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播不足一禮拜,就有趕超《風箏》之勢?最好的諜戰片終於出現了

2020-12-05 騰訊網

自2020年10月9日諜戰劇《瞄準》開播以來,可以說很多的觀眾都對其好評如潮。在我們的印象當中,諜戰片總能給我們帶來非同凡響、驚險刺激的視覺體驗。而在這一部全新的作品中,可以說完全升華了諜戰片的以往高度。

話說回來,以往的諜戰片雖不計其數,但能夠點燃觀眾熱情的卻微乎其微。這部《瞄準》剛開播不超一個禮拜,但卻讓很多觀眾的熱情空前高漲,甚至有不少的觀眾直接表示:完全有趕超《風箏》的之勢!

這部諜戰片究竟有何過人之處,才剛剛上映就受到了如此之高的評價呢?而它,究竟會不會成為繼《風箏》之後,最好的國產巨製諜戰片呢?今天不妨就帶大家一塊兒來品晰一下!

無限重刷的《風箏》好在哪兒

作為迄今為止最有高度的諜戰劇——《風箏》站在歷史與人性的高度,真正刻畫出人區別於動物的一面,從數個側面展現人作為個體溶於一段歷史的真實狀態。暗算、潛伏、偽裝者和它比起來都差了一個檔次,真實的特工偵察員不是神秘+酷帥+大義凜然,而是「完成任務」。即使不得已進行過修改,也不會破壞這種高度與精細。

這一部被禁了多年經多次重剪修改才得以公開上映的影片,幾十餘年的跨越,敵後臥底潛伏,建國後反右清除殘餘,文革混亂批鬥。戎馬與落魄,鄭耀先與韓冰的一生較量,人生的起伏榮辱,有驚心、有意外、有不平、有感動。也許是經審查和重剪後,建國後部分情節略顯拖沓和贅餘,但絕不影響其是一部影視劇佳作!

在這部劇中,關鍵人物都塑造得立體。但是鋪墊實在是太長了,大概25、6集才漸入佳境。黑色幽默得緊。50後的故事也是很敢說了。主角人物境遇設置得比較極致了。很好奇身邊真實存在的情報員們,事實總比電視劇要更殘酷一些。這個時代缺乏信仰,不知道這是不是導演發聾振聵熱衷於諜戰劇的初心。

一個人究竟需要有多強大的內心,可以捨棄愛人和朝夕相處為自己出生入死的同事、下屬。遭受自己人屈辱和殘酷的對待,為了信仰一直堅持到底,他對不是同一立場的人狠,對自己更狠,這樣的人現實生活中真的存在麼? 全劇也旨在祝願前輩們安息,是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犧牲一切才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覺得《風箏》的重點不同於以往諜戰劇所刻畫的種種驚心動魄勾心鬥角諜戰場面(當然它也不缺少),而是關於情報人員的信仰問題,國共兩黨特工都有自己的信仰,也都有反思,這一點很難得。更難得的是本劇的後半部分,對反右,大躍進,文革等運動的大膽呈現,不知可否理解為一絲上峰風向上的轉變?

《瞄準》會給我們創造驚喜嗎

首先,這部劇開場的格局算是超出預期,看似以傳統情報戰為外殼,由於多了一個大隱隱於市的神秘主角,增加了不少變數,情節推進迅速,幾個主要角色在接二連三的衝突中很快塑造成型。對我來說最有吸引力的部分,還是針鋒相對的高手對決——訓練有素的水母暗殺組,與試圖埋葬黑暗過去的頂尖狙擊手,一個要大開殺戒,一個要以戰濟世,二者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本身就具有故事張力。

可以說從第一集開始就會發現《瞄準》不一般,以狙擊作為主線,又輔以豐富緊湊的故事情節和複雜的人物關係,非常抓人眼球。黃軒雖然在之前也演過《黎明前的暗戰》這種諜戰劇,但近幾年來給觀眾的印象更多的是偏向幹練或文藝的熒幕形象。但在這部劇裡卻能看到他所演繹的蘇文謙這一角色大隱隱於市的內斂、克制和隱忍,尤其是用眼神就能傳遞出情緒上的變化,在細節上的拿捏非常到位,非常驚喜,這哪裡是狙擊手,很顯然是「狙心手」了!

