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加新冠,中國市場種豬數量迅速萎縮,甚至在某些地方出現只要是母豬就留種的情況。因此,原來不被看好的三元母豬成為留種的大熱門。
有調查顯示:認為當前商品場三元母豬留種現象非常普遍的佔51.94%,較普遍的佔 35.48%,認為是少部分現象的佔 10.32%,認為是極個別或無此現象的僅佔 2.26%。
那麼,之前在豬充足的情況下,三元母豬留種不被看好呢?
一、繁殖能力差
由上圖可知,二元母豬產仔數在12 ~ 13 頭,而三元母豬的產仔數在 10 ~ 11 頭。三元母豬的生產性能不如二元母豬是有目共睹的。根據下圖數據表明,對比初胎二元母豬,初胎三元母豬的窩均總仔數低0.96頭、窩均活仔數低1.29頭、窩均死胎數高0.38頭、配種分娩率低3.96%、失配率高1%。說明三元母豬種用確實存在失配率高、產仔數少和難產比例高等繁殖問題。
從基因水平看,也證明三元母豬的繁殖力差。NR5A2 基因是雌性動 物繁殖力的關鍵調節因子。繁殖力高的二花 臉豬 ( 經產母豬平均窩產仔豬數在 16 頭左右 ) 卵巢中NR5A2 基因的表達水平是杜長大三元 雜交豬的 10 多倍。
二、發情難
研究表明,對比二元母豬,三元母豬的瘦肉率比較高、臀部肌肉特別發達,導致生殖器官(如卵巢、子宮、陰道和乳腺)的供血和營養分配比例嚴重不足,從而引起卵巢發育不足、發情配種率下降等問題。
三、產子低、飼料報酬低
海志武等人對三元豬進行觀察得出,三元豬生下的商品豬30-50kg日增重不明顯,仔豬新生個體重和斷奶重指標均低於二元豬。挑選母豬進行培育時,外觀是第一道選擇 標準,要對乳頭、外陰和肢蹄等指標進行初步選擇。窩產仔數是一個關鍵的選育指標。三元母豬因為低窩產仔數以及一直來沒有得到品種改良而無法成為選種育種最佳選擇。
有研究表明:與二元母豬相比,頭胎三元母豬繁育性能表現為:
①首配日齡基本沒有變化或略 有延長;
②發情率有所降低,總體降低 10 個百分點 左右;
③受胎率有所降低,總體降低 10 個百分點左 右;
④分娩率略有降低,總體降低約 5~10 個百分點;
⑤窩產仔數多在 8~10 頭, 窩產達標健康仔數有所 降低,總體降低 2 頭左右;
⑥仔豬均勻度整體較好, 可能與健仔數少有關係;
⑦頭胎斷奶健仔數 8~9 頭,總體降低 2 頭左右。
與二元母豬相比,經產三元母豬繁育性能表現為:
①斷奶發情間隔天數有所延長,總體增加 3 天左 右;
②發情率略有降低,總體降低 5 個百分點左右;
③相對於頭胎生產, 經產三元母豬在各場間產仔性 能表現更加分離,產仔數多少不一,說明各場對三元 母豬飼養管理的水平參差不齊;
④母豬年淘汰率有所增加,總體增加約 5 個百分點;
⑤繁殖障礙有所加重,不同程度地表現為屢配不孕、產弱仔、死胎或木 乃伊、流產等現象。
此外,調查結果還表明,與三元雜種商品豬相比,三元母豬所繁殖的後代在生長肥育性能方面的表現整體略差,可能是雜交親本的選擇一定程度上負面影響到後代雜種優勢的表現所致。
此外,三元母豬的難產比例高,泌乳差的問題也嚴重影響其生產性能。
但是,在現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選擇三元母豬作為種用。那麼,在養殖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補充種豬生長所需營養。
肥豬所需營養和飼餵方式和種用母豬完全不同,如果是中途將肥豬選為種用母豬,那麼就要儘快調整飼養方式。肥豬的目的是為了儘快長肉,而種用母豬需要適當的營養和體重。
妊娠前期(配種-妊娠30d):用妊娠母豬料,這個階段要嚴格控制飼餵量,初產母豬2kg左右,經產母豬2.5~2.8kg。
