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臺北小巨蛋舞臺。
除夕夜還在北京春晚舞臺上與陳慧琳高唱《今夜無眠》的費玉清,在自己的臺北個唱最後一支歌《晚安曲》時,再也hold不住情緒,淚灑當場。
「今晚我們的相逢,不管日後有任何的媒體希望我出現,我也永遠不會再出現了,今晚,也仿佛就是一個永別。」
《晚安曲》在很多大陸歌迷心目中有著很重要的位置,「聽眾朋友,感謝收聽中國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今天的播音到此結束,祝您晚安。」
很長時間內,在大學宿舍裡守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打烊」時必放的曲目,很多人今天才知道是費玉清的歌。
這是農曆新年中費玉清的首場告別演唱會。
實從2018年最後一天的南京,他就開始了將持續一整年的告別演出。
他的告別聲明是去年9月27日發布的公開信,僅僅是兩張手寫紙的照片發布出來,沒有更多的煽情和排場,一如他每次演唱會的現場,你幾乎找不到演唱會場館外有宣傳的海報。這是小哥一貫低調的作風。
他在世界各地舉辦演唱會,每次都特意招呼主辦方「不要漲票價」。費玉清的演唱會幾乎沒有宣傳費,只要有他的演唱會舉辦,似乎永遠擔心的只有座位不夠坐。
能承受如此厚重的愛戴,自然是因為縱橫樂壇45年的費玉清收穫了幾代粉絲,幾乎可謂無死角地全覆蓋各個年齡層。
因此在他的演唱會上不僅經常會看到白髮蒼蒼的老人,還有十幾二十歲的青少年。如此眾多且跨越不同年齡段的粉絲群體,似乎是46年前那個叫張彥亭的十七歲少年不敢想像的。
那是1973年,張彥亭參加臺灣中視的歌曲比賽,獲得第四名算是出道了。他的演藝生涯正式開始則要在1975年結束兵役之後的再次在西餐廳駐唱。
而正式出唱片開始職業歌手生涯,則還要再過兩年用了藝名「費玉青」之後。
他是當時有著「東方維納斯」之稱的歌星費貞綾的弟弟,他還有一個哥哥,當時名叫費正清。姐弟三人棄張改費只是因為最先出道做歌廳駐唱歌手的姐姐張彥瓊。
她特別崇拜《亂世佳人》中斯嘉麗的扮演者費雯麗,因此自己的英文名就叫作Jenny Fei。後來她接棒不再續約的歌廳駐唱歌手蘇芮挑大梁,於是就直接改叫「費貞綾」。
到她小弟弟出道的時候,費貞綾已成為臺灣家喻戶曉的大歌星,還在日本發行過五張專輯。兩個弟弟於是傍著費氏流量先後改名換姓。
只是一樣喜歡唱歌的大弟弟費正清和凌峰幾個人仿效香港的譚詠麟鍾鎮濤等人的溫拿五虎,組成了「溫拿五鼠」樂隊,卻沒什麼成就。於是改藝名叫張菲,孰料竟就此走上臺灣綜藝大哥大的道路。
小弟弟費玉青的名字本來是姐姐費貞綾喜歡的一部戲中男主角的名字,他出道參加比賽時唱的是著名唱作人兼大導演劉家昌為瓊瑤電影《煙雨斜陽》寫的同名主題曲。
費貞綾就將他推薦給劉家昌。他一生的貴人劉家昌當年聽完他演唱後,就認定這是一位難得的唱將,並大膽預測「臺灣歌壇抒情歌曲,女的是鄧麗君,男的是費玉青。」
「青」也變成「清」,於是費玉清就順風順水地開始了職業歌手生涯,為電影配唱,發行專輯唱片。
那是被譽為臺灣樂壇黃金十年的第一年。那一年的臺灣新格唱片舉辦了第一屆金韻獎青年歌謠大賽,湧現了侯德健、羅大佑、葉佳修等一大批出色的唱作人,使得由胡德夫等人開創的中國風民歌開始流行起來。
費玉清正是中國風的唱將。他在1980年代發行的中國風專輯《變色的長城》和《夢駝鈴》兩張都入選了後來臺灣流行音樂100張最佳專輯評選。