更難得的是導演將90年代港片的「雙雄」設定融入到了這部劇中,蘇文謙和池鐵城亦敵亦友的關係,很容易讓人想起吳宇森的電影,尤其是第四集那段華麗的監獄逃脫+追逐戲,完全是動作片的視感,作為獻禮片,可看性強的出乎意料,也得益於編劇的聰明,將很容易假大空的黨派衝突縮小到個人層面上,蘇文謙這個人既背負著歷史,又身份多重且性格內斂,這讓角色具有很強的心理表現空間,而黃軒也用演技有力的撐起了它。

在今年一眾獻禮作品中,本劇顯得尤為獨特,在演繹歷史之間之餘,加入了人物的成長與情感的流變。黃軒到底是經過大銀幕考驗的演員,即使是在小熒幕表演起來依然有著電影質感。平時總是在熒幕前逗人發笑的陳赫出演了這樣一個反派很令人驚喜。劇中本是搭檔的二人,蘇文謙選擇了避世隱遁,池鐵城卻選擇加入惡勢力,二人從此分道揚鑣,再次相見時已成為了戰場上的敵人,二人的關係猶如貓鼠遊戲一般精彩!

毫不誇張地說,這部諜戰片《瞄準》的整體製作水準非常高,攝影的推拉搖移也很有電影的質感,整部劇的色調和風格也很舒服,雖然這部劇整體基調偏主旋律,但是劇情和很多細節卻沒有落入窠臼,槍戰場面都有一種劍拔弩張的緊張感。黃軒和楊採鈺都是我很喜歡的演員,兩個人的表現都很讓人驚喜,尤其是楊採鈺,造型復古又好看,演技也可圈可點,值得一看。

小結

不管是之前備受觀眾親睞、無限次重刷的《風箏》,還是曾經頂級巨製《黃金時代》裡陪伴蕭紅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駱賓基;《推拿》的盲人小馬;亦或是《芳華》裡命運多舛的劉峰……黃軒所詮釋的每個角色都值得反覆品味,《瞄準》中的蘇文謙反倒讓很多觀眾感到更多的是隱忍、克制,情緒暗藏於心,這無疑是對黃軒演技的又一次考驗,而黃軒也遞交了一張目前來看是完滿的答卷,雖然劇情走向我們仍舊未知,但相信大家仍會對黃軒始終保持殷切的期待。

至於這部諜戰片,究竟能否在未來的某一天裡,憑藉過人之處趕超《風箏》的熱度這個問題而言。相信也只有等這部劇繼續窮追猛趕的勢頭走向了,但有一點現在是絕對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瞄準》勢必是會給我們廣大觀眾帶來驚喜,不妨一同期待吧!

文章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謝謝觀賞!

