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新聞,難道是「穿著潮牌的今日頭條」?

2020-12-04 風塵默許

本文主要是從用戶群體的切入視角來探討網易新聞與今日頭條的異同,以及其發展現狀。

一位知友戲稱:「網易新聞客戶端的用戶其實和今日頭條是同一批人,這批用戶在今日頭條看完段子,接著就跑到網易新聞客戶端刷評論。」

網易新聞,難道是「穿著潮牌的今日頭條」?網易新聞和今日頭條的用戶,是同一群體嗎?

面對這個問題,網易新聞顯得有些焦慮。

自品牌升級來,網易新聞不但大張旗鼓地推動年輕化營銷,還宣布由新聞客戶端轉型為綜合資訊平臺,提出「超越算法」、「重新定義好內容」等口號,疑似叫板今日頭條,試圖將用戶拉攏至己方陣營。

一位名為常大珂的網易傳媒員工爆料稱:「今日頭條的個性化推薦直接把網易新聞給打懵了,沒想到競對直接打到了自己辛苦耕耘若干載領域的七寸上。當用戶不再喜歡看被動推薦的嚴肅新聞,只關注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東西」。

百度指數顯示,自2014年後網易新聞相較於今日頭條的整體指數趨勢表現著實欠佳。易觀諮詢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第二季度,網易新聞以5398.28萬月活躍用戶的規模,排在騰訊新聞、今日頭條、搜狐新聞之後,相對鳳凰新聞、天天快報優勢微弱。

而在品牌口碑方面,今日頭條因其以純算法機制向用戶推薦個性化資訊而飽受「低俗」爭議。在草根環境中異軍突起的網易新聞跟帖文化,也逐漸和地域黨、黃段子、無腦噴、五毛美狗等負面關鍵詞掛鈎。

運營驅動型平臺 VS 算法推薦型平臺

該如何看待網易新聞的用戶群體?這得回到公司的基因。

網易新聞是做新聞出身的媒體,本質是重度運營驅動型平臺,這包含了內容運營、用戶運營、入駐的網易號KOL運營、品牌推廣等等。無論是傳統新聞客戶端時代,還是當前的綜合資訊客戶端大戰中,網易新聞的口碑與品牌形象主要來自其內容運營和公關傳播,自上而下進入人們的認知。

網易新聞和粉絲的關係更加緊密,在評論區網友的話題熱議、故事接龍、隔空蓋樓等等。這是因為他們彼此伴隨生長,通過評論、跟貼、點讚等行為建立了弱社交聯繫,許多用戶在這個空間內滿足了表達欲、獲得了關注以及身份歸屬,同時這部分用戶對新聞的二次消化,也滿足了部分用戶的獵奇、圍觀心理。

以其跟帖文化為例,跟帖文化最初網易新聞團隊無意為之,但在其後期發展中,都可以看到網易新聞團隊正在將資源傾斜,高薪聘請韓敘等長期耕耘於UGC運營人才,對目標用戶進行主動的運作、管理,引發其「自傳播」。這其中的手段包括給新聞起富有誘導性的標題、僱傭水軍發布富有煽動性的評論、以及保留網友的地理定位識別,導致網易跟貼內容逐漸和地域黨、黃段子、無腦噴子、五毛美狗等負面關鍵詞掛鈎,過激的言論充斥著整個社區。

網易新聞在跟貼運營時也還存在種種問題,如網友曝出某自媒體帳號的文章在0閱讀情況下也有「靈異的跟帖」,又如微軟小冰的跟帖評論都是100贊的「巧合」,以及隨機抽查熱評中的發帖者,許多用戶是處在「個位數粉絲」甚至是「0粉絲」狀態,不難讓人懷疑當前評論社區的真實活躍及變現價值。

為更新品牌形象定位,從去年12月份開始,網易新聞陸續上線各類年輕化重點項目,包括「王三三」、「態度熱點日」、開設「拖延症」主題快閃店等。每月還聯合優質的網易號策劃1-2次「態度熱點日」,從年輕人感興趣話題角度切入,組織線下活動,如聯合「關愛八卦成長協會」策劃的「深夜八卦食堂」、與「毒舌電影」舉辦的「『躲進電影院』的行動」等等。

比較而言,今日頭條作為算法驅動型平臺,它的基因是各種代碼,背後是內容、用戶需求和算法的博弈。其核心競爭力在於個性化的資訊分發,通過算法把控內容,找到了雖然相對沉默、但「身體很誠實」的下沉用戶群。