尤其是1984年發行的《夢駝鈴》專輯曾經蟬聯13周的流行歌曲排行榜冠軍。也是在那一年他擊敗了三屆臺灣金鐘獎最佳男歌星得主劉文正,在自己第四次提名後終於如願以償。
從1981年開始連續6年成為臺灣金嗓獎十大最受歡迎歌星,他與蔡琴、葉佳修、劉文正等巨星分庭抗禮,並在由蘇芮、羅大佑帶動的歌壇「黑色風暴」中屹立不倒,是整個1980年代臺灣最著名的「金嗓歌王」。
多年以後四大天王開始「橫行」的時候,有一次費玉清在節目中訪問張學友。歌神非常虔誠地問小哥,你還記得當初我參加歌唱比賽出道請教過你怎麼唱歌嗎?費玉清的影響力早已跨越過那道淺淺的海峽了。
大陸歌迷第一次領略到費玉清的風採,要遲到三十年前《一剪梅》在大陸開始播放的時候。電視劇的同名主題曲就是由費玉清演唱的。
但當時很多如我一樣十幾歲的男孩幾乎是不太喜歡這部劇和那首歌的。我天然地將喜歡喊叫哭鬧的臺灣劇和瓊瑤劇劃為等號,喜歡他們的都是媽媽級的長輩。
這些迷戀費玉清的媽媽級歌迷中就包括臺灣本地一位叫作葉惠美的單身母親。
她在離異後艱難地獨自撫養兒子,堅持讓他練習彈鋼琴,最終他成為華語音樂在21世紀的第一個現象級偶像——周杰倫。
周杰倫一直期望能和費玉清合作,以完成媽媽的夙願。
於是2008年春晚上最令人驚喜的節目——周杰倫費玉清合唱的《千裡之外》誕生了。
R&B 的流行風與中國風的巨大反差融合在一起竟然產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效果出奇得好。
成名於上個世紀70年代紅於80年代的費玉清,竟然通過這首歌迅速地吸引了大量年輕歌迷。
新生代的歌迷這才發現他們本以為過時的上世紀的那個聲音,現在聽起來竟然有種強烈的震撼,純粹且美好。
我喜歡上費玉清也是本世紀開始的事了。在網際網路時代開啟時,臺灣綜藝有如意外發現的寶藏而為大陸網民所追捧。
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衛星電視中文臺最早開播的時候,同時代的青少年如我們就尤其喜歡看胡瓜、吳宗憲等人主持的綜藝節目。
但只幾年的工夫,衛星電視中文臺以及代替它的鳳凰衛視都在電視上看不到了。
到了本世紀後,隨著《康熙來了》的熱播,大量以前的綜藝節目在網上被翻出來。
一檔叫作《龍兄虎弟》的節目就深深吸引了我。
當時根本不知道那個和哥哥張菲主持節目的費玉清就是當年唱《一剪梅》的人,更不知道他的演講口才和主持能力、現場反應能力絕對不亞於他的演唱能力。
我最開始著迷費玉清就是看了他模仿陳小雲唱歌的節目。
陳小雲是80年代臺灣著名的方言歌手。周潤發的《英雄本色》中有一段戲是著名的小馬哥血洗楓林閣。
片中小馬哥花盆換槍連續射殺黑社會的背景音樂是閩南語歌曲《免失志》。
它的演唱者就是陳小雲。
陳小雲不僅歌喉清亮,而且唱歌時腰肢扭動,極能帶動場面。
費玉清開始主持《龍兄虎弟》中模仿秀的頭炮就是模仿陳小雲的現場演唱《愛情恰恰》,每每模仿,爆笑當場。
模仿能力惟妙惟肖的費玉清略帶誇張地生動表演,直接帶動了節目收視率的節節攀升。
於是區別於大哥張菲的小哥費玉清就這樣走進了我的視野。
就像他在南京告別演唱會上的演唱一樣,他的演唱會不會有那麼多的舞檯燈光造型設計,幾乎都是他一個人一首接一首地唱。
但每首歌的中間,他都會講講這首歌的特點,背景故事以及人生感悟等。他的聊天永遠不會沉悶,間或穿插的妙趣橫生的段子就讓人在聽歌之餘忍俊不禁。
而實際上,費玉清收穫更年輕一代的歌迷也大多是因為他在網絡上流傳的一個個段子。
超越他模仿能力的就是他講幽默笑話的能力,而這些有顏色的笑話讓他在新世紀和他同齡的歌手大多退休或被江湖遺忘時,他依然被粉絲所尊崇。