相關焦點

  • 《隱秘而偉大》後又一諜戰片開機,主演都是演技派,爆款劇預定?
    而《隱秘而偉大》在未開播就已經很火了,而且在開播後還一直保持原來的熱度甚至熱度還一直往上升,每次一開播,必上熱搜榜,因為劇中的劇情真的非常精妙,每一步都是環環相扣,讓人看了大呼過癮,真的是不枉粉絲耐心等待了兩年才等來這部劇,真的應了那句話好東西才經得起等待。
  • 《風箏》後質量最好的諜戰劇將襲,主演陣容超豪華,熬夜都要追劇
    不過說起諜戰劇,不得不提的就是今年由金晨和李易峰、王瀧正領銜主演的諜戰劇《隱秘而偉大》,相信應該有不少小夥伴看過該劇吧?該劇在開播到結局一直都是保持口碑炸裂的狀態,也可以說是今年最佳的諜戰劇了。01《風箏》後質量最好的諜戰劇將襲不過說起諜戰劇,很多人就會拿曾經」封神「的由柳雲龍、羅海瓊、李小冉、齊歡等人領銜主演的《風箏》與其他諜戰劇來作比較,很多人都覺得該劇能秒掉很多諜戰劇,能有像《風箏》一樣高水準的諜戰劇才能算上是一部高質量的諜戰劇。
  • 電視劇風箏為什麼禁播5年?風箏豆瓣評分為何高達8.7分劇情介紹
    剛開始我還以為又是一部抗日神劇,小編帶著厭煩的情緒看了第一集,有大煉鋼鐵,有文革,雖然劇情短暫,但這片能播出已經不錯了,真是很不錯的一部劇,結尾神來反轉,最大的懸疑解密,讓人心驚扼腕之餘,對主創團隊陡生一腔敬佩之意,滔滔不絕。
  • 沙燕兒之風舞 《抗戰》重陽風箏在起航
    九月九,是重陽;放風箏,情誼長。傳統風箏象徵著喜慶和吉祥,迎風而舞的風箏靠一根絲線牽引,帶給我們許多歡樂。10月26日,《抗戰OL》首創風箏活動已經全新登場。聆聽風的律動,感受大自然的氣息,讓我們一起放飛夢想的風箏,快樂從此刻起航。 抗戰兩組全新伺服器全線飈紅,開啟火熱戰鬥之旅。
  • 諜戰劇中,《風箏》鄭耀先是第一個立體人物,坐頭把金交椅
    通常而言,人們把《風箏》《暗算》《懸崖》《潛伏》等列為諜戰片的巔峰之作。然而,在這些劇中,除了《風箏》中的六哥鄭耀先外,孫紅雷扮演的餘則成、張嘉譯扮演的周乙,包括《暗算》中柳雲龍扮演的安在天,都是平面人物。這些人物像舞臺上的皮影戲,只有一面。
  • 《追風箏的人》:人性是鏡子,看清別人,看透自己
    可是,現實生活中,總有人難懷感恩之心,甚至恩將仇報、以怨報德,讓人痛恨,讓人難以理解。故事裡也是如此。小時候的阿米爾和哈桑是形影不離的玩伴,哈桑對阿米爾忠誠無比,阿米爾也極其享受哈桑的盲目崇拜。當時流行一個追風箏比賽,誰的風箏飛得越高、越遠,並且把對方的風箏線割斷,即為獲勝。
  • 北京傳統風箏傳承人張世德:做過的風箏無一重樣
    張世德向記者指了指父親的住所,坦然走進隔壁單元的自己家中,他居住在一間「半地下」一室一廳的房子裡,白天也需要開燈。儘管採光不好、空間侷促,但張世德一直精心打磨著手中的每件作品,他是北京傳統風箏的非遺傳承人,做一個風箏大約需要一個月,大一點的風箏更是要幾個月之久。
  • 風箏之都濰坊,世界風箏的發源地,又稱鳶都
    緣起:每個城市區域都有自己的文脈,它不僅是區分彼此的重要標誌,更是居於此的人們精神上共同的根與魂。濰坊是世界風箏的發源地,濰坊又稱濰都,鳶都,製作風箏歷史悠久,工藝精湛。濰坊風箏是山東濰坊傳統手工藝珍品,民間傳統節日文化習俗。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現在世界上70%以上的風箏都是出口自濰坊。
  • 質量不輸《偽裝者》的諜戰片來了,王瀧正搭檔實力派,熬夜追定了
    01質量不輸《偽裝者》的諜戰片來了哈嘍,小夥伴們好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近年來除了甜寵劇、古裝劇越來越多之外,諜戰劇和懸疑劇都在慢慢變多,而且好看的還不少,像2020年愛奇藝推出的「迷霧劇場」,打造的一個懸疑系列的欄目。其中就有《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的口碑炸裂的懸疑好劇,而諜戰劇也是絲毫不落後,一部《隱秘而偉大》便重新掀起了觀眾追看諜戰劇的熱潮。
  • 《妖精的尾巴》第三季終於開播,完結篇開播是激動亦是不舍!
    《妖精的尾巴》第三季終於開播,完結篇開播是激動亦是不舍!哈嘍漫迷朋友們大家好,提到《妖精的尾巴》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部熱血少年漫,作為一部連載了相當長時間人氣依舊不減當年的作品,在國內有很大知名度。《妖精的尾巴》於今年4月公布將在十月份製作第三季TV動畫的消息,終於,在十月新番開播的時候,粉絲們苦苦等待的第三季也終於回歸了!《妖尾》從2009年十月推出第一季TV動畫開始,到今年十月最終篇開始放送,經歷了將近十年的時間,不知道粉絲們是否初心未變一直等待。
