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大媽再現「么蛾子」,豬年菜色太應景,窩窩頭有點嚇人了

2020-12-05 樂魚愛美食

食堂,聽起來就是一個讓人感覺到幸福的地方,畢竟,吃東西本身就是一件十分享受的事情,如果食堂的做飯的大媽廚藝再好一些,更是讓人覺得特別的美滿。為了能夠給來食堂就餐的人們有更多更好的享受,食堂大媽們也是紛紛出絕招,各種研製新的菜色,不過,有時候可能想法很美好,做出來的東西一不小心就成了黑暗料理了。

還記得那些年食堂讓人叫不出名字的菜色嗎?這種創新的精神還在不停的延續,這不,上了班,發現食堂大媽又現「么蛾子」了,新出的菜品讓人看了之後是一言難盡。

蒸蛋是很多人都很喜歡的一道菜,蒸出來的雞蛋糕又滑又嫩,吃到嘴裡又十分的綿軟,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都可以很放心的食用,而且還有很好的營養成分在裡面。但是,用蘋果做蒸蛋你吃過嗎?就是把蘋果中間的芯挖出來,然後把調好的雞蛋倒進去蒸好,反正小編看過之後只有一個感覺,這個東西該從哪下口啊?

哈密瓜應該是很多人都十分的喜歡的一種水果,那苦瓜呢,雖然可能有些苦,但是,如果處理得當的話,也是能夠避免那麼苦的,之前有人就推薦給小編,說哈密瓜涼拌苦瓜,據說問道還不錯,但是,食堂大媽,你是不是聽錯版本了,哈密瓜炒苦瓜是什麼鬼,小編不多說了,感興趣的小夥伴不如你們自己在家試一下,這味道真的是難以言喻。

芒果,真的是味道很好的一種水果,吃起來甜甜的,很多人都很喜歡,但是,把芒果和泡椒搭配到一起你敢相像嗎?我的天呢,小編這道菜還真沒吃過,不過簡單的相像一下,如果你把泡椒雞爪的雞爪變成芒果,嗯……這個味道,恕在下實在難以想像,不知道有沒有嘗過的小夥伴來分享一下這道菜的味道?

最後一個重頭戲來咯!你猜這是什麼?估計很多人都會說,豬鼻子。今年是豬年嗎,估計食堂大媽也是想著圖個吉利,應個景,於是,靈機一動就出來了這麼個造型的窩窩頭,沒錯你妹看錯,這個實際上並不是豬鼻子,而是偽裝成豬鼻子的窩窩頭,這個窩窩頭真的就有點過分了,食堂大媽你是認真的嗎?這個樣子的窩窩頭有幾個敢買的呀,真的是有點嚇人了。

不過,不管怎麼說,好不好吃我們暫且不說,但是食堂大媽每天為了給我們做不同的菜也是十分的辛苦,讓咱們吃著還能樂呵著,也是不容易,在這裡,小編替各位謝謝食堂的工作人員了,不過,咱以後還是多做些靠譜的食物吧,拜託了!以上幾種黑暗料理,你最想嘗試那一道呢?

