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跳牆是什麼菜,食材有哪些?答案在這裡!附佛跳牆做法技巧視頻

2021-01-08 許留福佛跳牆

如果用讓你用一道名菜來總結悠久、燦爛的中國美食文化,你會想到的是什麼菜呢?而專業的廚師和美食家往往會告訴你一個你可能沒有聽說過的名詞—佛跳牆。

01佛跳牆是什麼?

佛跳牆是八大菜系中的閩菜之首、是福州傳統名菜,是聞名海內外的閩菜代表,滿漢壓軸菜。正宗的佛跳牆這道美食中用到的食材極多,佛味道鮮香四溢,葷而不膩。跳牆裡面的材料、食材一般選用魚翅、花膠(魚肚)、鮑魚、遼刺參、金華火腿、瑤柱、花膠、花菇等水陸珍品二三十種,可謂用料十分講究,盡取其精。輔以老雞、老鴨、豬大骨熬製的高湯、紹酒等,用正宗紹興花雕酒罈為器皿,壇口封荷葉,文武火交替煨制,開壇後葷香醇厚、汁濃液醇。

位置好的佛跳牆及其用到的材料

佛跳牆的味道極佳,非常的美味。而且吃佛跳牆具有很多好處,通過精心煨制的佛跳牆具有食補的功效,如益五臟、助腰力、補氣清痰、開胃、健腰膝、補痛虛等諸多好處,成為了一道被傳統中醫與中餐同時奉為極品的天合之物。

02關於佛跳牆的歷史由來

在中華5000年的歷史長河裡,佛跳牆的歷史其實不太久遠。它的原名又叫:「罈子菜」、「滿壇香」、「葷羅漢"、「福壽全」等。那為什麼叫佛跳牆呢?世間傳聞最多的,莫過於來自「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這句詩詞的再演繹:這道菜太香了,香得連修佛之人都跳過牆去偷吃。又有人說,廟裡的小和尚偷吃肉,被老和尚發現,小和尚一時情急,抱著罈子跳牆而出。

小和尚跳牆吃佛跳牆的漫畫

但是在華哥看來,在許多佛經之中,都嚴格指出不可食葷。譬如在《楞伽經》中就有記載到:「如是一切蔥蒜韭薤臭穢不淨能障聖道。亦障世間人天淨處。何況諸佛淨土果報。酒亦如是能障聖道能損善業能生諸過。是故大慧。來聖道者酒肉蔥蒜薤等能燻之味悉不應食。」

佛陀煨制佛跳牆臆想圖

翻譯過來意思就是說:吃了五葷,嘴裡就會濃烈的臭味,這是修行的極大障礙,因此修佛之人應當遠離之。關於五葷的害處,在《大佛頂首楞嚴經》裡也有更為嚴格的戒律和詳細的說明,華哥就不再班門弄斧了。如此看來,用「佛跳牆」這個詞語稱呼一道美食,不過是古代的文人雅士酒足飯飽之後,一時興起,給佛跳牆這道美食的宣傳,尋找一個流量明星罷了。於是乎取了一個和佛有關的又誇張的名字。要知道,在古代佛祖就是一個頂級的流量KOL,深受黎明百姓歡迎。

佛祖漫畫像

還有兩種說法似乎和 「佛跳牆"這道名菜不太相關:相傳有個乞丐捧著破瓦罐挨家挨戶上門討飯,討得的殘羹剩菜,加上剩酒,由於飢餓難耐,當街就回爐重熱,結果清香飄逸,引得無數路人流口水.........街對面的飯店老闆聞香而來圍觀,也忍不住討要品嘗一口,於是深受啟發,將他自己飯館中各種食材加酒放入罈子內進行多次亂燉試驗,結果「佛跳牆"乃成。

乞丐與佛跳牆

而另外一種說法是從前福建盛行「試廚"的傳統,即新娘子過門後,婆家會用一種儀式來檢驗新媳婦有沒有「家庭主婦"潛質。有一家的閨女過門前,由於嬌生慣養,不善做炊事。在出嫁前夕,其母將各種食材各以荷葉包裡,並附以烹飪錦囊一隻。新娘子剛到婆家,便被要求下廚,怎奈錦囊竟被她丟失。

