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過節 | 「全國新書發布廳」國慶不歇,小顧再和讀者聊繪畫

2021-01-10 上觀

「文藝復興是什麼?一個學識淵博的人可能會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角度洋洋灑灑解釋一大段,如果讓我說的話,就是兩個字『復古』。」10月1日下午,上海書城讀者如雲,一樓大廳裡,越來越多人被正在進行的「全國新書發布廳」這一期的主角——「顧爺」的演講所吸引,圍攏了好幾圈。

 

顧爺,本名顧孟劼,自稱一般文藝青年,藝術愛好者。因閒暇時在網絡媒體以詼諧幽默的口吻普及藝術知識而受到關注,擅長把高深的藝術從平易近人的獨特視角用閒聊的語氣進行傳達,網名叫「顧爺」,出書時則叫「小顧」,已經出版《小顧聊神話》《小顧聊繪畫1》《小顧聊繪畫2》等多本藝術普及暢銷書,這回帶來的是新作《小顧聊繪畫·文藝復興》。

 

「這是我第三本寫繪畫的書,為什麼不叫《小顧聊繪畫3》呢?因為很多人建議我,換這個名字可能賣得更好。」顧孟劼挺坦率,話鋒一轉,他說,「之前主要是在微博上寫作,想到哪兒寫到哪兒,近乎段子式的,集中寫一個我最嚮往也最欣賞的藝術時代——文藝復興,可能會比前幾本進步更大一些。」

 

當然,標誌沒有丟,還是微博上那個「顧爺」幽默接地氣的語言和一針見血的點評,聚焦的9位文藝復興時代的大藝術家在他筆下成了「一生未娶的痴情人—波提切利 ,脾氣暴躁的肌肉控—米開朗琪羅 ,德藝雙馨的實幹派—提香,畫如其人的小鮮肉—拉斐爾……」

 

調侃也不能少——比如,眾所周知,達文西不僅是畫家,還是個發明家,甚至是音樂家、植物學家、解剖學家,但也正是他的興趣愛好實在太廣泛了,帶來了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爛尾」,於是在《小顧聊繪畫:文藝復興》裡得了一個「愛挖坑但不愛填坑的爛尾王」稱號。

 

在顧孟劼看來,藝術並沒有那麼高大上,反而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每個人小學的時候都上過美術課,但現在讓我回憶小學美術課教過什麼?好像除了做手工勞動就沒了,長大後的美術課甚至直接變成了語文、數學課……藝術在人們的心中似乎並不重要,許多人都是在成年後,因為自身的興趣才開始接觸藝術的,比如我。所以我做的事情,其實就是讓大家對藝術產生興趣,可以說是把大家領到藝術的門口,如果你感興趣,可以打開這扇門走進去,如果覺得這樣就夠了,那也大可以在門口拍張照離開。」

 

「其實我一開始受到大家關注就是因為用聊神話、聊藝術的方式,寫了很多大開腦洞的廣告,但換個角度想,其實不是用藝術寫廣告,為什麼不能是用廣告的形式傳播藝術呢?」顧孟劼說,藝術說起來其實並沒有什麼真正的用途,就是人們茶餘飯後又來消遣的東西。如果你的生命中沒有藝術,也並不會餓死。但如果有藝術,你會發現自己的品位,格調,審美都會不一樣。有藝術,叫生活;沒有藝術,只能算活著。「如果你對藝術感興趣,不妨翻開這本書。也許,你會發現,藝術其實不難,還很好玩。而我們,沒準正處在一次新的復興的過程中……」

 