  • 風箏,雲中龍風中燕(風物)
    早期有關風箏的記載多與軍事相關,到唐代,風箏開始出現在文人的詩歌中。宋代以後,風箏逐漸演變成一種老少皆宜的玩具,而清明時節放風箏也開始成為一項穩定而普及的民俗活動。明代以來,風箏經由絲綢之路傳播到世界各地。英國科學家李約瑟,就曾把風箏列為中華民族向歐洲傳播的重大科學發明之一。
  • 五部經典「燒腦」諜戰劇,《風箏》排名靠後,《潛伏》只能第二
    ps:喜歡諜戰劇的觀眾千萬不要錯過 1、《暗算》 所有的諜戰片裡我最喜歡的,我心目中的Top1。故事起於平庸,步伐緩慢,但卻是踏實地一步一步邁向神境。它就猶如結尾奏響的國際歌一般,無比渾厚,無比蒼涼,勝過千言萬語,蓋過無數俗人試圖從劇中找出的組織的罪惡或是國家機器的冷酷。《風箏》之後,再看第二遍《暗算》,已是初看的十幾年之後。
  • 車禍之後丈夫神秘失蹤,幕後黑手竟是他:2020燒腦諜戰片
    >《沉睡者》Bez vedomí這部劇是由HBO出品的,就是一直的很黃暴那位這次出的諜戰片也挺有自己的味道,不是英語劇,但是有字幕,至於是啥語我也不知道,大概率是捷克語,之前有個捷克同學,據他描述他們是說英語的,而且還是說的很不錯那種,可能是類似於印度的情況
  • 繪本《放風箏》,沙燕風箏、臉譜風箏、屁簾兒風箏,好多風箏啊
    和《小青花》一樣,依然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的其中一本,《放風箏》。一到春天,大人小孩都愛放風箏,這本繪本不僅描述了風箏的製作過程,還展示了全國各地代表性的風箏。一到春天,北京放風箏的人就特別多,各種各樣的風箏,漫天飛舞。媽媽說:「回家教你做個屁簾兒,咱也來放風箏。」傳統的風箏工藝包括扎、糊、繪、放四種技藝。所有的風箏都要用到這四種技藝。
  • 《雪豹之虎嘯軍魂》成燒腦諜戰片,文章演技依舊,可惜淪為路人
    電影《雪豹之虎嘯軍魂》已經正式上線播出了,這部電影由十年前的經典電視劇《雪豹》改編而成,不過遺憾的是曾經的男一號文章在片中成為了陪襯,而周衛國(文章飾演)的跟班徐虎(喬鵬樾飾演)則升級當上了主角!本以為《雪豹之虎嘯軍魂》會是一部抗日劇,沒想到這次卻成了諜戰片。
  • 《顫抖吧阿部2》終於開播,唐青風人設崩塌,卻被黑化的伊圈粉
    大家好,本文由麥兜娛樂社獨家發布,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顫抖吧阿部2》終於開播,唐青風人設崩塌,卻被黑化的伊圈粉相信《顫抖吧,阿部》這部劇很多人都看過,這部劇當年憑藉著無釐頭的劇情,以及腦洞大開的人物形象讓我們大家印象深刻,可以說是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歡樂
  • 銀線連兩岸 風箏傳真情---山東濰坊風箏文化館在臺灣基隆市開館
    多年來,濰坊市以風箏為載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兩岸文化交流活動,搭建起了兩岸民眾相互了解、增進友誼的橋梁。為讓臺灣民眾近距離了解和感知濰坊風箏之美,濰坊市臺辦、濰坊魯臺經貿洽談會工作辦公室和臺灣基隆市山東同鄉會數次洽商,決定在基隆推動設立以風箏文化為主題的山東濰坊風箏文化館,經多方努力終於建成。據了解,該館展出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展出了體現濰坊風箏文化精品的「龍頭、蝴蝶、沙燕」等風箏100多支。
  • 電視劇「風箏」簡介
    重慶軍統王牌特工鄭耀先其實就是潛伏在軍統的共產黨特工「風箏」,為了確保「風箏」像一把尖刀始終刺在敵人的心臟上,在最關鍵時刻給國民黨致命一擊,鄭耀先不得不成為自己同志眼中人人得以誅之的軍統六哥。在自己「風箏」的身份被組織證實後,他仍然以隱蔽的方式,協助公安局破獲多起潛伏特務。在三十多年的情報員生涯中,他被敵人長期追殺,忍受著妻離子散。對他來說,情報員本身就意味著犧牲,而一個人能有資格為國家犧牲,就是對自身價值的最好證明。
  • 又到了放風箏的季節,該如何把肥燕風箏畫精緻呢?聽大師講「畫訣」
    北京扎燕風箏繪畫的精妙之處就是用優美精煉的語言概括出繪畫的要領。北京扎燕風箏有很多圖案,每個圖案又代表不同含義。適合不同的場合和人們民俗禮儀的需求。把漂亮的孔雀畫在燕子身上的風箏是「屏開雀選 富貴白頭」。風箏翅膀畫上的牡丹和白頭翁寓意富貴和白頭偕老,與孔雀結合起來象徵美滿的婚姻。這一風箏樣式專為訂婚而做。頗具美感美意的「三多九如」風箏也值得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