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顧聊藝術:專業人士說我不夠嚴謹,但藝術怎麼能嚴謹呢?

2021-01-10 中國青年報

「印象派人力總監」畢沙羅、「怪人」莫奈、「原始人」高更、「所有印象派的父親」馬奈、「理想是畫美女胸懷的大師」雷諾瓦、「打死不承認自己是印象派的真印象派」德加、「所有現代藝術家的父親」塞尚……

這些設定均來自於由磨鐵圖書策劃出版的《小顧聊印象派》。作者小顧原名顧孟劼,網名「顧爺」。其在微博擁有百萬粉絲,此前已經創作出版了《小顧聊繪畫·壹》《小顧聊繪畫·貳》《小顧聊繪畫·文藝復興》《小顧聊神話》系列書籍,因對藝術獨到的見解和詼諧的講評方式,得到眾多讀者的喜愛與關注。日前,小顧攜其新書在上海西西弗書店與讀者見面,分享了他對印象派以及藝術科普的理解。

印象派的出現標誌著藝術走向了小眾

《小顧聊印象派》被小顧稱為「初心之作」。2013年,在一次陪朋友看完印象派畫展之後,小顧決定在微博上寫些東西,分享他認為有趣的故事。而「小顧聊繪畫系列長圖文」最終點燃各大社交平臺,迅速成為一股熱潮,包括王菲、張亞東在內的許多明星都相繼轉發,隨後出版社向其約稿,就有了第一本書《小顧聊繪畫·壹》。

在這第一本書中,印象派畫家的畫作便佔據了相當重要的篇幅,起初他只是想將自己覺得有意思的故事分享給讀者,所以整本書讀下來會有一些跳躍。五六年時間過去,此次他重新收集考據了大量藝術史的資料,並結合自身的感悟以及多年遊歷觀展的經驗,重新撰寫了這本系統介紹印象派的作品。

新書將前作中涉及到的部分印象派人物及作品取出,進行了大篇幅的增補刪改,將原本零散的人物置入印象派系統之中,試圖向讀者呈現印象派的群像。

「這個世界曾經出現過印象派,對全人類來說,都是一種幸運。」而對小顧自己來說,印象派更是他人生的重要節點和初心所在。

「我覺得印象派最打動我的地方,是可以通過畫作看出畫家的性格,很有意思。」小顧說,人們常說牌品、酒品見人品,在他眼裡,畫品也見人品。「有的人是那種陰鬱孤獨的,有些人是歡快外放的,有些人自命不凡的。」這些性格和氣質都在他們的畫作中一覽無遺。

在書中,小顧寫道,一百五十人年來,有關審美的一切都是從印象派開始的。對這句話,他直言是從《詹森藝術史》裡抄來的。在他的理解裡,印象派的出現,標誌著藝術進入到只能被少數人所理解和接受的階段,即大家發現藝術看不懂了,「這是我們現在對藝術的普遍認知吧。但也是因為藝術看不懂,我這種書才好賣嘛。」

小顧的這些書,寫的多是大家知道但並不了解的事情,他稱自己「做社交媒體的人」,整天想的都是這一類事情,比如比薩斜塔為什麼是斜的,梵谷的耳朵為什麼會掉。他覺得自己做的並非嚴格意義上的藝術普及,「否則不如去拍個BBC,專門研究梵谷的耳朵。」

在小顧看來,大多數人感興趣的還是莫奈是畫睡蓮的、梵谷是畫向日葵的諸如此類的信息,知道這個已經足夠一個人在茶餘飯後有個談資。打個比方,如若大家在交流梵谷,說起代表作《星夜》,一個人會過來反駁說「你知道嗎,梵谷本人自己不喜歡《星夜》,他自己在信裡面寫這是一幅失敗的作品」,這個人就是看他書的人。