相關焦點

  • 顧爺攜最新力作《小顧聊繪畫·文藝復興》亮相上海書城
    顧爺攜最新力作《小顧聊繪畫·文藝復興》亮相上海書城 來源:新民網      編輯:沈佳靈     2017-10-12 17:00
  • 《小顧聊印象派》帶你走進印象派畫家的世界
    人民網北京12月2日電 由北京磨鐵圖書策劃出版,藝術普及達人顧爺新作《小顧聊印象派》現已全國發售。12月1日,顧爺在北京中信書店舉行新作分享會。輕鬆的氛圍,幽默的話語與其說是一場分享會,更像是一群熱愛藝術的人的對談。分享會現場。
  • 彭寬:小顧聊繪畫警示藝術教育普及不足
    在文化傳播領域,這種「聊法」所秉承的初衷其實並不壞,就是將比較艱澀難懂、「高大上」的專業內容,轉換或者「翻譯」成通俗的、容易為當下讀者所接受和理解的語言,以進行普及性的傳播。古今中外,從事這種文化轉換和「翻譯」的人多不勝數。
  • 小顧聊藝術:專業人士說我不夠嚴謹,但藝術怎麼能嚴謹呢?
    「印象派人力總監」畢沙羅、「怪人」莫奈、「原始人」高更、「所有印象派的父親」馬奈、「理想是畫美女胸懷的大師」雷諾瓦、「打死不承認自己是印象派的真印象派」德加、「所有現代藝術家的父親」塞尚……這些設定均來自於由磨鐵圖書策劃出版的《小顧聊印象派》。作者小顧原名顧孟劼,網名「顧爺」。
  • 《小顧聊繪畫》作者顧爺如何在無意間煉成「網紅」?
    他的個人公眾號已經成為眾多喜愛藝術的青年必讀品,他出版的《小顧聊繪畫1》、《小顧聊繪畫2》也頗為暢銷。突然成為「網紅」,也讓原本在海外工作的顧爺將事業放回國內,開辦了自己的創業公司,從此把做藝術、玩廣告、搞視頻和樂此不疲地折騰一切認為有趣的事當作正業。最近,磨鐵旗下鐵葫蘆圖書又出版了顧爺的新作《小顧聊繪畫·文藝復興》和《小顧聊神話》。
  • 微博上幽默風趣講藝術的顧爺來渝開聊
    9位藝術界的骨灰級大咖在他的筆下分別成了:拉斐爾是「處女座文青」,提香是「成功學骨灰級教父」,達·文西則是「跨界坑王」……到現在還有逛微博習慣的網友可能已經猜出「他」是誰了——這位在微博和微信公眾號裡名叫「顧爺」的網紅,15日下午帶著自己的新書《小顧聊繪畫·文藝復興》作客萬象城西西弗書店,和山城粉絲們開聊藝術
  • 百度國慶搜索大數據:國慶檔電影備受期待 自製月餅成過節新姿勢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曹文麗)中秋國慶「雙節」將至,在積極籌劃假期的同時,後疫情時代的第一個小長假在出行範圍的選擇上也更加謹慎。百度發布國慶搜索大數據,看看「當國慶遇上中秋」的國慶小長假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
  • 《學爸實驗室》新書發布
    《學爸實驗室》新書發布 2017年06月05日 14:56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網 作者:劉蓓蓓 字號 內容摘要:6月1日 ,黑龍江出版集團旗下的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在第27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上舉行《中國兒童科學啟蒙夥伴書
  • 剽悍一隻貓在千聊舉行2020首場大型直播分享,新書喜獲噹噹新書榜雙...
    剽悍一隻貓在千聊舉行2020首場大型直播分享,新書喜獲噹噹新書榜雙第一!3月26日20:00,剽悍一隻貓(下文均稱貓叔)在知識服務平臺千聊進行了「2020破局分享暨新書發布會」獨家直播分享,總訂閱人次超10萬,截止目前,直播收聽人次突破13萬。其新書《一年頂十年:個人財富與影響力升級指南》獲得了樊登、馮侖、任泉、管清友等人的傾力推薦。圖書未上市,預定量已突破10萬冊,上市後馬上加印,喜獲噹噹新書總榜/勵志榜雙第一。
  • 「小顧聊繪畫」走紅:經典名畫也能戲說
