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全球四分之一的鯨魚海豚瀕臨絕種

2021-01-18 中國新聞網

報告:全球四分之一的鯨魚海豚瀕臨絕種

2008年08月12日 16: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8月12日電 新公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全球有四分之一的鯨魚及海豚受到絕種威脅,其中有 9個品種瀕危或極度瀕危。不過,一度瀕危的座頭鯨,數量已開始回升,被剔出瀕臨絕種名單。

  據《星島日報》援引國際保護自然聯盟(IUCN)公布的最新研究結果,現正受到絕種威脅的海豚包括有露脊鼠海豚、普拉塔河豚及伊河豚等。

  而早已被列為極度瀕危的加利福尼亞灣鼠海豚,可能是下一個滅絕的品種。這些鼠海豚生長在加州灣,被認為是下一個可能絕種的海洋生物,目前這些野生鼠海豚的總數只有150條左右。

  IUCN指出,眾多河豚瀕臨絕種,可能要和人類爭用淡水資源有關。

  但對於一度瀕危的若干鯨魚品種而言,這份報告出現了好消息,就是快要瀕臨絕種的座頭鯨和南露脊鯨,數量已經開始回升,生存威脅機率降低。

【編輯:陳曉曉】

相 關 報 道

相關焦點

  • 研究報告:重金屬汙染致珠江口中華白海豚未來瀕臨絕種
    新華網香港1月9日電(記者趙菁菁)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與中山大學9日聯合發布了一項關於中華白海豚的研究報告,研究結果初步顯示,在香港水域與珠江口的中華白海豚體內積聚多種重金屬物質,預計珠江口的中華白海豚數量有可能在未來60年內大幅減少74%,瀕臨絕種危險。
  • 英報告稱全球化令世界1/4語言瀕臨絕種
    據香港《文匯報》6月9日報導,最新報告指,由於城市化及全球化步伐加速,加上大規模推行語言統一政策,全球近1/4語言正瀕臨絕種,多種原始文化及知識也將失傳。英國倫敦動物學學會研究員喬納森.洛及澳洲喬治賴特學會研究員哈蒙共同發表報告,指全球共約7,000種語言中有1/4正瀕臨消失,而自1970年起已有近400種語言失傳。
  • 澳大利亞現新品種蜥蜴 體長6釐米瀕臨絕種(圖)
    澳大利亞新品種蜥蜴體長6釐米,是瀕臨絕種的物種之一。  中新網10月30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澳大利亞科學家在西澳珀斯外圍的沙丘發現新品種蜥蜴,這種屬於沿海平原爬蟲類的小蜥蜴,因棲息地遭到城市化威脅而瀕臨絕種。
  • WWF公布全球十大瀕臨絕種動物名單 老虎居首
    據香港《文匯報》1月4日報導,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日前公布全球十大瀕臨絕種動物名單,鑑於2010年為中國農曆虎年,基金會特別將野生老虎列為名單之首,加強名單的象徵意義
  • 稀有海豚受傷遊進了惠東港口 然後……
    抹香鯨和她的寶寶永遠留在了惠州也讓更多人開始關注鯨豚類的生存今年年底人們將在惠州抹香鯨館看到抹香鯨及其幼體標本通過它們認識鯨魚、了解海洋、感悟生命。詳情請戳▼心碎!那條遊進大亞灣的抹香鯨也許再也回不了「家」了……震驚世界!
  • 全球十大瀕臨滅絕動物盤點:中華眼鏡蛇幾近絕種
    原標題:全球十大瀕臨滅絕動物盤點:中華眼鏡蛇幾近絕種 【科技訊】12月1日消息,動物們生活在地球上,雖然每天都要面對天敵的捕殺,同時也要獵食其他生物,但是它們每一個都和人類一樣,都是地球的主人,不過由於人類的捕殺與侵擾,越來越多的動物瀕臨滅絕,很多動物將在不久的將來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之中
  • 瀕臨絕種!全球最大蜥蜴被偷怕了,印尼將封島救瀕危科莫多龍
    瀕臨絕種科莫多巨蜥。(示意圖)   全球最大科莫多巨蜥(又稱科莫多龍)已瀕臨絕種,黑市交易每隻二十多萬元,造成走私猖獗,現有科莫多龍最大集中區的印尼科莫多國家公園,日前發生一起41條科莫多龍被盜案件,震驚印尼,決定從明年1月起不再對遊客開放科莫多島,為期1年。
  • 珠江口汙染 中華白海豚瀕臨絕種(圖)
    最新發現珠江口的中華白海豚體內積存大量有機汙染物及重金屬,包括鉛和水銀等等,讓海豚神經及免疫系統受損。研究推算珠江口的海豚數目或在未來60年內驟減74%,瀕臨絕種危險。  汙染物包括農藥、工業用品  負責研究的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教授吳玉萍表示,珠江口汙染問題嚴重,部分水域重金屬含量遠高於黃河和長江流域,情況讓人擔憂。
  • 鯨魚和海豚有多聰明?
    鯨魚和海豚曾經拯救過人類這並不是駝背鯨魚拯救生命的唯一例子。人們曾經看到,這些鯨魚往往出沒於海洋捕食者(如殺手鯨)和其它海洋生物之間,保護其它鯨魚、海豹等等。海豚也曾經幫助和拯救過溺水者。人類每年捕殺數以萬計的鯨魚,只有當它們的種群瀕臨滅絕,而工業捕鯨變得不那麼有利可圖時,人類才會放手。大規模捕鯨活動一直持續到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人類思考問題的方式往往被自己對聰明的理解所扭曲,這不可避免地引發人們的一種比較,也就是將其它動物與人類智力進行比較。
