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兒園「膽小」?多數是這3個原因導致的

2021-01-10 下班育兒

每個金秋的9月,就到了3歲寶寶上幼兒園的時候了。開學之初,總會有家長吐槽,孩子在幼兒園特別「膽小」: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搶走了、不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甚至大、小便不敢和老師說,出現尿褲子的情況。

同事小王,女兒妞妞3歲半,在家裡活潑大方,見人有禮貌,每次見到門衛叔叔都會打招呼。而且特別懂事,讓大人開心。

可是前幾天小王把妞妞送到幼兒園裡,通過教室裡的監控,發現妞妞完全像變了個孩子一樣:內向、不愛說話、小朋友們都在玩遊戲她就在旁邊眼巴巴地看著,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在家裡活潑可愛的孩子,為什麼到了幼兒園就變樣了呢?原因有三個:

一、自卑感的存在。

有很多孩子和妞妞一樣,在家裡的時候,很活潑、話多,但一旦到陌生的環境,會變得「矜持」起來。內向、害羞。心理學上分析,這是孩子的自卑感在作怪,大多數出現這種情況的孩子會認為,自己沒有良好的社交能力,與別人溝通不自信導致的。

二:敏感。

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較敏感,善於捕捉其他人的眼光或一些舉動。當敏感的孩子從他人那裡得到的信息,反饋的內容是:不喜歡孩子活潑吵鬧時,這時的孩子會很乖,不說話,也不與其他人玩耍、互動。

三、家庭因素的影響。

有些家長或照顧孩子的人自己就比較內向,不喜與他人交往。孩子長期與內向的家長共處,受到耳濡目染的影響,自然在幼兒園也會表現出內向,格格不入的情況。

另外還有一些家長對於孩子過度地保護,一直把孩子放在自己的羽翼下成長,其實這對於孩子的成長並不利。比如孩子在玩滑滑車的時候,可能會不小心摔倒了,家長這時候很心疼地抱起來:「剛才就告訴你很危險的,這不摔倒了吧,別玩了!」

從家長的角度認為,這是在保護孩子的安全。那麼從孩子的角度看,家長這是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沒有顧及到孩子的感受。這樣造成孩子不敢和其他人一起玩。

愛玩是所有孩子們的天性,因此當孩子在幼兒園等一些集體生活時表現出的內向,不願意說話這些情況,其實並不是孩子真實的內心想法。孩子可能內心也想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只是覺得自己沒有做好心理準備,不知道應該怎麼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一、經常帶孩子進行社交活動。

家長可以帶孩子參與一些社交活動,讓孩子多見一些世面。比如:晚飯後,帶著孩子一起,到公園人多的地方散散步。有意識地讓孩子接觸到更多的小朋友。也許孩子看著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得高興,也會有蠢蠢欲動的心。家長這時可以鼓勵孩子一起玩。

一開始在讓孩子接觸其他小朋友的時候,家長要注意,不要急於離開孩子,想著讓孩子儘快融入到其他小朋友當中去。而應該是引導孩子如何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相處,慢慢地孩子會改變自己的行為,也會渴望與他人相處、玩耍了。

二、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在日常與孩子的相處時,父母注意要經常表揚孩子、鼓勵孩子,從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的自信心。這裡所說的表揚,是一定要誇讚孩子的一些實際的行為:妞妞自己都會洗碗了,真棒!昊昊很聰明,鞋帶系得真好看!這樣的表揚、鼓勵可以讓孩子更加自信,及時地擺脫自卑感。

三、接納與引導孩子。

當幼兒園的老師告訴家長孩子在幼兒園不合群時,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言辭,不要責怪孩子「真沒用,在家裡哪個厲害的精神怎麼沒有了?」家長要接納孩子的內向、自卑。

可以從自身做起,可以有意識地帶著孩子與他人進行交流,讓孩子隨時隨地的學習與他人溝通、交流的能力。另外也可以陪孩子看一些社交方面的視頻、動畫片,讓孩子慢慢學會與人相處。

孩子的成長是在摸索中前進的過程。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有屬於自己的小情緒。幼兒園時期的孩子表現出害羞和內向的情緒時,作為家長應該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用接納的心態去引導孩子,做一名合格的「引路人」!

