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窮人比富人早死11年 5區地圖示意圖曝光(圖)

2021-01-09 閩南網

  新華網北京10月16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美國紐約市14日發布的一份數據顯示,在這個貧富差距極大的城市,生活在最貧窮社區裡的人要比住在華爾街附近的人少活大約11年。

  資料圖

  紐約共有5個區,即布魯克林、曼哈頓、布朗克斯、斯塔滕島和昆斯區。數據顯示,在布魯克林最貧窮的社區布朗維爾,居民平均壽命74.1歲,為全市最低;而在華爾街所在地曼哈頓的金融區,人均壽命85.4歲,為全市最高。

  紐約市衛生部門官員瑪麗·巴西特說,布朗維爾社區居民少活11年並非是死於某些不同尋常的原因,而是死於「相同的疾病,主要是心臟病和癌症」,他們患這些疾病時「更年輕,死亡率更高」。

  紐約5區:曼哈頓(Manhattan)、斯塔滕島(Staten Island)、布魯克林(Brooklyn)、昆斯區(Queens)和布朗克斯(Bronx)。

  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布朗維爾社區的居民多數是黑人,約佔76%。數據顯示,當地86377名居民中,超過25%的成年人沒有念完中學,將近40%生活在美國的貧困線以下。按照法新社的說法,布朗維爾社區不僅是布魯克林最貧窮的社區,而且是紐約市第7大最貧困社區。

  布朗維爾社區居民感染愛滋病的比例是全紐約市的兩倍多,平均每10萬人中有66人感染,而整個紐約市為30.4人。同時,這一社區因精神疾病而入院治療的人數比例同樣是紐約市兩倍多,平均每10萬人中有1727人,紐約市為684人。

  布朗克斯區。(圖片來源:新華/路透)

  這是紐約市自2006年以來首次更新類似數據。新華國際客戶端了解到,紐約市官員希望,通過更新和擴大統計數據,提供有關近10年來社區健康的最可信指標,突出反映這座美國最大城市的極其不平等,幫助改善最貧困人群的生活質量。

  法新社報導,紐約市這次更新和改進的指標包括吸菸、肥胖、糖尿病、藥物使用以及其他一些先前沒有涵蓋但會影響健康的方面,例如空氣汙染、當地住房和購物質量等。

  「不良的健康結果傾向於集中在一些有色人種稱其為家的地方,」巴西特說,「在那裡,許多居民生活在貧困中。」(記者李良勇,未標註圖片來自網際網路,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

  (原標題:窮人比富人早死11年?紐約數據很驚心!)

