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族箱的安置
1.放置地點:安設水族箱的位置不僅要考慮家居格局和裝飾效果,使水族箱既便於觀賞又不防礙其它家俱和電器的擺設;更重要的是還要顧及魚只的利益,以*近電源插座、不被陽光直接照射、環境相對安靜、遠離房間進出口的地方為宜。總之,儘量選擇對魚只沒有緊迫感的地點。
2.水族箱的檢查:在裝設水族箱前,要檢查水族箱是否漏水,為避免弄溼房間和地毯,最好在室外進行。給水族箱注滿水後若發現有漏水現象,要及時用矽膠補貼(矽膠具揮發性,對人體有害,不宜在室內使用)。滲漏之處補好後,用鹽水洗去多餘的矽膠,並用一乾淨海綿或毛巾將水族箱裡裡外外用鹽水洗一遍,最後用清潔水衝乾淨。
3.安置水族箱:放置水族箱時,要在底部鋪墊一塑料泡沫板或橡膠墊,以保持水族箱的平穩和受力均勻。對於做房間玄關或隔斷位置的水族箱,為使箱中水景感觀上層次更深,便於聚集光照,可在水族箱背面粘貼海洋水景的背景板。" p! ~/ `8 V$ v# B. U1 V
(二)過濾系統的安裝
以較傳統的底部過濾器為例,應先安裝布滿孔隙的塑料管圍成的閉合管道網,然後上面鋪設一塊生物過濾底板,要求底板和水族箱底面積大小相同,與水族箱四壁契合無縫,最後再鋪一層尼龍網。濾水板和尼龍網的設置都是為了防止底部過濾水的空間被珊瑚砂堵塞而影響過濾效果。設置濾材時先將珊瑚砂在清水中充分浸泡清洗(未洗淨的珊瑚砂不僅會影響海水的透明度,而且會破壞水質)然後在濾水板上鋪設5~8釐米的珊瑚砂,為避免水族箱後部堆積汙物,一般在砂層後部要增加5釐米的厚度,使底砂形成前低後高的坡度。但是由於沒有專門的物理過濾層給日後的維護工作帶來麻煩,對於工作較忙,無力長期堅持周密維護工作的人來說,大都採用底部過濾器和下部過濾器結合的過濾方式,這樣便可以減少清洗濾材的次數降低勞動強度,輕鬆飼養海水魚。/
(三)加溫、打氣設備的安裝
將自動調溫的加熱器套入塑膠夾中,並傾斜固定在水族箱後面的箱壁上,一般將有刻度顯示的一面朝外,便於觀察水溫。在安裝氣泵時一定要注意其安裝位置,若將氣泵安裝在低於水位的地方,一旦發生停電或者氣泵出現故障,海水會因輸氣管中的負壓倒流入氣泵,造成電器短路,導致事故發生。目前市場上有一種單項逆流閥,可防止輸氣管中的水倒流,這樣就可以視自身的需要將氣泵安裝在任意位置。
(四)裝飾品的設置
海水魚水族箱的裝飾物需要提前清洗備用,布設裝飾物不但可以營造觀賞的氣氛,而且可以給魚只提供隱避躲藏的場所,同時又為有益微生物提供附著地,對於調節水質也有一定功用。在布設規劃中不僅要考慮美觀性,還要考慮生物和技術上的安全性,不能影響水族箱各角落的光照度,因此布設前最好根據珊瑚石的體積、形態提前在腦子裡或用紙筆作一大體布設規劃圖,以便有條不紊的按順序進行布景。
(五)照明設備的安裝
在天然海域,光線隨海水深度的增加光照度也隨之變化,因而生活在不同水層的動物對光照有不同的需求。在海平面以下3米內的動物,屬日光帶動物,生活有海葵、蚌等;生活在海平面3~6米之間有管蟲等為中光帶動物;則生活在海平面6~10米之間的微光帶,像軟珊瑚。在水族箱中飼養海水魚時,要考慮創設不同光度的區域,以滿足各種生物的不同需求。
根據飼養對象的不同,海水水族箱常用的照明設備有螢光燈、水銀燈、金屬滷素燈,飼養魚只選螢光燈,珊瑚造景缸則適宜水銀燈照明,飼養多種軟體動物的水族箱使用金屬滷素燈照明效果最佳。
螢光燈適宜為棲息在中光帶和微光帶的生物照明,安裝螢光燈時應儘可能裝在接近水面的地方才能發揮最高效率,因而一般都安裝於水族箱頂蓋上,但螢光燈離水面太近,也會產生弊端,首先它所釋放的熱量只散布於水面,其次鹽渣也會不斷滲入燈管,腐蝕底端,產生漏電的危險,因此安裝瑩光燈時要將燈管放入防水玻璃管中,並用矽膠密封兩端。此外,螢光燈的啟動單元,最好能單獨安裝在遠離水族箱的地方,以減少光線損失,防止產生過多熱量,還可避免缸蓋因過重而失去平衡。
金屬滷素燈最適宜海水水族箱照明,但由於紫外線輻射非常強,要與玻璃濾光器配合使用。同時金屬滷素燈還會產生極高熱量,一般吊掛在無頂蓋的開放式水族箱上方,燈具與水族箱之間至少要保持40釐米的距離,尤其在夏天為了減少熱量的散,發要將燈具再升高10~15釐米。
水銀燈適合於沒有無脊椎動物的水族箱,其紫外線輔射量比螢光燈強,但表面散發熱量少,裝設時可利用螺旋形吊具懸掛在天花板上,與水族箱之間保持20釐米的距離。
在水族箱中照明時間決定了生物的生理周期,堅持每天中午兩點鐘開晚上十點關燈,保證10~12小時的日照光度。可讓海水魚形成有規律的生活,使其如同在自然環境中一般,進行正常生理代謝。
(六)注水
所有設備安裝好後,將提前密封處理過的天然海水或人工調配的海水,用非金屬容器盛裝並徐徐注入水族箱中。注水時在水族箱底砂上放一塑料盤或碟子,以緩解水流的衝擊作用,避免破壞已鋪好的底砂,當注水進行到一半時,需測試一下氣泵的功能。注完水後檢查過濾器的運轉是否正常,看底部過濾器抽水管末端是否漏水。最後在箱壁上貼上液晶溫度計,並開啟所有設備,使水溫升至24℃,利用比重計測試海水比重。若比重過低繼續加入人工海鹽,過高則抽取一部分海水,加入曝曬處理的淡水,待水流循環一段時間後,繼續測量調整,直至比重達到1.022的標準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