今日頭條和網易新聞對應的用戶群體迥然不同。今日頭條與用戶的關係則相對鬆散,用戶之間的關係也相當鬆散。其平臺上可觀的點擊量上升,主要依賴於平臺的算法機制推薦分發自媒體帳號生產的內容。用戶多為分布在二三線城市的草根,受較為淺顯易傳播內容的吸引而來,教育水平參差不齊,在網際網路上屬於「沉默的大多數人」。因此可以看到,今日頭條即便擁有比網易新聞更高的用戶總量和活躍時長,也還是面臨「高閱讀量、低轉化率」的囧境。

讓網易傳媒焦慮的對手,現在過得如何?

當網易新聞將拉新促活的希望寄託於KOL和跟帖時,今日頭條已經駕輕就熟地操作著「算法決定內容、內容決定流量、流量吸引人」的套路。

今日頭條CEO張一鳴曾說:「算法是沒有價值觀的。」但操控算法的團隊、以及閱讀頭條內容的用戶都是有價值觀的,也是有態度的。今日頭條所做的,其實通過把控核心算法,快速高效地「聚類物」、「分人群」。掌握了用戶基數和絕對流量,今日頭條在吸引KOL和內容變現方面掌握了主動權。畢竟,如果過於依賴部分頭部KOL流量,平臺容易被裹挾,受制於人。

今日頭條要在內容的布局上,也要比網易新聞更領先一步。作為國內資訊分發大戶,今日頭條旗下不但坐擁從圖文資訊、問答、短視頻、再到音樂平臺等豐富載體的三大梯隊資訊產品,還將類似的運營套路在產品生態裡玩轉自如,結合其規模化的廣告平臺和強大的銷售能力,今日頭條沒有理由不野心勃勃。近日,今日頭條還與獵豹移動達成戰略合作「上船出海」,並宣布全資收購Musical.ly,這將進一步推動今日頭條的國際化進程,獵豹的人工智慧工具以及海外的生態布局,也將使得今日頭條的從內容產品到用戶體量等方面受益。

2016年60億元,2017年150億,2018年300~500億,2020年信息流廣告的營收目標是100億美元。今日頭條的收入目標正在成幾何式增長。與此同時,這家公司的估值也在迅速攀升。在去年年末拿到10億美元的D輪融資時,估值約為110億美元;今年8月的E輪融資後,估值已經超過了220億美元。

網易新聞的「變臉」,是布局還是破局?

在此背景下,網易新聞去年拆分上市傳聞的估值不到20億美金,它著急著「變臉」資訊平臺也變得可以理解了。然而,網易新聞用戶與今日頭條雖略有重合,但無論從產品驅動機制及主要用戶,還是從行業布局來看,網易新聞還難以全面對標今日頭條的泛內容生態。

從2016年開始,網易新聞也在嘗試利用現有資源破局變現,如網易財經的易金經(炒股的直播平臺)、網易房產的雲燕(提供全套解決方案的裝修平臺)、網易體育的紅彩(售賣體彩競猜方案的社交app)。但據內部人士透露,銷售收入效果欠佳,「最多的一年才一千多萬的銷售,除去分成和各種成本,幾乎是收支平衡」。

細究其財報,也可發現端倪,網易新聞已在財務上淪為網易的邊緣業務。在2017年第二季度,網易廣告服務淨收入5.96億元,即便不考慮除門戶業務其他的廣告來源,門戶廣告也僅佔133.76億元總營收的不到5%,相對去年同期佔比明顯回落。這也反映了網易傳媒(網易新聞+雲課堂)在營收方面對網易整體財報的貢獻佔比相對有限。

除了財報表現欠佳,網易傳媒的管理層動蕩也側面反映網易新聞業務的邊緣化,自網易門戶成立,便陸續出走了李學凌、李甬、方三文、唐巖等創業者。今年下半年以來,網易傳媒任命姚長盛任網易傳媒內容部副總編輯分管直播事業中召回田華出任內容部副總編輯等舉措,也暗示了網易傳媒未來一段時間的側重點。

早在2016年底,已有傳言網易新聞業務或將拆分上市。此番品牌升級與轉型,網易新聞選擇專注挖掘90後「處女地」,這既是更富針對性的圈層定位,也是公關團隊對其長期攜帶負面標籤的跟帖文化的再包裝。畢竟,正面的口碑、漂亮的數據、重組的管理層團隊,也許能確保網易新聞在業務單獨拆分後,估一個好價錢。而傳統新聞門戶的「變臉」、個性化資訊平臺的「大躍進」,也將促使今日頭條、一點資訊、輕芒等平臺的價值重估,價值已逐漸被重視的後者,未來將進一步引發行業格局裂變。

