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下列關於能量流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動物同化的能量中包括其糞便中的能量
B.生產者能將約的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
C.相同條件下恆溫動物的體重淨增長低於變溫動物
D.消費者營養級具有的能量與該級消費者的平均體重成正相關
解析:同化量=攝入量-排洩量(糞便量),動物糞便中的能量屬於上一營養級的同化量,A錯誤;生產者能將1-2的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B錯誤;相同情況下,恆溫動物需要維持體溫恆定而變溫動物不需要,所以變溫動物有更多能量用於生長發育,C正確;營養級具有的能量與該級消費者的平均體重無直接關係,如樹蟲鳥,蟲平均體重小,但該營養級能量高,D錯誤。故答案為C。
1.什麼是恆溫動物和變溫動物?
體溫不因外界環境溫度而改變始終保持相對穩定的動物,叫做恆溫動物。如絕大多數鳥類和哺乳動物。因為體溫調節機制比較完善,能在環境溫度變化的情況下保持體溫的相對穩定。
相對於恆溫動物者為變溫動物,其體溫隨著環境溫度而做調節,又稱冷血動物(不是很科學的稱呼)。
2.恆溫動物實現恆溫的原因
恆溫動物之所以能夠維持穩定的體溫,原因是恆溫動物機體產熱量和散熱量能夠保持動態平衡,使得體溫維持相對恆定。當然要通過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來完成。
例如,恆溫動物在寒冷時,會通過以下方式產熱來保持體溫:
(1)皮膚中微血管收縮,減少流經皮膚的血液,以達到減少體熱的散失;(2)增加代謝的物質氧化功能,以獲得能量;(3)肌肉顫抖增加產熱。
當天氣炎熱或運動後,則通過以下方式散熱來調節體溫:
(1)皮膚血管擴張,使血液大量流入皮膚,有助於體熱的發散;(2)透過皮膚的汗腺排出汗液,汗液蒸發有助散熱。
恆溫動物和變溫動物的不同和心臟很有關係,輸送氧氣能力的差異導致產熱的能力強弱,如下圖分別是魚類、兩棲類、鳥類和哺乳類的心臟結構圖,只有鳥類和哺乳類的心臟結構決定了動脈血和靜脈血是完全分開的。
心臟結構示意力圖
3.特例
一些哺乳類動物其實並不是嚴格意義上恆溫。
例如,在冬眠時,它們的體溫會下降10°C或更多。這樣它們就可以節省能量,可以不吃或少吃(在間或的甦醒狀態下)的情況下度過數月的嚴寒,如刺蝟和冬眠鼠。
冬眠鼠
一些昆蟲也有恆溫的趨向。
例如,蜂能夠在外界寒冷的情況下通過肌肉顫抖保持蜂巢的溫度大致恆定。但這種恆溫不是個體的,而是整個蜂群的。
鴨嘴獸(原始的哺乳動物),大型的昆蟲和魚則被稱為變溫動物,它們的體溫不恆定,但某種程度上卻是受新陳代謝調節的。
相關內容連結
體溫調節的機理是怎麼樣的?
科普:測體溫的額溫槍和病毒感染後發熱的機理
如何組織細胞的分子組成第1課時教學?如何理解水能調節溫度的作用?
有些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喜歡就點個「在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