡有山有水有溼地有海鷗。近十年來,昆明在滇池一帶建了多個溼地公園,對群眾免費開放。昆明旅遊多了不少溼地網紅打卡點。
  • 昨天去了這裡的昆明人都知道
    昨天去了這裡的昆明人都知道 2021-01-17 17: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昆明人早餐最喜歡吃的米線,去哪裡吃最好呢?
    昆明人常將「早餐」叫做「早點」,早點吃的花樣很多,除了與其他地區比較相似的豆漿、油條、包子、饅頭之外,比較獨特的應該是米線了,不僅僅是早點,昆明人一日三餐都有米線的,小鍋煮米線、湯米線、滷米線、涼米線、豆花米線,品種繁多、口味齊全。
  • 為「泛亞」添彩 昆明非物質文化遺產實物展啟幕
    73歲的張美鳳老人介紹說,「撒梅刺繡是彝族刺繡的一派,所繡的雞冠帽、圍腰帶、繡花鞋、孩兒帽、背被等,都是老昆明的經典刺繡,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我有責任把祖上傳下來的技藝繼續傳承下去。」    「在前輩的基礎上,我總結出了一套創新的刺繡法,包括20多種繡法,繡了40多年了,像這些金魚帽、孔雀帽、荷花帽都是我們嵩明漢繡特有的。」
  • 申城阿婆患上阿爾茨海默症 紀錄片講述這對耄耋老人的相伴
    原標題:上海溫度·美麗心靈①|阿婆患上阿爾茨海默症,她用紀錄片講述這對耄耋老人的相伴  編者按  一對生活在上海的耄耋老人,阿婆不幸患上阿爾茨海默症,老伴不離不棄,精心照顧,他們相愛相守的故事被拍成紀錄片,導演呼喚更多的人關注老人的愛與尊嚴。
  • 耄耋老人桃園裡領「養老金」
    「大雪」時節,筆者再訪郯城縣李莊鎮神泉村朱映福的大片桃園,遇到上次瞧見的一群耄耋老人,帶著疑問趨前搭話:「大冷天,你們還來桃園玩呀?」老人們笑答:「俺是桃園的長期工人。」  「你們都這麼大年紀了,還不在家享享清福?」筆者問。  「俺在桃園裡才是真正的享福呢……」老人們答。
  • 昆明人不僅愛吃各種蟲子,就連米線都是甩的?
    例如到了南陽要「喝」燴麵,到了長沙要「嗦」米粉,如果到了昆明就要「甩」米線。加上一個酣暢淋漓的「甩」字,就足以了解米線在昆明人心裡的地位了。沒來昆明之前,總以為過橋米線是雲南的名片,可到了這裡才知道,如果每天能甩上一碗小鍋米線,才是最幸福的事。在昆明這樣永遠散發著安逸氣息的城市裡,人們肆意地享受著藍天白雲和知足常樂的生活。
  • 瓦貓,來自昆明的神獸
    老昆明人認為,若家中接連失火,要請瓦貓免災;家門正對著廟宇高房,要請瓦貓衝煞;家門正對別家屋角,會有邪穢侵入歷史淵源 05 你可別看瓦貓身形小,它的資歷卻很老。
  • 在昆明也能吃到阿詩瑪故鄉的彝家美食啦
    近日(記者安遠洪)5月17日,以經營彝家特色菜係為主的「普世老民族餐廳」在雲南藝術家園D區正式開業啦,該餐廳環境優雅、菜系優良、民族特色濃鬱,為昆明食客帶來了阿詩瑪故鄉原汁原味的彝家美食,快去品嘗一下吧!
  • 沒有一隻羊羊,能活著走出昆明人的冬天
    眾所周知,2021的昆明是有冬天的。不僅有,還冷死個人。 機智的昆明人,在沒有空調的寒冬,暖寶寶、熱水袋、取暖器先安排一波~最重要的是,感覺把那羊肉一吃起,嚴寒就被由內而外的驅趕走了~
  • 耄耋老人自學法律 義務普法宣傳十八載
    因此,葛彬老人暗下決心,一定要讓廣大村民都懂得法律知識,提高村民的素質,讓全村有一個和諧守法的環境。葛老始終秉承這樣樸實的理念去普法,宣傳教育查濟村民,使得查濟村社會環境越來越好。  「我義務普法,不需要任何報酬,我想每個月出一期法律知識常識,讓大家來學習,所以我從1999年開始辦牆報,到今年有18年了,每個月的30日,我都會把新的法律知識、法律故事做成牆報貼出來,讓大家都來看。」葛彬是這麼說的更是這麼做的。
  • 等一個人和我一起去昆明看花花世界
    但昆明從小巷到庭院、從山野到公園,到處有綠樹紅花,四季都多彩紛呈。 儼然是個色彩斑斕的「花花世界」,令人痴醉! 唯一能與這千畝花海一較高下的 非大觀園的菊花展莫屬 畢竟這是昆明人的盛會!