  • 瀕臨滅絕的雙髻鯊被剝去了珍貴的鰭,排成一行並準備拍賣
    《海洋政策》第40卷(2013年7月,第194-204頁)中有關於鯊魚的全球捕撈量、捕撈率的數據統計,據估計,2000年全球從報告和未報告的登陸、拋棄和鯊魚鰭捕撈的鯊魚數量和死亡率為144萬公噸,2010年僅略低於141萬噸,根據對鯊魚平均體重的分析,2000年大約有1億條鯊魚、2010年大約有9700萬條鯊魚死亡,其中每年鯊魚的全球捕撈量總值範圍在6300萬至
  • 鯨魚擱淺泰國死亡,胃中找到80個塑膠袋!塑料汙染已成全球大危機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稱,在當地時間5月28日左右,泰國安達曼海域擱淺了一條4.5米長的短肢領航鯨,這條鯨魚身體虛弱、無法自己遊泳、瀕臨死亡,工作人員用簡易的支撐工具把它維持在一定的水深處以防它沉入水底。儘管當地救援人員盡力搶救鯨魚,但鯨魚人員最終還是死亡。
  • 港大最新研究稱12%石斑魚瀕臨絕種 專家呼籲拯救
    港大最新研究稱12%石斑魚瀕臨絕種 專家呼籲拯救2013-05-22 08:0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南方都市報        瀏覽量: 1219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記者 陳紫嫣 發自香港&nbsp  港大最新研究發現全球12%的石斑魚正因人類過度捕撈而瀕臨絕種
  • 多種鯨魚瀕臨滅絕,為何獨角鯨卻不減反增?其基因組令人捉摸不透
    在20世紀,由於一些國家對海洋中的鯨魚進行瘋狂捕獵,全球鯨魚的數量急劇下降。據統計,從1900年到1999年間,大約有290萬頭鯨魚被捕殺,使得長鬚鯨、塞鯨、藍鯨等鯨魚種類被列入了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即使在20世紀80年代,國際捕鯨委員會頒布了國際捕鯨禁令,旨在恢復全球鯨魚數量。
  • [視頻]臺灣瀕臨絕種豔麗八色鳥亮相
    [視頻]臺灣瀕臨絕種豔麗八色鳥亮相 其中,被亞洲列為頻臨絕種的八色鳥,當屬臺灣最多。為了一睹八色鳥的廬山真面目,不少島內外遊客紛紛慕名而來。    綠身子、白肚皮,再點綴上紅、黃、藍、黑等俏亮顏色,它就是被亞洲鳥類紅皮書列為瀕臨絕種的八色鳥。為了讓八色鳥輕鬆覓食,這位楊老先生還在這塊地裡,養了一群蚯蚓。    楊先生:它就吃蚯蚓啊,這樣它就不用那麼累啦,本來它要飛很遠的地方去找。
  • 鯨魚、海豚、海豹等海洋哺乳動物極度容易感染新冠 警惕汙水直接...
    鯨魚、海豚、海豹等海洋哺乳動物極度容易感染新冠 警惕汙水直接排入海洋  Emma Chou • 2020-11-12 17:42:49 來源:前瞻網 E1920G1
  • 瀕危「小頭鼠海豚」現身墨西哥海岸 全球不到30隻!
    全世界體積最小的海豚「小頭鼠海豚」(Vaquita Marina)為地球上瀕臨絕種的動物之一,對此,科學家今天(9月10日)公布「於墨西哥沿岸目擊到小頭鼠海豚」的消息,燃起動物保育學家的希望。綜合外媒報導,「小頭鼠海豚」眼睛周圍有獨特的黑色圓圈,因此又稱作「海中貓熊」,原棲息於加利福尼亞灣。
  • 海豚「微笑」背後的真相|報告
    近日,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微笑」的背後——全球海豚娛樂業研究》1。作為對全球海豚娛樂業的首次全面評估,該報告揭示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海豚娛樂產業的龐大規模及其背後複雜的產業和投資關係,指出全球範圍內超過3,000隻海豚被圈養用於營利性娛樂表演並存在嚴重動物福利問題。
  • 紐西蘭海域發現:查塔姆群島:大規模擱淺導致近100頭鯨魚死亡!
    據外媒報導:當官員們到達威坦哲西海灘現場時,剛剛超過四分之一的擱淺鯨魚仍然活著在太平洋偏遠的查塔姆群島,大規模擱淺導致近100頭鯨魚死亡。拯救他們的救援努力受到了該島位置的阻礙,該島距離紐西蘭東海岸約497英裡(800公裡)。 共有97頭領航鯨和3隻海豚在擱淺中死亡,這是周日下午12點30分首次向紐西蘭自然保護部(DOC)報告的。
  • 日圍捕海豚引爭議 當地官員稱切斷脊椎系人道捕殺
    美國政府21日表示認可甘迺迪對日本漁民圍捕海豚的不滿。  太地町一匿名漁業官員21日透露,他們願邀卡羅琳觀看圍捕海豚。「這裡是鄉村地區一個小鎮,我們沒其他產業,我希望她來參觀一下,以便她理解我們如何以圍捕海豚為生。許多漁民靠捕海豚維持生計,另有許多人靠在工廠裡加工食品過活。」
  • 新加坡查獲2千餘瀕臨絕種龜過境 印尼船長被判監
    中新社香港六月十七日電 新加坡消息:新加坡農糧與獸醫局近日查獲試圖過境新加坡的二千五百二十隻瀕臨絕種的馬來箱龜(South Asian Box Turtle),非法運載箱龜入境的印尼籍船長十六日承認觸犯瀕臨絕種生物(出入口)法令,被判坐牢五個月及罰款兩萬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