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離不開學習、模仿、思考、創新

2020-12-03 淡墨染清秋007

今天晚上和孩子一起看動物來了。其中講到人類的很多發明都是和動物學習。我們和啄木鳥學做安全帽,和螢火蟲學冷光,和電鰻學發電,和鴿子學認路。我們所有的發明,都是學習、模仿、思考、創新的過程。而我們的成長,也是學習、模仿、思考、創新的過程。這四個步驟缺一不可。

我們先來說說學習和模仿。

嬰兒剛出生時,媽媽把寶寶抱在懷裡,天天對著寶寶說話。有一天,小嬰兒開口了,很模糊的叫了一聲「媽媽」。媽媽聽到特別開心,又一遍遍地糾正寶寶的發音,寶寶一遍遍地模仿媽媽說話。終於有一天,寶寶能把媽媽、爸爸、蘋果、香蕉等很多詞都說得很清楚。寶寶從不會說話,到開口說話,這個過程就是學習和模仿的過程。

在我們上學和工作時,都會遇到不會的東西,比如寫文章。一開始你並不知道怎麼寫,你會去翻一些寫作書,學習一些寫作技巧,然後再去看看別人怎麼給的,去模仿。慢慢地,你的寫作水平越來越高,直到可以寫出很好的文章。

工作時也是一樣,我們拿到一個沒做過的新任務,會去到網上查答案,會去問同事如何做,會借鑑別人的文案。有了多方面的學習和模仿,我們在做任務時就會得心應手。

但如果你不去學習不去模仿,你有可能要很長時間才能找到答案。也許,你永遠找不到正確答案。

可見,學習和模仿,是我們掌握一個新事物的最直接的方法。

光有學習和模仿就夠了嗎?如果只有這些,人類就不會進步。人類的進步,是思考和創新的結果。

一個孩子,為什麼和父母不一樣,因為他在成長過程中,會有自己的思考,並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這就是創新。

中國很多故事都是主人公只有模仿,沒有思考和創新,最後被嘲笑。像我們知道的東施效顰、紙上談兵的故事,都是主人公只會模仿不會思考的結果。

馬雲當年去美國,發現美國的網際網路模式非常好,他想把美車的網際網路帶到中國。但是,美國的網際網路如果直接搬到中國來,那就不符合中國的國情。這種單純的拿來主義,也不會有阿里巴巴的輝煌。阿里巴巴是學習美國的網際網路技術,結合中國國情,不斷思考不斷創新,才有了今天的阿里巴巴。

達文西初學畫畫時,畫了無數個雞蛋,幾乎畫過雞蛋的每個面。通過這個學習和模仿的過程,使得他的繪畫水平突飛猛進,之後他不斷模仿不斷思考不斷創新,終於畫出《蒙娜麗莎》、《最後的晩餐》這樣的舉世名作。他的創新精神,使他成為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之一。