相關焦點

  • 孩子膽小、不自信怎麼辦?家長用這3招,讓孩子變得強大
    在生活中,看到同齡的小夥伴,這類孩子也不會輕易地主動和他們一起玩耍,而是內心有著強烈的距離感,當父母離開自己身邊時,他們的安全感基本上也就沒有了。多數的家長認為,孩子膽小和不自信的表現,是由於性格的原因,便會認為自己的孩子天生如此,所以很容易就忽略了孩子的真實想法和內心感受。其實,大多數孩子他們本身具備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對於身邊的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
  • 哈佛研究發現: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孩子,人生可能不同
    並且在幼兒園裡孩子還能夠養成很多好習慣,例如自己穿衣服、自己疊被、到點睡覺等等總之這些家長認為早上幼兒園的利大於弊,所以支持孩子早上幼兒園。②晚上幼兒園支持孩子晚上幼兒園的家長認為,太早送孩子上幼兒園容易導致孩子的心靈受到創傷,這對孩子的成長會帶來陰影,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孩子產生心理疾病。
  • 孩子膽小、怕黑,不敢上廁所時,背後這4種原因,值得家長深思
    當孩子進入幼兒園或者上小學階段,孩子各方面的特性便會逐漸表現出來。有些父母會在這一時期發現他們的孩子突然看起來很膽小,覺得這是孩子自身的原因,認為孩子膽小是天生的。因此,不少父母都想要從外部環境來鍛鍊他們的孩子,讓他們變得勇敢一點。
  • 孩子總尿床?家長別急著責備,孩子經常尿床可能是這3個原因導致
    在一天早上,鄰居發現自家孩子尿床後感到十分的氣憤,因為這代表她需要多花費時間去清洗被褥還有孩子的衣服,這擾亂了她一天的計劃安排。氣憤的她忍不住跑去向閨蜜吐槽自家孩子尿床的事情。然而在經過閨蜜的勸說之後,鄰居終於清楚認識到了孩子尿床其實跟自己的教育有關係。如果孩子總尿床,家長別著急。我們應該先了解孩子為什麼會尿床。
  • 孩子被欺負導致性格膽小怎麼辦
    說到孩子被欺負這種事情,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國內都是十分常見的,只不過有很多這樣的事情最後都不了了之了。其實孩子們被欺負有很大的原因都是因為一些比較幼稚的行為導致的,不過這也能夠理解,畢竟他們都還是個孩子,沒有經歷過社會上的薰陶,性格方面有些幼稚也是正常的。
  • 上幼兒園的孩子膽小怎麼辦?用這4種方法鍛鍊寶寶,效果最好!
    文|福林麻麻孩子上了幼兒園,以為會好一點,卻發現孩子在學校不喜歡和別的小朋友玩耍,膽子特別小,遇到事情總喜歡哭,讓幼兒園的老師也很無奈。而孩子膽子太小大多是因為對家長太依賴導致的,那麼父母應該怎麼樣讓寶寶膽子變大一點呢?
  • 你知道膽小的孩子最缺少的是什麼嗎?孩子膽小多是父母造成的
    細心的寶媽們或許有這樣的發現,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有一天,孩子就開始害怕某一種東西,比如一隻很小的蟲子,一片爛樹葉、黑暗,也可能這個東西根本不存在,比如怪獸、妖怪等。心理學研究發現,3—4歲是幼兒害羞與膽小心理發展的矛盾期,膽小、害羞是孩子心理發展必須要經歷的過程。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害怕某些事物是非常普遍的,也是非常正常的。
  • 孩子膽小怕事,很可能是這3個原因造成的,家長需要注意
    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很多家長其實都有困惑的地方,特別是培養早教階段的孩子,他們最大的問題就是:膽小怕事。其實,孩子膽小、害怕生人、看起來不自信等等,這些表現都是由於他們對於未知的「恐懼心理」。在孩子的眼中,父母和家庭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 孩子的膽小是有原因的
    當時我就想,是不是我家的孩子又犯什麼錯誤了。因為以前經常會接到老師的電話,都是孩子在學校幹了錯的事情。讓我們家長配合教育孩子的。兒子的班主任是一個年輕的小姑娘,她剛開始跟我說,還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她跟我說起了我家的孩子有點膽小。我沒發表任何意見,想聽聽老師對孩子的評價。老師說我家孩子平時幹事情的時候有點膽小,是不是我對她管的太嚴格了。
  • 幼兒園老園長坦言:這3類孩子在幼兒園最吃得開,情商高也招人疼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要求了老師應該從健康、社會、語言、科學、藝術五個領域對孩子進行培養。所以幼兒園除了是一個對孩子進行知識、技能進行啟蒙的場所,也是一個引導孩子有養成良好性格、社交能力的一個地方。孩子在3-6歲的時候,正是一個從「以自我為中心」向「關心關注他人」過渡的一個階段。是孩子發展自己的人際關係,鍛鍊人際交往能力的第一步。