相關焦點

  • 雲南農大發現「么蛾子」命門
    雲南120餘個縣受危害 「這就是個『么蛾子』,一點不錯。」桂富榮從一個長得與冰櫃類似的恆溫恆溼實驗箱中拿出一個培養皿。培養皿中放著的新鮮玉米嫩葉上,是草地貪夜蛾的卵塊。
  • 這是什麼么蛾子啊?
    萬能的條友,請問這是什麼么蛾子啊?長得像架戰鬥機,有七八公分長,還挺漂亮。這是益蟲呢,還是害蟲?
  • 「美人計」誘殺「么蛾子」
    嚴防「么蛾子」捲土重來便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在田地裡如路燈一般的裝置叫「性誘劑誘捕器」。如同施行美人計一般,性誘劑不斷釋放雌蛾的通訊信號,吸引雄蛾前來交配,隨後將雄蛾困進誘捕器。這種誘捕器可用于田間蟲情監測,也可以誘殺雄蛾減少田間雌蛾的交配。依靠該所技術團隊的研發成果,性誘劑釋放的信息高度專一,只吸引草地貪夜蛾的雄蛾「入甕」,而非其他昆蟲,準確率高達95%。
  • 「么蛾子」要來整事了!早發現,早治療!
    有一種么蛾子食量大、特能飛並且還特能生。我國發現這種么蛾子時間是2018年12月26日,發現時間早。防禦及時,所以去年沒在中國造成太大危害。據央視報導,2020年,受境外蟲源、省內定殖蟲源和國內回遷蟲源「三股勢力」的疊加影響,截至4月19日,已在15個州市101個縣發生,累計發生面積62萬畝次。那麼究竟是什麼蟲子危害這麼大呢?
  • 長沙機場口岸截獲巨大「么蛾子」
    長沙機場口岸截獲巨大「么蛾子」 2017年9月2日         這隻蛾子是名副其實的「大么蛾子」——烏桕大蠶蛾,又名蛇頭蛾。烏桕大蠶蛾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蛾類,數量稀少,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根據我國相關規定,動物標本屬於禁止進境物。因為昆蟲標本由昆蟲的屍體製作而成,有可能攜帶疫病。
  • 「么蛾子」又出現!目前情況如何?
    近日,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馬蹄鎮的一處玉米地裡出現了「么蛾子」,這是四川省今年繼達州達川區之後的第二起。具體詳情如何?目前防治得怎樣了?03如何防治「么蛾子」?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病蟲草害防控研究室主任王振營介紹,對草地貪夜蛾的防治以幼蟲為主,「首要的措施是蟲情測報。什麼時間會遷飛到哪裡?蟲子發育到哪個階段?必須得清楚。」
  • 玉米窩窩頭怎麼做?大媽教你做法,簡單易學,窩窩頭香軟可口
    玉米窩窩頭怎麼做?大媽教你做法,簡單易學,窩窩頭香軟可口玉米窩窩頭就是粗糧中的一種,做好之後顏色金黃誘人,吃起來有一點點的甜味,不管拿來當早餐,還是配著菜來吃,都非常的合適,那麼玉米窩窩頭要怎麼做呢?下面就把大媽製作窩窩頭的方法分享給大家,簡單易學,做好之後,吃起來香軟可口。
  • 危害巨大的「么蛾子」入侵江蘇 宜興、溧陽等地發現草地貪夜蛾
    有一種「么蛾子」,危害大!在全球已造成超100億美元的損失。    有一種「么蛾子」,大胃王!玉米、水稻、小麥、大麥、高粱……見啥吃啥。    有一種「么蛾子」,飛得快!可在幾百米的高空中藉助風力進行遠距離定向遷飛,每晚可飛行100千米,若在產卵前可遷飛500千米。    有一種「么蛾子」,超能生!
  • 《天官賜福》大IP,《百妖譜》IP也不小,這條件可不差,為何么蛾子不斷
    《天官賜福》與《百妖譜》原著小說皆是精品,皆是大IP,劇情皆是精彩紛呈,這條件可並不差,改編起來並不難、 只是現實並非如此,而且恰恰相反,動畫公司么蛾子不斷
  • 《白鹿原》田小娥死後為何是變成白色么蛾子而不是彩色的蝴蝶呢?
    陳忠實先生對于田小娥的死還做了魔幻的處理,她的屍骨被煅燒之後,天空出現了一群白色的么蛾子……,中國自古有化身成蝶的「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在世為人不能喜結連理,化身成碟亦要比翼雙飛,這是一個美好的故事。
  • 個子小危害大,么蛾子入侵,看看你的家鄉有沒有
