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崔朝勃:起死回生的重症醫學追夢人

2021-01-09 河北新聞網

5月19日,河北日報、河北電臺、河北新聞網等11家省內主流媒體記者採訪了衡水市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衡水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ICU)兼呼吸內科主任崔朝勃。他說,重症醫學是他心中的夢,也是他一生的追求,而幫助病人恢復健康則是他最大的快樂。

5月19日上午,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病房內,崔朝勃正在詢問患者恢復情況。 王萌 攝。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王萌)河北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從今年4月份開始進行「美麗河北·最美醫生」推選展示宣傳動員活動,發動群眾尋找、發現、推介身邊的「最美醫生」。5月19日,河北日報、河北電臺、河北新聞網等11家省內主流媒體記者採訪了衡水市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衡水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ICU)兼呼吸內科主任崔朝勃。他說,重症醫學是他心中的夢,也是他一生的追求,而幫助病人恢復健康則是他最大的快樂。

    5月19日上午,通宵做完一臺手術的崔朝勃略帶疲憊,但是他身上散發出來的儒雅氣質和平和心態,就像一名慈祥的教授學者。提起重症醫學和患者,他便精神抖擻、充滿精氣神。

    ICU重症室,一個特殊醫療崗位,每天進來的患者都是無意識、呼吸衰竭等危重病人,生命的重生和離世經常在這裡上演。崔朝勃說,每當挽救了一個生命,特別是年輕生命時,他內心總是充滿成功的喜悅。他至今仍然記得2009年時挽救的一位危重患者。患者是一位9歲小女孩,從床鋪上不小心掉下來,當場昏迷,經診斷為嚴重肺水腫。女孩面臨生命危險,家裡人把壽衣都已準備好。由於崔朝勃所在的重症科室當時剛剛組建,經驗不足,醫院規定不收治小孩。但是看到在生命邊緣徘徊的年幼女孩和家長的無奈痛苦,崔朝勃決定為女孩救治,經過搶救最終挽救了小女孩生命。看到孩子轉危為安,全家人感激涕零。這件事更加堅定了崔朝勃對重症科崗位的堅守。

    「喘憋5天,發熱3天,高燒不退……」2009年11月28日18時,孕婦王某一入住醫院病房,就引起醫護人員警覺,患者疑似患有甲流。29日2時30分,檢測結果出來果然印證了他們的判斷——患者甲型H1N1核酸檢測陽性。診斷結果為,患者患甲型H1N1流感(重症)、肺炎、呼吸衰竭(Ⅰ型)等合併症,而且孕婦腹內還有8個月的胎兒。為重症甲流孕婦患者施行手術,當時在河北省還是首例。為了救治孕婦及胎兒,崔朝勃領銜,醫院多科室協作,最終成功救治了母子,患者於12月22日痊癒出院。在得知患者家境困難後,崔朝勃與護士長馬洪芳發起全科人員為患者捐款,為患者家屬減輕經濟負擔。

    幫助患者減輕病痛是崔朝勃的使命、習慣。5月19日上午,在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病房裡,69歲的郎加順因患有肺氣腫已經在醫院住了4天,剛來醫院時病得很厲害。「看到崔醫生,我心裡就踏實了,病就好了一半。」郎加順告訴記者,他有崔朝勃手機號碼,每當身體患病就會聯繫崔朝勃。郎加順說:「對我們來說,崔醫生就跟家人一樣。」

    崔朝勃還曾主動請纓投身汶川大地震救災、衝在抗擊非典最前沿,參與制定防治預案,編寫培訓教材。他不負重託,指導並參與了衡水唯一一例非典病人的救治、成功組建衡水首家重症醫學專科……撐起了無數患者的希望!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崔朝勃平時最大的娛樂就是孜孜不倦研究專業知識。多年不懈努力和執著追求,讓他在臨床、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夜間無創通氣在COPD緩解期的治療》、《細菌提取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的作用研究》、《超聲檢查在肺血栓栓塞症與下肢深部靜脈血栓形成中的應用》等科研工作均獲衡水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目前崔朝勃承擔了「國家科技部十一五、十二五課題次大面積肺栓塞」的RCT研究、肺栓塞的註冊研究、機械通氣的肺損傷等多項研究課題。

    在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院長蘇振武看來,「最美醫生」最基本的條件就是會看病,把病治好。蘇振武說,作為一名知名危重症專家,崔朝勃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紮實的基本功。做為學科帶頭人,崔朝勃在提高自身醫術水平的同時,甘為人梯,積極指導青年醫師開展工作,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各項醫術經驗傳授給後生晚輩。他每周至少安排一次教學大查房,帶領各級醫師以及學生逐個查看病人,手把手教同學們查體、閱片,碰到典型病例還會詳細的講解;在每月一次的病例討論會上,崔朝勃經常以一些疑難的不典型的病例為例,開闊知識面,為醫院培養了大批骨幹力量。