相關焦點

  • 手機新聞客戶端:騰訊、網易、頭條、搜狐新聞競品分析
    根據艾媒諮詢的數據顯示:在2016上半年,騰訊新聞、今日頭條分別以42.8%、32.6%的佔比領跑新聞客戶端活躍用戶分布,圍繞用戶爭奪的營銷戰在2016下半年將持續上演。為了深入了解手機新聞產品,本文就騰訊新聞,網易新聞,今日頭條與搜狐新聞做競品分析。一、市場分析1.1 市場規模在過去10年,中國的網際網路發展非常快。
  • 今日頭條、鳳凰新聞被網信辦約談 相關頻道暫停更新
    雷鋒網12月29日消息,剛剛,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在官網發布消息稱,針對今日頭條
  • 微信之後 今日頭條全家桶成殺時間利器
    今日頭條的崛起,BAT有點害怕       現在的今日頭條早已經不是一個新聞集合類APP這麼簡單,它早已是中國最大的資訊分發平臺。公開來資料顯示,在媒體合作方面,今日頭條目前已覆蓋大多數中央媒體、省級媒體、地市級媒體,以及各行業媒體超過3700家,如新華社、光明網、解放軍報、新京報、澎湃新聞等。
  • 今日油條,你被今日頭條告了!
    網紅店鋪走紅,模仿今日頭條還疑「碰瓷」格力西貝王思聰咱們先來看一看他家的招牌↓↓↓是不是很眼熟?!今日頭條:正是在下!……記者在點評網站上發現有部分顧客專門衝著店鋪的名字來的還專程拍照打卡今日頭條,把今日油條告了!可今日油條,這麼一弄,今日頭條不幹了!
  • 今日油條商標侵權今日頭條,「今日」大哥出手了!
    在今日頭條上刷到「今日油條」是啥感覺?近日,一家名為今日油條的店鋪火爆網絡,迅速火成了網紅打卡地。看看店鋪亮眼的裝修,襯託的左右兩邊的店面都黯然失色。無疑是這條街最亮眼的鋪,還有這個非常吸睛的招牌,是不是有點眼熟?這標誌性十足的招牌設計,加上今日油條四個陌生又熟悉的大字,不就是今日頭條的翻版嘛!
  • 臺灣ETtoday新聞雲社長蔡慶輝點讚今日頭條:科技體現人性的光輝
    今日頭條宣布將聯合兩岸的媒體、公益機構,用網際網路科技幫助更多臺灣同胞實現尋親尋根的願望,為密切兩岸交流貢獻力量。  國臺辦新聞局副局長安峰山、首都網際網路協會秘書長魏菀、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海峽飛虹總編輯龔銘、2012「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高秉涵、臺灣ETtoday新聞雲共同創辦人兼社長蔡慶輝、臺灣《真晨報》董事長劉於菁、深圳龍越慈善基金會副秘書長羅楊為、今日頭條副總編輯徐一龍共同按下啟動按鈕。
  • 江蘇電信視頻大王卡:抖音/網易/百度/頭條/優酷/愛奇藝等免流
    人閱讀 2018-03-21發布 來源:C114中國通信網 相關關鍵詞 江蘇電信重磅推出視頻大王卡,這是一張集合了阿里魚卡、頭條關心卡
  • 今日頭條極速版邀請碼到底是那個?小白填寫今日頭條極速版如何賺錢?
    今日頭條極速版邀請碼C84H443W或1215690648的另一個賺錢版本叫做:今日頭條極速版,大家在上面看新聞都有收益,我下載了兩個月不到,賺了30400
  • 「今日油條」被今日頭條起訴侵權,老闆:只是覺得傍大牌好玩
    「今日油條」被今日頭條起訴侵權,老闆:只是覺得傍大牌好玩 今日頭條起訴「今日油條」一事持續引發關注。
  • ...基於數據挖掘的今日頭條,是如何在BAT的手臂上砍出一條鮮紅血跡...
    那就打開今日頭條看看那些我感興趣的資訊吧,因為我發現相比於傳統的新聞客戶端,今日頭條實在是太節省我篩選新聞的時間了,其實我只是想看點我喜歡的新鮮新聞而已,在睡前我不想關心國家大事,也不想被餵雞湯,反正我這個城市也沒什麼好玩的,工作上也沒什麼挑戰,早睡晚睡點也沒什麼,但總要有點東西來打發我無聊的睡前時光,而今日頭條每次都能夠告訴我喜歡的明星最新的新聞或者視頻,還能夠推送給我笑話段子,就連我這個行業或者本地的最新新聞也會穿插著告訴我