這個新媳婦也算是聰明人,急中生智將所有的食材一起倒入酒罈,上面用荷葉覆蓋、紮緊,文火慢燉。菜出爐後,掀開蓋字,滿屋子香氣瀰漫,令人垂涎三尺。家婆歡喜不已。從此很認可這個新媳婦。這個故事看似挺好玩的,可惜與「佛"無幹,更與「跳牆」缺緣。

新娘子做佛跳牆

03正宗佛跳牆

比較靠譜的、有依據的和有歷史記載的說法是:光緒年間,福州製作官銀錢局的「局座」 在家設宴招待新上任的福州布政使。「局座」的夫人是個烹飪高手,她把雞、鴨、豬肉放在紹酒罈中細火漫燉,味道絕美。那位布政使吃了以後,讚賞有加,回家後下令衙門內掌廚的大廚鄭春發如法炮製。這個鄭大廚13歲就開始從事餐飲行業,在京、滬、蘇、浙一帶摸爬滾打多年,拜遍各地烹飪大師,技藝高超,對烹飪頗有心得,上司的命令自然不可怠慢,經過一番苦心探索,終於仿作出了「局座」夫人的拿手菜,成為局座家宴必備菜餚。

御膳房做皇家佛跳牆情景

在1877年的一個秋天,鄭大廚辭去官銀局的掌勺總廚一職,決定自立門戶,將佛跳牆發揚光大,在福州東街口開設了飯館,招募夥計。他先是將佛跳牆的食材、用料擴大了挑選範圍,放入鮑魚、刺參、魚翅、魚肚等高檔名貴珍稀品種,高湯的熬製也延長了時間。目標客戶當然是布政、按察、糧道、鹽道等大清朝的公款消費人員,以及福州當地豪門貴族,還推出了上門私人定製服務,福壽全成為飯館的主打菜,瞬間轟動榕城。

佛跳牆招待清朝官員

據說有一天,幾個秀才(有文化的吃貨)到菜館聚餐,店小二抱出一個酒罈放在桌上,揭開壇荷葉蓋子,滿房飄香,細品之更是令人讚不絕口,拍案叫好。得知這道菜名字叫「罈子煨菜」後,有個秀才技癢難耐,詩興大發,脫口吟道:「即使佛祖聞菜之香,亦必跳牆破戒偷嘗」。

秀才吃佛跳牆

另一位秀才連忙擺手搖頭稱其太簡單粗暴直接,既不雅又不押韻,於是即興吟詩:「壇啟菜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眾人聽罷齊聲稱妙哉妙哉,紛紛點讚,一致認為以佛跳牆命名這道菜更有含義,耐人尋味。從此「罈子煨菜"、」滿壇香」「福壽全」便得了「佛跳牆"的雅稱,從此名聲大噪。

04佛跳牆食材、原材料有什麼?如何的挑選?

也許你認為佛跳牆不就是一鍋亂燉麼,和小雞燉蘑菇水平差不多,無非就是燉的都是值錢貨而已。非也非也!華哥認為,佛跳牆可以算作傳統中餐中的極致菜餚,頂級中華料理。您想想,一般人在家燒幾個家常菜都是小問題,但是真要你拿著三十幾種珍貴的食材摻在一起做出一道菜,其實真不是一件易事。

佛跳牆的主要食材

首先,大家想要在家中自己製作這道「佛跳牆",可謂難上加難。且不說這道菜的做法複雜,就是買齊所有的材料便是個問題,如何挑選購買上等的魚翅、鮑魚、刺參、魚肚,已費盡功夫。除此之外,還要準備雞、鴨、魚、羊肘、豬蹄尖兒、鴨胗、鴿蛋、冬筍、火腿、豬蹄筋兒、豬肚、花臉菇、乾貝、骨頭湯等,外加各種輔料蔥、姜、陳皮、桂皮、冰糖等及老酒罈子。

佛跳牆的原材料

其次,佛跳牆的高湯是其靈魂所在,由老母雞、水鴨、豬肘、豬大骨等原料文武火交替熬製十幾小時而成,骨疏肉爛,營養完全融入湯汁內。精料精做的佛跳牆,集山珍海味於一盅,潤嫩柔潤,奇香四溢......