    農村的老農民都知道,農民種地不但害怕天氣不作美,比如春種的時候天氣乾旱或者雨水過大,都會影響種地的收成,而且更害怕蟲害,蟲害能讓農民的天地顆粒無收,比如今天我要說的這個蟲害就有這麼大的威力,由緬甸入侵的么蛾子。么蛾子的本名是草地貪夜蛾,俗稱秋黏蟲,別看它只是一隻娥,它可是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預警的超級害蟲。
  • 「么蛾子」明年危害或更嚴重!瑞麗已實行實時監測
    「么蛾子」明年或更猛!今年草地貪夜蛾遷飛入侵雲南其適生區面積幾近全境在雲南16州市125個縣都發生危害草地貪夜蛾是世界性重大農業害蟲,它具有寄主植物廣、繁殖能力強、危害損害重和通過遷飛導致大範圍成災的特點。
  • 非洲"么蛾子"來中國了!一天啃光一片玉米地
    (原標題:非洲「么蛾子」來中國了! 夜間行動,有組織有紀律,攻佔全球,我們戲稱它為非洲「么蛾子
  • 雲南農大發現「么蛾子...
    「這種『么蛾子』特別能飛,每晚可飛行100公裡,它們還擅長群體作戰,很快能啃光一整片玉米地,啃完後列隊遷移到下一片地,外號『行軍蟲』。它們的繁殖速度還特別快,雌蛾一生可多次交配產卵,一般產卵700-900粒,在溫暖的條件下,可產6-10塊卵,每塊100-200粒卵,最多可產卵1500-2000粒。」桂富榮說。
  • 頂梢捲葉蛾,這么蛾子咋又來危害蘋果樹?高溫多雨也沒能擋住它
    最近一段時間,我們煙臺招遠這裡的一些蘋果園裡,出現了頂梢捲葉蛾危害的情況,而且有的果園裡面被這么蛾子危害的還比較嚴重。這些果園的主人就納悶了,都說雨澇防病天旱防蟲,這最近雨水這麼多,咋還這麼多的害蟲呢?先來看一下危害的情況無圖無真相,我們來看一下現場的實際情況,下圖是我今天上午拍攝的照片。
  • 民進黨"白色恐怖"頻出么蛾子
    民進黨當局限制兩岸交流上了癮,頻出么蛾子。近日,臺立法機構的民進黨黨團變更議程,把多個「中共代理人」法案付委。如果根據民進黨的版本,未來臺灣民眾到大陸開會或者籤署相關聲明,可能會遭判刑處理。連日來,臺灣社會及輿論紛紛發聲,痛批這一做法是「藐視民意」且「販賣恐懼」,製造「綠色恐怖」「白色恐怖」。
  • 「美人計」誘殺「么蛾子」|草地貪夜蛾|李繼虎|科技特派員|誘捕器|...
    嚴防「么蛾子」捲土重來便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在田地裡如路燈一般的裝置叫「性誘劑誘捕器」。如同施行美人計一般,性誘劑不斷釋放雌蛾的通訊信號,吸引雄蛾前來交配,隨後將雄蛾困進誘捕器。這種誘捕器可用于田間蟲情監測,也可以誘殺雄蛾減少田間雌蛾的交配。依靠該所技術團隊的研發成果,性誘劑釋放的信息高度專一,只吸引草地貪夜蛾的雄蛾「入甕」,而非其他昆蟲,準確率高達95%。
  • 「么蛾子」要作怪?3000套誘捕器搞它!
    原標題:「么蛾子」要作怪?3000套誘捕器搞它!草地貪夜蛾,您知道是什麼嗎?作為世界十大植物害蟲之一,它的繁殖能力強,對植株危害性大。為了防控這種害蟲,近日,濟源質保質監站在全區範圍內投放了3000套誘捕器,確保秋糧豐產豐收。
  • @湖南人,發現「么蛾子」請第一時間找他們「降妖」
    草地貪夜蛾又稱秋黏蟲,從名字就可以感受滿滿的不友好。在美國佛羅裡達州,這隻么蛾子曾讓當地玉米減產了兩成,危害之大可見一斑。而且它們繁殖非常快,一隻成蟲一次最多可以產卵2000粒,30天就可以完成一個世代,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形成一支大軍。藉助季風,他們可以一晚上遷徙100公裡。這不,短短半年時間,大半個中國就已經被它禍害了。記住,看到這傢伙,不要猶豫,馬上通知當地農業部門,立刻請他們來「降妖」!
  • 針對入侵我國5個月的么蛾子,國家投入5億元救災,它有啥神奇?
    最近,有一種么蛾子來勢洶洶,從2019年1月18日發現入侵我國至今,僅僅5個月的時間,從原本受影響的2個省,迅速發展為18個省市。這種從緬甸進入我國的么蛾子,對植株最大的危害就是太能吃了,尤其是老熟幼蟲的危害最厲害。草地貪夜蛾的幼蟲一般在晚上出來,咬食植物的葉片和根莖。尤其是哪裡嫩,就咬哪裡。一般躲在葉片的背面啃食,啃食之後的葉片表皮呈現明顯的被咬孔洞。低齡的幼蟲還會吐絲,能借風的力量把自己的影響力影響到周邊的植株上,繼續禍害莊稼。嚴重時,能夠將整株玉米的葉片吃光,並且還會吸取玉米的雄穗和果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