    原標題:「小顧聊繪畫」走紅:經典名畫也能戲說  原標題:經典名畫也能戲說 「小顧聊繪畫」走紅   網友「顧爺」的微博最近火了。他的原創帖「小顧聊繪畫」 ,幾乎每一篇都能獲得上千次轉發,43萬微博粉絲中,甚至有人每天半夜等更新,就連出版社也把這些帖子拿去結集出版,成了暢銷書。不過,他搞笑、調侃甚至還帶些八卦的「解讀」 ,讓莫奈、梵·高、雷諾瓦這些藝術大師的作品乃至形象一下「另類」了起來,由此也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 聖騎士的傳說半年後再開新書,能否超越《修真聊天群》成就白金
    記得在二月份《修真聊天群》完結的時候,曾經給聖騎士的傳說(暱稱「奶騎」)做過專訪,那時候他就說要準備新書,但是內容卻沒有透露。有次在微博中看到他在研究股票,以為他準備寫賺錢的小說,不過卻被否定了,而關於他發書的消息也是各種猜測。
  • 曹德旺新書《心若菩提》發布
    中共十六屆中央委員、國務院原新聞辦公室原主任趙啟正、人民出版社社長全國政協委員黃書元、北京師範大學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等嘉賓參加了發布會,同時300多名北京大學師生到場參加了新書發布會並參與互動。 曹德旺新書發布會現場  發布會由中央電視臺著名財經主持人陳偉鴻主持。發布會上,曹德旺先生從新書寫作的緣由談起,並與主持人陳偉鴻進行了現場版的「對話」,分享了書裡書外的諸多故事和細節。
  • 中秋節和國慶 秋季 新書書單
    難得遇到,中秋節和國慶居然是同一天,印象中陽曆和陰曆重疊是19年一次。 其實也確實這樣,工作有時候忙的我無法用語言表達,尤其是拍攝視頻的時候,從前期溝通-寫腳本-後期演繹拍攝-喆爸後期剪切-發布…視頻拍到哭,拍了一遍又一遍,不行又推倒重來,沒有容易的事,經歷過這些,你的成功和努力得到了認可,然後蛻變,也就破繭成蝶了。 不忙的時候我喜歡自己一個人看書,看紙質書的時間變的愈加寶貴,偶爾看電子小說。
  • 一周文化講座│北京的每一處屋簷下都可能藏著故事
    本場活動,幾位嘉賓將與讀者一起探討社會眾生相,一窺現代人的人生觀和宇宙觀。、文化評論家江小魚推出了新書《他們就是電影》。,總結中國繪畫的特點和西方繪畫的特點,無論是中國繪畫還是西方繪畫都是從求真寫實開始,只是中國從東晉的顧愷之開始,藝術出現兩條路線的分化,一致追求形似,一是神似;然後將通過具體案例分析這兩條路線的發展;最後將進行個案分析——徐渭藝術作品賞析。
  • 一周文化講座∣日本是中國之藥?
    隨著生產圖像的方式愈發多元化,越來越多的當代藝術家不再局限於以繪畫為媒介進行創作。作為一直以油畫為創作媒介的藝術家,王音不拘泥於媒介的外部形式,而是更關注繪畫的內在表達,以及作品與時代的關係。他描繪城市的日常生活,將熟悉的題材陌生化,並引入隱喻的維度。譬如,王音將本次展覽的結構分為「出發」「游離」「還鄉」,呈現三段式的「旅行」。
  • 鄉村幼兒園「親子繪畫」迎國慶
    古城鎮中心幼兒園開展了「喜迎國慶」親子繪畫展活動。  本次活動邀請了幼兒家長來園一起與孩子們進行喜迎國慶繪畫創作,在老師們的悉心指導和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孩子們用一雙雙小手,同爸爸媽媽一起繪畫出了一幅幅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的喜迎國慶節的美術作品
  • 一周文化講座|喵星人來襲:科學養貓與緩解孤獨
    本場活動,王石將攜新書到現場與讀者面對面,通過講述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深入剖析他們這一代人的「怕」和「愛」,並以此呈現他對人生、文化、商業以及社會的最新思考。(作家、自媒體人)、尹建莉(作家、教育學者)自媒體大V六神磊磊攜新書《給孩子的唐詩課》,在北京舉行首場讀者見面會和籤售會。
  • 錦繡入畫祝福盈心——國慶題材繪畫作品賞析
    開國大典   說到國慶題材繪畫,我們自然會想到直接表現開國大典場景的藝術作品。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是董希文於1952年創作的油畫《開國大典》。這幅作品,以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方法,表現了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