佛跳牆食材

最後,就是佛跳牆的做法了。先不說佛跳牆製作的每一道原料的前期處理就是很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就拿佛跳牆的烹製過程中,這麼多的原材料在一起煨制,還要保留食材各自的味道,彼此之間要保持均勻,既不能太強也不能太弱,要不然就會發生搶味的事故。既要有共同的葷味,又要保持各自的特色。正所謂濃鬱葷香,葷而不膩,互為滲透,味中有味......這十分的考驗廚師的功力。

佛跳牆製作

因此,對食材的嚴格把關是製作佛跳牆的關鍵,挑選佛跳牆的原材料中,海參要厚實飽滿,鮑魚要肉質筋道,花膠要質地潔淨,瑤柱要個大均勻,扇貝要新鮮肉厚。

佛跳牆原材料和做好的佛跳牆

05關於佛跳牆的一些想法

看完此文,想必您會覺得佛跳牆的做法這麼繁瑣複雜,似乎表面看起來,佛跳牆不過是一道雜燴,但實際上要做好這道菜可不是那麼容易,非一般功力可企及,佛跳牆的製作技藝更是像極了人生之味。

佛跳墻--全球最花功夫的一道菜

在川菜、湘菜一統天下的當下,閩菜仍然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和徵服著眾多食客的味蕾。閩菜儘管低調調,但作為八大菜系之一,佛跳牆又作為閩菜的當紅頭牌菜,佛跳牆的製作技藝已在2008年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必有它的博大精深的之處。

