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昆明11月6日電 題:耄耋老人漫畫「老昆明」 引昆明人集體「穿越」
作者 馬騫 繆超
《嘣咚》、《瓦貓》、《寶珠梨》、《趕街子》……6日,「老昆明」王正乾歷經二十多年創作的彩墨漫畫系列《老昆明》正在昆明市博物館展出。一幅幅老昆明的世態風情躍然紙上,讓幾代昆明人「穿越」,找到曾經的快樂記憶。
王正乾是昆明人,今年83歲。他從小愛畫畫,上個世紀40年代,正值二戰時間,常會有大幅漫畫出現在昆明近日樓城牆和市區街頭。這些鼓舞抗戰士氣的漫畫,讓酷愛美術的他心潮澎湃,自學走上漫畫藝術道路,後來成為雲南藝術風格鮮明的著名漫畫家。
退休後,王正乾通過學習和鑽研,將國畫、書法、漫畫三者的技法結合起來,走出一條彩墨國畫漫畫的新路子。他從昆明特殊時代的事件和人物著手,以詩畫互補的形式寫照昆明。既有國畫的筆墨線條,又有漫畫的詼諧風趣,「舊昆明市井百態」、「老昆明眾生相」等「往事情懷」便由此鋪陳開來,生動傳神、意趣盎然。
「南腔北調學子忙,教授廣場常演講。『活報』喜劇人人看,民主歌聲時飄揚。」這幅題為《西南聯大校園印象》的作品上,學子們求知若渴的眼神中,聞一多正在演講,生動再現了當時的場景。而本職為「鐵路人」的王正乾還創造了以「滇越鐵路」為主題的系列作品,從築路工人、通車典禮、小站停車、河口望遠等不同時期的不同場景入手,藝術的再現了滇越鐵路當年繁忙。
生命歷程跨越兩個世紀的王正乾說,「能畫昆明是我的義務與榮耀。這裡是我的家鄉,又是我的先輩與妻兒生活和成長的地方。我這一生沒有離開過漫畫,多年前就決心要用畫筆把我見到的昆明用五彩斑斕的顏色凝固起來。」退休後,他的願望得以實現。
美國庫克大學的老師文迪·蓋洛德看過畫展後豎起大拇指:「很有意思的漫畫展,我希望我的中文足夠好,讓我讀懂畫上的文字。」
不同年齡的昆明人也因為畫展來了一場「集體回憶」。年逾八旬的李定康說:「品畫吟詩賞字,勾起多少往事。兒時的記憶又一次展現,透過畫作看到的是那個時代樸素的歡樂。」「這幅畫讓我想起小時候追著看西洋鏡的場景,」42歲的郭萬軍站在《看西洋鏡》前告訴記者:「我還記得我第一次看的是《西遊記》,那些遙遠的記憶仿佛都回來了。」高中生胡譯文告訴記者,「我看到了我未曾經歷的老昆明,那些錯過的精彩讓我遺憾,但相比之下新昆明的發展也更讓我期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