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至7月上旬,由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重症醫學專科聯盟發起,北京重症超聲會主辦,中國重症超聲研究組,湖南省重症超聲工作組承辦,湖南省重症超聲工作組舉辦第一屆「重症超聲-超聲重症」 重症救治雲病例秀在湖南落地。組織方面向湖南以及全國重症、急診領域,廣泛徵集重症超聲病例,採取病例匯報-嘉賓討論-專家點評的形式,通過網絡直播,結合具體的病例,實實在在解決重症救治過程中的具體問題。
經過長達兩個月的網絡病例直播展示,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莊水龍憑藉《當成人房缺遇上ARDS,右心保護如何做?》案例的精彩演講勇奪比賽第一名,同時獲得了中華醫學會重症醫學分會重症超聲培訓師資格。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武均主任、湘雅醫院張麗娜主任等國內重症醫學領域專家參與討論,並對醫院重症醫學專業水平給予了高度評價。病例的成功展示,得益於醫院領導的全力支持,更得益於重症醫學科、急診科、超聲科同事的齊心協作和合力共為。
重症超聲具有動態、實時、無創、便捷、可重複的特點,不僅可用於病情評估,即使發現問題,還可以進行多目標整合動態評估,與其它監測手段共同獲得重要數據,為診斷與治療的調整,提供及時、準確指導。
醫院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胡柯在支援湖北黃岡期間,運用超聲技術診治重症新冠肺炎患者
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莊水龍在支援定點醫院期間,運用超聲技術診治重症新冠肺炎患者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捲祖國大地,在此次艱苦卓越的抗疫戰鬥中,重症患者的救治尤其牽動人心。在三級防護環境中,重症超聲作為重症醫護工作者的有力武器,因其獨特的優勢,在新冠肺炎的救治中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廣泛用於重症患者的病因診斷、病情評估並指導治療。醫院重症醫學科醫生們在參與援鄂醫療隊、援定點醫院醫療隊一線救治的過程中,充分運用重症超聲技術,為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治療提供了有力支撐。
醫院重症醫學科自2008年創建以來,緊追現代醫學科技潮流,為重症患者的可視化和數位化精準治療搭建了重要平臺,也為提高醫院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2019年,醫院成立急危重症救治中心,重症醫學科、急診科、院前急救科密切協作、分工負責,建立起以患者為中心,多學科協同救治的大急診體系,實現院前急救、院內搶救、重症救治一體化管理,為益陽市急危重症患者打造出一條生命救治綠色通道,為百年老院重新啟航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來源:益陽市中心醫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