  • 昆明玩場去哪兒了 南亞風情第壹城、南屏街都不夠勁
    ,都在呼喚一個能夠承載老昆明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風情的地方,不僅讓自己平時有得玩,還可以帶省外的朋友感受昆明獨一無二的人文氣息。  如今,翠湖成為了老昆明的標誌性景點,也是昆明人不可或缺的休閒娛樂場所。在閒暇的時光裡,家人或者朋友約著一起到翠湖逛逛,有可看的優美風景,也有可玩的遊樂設施。在兒童遊樂園裡玩碰碰車,划船欣賞湖光十色,此外,百花展、菊花展、畫展、燈展等各種展覽也成為了翠湖遊玩的一部分。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的3月份,可愛俏皮的紅嘴鷗成為了翠湖的一大奇景,觀看海鷗和餵食海鷗成為了昆明人的一大樂趣。
  • 揭秘:「慢生活」的昆明 爐魚卻遊那麼快的三大秘訣
    在昆明這個「慢生活」的城市,餐飲行業似乎也沾染了慢的習氣。在這樣的氛圍中,卻出現了一個另類——一條「遊」得飛快的爐魚(需求面積:250-300平方米)。   昆明人吃燒烤,慣於微辣、中辣、特辣分等級,很多外來餐飲在人們刁鑽的口味面前讓步,將滇菜改成四不像,倒丟失了原本的特色。對於這點,爐魚並沒有妥協。它始終保持著產品的一致性,甚至包括餐廳裝修風格,員工的服務用語等軟環境,到內部的機制管理,走進全國每一家店都是一樣。
  • 漫畫裡常見倒閉工廠、城鄉結合部,他說:我不是這個年代的人
    小民老二:我對日常生活很感興趣,喜歡老街道、老社區、公園、飯館、大小集市,也喜歡古建築,其中有不少地方是八九十年代建的,走進去有穿越感,公園飯館裡是閒人,看著自在安逸。《自行車》Local本地:為什麼你拍的照片總是有種安靜的年代感?
  • 人幼國際 PCI 高階講座 -昆明地區
    講座時間:2020 年 10 月 17 日 (周六)2020 年 10 月 18 日 (周日)上午 9 點 - 12點  下午 2 點 -  5 點講座地點:昆明人幼(雲南啟智康復)昆明市官渡區寶海路181號星河名居AA幢1單元報名費用:即日起至 2020 年 10 月 13 日報名者,享早鳥價昆明人幼內部家長:580元 / 人 (兩天)昆明人幼外部家長:680元 / 人 (兩天)爸媽團報價:980
  • 委屈的昆明紅嘴鷗
    今年的春城依舊多姿多彩,昆明人心目中的精靈-------紅嘴鷗,來了,11月初第一批紅嘴鷗已到,這個周末可以相約海埂大壩駐足觀賞了喲。 紅嘴鷗不辭辛苦,從西伯利亞跋山涉水來到昆明,沒有想到換來的卻是春城人民「不一樣的熱情」,它們在西伯利亞老家天天吃得是山珍海味,大魚大蝦,沒有想到來到我們昆明卻只能吃點麵包,好不快樂,心理上可能有點受罪,被迫於入鄉隨俗。
  • 東明耄耋老人大拇指幾乎鋸斷 博愛醫院讓斷指奇蹟「復活」
    中國山東網12月30日訊 (通訊員 董國民) 東明一耄耋老人為取暖用電鋸鋸木頭準備生爐子,可天冷限制了活動,竟然誤傷左手大拇指,幾乎被鋸斷。在菏澤博愛醫院,經過緊張手術,老人的斷指順利「復活」。
  • 東至以後,南方以南,有一溫暖地叫昆明
    以下文章來源於昆明範兒 ,作者昆明範兒 昆明的冬是曬著太陽湖邊餵鷗的「懶洋洋」昆明這座城市,好像與太陽籤訂了某種契約,陽光以獨特的姿態、色彩、溫度和力量,來親和每一個城中的男女老少。所以,怕冷的昆明人,一遇到冬日的暖陽,整個人就變得「懶起來」,懶得伸手,懶得走路,就這樣坐在太陽底下,聽風喝茶、看花餵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