06佛跳牆的做法、步驟視頻分享

相關焦點

  • 福建當地名菜佛跳牆的最正宗做法
    今天給大家推薦好吃的一道福建當地的名菜屬閩菜系的佛跳牆。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的「閩菜」,其最著名的,據說這道美味的佛跳牆是它是在清道光年間由福州聚春園菜館老闆鄭春發研製出來的,又據費孝通先生記,發明此菜者乃一 幫要飯的乞丐。佛跳牆通常選用鮑魚、海參、魚唇、犛牛皮膠、杏鮑菇、蹄筋、花菇、墨魚、瑤柱、鵪鶉蛋等匯聚到一起,加入高湯和福建老酒,文火煨制而成。
  • 有名的佛跳牆,究竟是怎麼做的?奢侈的食材,發明者卻是一名乞丐
    有名的佛跳牆,究竟是怎麼做的?奢侈的食材,發明者卻是一名乞丐大家好,我是小胖,又來給大家分享美食了,小胖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道鼎鼎有名的《佛跳牆》。相信對咱們傳統美食,或者滿漢全席稍微了解一些的朋友應該都聽說過這道菜,這道菜在很多電影或者美食節目中都出現過很多次。
  • 「佛聞棄禪跳牆來」是真的嗎?4招簡易做法,你也可以做佛跳牆
    佛跳牆,又名「滿壇香」、「福壽全」,是閩菜發源地福州的一大招牌名菜,因「福壽全」在福州話中與「佛跳牆」發音雷同,後來「佛跳牆」的叫法反而流傳更廣。關於「佛跳牆」的起源,有這麼一個傳說:按福建風俗,新媳婦出嫁後的第三天,要親自下廚露一手茶飯手藝侍奉公婆,以展示持家技藝、博取賞識。
  • 經典國菜佛跳牆有什麼厲害的?光是食材,就沒多少人見過!
    一說到佛跳牆,應該很多人都不陌生,即使自己沒吃過,也是聽過這個名字很多遍了。佛跳牆起源於福建,如今是一道很有名的國菜,經常用來招待外國賓客,平時去大飯店也能吃到。一碗好的佛跳牆,其價格可是很高的,畢竟選用了大量的名貴食材進行烹飪的,又好吃又滋味,聽說那種口味可以令神仙都為之沉醉呢,名聲傳到了海內外。佛跳牆的原名是福壽全,最早出現在清朝初年,它的名字由來是一句古詩,「壇起菜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
  • 福建「佛跳牆」究竟有多豪?吃貨:是我吃不起的菜
    福建「佛跳牆」究竟有多豪?吃貨:是我吃不起的菜。中國有八大菜系,而國宴菜則是在淮揚菜的基礎上改良而成的,屬於八大菜系之外的菜品。一般都是用來招待外賓或者是為國家做出突出貢獻的人,他們才有資格品嘗這道菜系。福建的佛跳牆就是這國宴菜中的一道,它既屬閩菜系,也是國宴菜。
  • 佛跳牆中的高端食材,如今只要5元一隻,搖身一變成為家常菜
    少年強則國強,年輕人作為社會群體的主要組成部分,一定要要有遠大的「鮑腹」,所以,遊品建議大家先吃兩盤開開開胃。對於鮑魚最初的印象,來自於閩菜裡最有名氣的一道菜——佛跳牆。關於佛跳牆的起源,在江湖上流傳著好幾個版本,我們無法追溯,但這絲毫不影響人們對佛跳牆的痴迷。
  • 看了中國地方菜發展大會,食材豐富的佛跳牆,還能這樣做
    我是原創作者苦瓜說美食,與大家分享各種美食十一月五號的時候,在中國紹興舉辦了第二季中國地方菜發展大會最重要環節:中國地方菜秋冬季節菜品發布會,讓我見識到許多的中華地域美食,而經過全國各地地方菜代表一天的品嘗和評選,最後,天津沽上民餚製作的「魚頭佛跳牆」榮獲金牌,而天津製作的「如意菌燒鮑魚
  • 福建第一名菜佛跳牆,究竟有多奢華?它有什麼來歷?
    福建第一名菜佛跳牆,又叫滿壇香,是一道非常有名的閩菜。雖然很多人沒吃過這道菜,但光聽名字就知道有多美味了。連佛門子弟都要為之動心,想破戒去吃的美食,一定很美味吧。相傳,它是在清道光年間由福州聚春園菜館老闆鄭春發研製出來的。為什麼取名叫做佛跳牆呢?下面給大家講一下佛跳牆的由來。
  • 《食神》電影中,周星馳做的「佛跳牆」究竟是道什麼菜?
    那麼在現實生活中佛跳牆究竟是一道什麼樣的菜?又為什麼會起這樣一個奇怪的名字呢?佛跳牆的製作非常繁瑣,光原料就有十幾種之多:鮑魚、海參、魚唇、 犛牛皮膠、杏鮑菇、 蹄筋 、花菇、墨魚……每一個都價值不菲。在製作過程成中,為了要充分體現每一味食材的特點,需要將這幾十種採藥分別烹飪,而後再匯聚到一起,加入高湯、紹興酒文火慢燉十幾個小時以上,因此不僅一般的廚師很難駕馭,而且不是有相當的經濟實力也很難消費。
  • 正宗的佛跳牆到底奢華到了什麼程度?網友:是我吃不起的食物!
    正宗的佛跳牆到底奢華到了什麼程度?網友:是我吃不起的食物!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很多菜品歷史悠久,其中有一道世界名菜,可以說是見證了中華美食的成長,它就是佛跳牆。佛跳牆相信大家都聽過,很多朋友也都吃過,但是你確定你吃的佛跳牆正宗嗎?
