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28日電 因養犬引發的犬傷人、犬擾民等問題已成為我國城市的一大公害。目前,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武漢5個城市正在加大養犬管理專項整治工作力度。
北京:公安部門開展兩個月養犬管理專項整治
北京市日前啟動了以「創建和諧社會,爭做文明養犬人」為主題的養犬管理專項整治工作,將重點整治無證養犬、公共場所違規遛犬等問題。
據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總隊副總隊長唐雲利介紹,將從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開展為期兩個月的養犬管理專項整治工作。具體措施包括:第一,召開動員大會,對全市養犬管理專項整治工作進行專題部署;第二,重點解決無證養犬、重點管理區飼養大型犬、一戶養多犬、遛犬不拴犬鏈、違規進入公共場所、犬破壞環境衛生等突出問題;第三,從現在起到年底分宣傳動員、執法檢查和評比驗收三個階段組織7個有側重點的專項執法工作;第四,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第五,宣傳、督促市民及時辦理養犬登記手續,定期為犬只進行狂犬病防疫。
唐雲利說,北京市公安機關希望在集中整治後全市養犬管理工作實現「四個百分百、三個沒有、兩個基本解決、一個明顯減少」的工作目標。「四個百分百」即養犬登記、年檢率達100%;登記犬只預防狂犬病疫苗的接種率達100%;入養犬戶宣傳達100%;發現流浪犬的捕捉率達100%。「三個沒有」即城區(除自然村落)沒有大型犬、烈性犬,一戶養多犬的現象;農村地區對飼養大型犬實行拴養、圈養,街面上沒有大型犬的現象;市場、商店、商業街區、飯店、公園、公共綠地、學校、醫院、展覽館、影劇院、體育場館、社區公共健身場所、遊樂場、候車室、風景遊覽區等公共場所沒有違規遛犬的現象。「兩個基本解決」即遛犬不拴鏈、犬隨地便溺破壞環境衛生問題得到基本解決;非法犬類交易市場,街面流動無照售犬,犬醫院、犬用品商店超範圍經營等問題得到基本解決。「一個明顯減少」,即犬傷人、犬擾民等問題明顯減少。從而,創建和諧美麗的北京。
上海:需要建立兩大機制
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長江憲法說,根據1993年制定的《上海市犬類管理辦法》,上海的公安、畜牧獸醫和衛生部門共同負責犬類管理。目前,上海違規養犬的主要問題是無證養犬、一戶多犬和管犬不嚴。
江憲法說,上海市採取的措施,一是加強犬只管理,首先是要加強犬只管理登記。一直以來,上海對犬類的飼養、養殖、銷售實行許可制度,經批准飼養犬類的居民戶只準飼養1條觀賞犬。今年以來,上海還開始對犬類進行「電子身份證」管理,目前已有6.5萬隻犬植入了「電子身份證」。各區縣的犬類專管員只要用手持讀卡器讀取每隻犬的16位身份證號碼,就能在第一時間上網或通過簡訊查詢到與之相關的基本信息,其中包括它是否接種過狂犬疫苗。
二是,規範養犬行為。江憲法說,養犬者應在準養犬頸部佩戴由市公安局統一製作的圈、牌;除領證、檢疫、免疫接種和診療外,禁止攜帶犬類進入道路、廣場和其他公共場所;因犬類領證、檢疫、免疫接種、診療,而攜犬進入道路、廣場和其他公共場所的,應當束以犬鏈,並採取防止犬類咬傷他人的措施;犬類在道路、廣場和其他公共場所便溺的,由攜犬者立即予以清除;禁止攜犬乘坐公共運輸工具。
三是,及時處理犬類傷人事件,依法滅殺狂犬。江憲法說,發生犬類咬傷他人事件後,養犬者必須將犬類送往指定地點限期留驗。
江憲法說,要根治狗患,光靠政府一家是管不過來的,全社會還需要建立兩大機制:第一,養犬者需要提高養犬文明意識。「否則,即使給所有的狗上證,行政機關也無法對每隻狗進行實時監控。養犬者忽視養犬文明,將導致犬類管理行政成本過高,損害的是無犬群眾和文明養犬者的利益。」
第二,要培育發達的社會管理服務力量,建立符合實際的市場機制。「從出生到死亡,狗的事情很多,不可能靠某一個部門管起來。」江憲法說,「社工隊伍、協管員、居委會、物業公司都應該參與到文明養狗管理中去,為養犬者提供口罩、狗繩等必需的強制裝備。」目前,狗傷人事件引發了許多群眾之間的矛盾,江憲法認為,應倡導養犬強制保險制度,保護被傷害者的利益。
天津:從整治無證養犬入手加強養犬管理