  • 孩子膽小懦弱,不一定全是性格導致,可能是「自然缺失症」作祟
    小路的父親就開始擔心起來,小路為什麼會變得這麼膽小?孩子膽小懦弱的原因1、性格問題有的孩子膽小內向,確實是受到了先天的影響,也就是說他是天生有著這樣的性格,就是比較膽小怕事,正如有些人,他們天生就是比較大膽一樣。2、父母的過度寵愛父母愛孩子,大部分的時候,父母都是沒辦法去衡量自己的這種愛,到底是多了還是少了。
  • 如何給孩子選擇「合適」的幼兒園,我看了這幾個家長的抉擇說明...
    如何給孩子選擇「合適」的幼兒園,我看了這幾個家長的抉擇說明,心裡有數了 現在的不管是城裡的孩子還是農村的孩子都要去上幼兒園,那麼很多家長在選擇幼兒園的時候就很難抉擇,這裡就有一些家長選擇幼兒園的方法,僅供參考:
  • 孩子膽小、懦弱怎麼辦?5個方法幫孩子克服膽小心理,變得自信
    一、有哪些原因導致孩子膽小、害怕?1.父母的過度保護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小祖宗」,都怕孩子磕著、碰著,現在的家長也都會給孩子過多的保護。父母時時刻刻陪在孩子身邊,孩子已經習慣了被人保護的感覺。做的任何事都是在極度安全的情況,孩子很少有自己去嘗試的機會,故而遇到陌生的人和事,就會從心底產生抗拒。
  • 幼兒園也有「軟暴力」,孩子正默默承受,大部分家長卻並不知道
    幼兒園是孩子們步入社會的第一個教育集體,它承載著父母的期望與孩子的純真。但幼兒園帶給孩子的影響不只是正向的,這其中也包含了各種負面影響,甚至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生活學業發展。其中幼兒園「軟暴力」,可以說是影響最大的。
  • 孩子從幼兒園帶回「問卷」,填寫自己如何出生?家長:管太多了!
    一眼看到這句話還有些沒反應過來,寶媽覺得這是在侮辱她的智商,直接說「順轉剖」不就好了?可是這跟孩子上學有什麼關係?填寫這些細節浪費精力不說,家長還不清楚幼兒園是什麼目的,難道生產方式在他們眼中分好壞?是不是管得太多了!幼兒園要填寫表格是何目的?
  • 孩子膽小怎麼辦?日常引導很重要
    孩子膽小,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教養方式,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原因,歸納起來大概有以下6種:1. 性格天生內向、靦腆、害羞、膽怯,與父母的性格影響有一定的關係。2. 父母經常吵架,孩子沒有安全感,導致膽小。3. 父母不恰當的處事方式,父母的「大驚小怪」,對於某一件事情過於緊張或焦慮,父母的不良情緒長期性的「傳染」給孩子,孩子恐懼,緊張,導致膽小。
  • 別再抱怨孩子自卑膽小了,多半都是父母的原因造成的!
    文丨木棉媽媽許多父母會抱怨:我家孩子很膽小,我家孩子自卑。其實膽小自卑的孩子都有共性,那就是來自家庭的影響。父母影響小時候我膽子很小,連大聲回答問題都不敢,即便那個問題我肯定我的答案是對的,因為我總是害怕出錯。為什麼害怕呢?
  • 孩子膽小,遇到事唯唯諾諾怎麼辦?父母教育時做到這3點很有幫助
    很多家長害怕孩子缺乏良好的表達能力,會影響以後的社交,甚至早早地開始焦慮孩子成年後會不會膽子小,沒出息。其實家長應該要知道,孩子所有的性格特點都不會是沒有緣由的,包括膽小。膽小形成的原因很多,家庭因素更是常見,例如以下幾點。
  • 孩子膽小怎麼辦?解決家長這個難題,有這五種方法就基本夠了
    ……若孩子身上有這些表現時,基本上可以判定孩子過於膽小,缺乏足夠的安全感。01 各個年齡段的孩子到底害怕什麼為了解決這一個問題,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各個年齡段的孩子到底怕什麼。02 孩子為什麼會膽小可能有不少父母對孩子膽小感到很好奇:我孩子的膽小到底從何而來?說到孩子的膽小問題,我們會發現,這裡有一個非常複雜的變化過程,而且往往不是某單一因素的影響所致,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而我們只有了解了孩子產生害怕的原因,才能真正有效地幫助孩子克服膽小方面的問題。
  • 孩子老喜歡「咬指甲」,是缺少維生素嗎?真實原因多數媽媽不知情
    等孩子長到幾歲,上幼兒園、上小學,家長們可能會驚訝地發現,孩子竟然還在啃指甲。孩子喜歡啃指甲,就像成癮一樣難戒。孩子老喜歡「咬指甲」,是缺少維生素嗎啃指甲其實和維生素沒什麼關係,真實原因被很多媽媽忽視了。喜歡啃指甲的孩子,飲食上基本沒有什麼問題,只是生活上上常常有一些怪癖和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