    崔朝勃還積極開展對基層醫院的繼續醫學教育,為農村留下一支穩定的醫學專家隊伍。他把自己的學習資料複印分發給基層醫生,對基層醫生不分節假日進行指導,先後到冀州、饒陽、故城等地醫院和衛生所進行講課,現場解決疑難病例,並幫助當地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儘管崔朝勃的時間安排很緊湊,但仍然加入到衛生下鄉醫療隊中,每年少則幾十次,有時在基層一待就是1個月,為農村患者耐心診斷,細心地介紹科學的治療方法和保健知識。

    崔朝勃常常跟同事和學生說,要待病人如親人。每當病人對病情有疑問,他總是能耐心的解答;每當病人受到疾病困擾,意志消沉,他總能用幽默的語言、積極樂觀的精神感染和鼓勵病人。「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讓崔朝代勃贏得了病人的信任和敬重。

    崔朝勃用他高超的醫術,解除了危重患者的疾病和痛苦,挽救了他們的生命,讓他們與家人團聚。他用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到重症醫學研究和危重患者治療中,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鋪就危重患者的健康之路、用實際行動詮釋醫生之美!

相關焦點

  • 衡水: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公開招聘100名護士
    長城網衡水1月16日電(扈煒)14日,《衡水市直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實施方案》公布,衡水市惟一的國家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100個護理崗位虛位以待,讓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生新年伊始就得到一份驚喜。
  • 衡水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將投資20億元建南部新院區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陳鳳來)日前,衡水市政府新聞辦就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南部新院區項目建設情況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衡水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將投資
  • 衡水市推進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南部院區項目建設 總投資20億元
    新聞發布會現場 張瑞/攝  7月26日上午,衡水市政府新聞辦就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南部新院區項目建設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共衡水市委外宣局副局長信志鋒主持發布會。  曹雙清說,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是衡水市唯一一所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擔負著全市440多萬人民的醫療保障任務。隨著社會物質文化的快速發展,人們對醫療健康的需求呈現了快速增長的趨勢。本著維護廣大群眾健康、滿足人民健康的需求,衡水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市區南部選址建設一所新院區。
  • 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護理部主任童莉
    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護理部主任童莉    童莉,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護理部主任、衡水市護理學會理事長、河北省護理學會常務理事。參加工作21年來,先後獲得中國醫院協會第一屆醫院護理管理先進個人、河北省優秀科技工作者、衡水市第六批市管優秀專家、衡水市傑出青年崗位能手、衡水市「三八」紅旗手標兵、衡水市「巾幗建功」明星、市直優秀共產黨員、衡水市衛生系統先進個人、衡水市科協系統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想爆料?
  • 河北衡水市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實行雙向轉診制度
    很多農民不願進城看病除了怕花錢,還有兩個擔心,一是掛號難,二是坐車難,可河北衡水市饒陽縣崔口村的農民呂杏榮卻常常坐著「專」車到衡水市的唯一的國家級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去看病。她乘坐的「專」車是這家醫院派出的轉診車,這種專門為農民進城看病準備的車在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共有11路,分布在衡水市轄的11個縣市區。
  • 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推行6S管理紀實
    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推行6S管理。圖為6S管理小組在行動。  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推行6S管理。圖為乾淨整潔的治療室。  「變化真的太大了,可以用『煥然一新』來形容!」  近一段時期,在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處處都能聽到醫護人員這樣發自內心的感嘆。
  • 衡水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南院區建設現場
    總建築面積19.93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 11.24 萬平方米,包括5層綜合門診醫技樓、婦產專科樓、全科醫生培育基地、兒童專科樓、綜合內科樓、中醫養生樓、辦公樓、科研樓、腫瘤基地綜合住院樓、城市公廁等;地下建築 2 層,建築面積 8.69 萬平方米,包括營業餐廳、人防急救醫院、人防物資庫、停車場、汙水處理站、機房、庫房、洗衣房等附屬設施。
  • 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訂單式」幫扶獲實效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通訊員盧喬 記者陳鳳來)「感激不是寫在紙上的,而是發自內心的,在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以下簡稱哈院)對口支援的三年中,我們的醫療糾紛減少23%,住院人次增加13.3%,患者和社會滿意度大幅提升。」見到來對口幫扶、現場辦公的哈院院長蘇振武,武強醫院院長田培哲由衷地說。