沒有學習和模仿,就不會快速進步;沒有思考和創新,就找不到屬於自己的路。

不論企業還是個人,無一不是在學習、模仿、思考和創新。

淡墨染清秋,職業經理人,專注副業變現,職業規劃師,成長教練。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何春暉:中國製造中的模仿與創新
    韓國現代汽車公司從1967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走的也是從單純地對國外汽車的簡單模仿,到創造性地模仿,直到自主研發這樣一條成長的路徑,正是這樣持續地模仿創新,在20世紀90年代,韓國的汽車成功地向歐美市場大量出口。  模仿創新是產業轉型升級的捷徑,也是中國從低端製造走向高端製造的必由之路。
  • 正確的思考方式更有助於成功,埋頭苦幹不思考無法取得巨大成功
    在我們追逐夢想的過程當中,如果一直埋頭苦幹往往是收不到什麼太好的成效的,埋頭苦幹看上去是在非常累的努力,但是實際上成為了很多人不好好思考的藉口,有些人看似每天都在好好學習,用一天中十幾個小時來攻克難關,但是這種行為往往意味著效率低下。
  • 水產飼料基礎研究與產業技術創新發展的思考
    整個國家還是處於暴發戶、急躁的階段,導致所有的人不能夠靜下心來思考和研究問題。靠的是拿來主義、模仿主義,產品快速投入市場。    歐洲是在研發原創性產品,立足世界範圍思考問題和尋找市場。所以可以研究一個產品賣遍全世界。我們是拿來主義、模仿產品,就只能在中國市場買。這應該是整個社會文明、工業文明發展的差距造成的。但中國必須明確到這種差距,這也是為以後的發展奠定基礎。
  • 為什麼要鍛鍊孩子英語思考能力呢
    教孩子學習,家長如果模仿老師去教,很多時候模仿不了。要知道,教孩子學,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學。對於孩子的學習來說,家長是了解的。為什麼呢?因為孩子從小就是跟家長學,在和家長或其他小朋友互動中練習的。看起來沒在學,其實已經掌握了。
  • 武漢大學前校長劉道玉:優秀的孩子,從小離不開成功的家庭教育
    作為著名的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劉道玉校長認為無論古今每一個傑出人才的背後,都有偉大的父母之愛以及成功的家庭教育;反之每一個家庭教育的悲劇,本質上是父母教育的失責,甚至父母的教育決定了孩子的前途和命運。 曾經的「神童」魏永康,就是家庭教育失敗最典型的例子。
  • 塔式創新:管理創新的7個層次
    獨家企劃塔式創新:管理創新的7個層次從引進模仿起步,歷經微創新、錯位創新、越位創新、包容創新、巨創新、塔尖創新等過程■ 文 / 周建華這是一個自主創新的時代,也是一個跟風模仿的時代。這是一個微創新的時代,也是一個巨創新的時代。創新好像活力四射,創新似乎雜亂無章。中國管理到底有沒有創新?
  • 中國式創新:追趕與超越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經歷了學習蘇聯技術、在封鎖的夾縫中創新以及引進發達國家技術的過程;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規模地引進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和設備,引進外商投資辦企業,利用國外先進技術的擴散效應,進行工業技術的模仿與創新。
  • 動物界的模仿大師!擅長模仿聲音,鸚鵡都自愧不如
    京中有善口技者,而在自然界也有著一位"口技達人",它們鳴啼百囀千聲,不僅能模仿30多種鳥叫,還能模仿各種聽到的聲音,昆蟲的低鳴、野獸的狂吼、汽車的鳴笛……它們就是澳大利亞國鳥——琴鳥。琴鳥不僅擁有豎琴一樣的尾羽,還擁有千變萬化的歌喉,據學者統計,琴鳥能模仿30多種鳥語,和其他聽見過的大部分聲音。琴鳥為何能模仿怎麼多種聲音呢?大部分鳥類具有特別的發聲器官——"鳴管",其位於氣管和支氣管之間。通過氣流進入,引發頻率震動,從而發出聲音。
  • 阿里巴巴被指模仿美企 美媒依舊看好中企創新能力
    【環球網綜合報導】近年來,中國企業的創新能力越來越受到國際輿論的認可。美國彭博社3月31日報導稱,隨著中國企業技術的創新,而不是簡單的模仿,下一個「Facebook」或許將在中國誕生,許朝軍研發的啪啪(PaPa)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 軒立新:創新是成長成功的階梯 以創新點亮成長發展新徵程
    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代表軒立新在會上發言,他表示,創新是成長成功的階梯,要以創新點亮成長發展新徵程。軒立新,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總工程師,他所在的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主要從事高性能雷達罩科學研究、設計研發、試驗測試、生產製造和維修服務工作,也是山東境內唯一一家航空科研院所。