在網絡上,常青樹費玉清被網民稱為「汙王」。
儘管對於這種「成名」的方式並不是他的初衷。每每在演唱會現場,歌迷也都會特別要求小哥多講幾個段子。
費玉清的段子開黃腔尺度拿捏得當,不低俗不下流,做到了雅俗共賞。
這些主持講段子的功夫都是他當年在歌廳駐唱時期鍛鍊出來的,作為歌手出身的他兩次獲得金鐘獎的綜藝節目主持人獎,而以主持為主的胡瓜、吳宗憲等人也不過僅僅一次而已。
即便到了大陸,每每做節目時,臺下觀眾最期待的也竟然都是費玉清講段子。
於是段子手費玉清憑藉超人的口才跨越了年齡障礙成為近些年娛樂圈的人氣王。
但每一個善於帶給別人快樂的人背後,都有一顆憂傷的心。
每一場費玉清的演唱會,都會讓各個年齡段的歌迷心滿意足,中國風抒情歌、現在的流行曲風以及當下的金曲翻唱,當然還有每場必有的數量充足的段子,都使得演唱會成為一場名副其實的視聽盛宴。
可是繁華背後,當費玉清親手寫下「退休」聲明的時候,我們才發現,那個舞臺上口若蓮花的小哥內心竟然有著難以逾越的障礙。
痛失雙親,讓他的孤獨和失落往往在舞臺上獲得如潮的掌聲後更加強烈。平素他與母親住在一起,2010年母親逝世他很久沒法走出傷痛的情緒,2014年演唱會他因思念母親而淚灑舞臺,演唱會的座位上也特地留了空位給天堂的母親。
2017年他又因演出而錯過父親的最後一面。
因此他雖然能緊跟潮流,和周杰倫合唱年輕人喜愛的《千裡之外》,但卻無法承受失去父母后精神支撐的缺失,自覺人生不再完整。
和他同一年出道的曾經創造臺灣唱片記錄的陳淑樺,也曾因母親的意外逝世而最終無法堅持演藝事業退出歌壇。
費玉清雖然比陳淑樺堅強、獨立得多,但是依然抱憾作為職業歌手的自己,錯失了太多與家人相聚的時間,錯過了很多身邊的風景。
當然屹立歌壇45年之久的費玉清,就要64歲了,還依然滿世界地跑通告,開演唱會。也確實需要歇歇了。
先他一步退隱的是他的姐姐和哥哥。
當年在日本發展一帆風順的費貞綾為了兩位弟弟毅然推掉了日本的婚約回到臺灣,又在將兩位弟弟「扶上馬又送了一程」之後退出了娛樂圈。
更是在80年代後期篤信佛教進而在1991年皈依佛門。但這位著名的恆述法師雖然身在佛門,但心繫紅塵,出家後再次在演藝圈活躍,曾主持綜藝節目《恆述開講》,節目風格活潑大膽,口碑和收視率獲得雙豐收。
費玉清的大哥張菲,臺灣演藝圈無可非議的大哥大,曾經於本世紀初淡出,近年復出依然頗受歡迎,他在熒幕上活躍了幾十年,最終於去年9月25日完成最後一期節目。
哥哥退出螢屏後不到兩天,費玉清就發布了退隱聲明。
至今單身的小哥,在1980年代初曾經有一位志同道合的日本女友。
可惜都已經完成了盛大的訂婚儀式,最終卻因為準嶽父堅持要他入贅日本並放棄演藝事業而將婚事告吹。
愛過痛過的費玉清至此再沒談婚論嫁,至今孑然一身。
那個永遠一身正氣地帥氣西裝打扮,永遠無瑕疵的優美男聲,永遠深情的45度角仰望,雙手180度優美地張開的小哥,即將華麗轉身,回歸平淡生活。
而我們還有大概九個多月的時間去滿世界追逐舞臺上的費玉清。
或許以後去臺灣旅遊觀光的遊客將有一個新的路線,因為小哥說過他喜歡搭往臺灣貢寮一帶去的火車。也許在某個車速緩慢的蒸汽機車車廂裡,或在宜蘭車站,或某個面向太平洋海風吹拂的站臺,你會遇到一個看起來依然溫文爾雅的中老年人。
他未必承認自己是費玉清。
初四晚結束首場告別演唱會後,費玉清大方承認因為唱到超時,從而接到了5萬元新臺幣的罰單。
那是歌迷一次次安歌造成的,但他心甘情願接受這份處罰。
因為他自己清楚,他說了離開就一定不會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