  • 衡水市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對口援助安平縣人民醫院記事
    昨日上午,安平縣人民醫院副院長趙建相,談起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開展的對口支援縣級醫院工作時道出了心聲。同時對急診溶栓綠色通道進行規範,並參與重症患者的救治、會診,使多名危重病人轉危為安。  口腔科息雪娜業務能力強,來到口腔科伊始,她發揮特長,全面參與院內門診工作,無論多晚隨叫隨到,並指導年輕醫生的診療,為口腔科的建設做出很大貢獻。  腎內科王曉玲針對腎內科領域的技術和診斷上存在的問題具體指導,針對常規診斷不標準、不規範,工作制度不健全的問題,她逐一講解做演示。
  • [投訴] 衡水市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病人搶救中去世 盼查明死因
    120急救車到達後,救護人員採取了急救措施,我們合力把她抬上擔架,送往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搶救。 上午11點左右到達醫院並進行搶救,下午1點多轉入重症監護室,到2月8日晚上11點左右姐姐就去世了。期間先後四次共交費1萬3千多元,哈院於7日下午4點和8日下午4點安排了兩次親屬探視。我父親說,7日下午探視時她雙目緊閉,口唇、手指青紫,呼吸困難,帶有氧氣罩呼吸機。
  • 番禺區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二區正式啟用
    廣州日報記者12月1日獲悉,番禺區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ICU)二區近日正式啟用,標誌著該院臨床診療和急危重症疾病救治方面邁上新臺階。ICU是醫院集中監護和救治重症患者的專業科室。重症患者的生命支持技術水平,直接反映醫院的綜合救治能力,體現醫院整體醫療實力,是現代化醫院的重要標誌。番禺區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2005年11月成立,在院領導及學科帶頭人的帶領下,依靠科學管理,近年來得到快速持續發展,挽救了無數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目前,該科已成為番禺區臨床重點專科,是番禺及周邊地區各種急危重病人的救治中心,是各臨床科室的堅強後盾。
  • 醫院重症醫學科莊水龍醫生在湖南省瀟湘爭霸重症超聲雲病歷秀...
    5月初至7月上旬,由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重症醫學專科聯盟發起,北京重症超聲會主辦,中國重症超聲研究組,湖南省重症超聲工作組承辦,湖南省重症超聲工作組舉辦第一屆「重症超聲-超聲重症」 重症救治雲病例秀在湖南落地。
  • 蘇州科技城醫院急重症科汪明燈:重症醫學科醫生的痛苦和無奈
    蘇州科技城醫院急重症科汪明燈:重症醫學科醫生的痛苦和無奈 2019-08-27 1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重症醫學科護士長陳靜——抗疫一線...
    人物簡介:陳靜,女,1973年7月生,浙江海鹽人,中共黨員,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重症醫學科副主任護師、護士長。2014年隨醫療隊赴西非支援抗擊伊波拉疫情,2018年隨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執行「和諧使命-2018」任務。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她帶領團隊馳援武漢,在漢口醫院奮戰8天8夜後,轉戰火神山醫院。
  • 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教授支援抗疫再出發
    △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教授康焰 接國家衛健委指令,1月12日上午,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院長、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教授康焰 緊急奔赴河北石家莊 ,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提供支援。
  • ...生死」守護 ——記援鄂醫生、盟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於愛利
    大多數人「止步」的重症病房(ICU)是每個醫院最特殊又不可或缺的科室,或許因為事關生死,或許因為有專門的醫護人員24小時輪流陪護,它既神秘又讓人敬畏,ICU門外不乏或焦急或祈禱的病患家屬,而厚重的門內又是怎樣一番景象無人知曉。
  • 才進家門又出發——北大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安友仲教授再度出...
    4月20日是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完成新冠肺炎救治任務返京醫學觀察期滿的日子。就在130多個家庭喜迎團圓之際,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安友仲教授再次接到國家衛健委緊急任務,作為專家組成員隨「中央指導組赴西南地區工作組」前往西南邊境,指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4月21日立即啟程。
  • 和平裡醫院-脊骨神經醫學、經絡學與臟腑病關係研討會
    為推進中西醫結合事業發展,12月12日,北京市和平裡醫院召開脊骨神經醫學、經絡學與臟腑病關係研討培訓班,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骨傷科研究所副教授陳朝暉,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康復醫院-北京康復醫學院中醫骨傷康復首席專家寧煜主任,和平裡醫院部分領導班子成員、及脊骨神經學者出席研討會。
  • 重症醫學團隊新觀點刊登《新英格蘭...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2020年10月29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羅哲主任醫師團隊在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針對「Timing of Initiation of Renal-Replacement Therapy in Acute Kidney Injury」,即急性腎損傷患者腎臟替代治療的啟動時機發表了通訊文章,提出了針對危重患者啟動CRRT的新觀點:ICU醫生不應該單純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