  • 福建福州的當地名菜佛跳牆的家常做法以及營養價值
    佛跳牆是福建有名的的菜,全部都是由名貴的海參製作而成的,富含營養女生吃了能夠美容養顏的哦,很多人都特別喜歡吃,佛跳牆介紹佛跳牆,又名滿壇香、福壽全,是福建福州的當地名菜,屬閩菜系。相傳,它是在清道光年間由福州聚春園菜館老闆鄭春發研製出來的。
  • 藏在罐子裡的國家級非遺美食,時光熬製的佛跳牆
    說到非遺美食佛跳牆,想必很多朋友都有所耳聞,即使沒吃過,但也聽過其大名!在周星馳的電影《食神》裡,就有涉及非遺美食佛跳牆的片段。 正宗的佛跳牆到底奢華到什麼程度?
  • 為什麼那麼多外國國家元首都稱讚「佛跳牆」這道菜?
    佛跳牆,又名「滿壇香」、「福壽全」,是福州的首席名菜,屬閩菜系。有100多年歷史,為聚春園菜館老闆鄭春發研創。一百多年過去了,經過幾代名廚的改進,如今的佛跳牆主料精選「魚翅、鮑魚、刺參、大乾貝、鱉裙、魚肚、魚唇、鹿筋、鴿蛋、花菇、豬肚頭、鴨珍等,把天上跑的、水裡遊的、山上長的山珍海味都包括在內,配以多種調料及家養老母雞、家養黃嘴鴨、金華火腿、鴿子、排骨、瑤柱等幾十種原料精心煨制而成。1965年和1980年分別在廣州南園和香港,以烹製佛跳牆為主的福州菜引起轟動,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佛跳牆熱。
  • 國慶第二天來吃肉燕和佛跳牆,遊客:原來你是這樣的佛跳牆
    打出來的肉皮,薄如紙張還能透光,裁成小片包上肉餡,」 肉包肉" 的肉燕,便應運而生,不包肉的燕皮,也可以切成" 燕絲" 當成麵條,配上魚丸和肉燕,這麼一太碗,俗稱 」早餐三寶 」,又叫」 闔家歡" 或" 全家福「,有平安吉祥的意思,福州菜裡更有道「 太平燕」,是逢年過節,婚喪喜慶的必備料理,因為肉燕寓意著平安吉祥團圓,它形似飛燕圓頭散尾,燕子在我們人們心中都是一個吉祥鳥
  • 食物語佛跳牆陣容推薦:最強佛跳牆陣容攻略[視頻][多圖]
    食物語佛跳牆搭配什麼陣容最厲害?這次我們要分享的就是佛跳牆的陣容搭配,幫助大家快速了解佛跳牆的玩法,其實佛跳牆的陣容還是很好選擇的,選擇好陣容之後可以建立非常好的關係,小編將在下方分享佛跳牆的陣容攻略。
  • 閩菜經典佛跳牆,讓英國女王為之驚豔,是中餐館最熱門的招牌菜
    佛跳牆又叫做滿壇香,福壽全,是福建有名的閩菜,最早的發源地是在福州,由聚春園老闆鄭春發先生研製出來。「佛跳牆」名字的由來有一個典故,當聚春園推出這道菜時,轟動整個榕城。有一次,一群文人墨客們相約去聚春園吃飯,在佛跳牆開壇的時候,被溢出的葷香味驚呆了,其中一名秀才不禁詩意大起,吟出「壇起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這句詩,而恰巧「佛跳牆」跟福州話的「福壽全」發音相近,故因此為此菜之名,流傳至今已有100多年。佛跳牆的取材均為珍貴的食材,品數高達十幾種,鮑魚、海參、魚唇、花菇等,將這十幾種珍貴的食材放在一個壇裡慢燉十個小時以上,才能達到醇厚的口感。
  • 閩菜之王「佛跳牆」究竟奢華到什麼程度?
    「佛跳牆」曾被列為清宮廷御宴滿漢全席中首推的極品美味,一百多年過去了,可它仍是閩菜系中的佼佼者,享有「中華第一湯」的美譽。 說起這道招待過許多外國元首的「佛跳牆」,就不得不提起「佛跳牆」的來源,在民間有這麼幾種說法,至於那種說法比較靠譜,讀者們可以自行斟酌。
  • 淮揚美食|管祥國:豪門佛跳牆
    他們特地給我推介了自主研發的特色菜—豪門佛跳牆。我們來到操作間,主廚丁明龍正在忙著。豪門大酒店門面及內部丁大廚告訴我們:佛跳牆,又名福壽全,屬粵菜系。製作這道美食,工序十分繁瑣。佛跳牆的原料有十幾種之多,鮑魚、海參、犛牛皮膠、杏鮑菇、花菇、墨魚等。
  • 「佛跳牆」伴隨《團圓》展映 飄香柏林電影節
    這裡集中展映與食品有關的電影,今年展映11部反映食品與愛情、自然和環境關係的影片。看完電影後,觀眾們還能到主辦方專門搭建的豪華大帳篷裡參加晚宴,親口品嘗電影中的美食,並與影片製作團隊和廚師交流心得。  與60歲的柏林電影節相比,美食電影單元雖然「年輕」很多,但它憑藉巧妙的設計和美味的菜餚,很快博得盛譽。
  • 鄭春發佛跳牆憑什麼稱為「中華第一湯」(全民福利)
    周蓮吃後讚不絕口,遂命衙廚鄭春發仿製,鄭春發登門求教,並在用料上加以改革,多用海鮮,少用肉類,使菜越發葷香可口。以後鄭春發離開周蓮衙府,集資經營一家菜館。所以今天帶大家去試試這家鄭春發佛跳牆。| 不一樣的顏值高度 |完全打破了對佛跳牆的印象,剛端上來的時候都沒認出來,這個金燦燦的罐裡是佛跳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