  • 極光:百度APP、今日頭條及騰訊新聞是用戶最常使用的三大資訊平臺
    從活躍用戶維度上看,百度APP、今日頭條及騰訊新聞為月活用戶量最大的三大新資訊平臺,達億量級別,與其他平臺差距顯著;此外,百度APP及新浪新聞在Q3的月活同比增量在行業中較為明顯,而今日頭條及趣頭條的活躍用戶規模同比則呈現較大的負增長。  新資訊平臺滲透率對比  Q3頭部新資訊平臺滲透率同比多為負增長,百度APP保持領先優勢,滲透率同比增長2.0%。
  • 今日頭條道歉背後 自掘墳墓斷送未來
    昨日,今日頭條被曝旗下抖音APP的廣告中,出現侮辱英烈邱少雲內容,頭條隨後道歉,然而廣大網友對於此似乎並不買帳,人民日報甚至發表微評稱,犯這種錯,犯了改改了犯,這樣的道歉顯得廉價。
  • 搜狐網易今日頭條等被約談
    7月18日,北京市網信辦依法約談搜狐、網易、鳳凰、騰訊、百度、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網站的相關負責人
  • 關注| 今日頭條起訴「今日油條」!油條老闆:「傍大牌」只是覺得...
    「頭條」起訴「油條」5個月前,河南省一家名為「今日油條」早餐鋪賺足了網友的眼球,無數網友調侃每天早高峰都是吃著「今日油條」,看著今日頭條新聞打發時間。記者在大眾點評上搜索「今日油條」店鋪,結果顯示在鄭州市有3家。評分最高的店,為4.32分。
  • 今日油條被今日頭條起訴,員工回應:我賣的是「今日的油條」
    紅星新聞10月15日消息,一家位於河南鄭州賣油條的網紅店在全網火了。這家網紅店從名字到圖標,再到店內裝修,都與今日頭條APP有相似之處。根據天眼查APP顯示,字節跳動以商標權權屬、侵權糾紛為案由,將上述網紅店背後的運營公司告到了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
  • 今日頭條集生肖什麼時候結束 今日頭條集生肖攻略
    今日,今日頭條公布了新年紅包玩法,2月8日上線「發財中國年」活動,用戶可以通過集生肖卡,紅包雨,還有拍視頻可以平分10個億.。那麼今日頭條集生肖什麼時候結束?一起來看看今日頭條集生肖結束時間吧!
  • 被今日頭條起訴的「今日油條」,是家什麼公司?
    近日,河南省鄭州市的一家名為「今日油條」被「今日頭條」公司訴上法庭。該新聞引發了大量媒體和讀者的關注,迅速登上微博熱搜。 作為一家網際網路巨頭,今日頭條為何和賣油條的過不去,是否小題大做?調查後發現,事情果然不是如此簡單。
  • 今日頭條收購激萌Faceu
    新聞聚合應用今日頭條近來不斷擴張新領域,除了自己研發也不斷進行收購。最新消息稱,今日頭條已經完成了對激萌Faceu的收購,交易價格達到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億元。激萌Faceu是一款AR增強人臉識別自拍應用,支持海量動態貼紙、美顏濾鏡、GIF表情包、直播、視頻聊天、社交分享等多種玩法。
  • 今日頭條實現「超級APP夢」,只差臨門一腳?
    1信息平臺做服務,要邁過這兩道坎今日頭條是近幾年「異軍突起」的新聞類APP,靠著「平臺算法、個性化推薦」,甚至一舉跨越了很多老牌媒體和新聞平臺,在這條路上,它是絕對的強者。今日頭條花費了整整兩年的時間,根據每個用戶的標籤、興趣為用戶做個性化的新聞推薦,完成從「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的過程。
  • 今日頭條起訴今日油條!油條店老闆回應很奇葩
    這一家名為「今日油條」早餐鋪,從名字到圖標,再到店內裝修,都與今日頭條APP有相似之處,賺足了網友的眼球。 更為重要的是,今日油條還把今日頭條的slogan「你關心的,才是頭條」,改成「關心你的,才是好油條」。就連菜單,也根據今日頭條APP界面來進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