如此一來,難免被專業人士指責不夠嚴謹,但小顧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藝術不是科學,沒有對錯,只有每個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藝術怎麼嚴謹呢?如果是交響樂,它必須嚴謹,每個音符都得在對的位置。」小顧對澎湃新聞解釋,「藝術科普是綠色必須配藍色嗎?藝術家在這個世界上存在,就是嘗試一些先鋒的、沒有想到的東西。如若藝術家也嚴謹,世界還有什麼意思。」

而談及當下藝術科普困難的境地,他對澎湃新聞直言,因為藝術本身就沒有什麼「大用」。「藝術本就是吃飽了、喝足了之後業餘消遣的東西,生命中沒有藝術照樣可以活得很好。在小顧看來,倉廩實而知禮節,一個地區的藝術水平和審美水平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英國有個『梵谷指數』,是指當一個地區的人開始對梵谷感興趣的時候,說明這個地區的經濟開始蓬勃發展了。」在他看來,日本和美國都經歷過這個時期,而中國也差不多是時候了,中國人對藝術和審美的需求正越來越高。

相關焦點

  • 彭寬:小顧聊繪畫警示藝術教育普及不足
    【事件】「小顧聊繪畫」神侃藝術史引網友追捧、專家擔憂【觀點】這一現象折射的是大眾對藝術鑑賞的熱烈需求,以及常規藝術教育和普及的不給力網友「顧爺」的微博最近火了。他的原創帖「小顧聊繪畫」,幾乎每一篇都能獲得上千次轉發,43萬微博粉絲中,甚至有人每天半夜等更新,就連出版社也把這些帖子拿去結集出版,成了暢銷書。
  • 《小顧聊繪畫》作者顧爺如何在無意間煉成「網紅」?
    他的個人公眾號已經成為眾多喜愛藝術的青年必讀品,他出版的《小顧聊繪畫1》、《小顧聊繪畫2》也頗為暢銷。突然成為「網紅」,也讓原本在海外工作的顧爺將事業放回國內,開辦了自己的創業公司,從此把做藝術、玩廣告、搞視頻和樂此不疲地折騰一切認為有趣的事當作正業。最近,磨鐵旗下鐵葫蘆圖書又出版了顧爺的新作《小顧聊繪畫·文藝復興》和《小顧聊神話》。
  • 微博上幽默風趣講藝術的顧爺來渝開聊
    9位藝術界的骨灰級大咖在他的筆下分別成了:拉斐爾是「處女座文青」,提香是「成功學骨灰級教父」,達·文西則是「跨界坑王」……到現在還有逛微博習慣的網友可能已經猜出「他」是誰了——這位在微博和微信公眾號裡名叫「顧爺」的網紅,15日下午帶著自己的新書《小顧聊繪畫·文藝復興》作客萬象城西西弗書店,和山城粉絲們開聊藝術
  • 顧爺攜最新力作《小顧聊繪畫·文藝復興》亮相上海書城
    顧爺攜最新力作《小顧聊繪畫·文藝復興》亮相上海書城 來源:新民網      編輯:沈佳靈     2017-10-12 17:00
  • ...文化過節 | 「全國新書發布廳」國慶不歇,小顧再和讀者聊繪畫
    因閒暇時在網絡媒體以詼諧幽默的口吻普及藝術知識而受到關注,擅長把高深的藝術從平易近人的獨特視角用閒聊的語氣進行傳達,網名叫「顧爺」,出書時則叫「小顧」,已經出版《小顧聊神話》《小顧聊繪畫1》《小顧聊繪畫2》等多本藝術普及暢銷書,這回帶來的是新作《小顧聊繪畫·文藝復興》。
  • 《小顧聊印象派》帶你走進印象派畫家的世界
    人民網北京12月2日電 由北京磨鐵圖書策劃出版,藝術普及達人顧爺新作《小顧聊印象派》現已全國發售。12月1日,顧爺在北京中信書店舉行新作分享會。輕鬆的氛圍,幽默的話語與其說是一場分享會,更像是一群熱愛藝術的人的對談。分享會現場。
