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一直有著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出一方美食,中國廣袤的土地和多樣的自然環境孕育出無數的美味佳餚,即使你走遍全中國,但你不一定能吃遍中國。也許你喜歡吃,但不一定會吃,從美味中引出美談,梳理演變源流,挖掘文化底蘊,介紹相關的民俗、典故、淵源、民間傳說和趣聞軼事,讓你品出美食背後的文化味。愛吃,就要吃得全面!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道人盡皆知的佳餚「佛跳牆」,這是屬於福建名菜,現在已經成為閩菜系中位居首位的傳統名菜。閩菜中的佛跳牆是由海參,鮑魚,乾貝,魚翅,雞,豬蹄筋,羊肘,鴿蛋等18種原料用酒罈煨制而成。特點是味道鮮醇,質地軟嫩,入口即化,食後餘香顯著。
而這道菜是怎樣來源的呢?據說,在福建的風俗中有一規矩叫「試廚」。這個規矩是說新婚媳婦第一天上門,第二天回門,第三天須到夫家在大庭廣眾面前試廚,這是對新媳婦治家本領的測試。相傳是有一個從小就嬌生慣養的女子,不會做菜。出嫁前也為即將到來的試廚發愁,她的母親為女兒想盡辦法,最後想到一個,把家裡珍藏的山珍海全都找出來,全部配製好,在用荷葉裝成小包,在反覆叮囑女兒各種原料的烹製方法。
可誰想到,這位新娘在試廚這天,在慌亂中居然忘記了方法。她便到了晚上才到廚房,把母親給她準備好的各種原料都解開,堆了一桌子,還是無從下手。正在無計可施的時候,有聽到公婆說要進廚房。這可把她嚇壞了,擔心公婆挑剔。就看到桌邊有一個酒罈,一時匆忙,便把所帶來的原料都裝在酒罈中,然後把包原料用的荷葉包住了壇口,就把酒罈放到了快要滅火的灶上。一想到明天的試廚,生怕自己沒有辦法應付,就悄悄的跑回了娘家。第二天,賓客都到了,卻沒看到新媳婦。公婆進廚房找,只發現灶上有個酒罈,還是熱的。剛把蓋掀開,廚房裡就濃香四溢,賓客們聞到香味都齊聲叫好,這就成了「佛跳牆」,在經過人們口口相傳,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