相關焦點

  • 紐約富人區無人鏟雪 居民抱怨新市長政策有問題
    而面對街上無人打掃的積雪,紐約上西區的居民則更是滿腹牢騷。據美國中文網1月21日報導,在查閱紐約鏟雪地圖後,上西區居民發現,該地區直到目前也沒有鏟雪車光臨。因為上西區一直以「富人區」聞名,一位母親由此遷怒於紐約市長白思豪,認為「白思豪是故意這麼做,為了標榜自己不是富人中的一員。」這位名為莫莉的母親還抱怨說,「雖然上西區富人多,但也有中產階級和窮人。」
  • 紐約曼哈頓窮人和富人共進燭光晚餐
    現場圖【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聯社11月28日報導,美國紐約是曼哈頓區的一些富人在感恩節次日支付了100美元,與窮人們在教堂裡共進晚餐。這次史無前例的燭光晚餐被稱為窮與富兩個世界的交集。伴隨著優美的鋼琴聲與薩克斯曲聲,大約500人在教堂裡一起用餐。
  • 窮人壽命比富人短30年,香港威納德NMN讓長壽不再遙不可及!
    澳大利亞的一項調研結果顯示,工薪社區和富人社區的人口平均壽命相差20年居多。貧民區甚至流行這樣一句話:「要麼有錢,要麼早死(Get Rich or Die Young)」。另據外媒報導,在耗費2000萬歐元後,昏迷了5年之後的舒馬赫竟然奇蹟般地再度甦醒。引發了關於財富的激烈討論。
  • 疫情影響下的紐約,富人區和窮人區差別有多大?
    相比之下,富人最多,人均收入最高,房租最貴的的曼哈頓地區受疫情影響也最小。之前在網上曝光的紐約醫院的畫面,也多是拍攝於皇后區和布魯克林區(比如皇后區的Elmhurst醫院就是重災區之一)。之所以這些地區感染人數眾多,一方面是由於居住在這裡的人,很多是從事服務行業的低收入人群。這些人為了謀生不得不外出工作,而他們的工作往往需要接觸更多的人,因此大大增加了感染風險。
  • 嫁給窮人,和嫁給富人,女人的生活核心是有區別的
    【明一悅讀原創,感謝喜歡,謝絕抄襲】窮人,富人,嫁了之後的女人,生活究竟會發生怎樣的改變?很多人會說,嫁給窮人當然是受窮,嫁給富人才會有生活品質可言。不否認,在經濟問題上,嫁給窮人,和嫁給富人,生活品質是不一樣的,但生活畢竟不僅僅是錢的問題,生活品質也需要講究點核心內容。那麼,嫁給窮人,和嫁給富人,女人的生活核心又有哪些區別呢?印度富人區裡,成為富人的老婆之後,你知道她需要具備哪些特長呢?據說,富人區裡的太太們,都在極力讓自已變得美白起來。
  • 思維差距造就富人窮人?別把窮人們都當傻子了
    今天不空談富人和窮人的思維,也不講故事。俗話說矮子裡也有高個,富人思維可能高人一籌,但當下時代窮人裡也是有思想卓越者的,思維不過是個另類、空洞的說辭罷了。窮人的想像力可能比有錢人更為豐富,只是讓他們去白手起家,太難了而已。
  • 香港真正的富人區和窮人區
    關注新港人傳遞正能量香港新港人互助文明社群提到香港富人區,你會想到什麼?是富豪扎堆的西貢,還是富得流油的中西?然而,並不是!報告顯示,2017年西貢住戶的月入中位數33,500港幣,2018年上升到35,800港幣,繼續佔據全港第3。以上三個區是香港長年來收入最高、貧窮率最低的地區,平均每7.1人中才有一個窮人,接下來我們看看第二梯度。第4名:南區南區,指的是港島的南區。
  • 為什麼窮人越來越窮?而富人越來越富?
    當今的社會我發現有個現象那就是「窮人越來越窮,而富人卻變得越來越富」。我覺得不管是窮也好富也罷,終究是有原因的。窮人與富人對比先來說一說窮人吧。「窮」字大家都不願提起的一個字,但是它實在卻纏繞著某些人的一生,讓人恨之不以,甚至無法自拔,它又是一種可怕的侵略者。
  • 王石一句話「惹怒」年輕人:富人的傲慢,與窮人的辛酸
    富人的世界,窮人想像不到,而窮人的辛酸,富人不去體會,永遠只會站著說話不腰疼。《窮富翁大作戰》這個節目相信很多人都看過。田北辰是一個十足的富二代,畢業於哈佛大學,他家裡有700多家服裝店。在參加節目之前,他認為:如果你有鬥志、有想法,即使是弱者,亦可以變成強者。
  • 紐約少數族裔貧窮區新冠肺炎死亡率是曼哈頓富人區的2倍
    紐約少數族裔貧窮區新冠肺炎死亡率是曼哈頓富人區的2倍  Emma Chou • 2020-04-30 10:06:03 來源:前瞻網 E1464G0
  • 富人波司登,窮人穿大鵝?沒那麼簡單!
    於是,羽絨服圈子裡開始出現這樣一句話:富人波司登,窮人穿大鵝。   事實真的如此嗎?波司登讓有錢人青睞有加?加拿大鵝都是窮人的偏愛?   沒有那麼簡單。   01   不講武德的「假鵝」買賣   先說大鵝。
  • 富人與窮人區別在哪裡?69歲香港肥貓欠債8000萬,窮人思維最致命