天津市針對一個時期以來違規養犬問題突出、市容環境衛生破壞、犬只傷人時有發生、涉犬案件增多等實際情況,從9月12日起,從治理無證養犬入手,組織開展「集中治理違規養犬行為專項行動」。通過專項治理,目前天津市無證養犬、遛犬不牽領等問題得到了有效遏制,大型犬、烈性犬明顯減少。行動開展的一個月時間裡,天津市新登記辦證20487個,查處違規犬5437隻,其中大型犬133隻。
天津市公安局局長武長順介紹,天津市各公安分局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了具體方案,採取日常檢查與突擊清理相結合的工作方式,加強巡視檢查,適時組織清查,及時收繳違規犬,督促無證養犬群眾及時辦理養犬證。公安局還主動邀請工商、衛生、市容、環保、畜牧、動物檢疫等部門負責同志召開工作協調會,與各部門就如何貫徹落實《條例》、加強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和共同開展好養犬管理工作進行了研討。公安治安管理總隊按照要求,迅速成立了10個工作組,分別深入全市18個區縣進行檢查推動,也促進了該專項行動的深入開展。
天津市公安局在調研的基礎上,確定了專項行動的五個治理重點:一是治理無證養犬,逾期未年檢犬,重點區飼養大型犬、烈性犬問題;二是治理遛犬不拴鏈,違規進入公共場所、繁華地區等遛犬行為;三是治理以經營犬類診所、犬類用品商店等為掩護,販賣、寄養犬只的行為;四是及時捕殺瘋犬、病犬,避免其造成危害;五是治理非法犬類交易活動。
廣州:增強市民守法意識
廣東省衛生廳通報的狂犬病疫情顯示,近年來廣東的狂犬病疫情與全國其他省份一樣呈逐年上升趨勢,今年1至9月共報告狂犬病病例265例,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5%,而在十年前的1996年,廣東省狂犬疫情全年僅為12例。
安全合法養犬,避免「養犬為患」既是一個道德問題,也是一個法律問題。廣州市公安局副局長何靖說,為防止狂犬病的大量發生,廣州控制城市養犬的態度一直很堅決。早在1997年,廣州就開始正式實施《廣州養犬管理規定》,劃定了廣州養犬的主要限養區。在限養區裡,人們養犬須經當地公安機關批准,並對犬只進行免疫注射後才能飼養。限養區每戶人家僅限養犬一隻,且所養之犬長度須小於60釐米,高度須小於14釐米。辦證費用為每隻1萬元,每年的年審費用為6000元。在廣州,想合法地養條狗,費用是全國最高的。何靖說,政府出臺的高收費制度旨在控制城市養犬的數量,但事實上,由於市民合法養犬的意識薄弱,對狂犬病危害認識不足,致使非法養犬者大有人在。
據廣州市公安局的初步統計,廣州市在限養區內飼養的犬只在15000隻左右,但也多達4萬多隻的說法,但真正辦理準養證的才800多隻。何靖說,如果市民群眾合法養犬的意識跟不上,即使把養犬登記的費用降低,非法養犬也未必就能控制住。
何靖說,廣州市近期加強養犬管理的措施有三項:第一開展對群眾的宣傳教育,增強群眾守法意識。第二,要求社區民警主動上門服務,督促居民按時年審和犬只疫苗注射,建立轄區養犬戶的檔案。第三、開展清查整頓非法養犬行動,尤其是整頓城中村養犬,清理街邊流浪犬,為廣大群眾創造好的生活環境。
武漢:對養犬實行電子晶片管理
從今年6月1日起,武漢市正式施行《武漢養犬管理條例》,設立限養區和禁養區,並對限養區內的城市居民養犬實行電子晶片管理。
犬只一經注射電子晶片就擁有合法的身份證明,而且不會重複。電子晶片包含大量信息,如養犬戶信息、犬只信息、免疫信息、違法信息、年檢信息等。
武漢市公安局副局長夏志剛介紹說,武漢市是全國整治「狗患」較早的城市之一。1995年,武漢市出臺了《武漢限制養犬規定》,將全市7個中心城區列為限制養犬區;今年3月1日,武漢開始施行的《治安管理處罰法》也首次將「寵物擾民」行為納入處罰範圍:「飼養動物幹擾他人正常生活,或者放任動物恐嚇他人,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夏志剛說:「武漢市對城市養犬實行辦證管理和晶片管理,有兩點十分明確。一是有關方面每年可定期對犬只進行狂犬病疫情檢查,能把犬只對人群傷害後的發病率降到最低;二是如果犬只禍害人群,有關部門都可隨時查到犬只的主人,有人對相關事件負責。」他介紹說,為了提高城市養犬的辦證率,武漢市改變了以往對養犬辦證設置高門檻的做法,大幅度降低了對養犬辦證的相關費用。
(責任編輯: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