  • 演繹未來生活場景,講述南京創新故事|2020南京創新周時光創夢展...
    時光創夢展作為全民創新日的亮點和主場活動,將未來智能體驗帶入城市公共空間中,將南京化身為一座科技之城,讓市民沉浸在全城創新的氛圍中,感受創新給城市帶來的改變,為南京創新周營造濃鬱的創新文化氛圍。本次時光創夢展面向全體市民開放,無人駕駛、裸眼3D、智能電動代步車等 「高大上」的創新產品和創新化場景,打破圈層限制走入尋常百姓中。
  • 視頻中的模仿醜化了老師?「鍾美美」否認,教育局:他有創新
    他模仿老師的視頻走紅網絡後,引起了學校的重視。針對其視頻中的內容,學校對「鍾美美」的任課老師、班主任展開了調查。調查發現,「鍾美美」的老師沒有存在視頻中展現的樣子,「鍾美美」在創作過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想法與創新。 前述工作人員稱,經了解,「鍾美美」模仿的是確實是一位數學老師,但非女性,是一位男數學老師,「非常年輕的男老師」。
  • 一直被模仿,行業「開拓者」科沃斯憑藉創新一路領跑
    並在2019年成功落地,推出了全球首款真正意義上的AI掃地機器人地寶DG70。基於掃地機器人的市場發展以及用戶對產品需求的提升,2020年科沃斯出顛覆性劃時代產品地寶T8 AIVI,通過AI技術用攝像頭拍攝視頻,由晶片、算法壓縮視頻並勾勒特徵信息,判斷物品和環境從而做出決策。科沃斯通過AIVI視覺系統將避障能力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 創新就是幹別人沒幹過的事,想別人沒想過的事
    關於創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讀,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創新一定不是小區裡跳廣場舞的大媽大爺們說的,聽說今天視頻網站很流行,我們都在網上看電視劇了,你去搞一個視頻網站吧,更加不是修自行車的大爺說,電商不錯,我買東西都上淘寶、京東了,你去電商平臺上面開個店吧,真正的創新一定是去幹那些沒有人幹過的事情
  • 開放創新理念與「顛覆式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AECT 2016年會評述與思考
    年會豐富、多元的研究論文和報告,充分展示了教育技術領域的研究活力與蓬勃發展生機。 縱覽本次年會的400多場論文宣讀和報告、18場研討會主題以及400多個海報和圓桌討論,我們不難發現,教育技術創新、發展和應用,已揭開了全球教育實踐和教育研究範式變革的帷幕。
  • 狗狗會思考和學習嗎?
    因為他們是會思考的。狗狗為什麼要思考?原生狀態的他們和人類一樣,每天要面臨很多問題:尋找食物、躲避天敵、撫養幼崽、尋找伴侶等。思考就是為了解決問題,面對突如其來的問題,思考是解決問題最快捷、最高效的途徑。
  • 法國動物園虎鯨成功模仿人聲,會說「哈羅」「拜拜」喊人名
    (文/黃勝友)最擅長模仿人類說話的動物是鸚鵡。但最新研究發現,擁有高智商的鯨魚也有模仿人類語言的能力!能夠模仿人類說「哈羅」虎鯨是一種高度社會化的動物,一般一個虎鯨群體由2至9頭血緣關係相近的虎鯨所組成,所有成員也會共同分擔養育工作。除此之外,它們的學習能力也相當超群,不僅能仿效其他虎鯨的行為,還會模仿其他海生物種如瓶鼻海豚、海獅的聲音。
  • 南陽產業「創新」?想彎道超車,「自信」比「模仿」更重要
    上一期,我們就新的10年徵途中的「南陽樓市」,和大家一起進行了簡要的探討,今天我們就南陽的「產業」創新為主題,和大家再次討論南陽人自己的身邊事!所以說:成功總是給予那些有準備的人!而南陽要實現產業騰飛的一定也是「厚積薄發」的過程……厚重南陽的自信全國農運會在南陽召開,讓南陽這個「沉默」的城市開始以「新姿態」面向全國。
  • 一個模仿飛蛾識別味道的神經網絡,解釋飛蛾的學習速度遠超機器
    因此,計算機科學家希望通過加深對自然學習方式的了解來減少這兩者之間的距離。為了進一步找出自然與機器學習之間的差距,華盛頓大學研究科學家Charles Delahunt與他的團隊創造出了一款模仿菸草天蛾(學名:Manduca sexta)嗅覺學習系統的結構與行為的人工神經網絡。他們表示,他們的系統可以對自然神經網絡的學習方式提供一些重要的見解,為機器學習帶來突破。
  • 模仿是最簡單的學習--Z-LITE和山之泉蛋巢墊對比[組圖]
    模仿是最簡單的學習,只要「照葫蘆畫瓢」就行。模仿學習範圍廣,可以部分模仿,也可以全面模仿。模仿的速度快,能夠很快地生產出成品。成語中的東施效顰。邯鄲學步、鸚鵡學舌,說的都是模仿,所以看到有人模仿趙本山做老太太狀唱小草,模仿費翔橫倒著話筒架唱冬天裡的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