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話題,不聲不響的就火了,叫「吃油條要不要蘸醬油」
這是咋回事,為啥吃油條還要蘸醬油,這個話題開始於微博,但是我估計所有的油條粉絲們和我是一樣的懵逼。
因為吃油條蘸醬油這事根本就沒在我的詞典裡出現過。
很多網友留言「這個鍋南方人不背」,「我也不能理解第一次見」,「地球人都理解不了」,「南方人表示也是一臉懵圈」。
但是也有人說,這絕對是一種下飯的最佳拍檔,吃油條,當然要蘸醬油,再配合一碗白泡飯或者白粥,那簡直就是一種絕配!根本不需要什麼小菜,只需要一根油條一碗粥,然後再來一點點醬油,就是一頓最完美的早餐了。
有支持吃油條蘸醬油的網友是這樣評價這種吃法的「油條當然要配醬油,配鹹豆漿要麼白泡飯,油條湯也很好吃」,「我家一直這樣,有醬油才好吃」,「今天早上就是這麼吃的,油條蘸醬油+自己燒的八寶粥」
當然,對於海寶來說,這種奇葩的吃法簡直是想都不敢想。但是油條也確實能吃出一些別樣吃法來。比如下面這些:
菠蘿油條蝦:
用料:明蝦250克、油條1根、菠蘿半個、芝麻15克;
調料:色拉油、食鹽、雞精、料酒、澱粉、卡夫奇妙醬、胡椒粉;
做法:
1.將明蝦剝去蝦頭蝦殼,全部蝦仁背部劃一刀後用水略微搓洗衝乾淨可去除泥腸;菠蘿切成小塊
2.洗乾淨的蝦仁擠幹水分,用刀背拍扁,然後剁成蝦蓉,放入小盆中調入少許料酒、鹽、雞精、胡椒粉用筷子或手朝一個方向使勁攪打上勁(此步驟不能省,一定要徹底攪打至蝦肉能緊密粘連在一起)
3.將攪打上勁的蝦蓉中調入少許厚厚的生粉水繼續攪打上勁備用;油條切去兩頭,取中間膨鬆較好的部分切成小段並將手指插入油條中間,小心的將油條中間壓空備用
4.將蝦蓉用手均勻的塞入油條中間的空心部分;鍋中放油燒至5成熱(放個筷子進去試油溫,筷子底部冒小泡即可)放入油條蝦改中小火炸至油條顏色變深,蝦肉變硬盛出備用
5.鍋中油再次燒至滾熱,將炸好的油條蝦倒入繼續復炸至香脆(約10幾秒即可)控油撈出,待涼後和菠蘿、沙拉醬一起拌勻,最後灑上黑芝麻即可
烹飪技巧
1、做這道菠蘿油條蝦最好選擇鳳梨來做,水份更多,味道更甜;
2、油條一定要選取膨鬆度較好的,兩頭切去,取中間部分切段;
3、厚生粉水就是生粉加一點點水調成較厚的漿糊狀態;
4、如果選用明蝦,儘量挑大的買;明蝦剝殼略微費事,飯店一般選用冰凍蝦仁;
5、剁蝦仁前用刀背將蝦仁拍扁再剁會更方便;攪打蝦蓉的時候一定要徹底打到蝦蓉粘在一起上勁為止,這樣可確保蝦膠有彈性口感好;
6、油條蝦第一次用五成油溫炸,放進後改中小火炸是為了保持低溫讓油條內部的蝦蓉成熟;成熟後撈出第二次熱油炸,是為了讓油條蝦外脆裡Q,口感最好;
7、沙拉醬選擇「卡夫奇妙醬」口感更好,淘寶網有售,或者也可以用普通香甜色拉醬,注意要等油條不燙時再加入拌勻。
雞湯油條豆腐腦:
用料:黃豆175克、油條適量、食鹽6克、醬油20毫升、香醋10毫升、水1300毫升、內酯(葡萄糖)2.6克、香菜2根、芝麻油10毫升;
做法:
1.將黃豆和清水分兩次倒進料理機中做出生豆漿,研磨的次數一般是三到四次,儘量讓黃豆磨的細一些,豆漿出的多一些
2.準備一鍋雞湯,將豆漿過濾到鍋裡,調中火開始煮豆漿
3.在豆漿第一次沸騰的時候不要以為豆漿已經煮熟了,這是假沸,是豆漿中的某些物質受熱冒泡的現象。如果食用這個時候的未熟豆漿會導致中毒。
4.在豆漿第一次沸騰時就需要揚湯止沸,不停的用勺子攪拌豆漿,如果豆漿實在冒泡的厲害可以先調小火。一直到豆漿的泡沫部分變少,豆漿本身的漿汁在沸騰,有非常濃鬱的豆香味時豆漿才算煮熟了。
5.將煮熟的豆漿稱量一下,好配置相應的內酯。
6.製作豆腐腦的葡萄糖內酯和豆漿的比例是3:1000.按照895g的豆漿來算就需要2.6g的內酯。用1/4小勺的量勺來量的話大約是5平勺。量取5平勺葡萄糖內酯放入金屬內膽裡
7.加入大約20ml的熱水,將葡萄糖內酯融化掉
8.將煮好的豆漿從距離葡萄糖內酯大約15釐米的地方衝下來
9.蓋上木桶蓋子,靜置20分鐘
10.20分鐘後揭開木桶蓋子,將最上面的浮沫用湯勺小心的撇掉,出現的就是白嫩潤滑的豆腐腦了。取一隻碗,盛上三勺熱的雞湯,放上3g的鹽
11.用湯勺慢慢的「片」幾勺豆腐腦進碗
12.一般大半碗就夠了
13.加入一半調料量的醬油,醋,麻油
14.將小段的油條放進去
15.最後將香菜切碎放在最上面,雞湯油條豆腐腦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