  • 最初的相遇嚴謹真實身份 特種兵出身的嚴謹是好人還是壞人
    那麼,最初的相遇嚴謹真實身份?嚴謹是好人還是壞人?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最初的相遇嚴謹真實身份?嚴謹是好人還是壞人?   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中嚴謹有著多重身份,他既是商人,也是臥底,還成為了殺人分屍案的嫌疑兇手,而嚴謹還有一層身份就是緝毒警察,他的多重身份也讓觀眾們有些雲裡霧裡,其實不管嚴謹有多少身份,他不會是反派這是板上釘釘的,嚴謹和季曉鷗之間的感情線得到了很多觀眾的注意,很多人都想到他們是怎麼在一起的。
  • 聽聽博橋至上藝術中心專業美術教師怎麼說
    這裡面有不專業的培訓方案導致的問題,更主要的是與許多人對素描的了解是一知半解有很大關係。 歸根結底,原因其實很簡單,「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任何事情都很難實現理想的狀態。
  • 獨家專訪|桃李天下教育街舞督導徐偉嚴謹教學,主抓基礎,堅持原創
    您認為舞蹈藝術最吸引您的是什麼?徐偉:最初,我夢想自己能在舞臺上翩翩起舞,在那個時代,這樣的夢想是奢侈的。在那個信息發展並不迅速的時代,我沒有途徑接觸到專業的街舞教學,但追求舞蹈藝術的夢想羽翼卻更加豐滿,和隊友一起一點一點的向前摸索。街舞不僅僅是炫酷,他也可以像現代舞一樣傳達更多的情感和思想。
  • 嚴謹圓潤,神採飛揚,天才畫家布洛欣12幅肖像素描作品欣賞
    布洛欣繪畫風格與偉大的俄羅斯美術大師費欣非常相像,他在俄羅斯展覽生涯中特別重要的一次展覽,是在費欣的故居及其工作室陶斯藝術博物館舉辦的個人展覽。他的作品經常在歐洲、中國,尤其是美國展出,在美國的紐約、舊金山、芝加哥、洛杉磯、波士頓、聖塔菲、卡梅爾、拉斯維加斯舉辦過30多場個人展覽。1996年,尼古拉.布洛欣成為俄羅斯美術家協會成員。
  • 詩追求藝術真實而不是對生活自然主義地描摹
    藝術真實以第一人稱開始的故事總是給人一種假象——作者在寫自己的經歷。實際上,這種現象在詩歌閱讀中同樣存在。正如塞琪·科恩所說,「它可能是真的,也可能不是」。因此,我可以說,詩(或者說文學)追求的是藝術真實而並非生活真實。我想到十多年前,我還在上大學,當看到藝術真實和生活真實這一對概念時十分驚訝,大有「原來如此」的感悟。書上說,藝術真實是經過作家篩選後對生活真實的虛構和概括,是符合生活內在邏輯、能顯示社會生活本質的、具有審美價值的真實。所以生活真實是社會生活的自然形態,文學創作的源泉。
  • ArtsKing藝術國王·國際藝術中心【北京校區】
    我覺得是因為在這裡感受到最多的是真誠,真誠這個東西是不會騙人的。我們都是學藝術的,一下子就能感受到這種力量,我真的感謝大家對我的幫助,讓我可以圓夢CSM!5大科系的系統劃分配備對應的專業導師和基礎課導師,讓我們能保證我們的學員在申請季取得95%top3院校錄取率500+海量offer的好成績。而我們設置的四重審核機制,其中一項:海外頂級院校在職教授一對一線上授課審核也是能提高學生對於自己作品集進度狀況,是否符合申請需求的更進一步的詳細認知。
  • 《相遇別離》嚴謹拆彈告白季曉鷗,六大名場面解鎖戀愛新模式
    二、情難自禁咬唇吻嚴謹和季曉鷗這對CP的糖雖然有點遲到,但嗑起來還是非常甜的。晚上,嚴謹帶喝醉了酒的季曉鷗回家,剛給季曉鷗蓋上被子,季曉鷗就嚷嚷著熱。看著沉睡的季曉鷗,嚴謹心念一動,俯身準備吻季曉鷗。結果被對方一把推開,嚴謹只能鬱悶地摸摸腦袋「怎麼突然還詐屍啊」。