妊娠中期(妊娠30~70d):飼餵妊娠料調整膘情,看母豬體況適當增減飼餵量,初產母豬2.3kg,經產母豬2kg,偏瘦的適當增加250g飼餵量。
妊娠後期(妊娠90~110d):改餵哺乳母豬料,此階段胎兒迅速增長。
待產期(110~114d):繼續飼餵哺乳母豬料,每天按500g遞減,不要低於2kg,產子當天飼餵500g或飼餵麩皮鹽水(溫開水加麩皮,鹽若干),產後自由採食逐步增加飼餵量。
除了控制飼餵量,還需要額外補充營養。選用種豬專用營養多維,如拜力旺,賽乳旺等含有豐富的生物營養如生物素、β- 胡蘿蔔素、精氨酸、維生素 E、 有機鉻和有機硒等,能促進母豬胎盤發育,增 加血管豐度和養分運輸效率,提高胚胎效率, 提高窩產仔豬數和初生重均勻度。改善母豬營養,泌乳情況。
二、提升三元母豬的抗病能力和機體免疫能力。
在非瘟尚未有效控制疫苗出現之前,豬場只能通過提高豬群免疫力和生物安全來抵抗非洲豬瘟。而種豬群又是防護的重中之重。可以在飼料中定期添加中藥產品或者免疫增強劑。比如黃芪多糖,高免多抗肽等。
在選留種用三元母豬過程中,大多數場戶是在豬群進入肥育期後開始選留的,有過一段時間的後備管理期,也補種了一些必要的疫苗。
如果是一開始就有將三元作為留種的計劃,那麼養豬場戶應儘量提前制訂選留計劃,從育成豬(30~60 千 克)階段開始選留,根據育成豬的體型體況、乳頭數 量及發育狀況、生殖器官的發育情況等,選留合乎種 用標準的後備豬,確保選種準確;同時,對選留出來 的後備豬加強飼養管理, 採用後備母豬專用飼糧分 段飼養(30~80 千克體重階段自由採食,80~130 千 克體重階段適當限制飼養)、分群調圈(採取小群飼 養,6 月齡後可多次調群或換圈, 改變環境條件,刺 激發情)、公豬誘情(後備母豬 170 日齡以後,每天隔欄接觸公豬 2 次,每次 10~15 分鐘)疫情階段可採取公豬氣味劑誘情、如果是不能定時發情的母豬,可以採用注射外用激素例如孕馬血清,氯前列烯醇,同時實施配種前短期優飼(配種前10~15 天提高飼糧營養水平和日餵 量)等措施。
妊娠期母豬體重不能超標。體脂的過度沉積會引起胎盤脂質毒性, 導致胎盤產生慢性炎症 , 提高了胎盤 的氧化應激水平,從而阻礙胎盤的血管發育, 導致弱仔的產生,使初生仔豬的初生重不均 勻,需要注意在妊娠期協調能量與生殖營養的 攝入比例;補充生物素能促進母豬妊娠期子宮 擴張和胎盤形成,具有在中期到後期增大子宮 空間,促進胎盤發育的作用;妊娠期補充 L- 精氨酸對母豬的早期胚胎發育與胎盤血管形成有好處;葉酸同樣能促進胎盤細胞增殖,提高血清中游離雌三醇水平,增加子宮和胎盤血流 量,幫助胎兒攝取更多養分,促進發育。
大部分的母豬專用多維都含有母豬生殖所需維生素,所以可以直接購買添加。例如拜力旺,賽乳旺,部分三元母豬容易出現產程長的問題,可以添加富血力等產品改善母豬產程長氣血虛弱等問題。
問卷調查顯示,在選配方面,47.09%的場戶對留種的三元母豬是選擇杜洛克公豬作為主要與配公豬品種,分析其原因,一是受商品豬場技術人員的慣性思維和習慣做法的影響,二是多數商品豬場原有杜長大繁育模式下所飼養的終端父本為杜洛克品種。
輪迴雜交閉群育種:在現階段可以採用輪迴雜交閉群育種的模式生產後備母豬,逐步將三元 母豬進行替換。方法為三元母豬(或土雜良雜母豬)先用大約克純種配種,選育後其後代留種,再用長 白純種配種,選育其後代留種,再用大約克配種,選育其後代留種,再用長白配種,如此反覆輪迴雜交,逐步更換留種的三元母豬。在現階段優秀高產母豬是一種稀缺資源,這方法可以解決不敢引種和自 行選留後備母豬的問題。
第一輪
第二輪
第三輪(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