    文/小白美文社 原創精品,請勿轉發想知道窮的根本原因,就要明白「富人更富,窮人更窮」的原理。有人認為富人之所以能富裕三代,一定是雄厚的資源,一定是不可或缺的背景,但我覺得是思維。為什麼說鄭則仕是窮人思維?因為急功近利。在所有人的潛意識裡,以為懂得該領域就能擁有創造事業的可能,轉型的前提是看到事物發展的變化趨勢,而不是只顧著眼前利益。鄭則仕以為有過硬的專業能力和從業影響力就能獨當一面,嘗到自導自演的甜頭後,以為能擁有廣闊的致富天空,從未想過票房資本的道路並非專業就能勝任。
  • 富人與窮人的區別?不是懶惰而是找不到目標
    生活中我經常看見許多文章寫富人和窮人的區別,往往大多數的作者都是批評與指責窮人的懶惰,無所事事,反之對富人的一味的吹捧。其實中國當代大部分的人都是經歷過貧窮,而走到今天,是因為當初找到了奮發的目標,並不是因為天資聰慧,是因為找準了方向。
  • 美國富人區美盛產美女,再看看窮人區,一個天堂一個地獄
    美國人都十分有錢,這只能代表一些人,在美國是分為富人區和窮人區,兩個區經濟相差十分大,人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環境也是不一樣的。美國富人區美盛產美女,再看看窮人區,一個天堂一個地獄。為什麼會產生這兩個區呢?其實在美國當地,早就出現了兩極化的情況,兩個區的地界劃分得十分明顯,富人和窮人是不能居住在一起的,在不同的條件下,養育出來的孩子也是不同的。
  • 紐約:一個城市的「雙城記」
    紐約有繁華的商業區,如曼哈頓。也有不怎麼光鮮的貧民區,如布魯克林區的布朗斯維爾。「雙城記」凸顯了巨大的貧富差距和種族鴻溝。《衛報》稱,有望成為美國民主黨紐約市長候選人的白思豪目前正在發起一項運動,而這個運動的口號借用了英國作家狄更斯小說的名字——「雙城記」。白思豪提出「雙城記」的口號,意在凸顯紐約的窮人和富人、白人與有色人種之間存在的巨大收入、環境等鴻溝。
  • 農村俗語「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有光」是啥意思?有何道理?
    那麼,農村俗語老話「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有光」是啥意思?又有何道理呢?事實果真如此嗎?又是為什麼呢?所謂「窮人腳上無毛」是說,比較貧窮的人大多數腳上是沒有汗毛的。在過去的年代裡,沒有任何機械的情況下,比較貧窮的農民們,除了非常寒冷的冬天外,由於長年累月地光著腳丫子在田地裡幹農活,就算腳上能夠長一些汗毛,也早就被農田裡的水呀草呀,泥土呀小石子呀什麼的,磨得乾乾淨淨的了。
  • 晚清老照片:窮人吃米糠,富人美女伴唱
    晚清時期,清政府腐敗無能,可這並不妨礙那些富人權貴享樂。圖為晚清所謂的「老爺」用餐,一身綢緞衣服,一頂精緻的帽子,外加一個伺候他們的僕人,這就是身份的象徵。大戶人家的貴婦用餐,排場很大,旁邊有丫鬟和老媽子服侍。
  • 非洲日記:非洲窮人吃小龍蝦,富人吃什麼?
    有一次,他終於忍不住問我:「中國人都很有錢啊,小龍蝦不是窮人吃的嗎」?「不是啊,在中國小龍蝦富人才經常吃」,我的回答讓小黑感到不解。後來我發現,非洲人不太喜歡吃帶殼的海產品和水產品,比如龍蝦和螃蟹,非洲人就很不喜歡。小黑說,在非洲只有窮人才吃小龍蝦,小龍蝦被稱為水中蟑螂。小黑的話讓我恍然大悟,終於知道這傢伙,每次和我出來吃龍蝦,就悶悶不樂了。
  • 魯迅搬家記:窮人的窮是真窮,富人的窮,掃掃地縫子吃三年
    窮人日復一日,慌慌忙忙,不過是為了碎銀幾兩,偏偏這碎銀幾兩,能保父母晚年安康,能幫稚子入學堂,維持一家柴米油鹽五穀糧食。窮人知銀兩重要,卻不知全家一個月的生活費只不過是富人餐桌上一串葡萄,一塊牛排。真正到落魄的時候,窮人只有露宿街頭,飢腸轆轆,而富人隨便賣出一幅名畫、一套房子就又能吃個三五年。
  • 印度夏季氣溫高達50℃,富人在家吹空調,窮人怎麼度過?
    在印度,只有富人才能買得起空調,很多窮人甚至連風扇都買不起,那麼在如此炎熱的夏季,印度的窮人是怎麼度過的呢?特別是在每年的5月中旬到9月中旬這一時間段,印度的天氣尤其炎熱,基本氣溫都是保持在40度以上。有時也經常出現「死亡高溫」,高達50攝氏度。印度溫度之高與那時的熱帶氣旋盛行有很大關係。印度新德裡地區,在今年5月中旬左右的時間,就沒有逃出50攝氏度高溫天氣的魔爪。大家對炎熱應該都深有體會,到了夏天熱的高峰期,什麼都不幹一出門就是一身汗,還會讓人感到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