  • 從心理學角度看《大贏家》,阿甘式的嚴謹其實並不笨
    嚴謹的身上我們能看到很多社會的真實。比如:嚴謹和上司吳小江之間的上下級關係,吳小江總是希望嚴謹完成業績目標,原則可以暫時放下,要學會靈活變通。而在我們的生活工作中,也總是會被要求靈活變通,做人圓滑一些。在領導的眼中,嚴謹就是如此「不開竅」。嚴謹看到同事們聊得熱火朝天,他一湊過去,同事們馬上閉口不談,轉身走開。
  • 懷孕周期僅280天,卻被稱「懷胎十月」,看似不嚴謹其實很科學
    據表妹說,得知自己懷孕了,第一反應是高興,終於懷上了孩子。但第二反應就是,還要多久就要生產了?表妹到網上搜索才知道,原來女人整個懷孕周期僅280天。表妹感嘆,常聽人說「懷胎十月」,但女人真正懷孕周期才200多天,可見道聽途說並不準確。確實,如果整個孕期僅280天,我們常說的「懷胎十月」就不準確了。但是為什麼沒有專業的人士出面糾正呢?
  • 以瓷為「紙」,以刀代「筆」,瓷器上的雕刻藝術
    刻瓷,是釉面上遊走的刀刻藝術,是中國陶瓷歷史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將詩、書、畫融為一體,人物、山水、花鳥,凡是筆墨描繪之物無一不可訴諸釉面瓷器之上,充分展示了傳統瓷雕的藝術魅力。好的刻瓷,不僅能讓觀賞者感受到金石氣的刀味,更能展現出中國畫的水墨韻味。
  • 《相遇別離》:趙廷輝身份不簡單,嚴謹不是他的對手
    電視劇《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改編自同名小說,原著小說擁有強大的粉絲基礎,而這部電視劇的演員也都是有口皆碑,自從林更新主演電視劇《楚喬傳》之後,就一直沒有新劇播出,如今這部電視劇也刷新了大家對林更新的認識,他在劇中飾演角色嚴謹,是一個性格多樣的人。
  • 從58同城「中國好商家」看生活服務業四大藝術流派
    說到藝術,人們普遍認為藝術是美的表現形式,是複雜的、微妙的精神活動和情感釋放,那麼用欣賞藝術佳作的眼光看待生活類服務業的服務特色,他們應該分屬於哪些藝術流派呢?假設它們是畫家筆中的畫作,我認為印象派、寫實派、簡約派、學院派最能一概而括。「印象派」之家政服務藝術印象主義是19世紀後期產生於法國的一種藝術思潮和流派。
  • 當工業邂逅藝術,這裡有一份灣區製造業調研實驗藝術報告
    7月25日,《加速、加速——灣區製造業調研實驗藝術報告》在東莞市東城的碧桂園廣東33小鎮藝術空間的華南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了近期在該館駐留的三位藝術家馮曉峰、譚景聰、鄭龍一海以製造業元素為主題的藝術作品,讓工業與藝術進行了對話,極具先鋒意義。 整個展覽將持續一個月,免費對外開放。
  • 科技激發藝術,藝術溫暖科技
    近兩年國家藝術基金大量的支持了藝術科技融合類項目,支持各大學培養藝術科技人才,中央美術學院去年開設了藝術科技本科專業,清華、北大國內十幾所頂尖大學都建立了藝術科技融合的實驗室和研究中心。目前,數字藝術在中國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和主流文化形態。此謂之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