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暉:中國製造中的模仿與創新

2020-12-03 中國經濟網

  比亞迪公司建立了一支上百人的技術團隊,專門研究全球已經公開的專利文獻和非專利文獻,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拆解分析,模仿創新,形成自主智慧財產權。比亞迪公司將自身的電池和IT產業直接嫁接到自身的整車產業上從而造就了一條電動汽車的產業鏈,發揮了比亞迪的技術優勢,助推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韓國現代汽車公司從1967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走的也是從單純地對國外汽車的簡單模仿,到創造性地模仿,直到自主研發這樣一條成長的路徑,正是這樣持續地模仿創新,在20世紀90年代,韓國的汽車成功地向歐美市場大量出口。

  模仿創新是產業轉型升級的捷徑,也是中國從低端製造走向高端製造的必由之路。模仿創新在技術方面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技術開發方面的低投入、低風險和高效率,根據統計,在美國原創性技術研究的成功率僅為5%,在原創性技術基礎上的研究開發的成功率為50%,而且模仿創新的平均成本是原創性研究成本的65%,耗時是原創性研究的72%。我們知道,全球95%的技術都是以專利文獻的形式向全球公開的,這是專利制度的公開原則。所以,一個優秀的模仿創新者,會根據企業自身的需要和企業的技術發展方向,有針對性地在相同和相近的技術領域的現有技術中,找尋那些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和創新空間大的技術作為模仿的基礎,模仿者可以對不同的原創性技術進行比較,作細緻的拆解分析,判斷它們的技術缺陷或專利保護不足的地方,以此作為模仿創新的突破口。

  在模仿創新的活動中,最大的壁壘就是他人的專利權保護。我們提出「合理模仿、合法規避」這樣的概念,既做到模仿又不構成侵權。這意味著是一種創造性的模仿,並將模仿創新的成果形成自己的智慧財產權,進而與原創技術的專利權擁有者進行交叉許可,共同壟斷市場。

  下面我們介紹一些模仿創新的途徑:

  對專利技術模仿創新

  模仿創新者有針對性地對相關專利文獻進行研究分析時,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不僅要認真分析專利的公開文件,還要注意每一個授權專利文件的專利保護範圍,也就是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範圍,它是專利法賦予專利權人的領地,我們在模仿創新時一定要避開這些領地區域。同時,成熟企業尤其是國外企業,對一項技術或一件產品的專利保護往往是以專利組合的形式出現的。我們在進行專利分析時,不僅要對該專利權持有人的專利作全面的檢索分析,同時須對他的競爭對手的專利作全面的專利檢索,因為在同一個市場中,競爭者之間的專利通常關聯度很大,我們應更全面地了解技術全景,更謹慎地鎖定模仿創新的目標技術。

  利用失效專利進行模仿創新

  專利一旦失去了專利保護,就成為社會的共同財富,任何人和單位都可以無償使用該技術而無須徵得發明創造者的同意。造成失效專利的原因很多,專利保護期限屆滿造成專利失效,未在中國申請專利而造成在中國境內專利失效的外國專利,專利申請在審查程序中被駁回造成專利失效,專利權被宣告無效造成專利失效,專利權人未繳納年費造成專利失效,專利權人主動放棄造成專利失效等,這些失效專利浩如煙海,價值巨大,是一座有待開發的金山。發達國家把失效專利作為寶貴的技術資源,充分挖掘其價值,或直接拿來用或作進一步的創新。這裡需要注意尤其在使用國外失效專利時應當注意的是,須對其專利申請人的其他有效專利進行檢索分析。失效專利有可能是該企業專利布局的一部分,在有效的專利權裡有可能包含或重疊有失效專利的保護方案,需要加以注意,以避免侵權。

  利用專利組合的漏洞進行模仿創新

  專利組合是在專利布局下圍繞技術或產品進行的有機組合,包括核心技術專利和外圍技術專利,其中外圍技術專利又包括配套技術專利、延伸技術專利、應用領域技術專利、上下遊產品和技術專利等。一般情況下,專利組合總會有考慮不周全的地方,特別是在技術的動態發展中,後續的改進技術可以作為模仿創新者的主要研究方向。模仿創新者還可在應用領域多下功夫,將原創技術嫁接到新的領域,獲得新的技術效果。

  在中國製造從低端模仿走向高端創新的歷史階段,我們也要清楚地看到國外企業布下的專利雷區,如何突圍是擺在中國企業面前的一道難題,但是並不可怕。我們需要熟悉智慧財產權競爭的遊戲規則,繞開專利雷區,繞不開,就一個一個拆解它,在國外企業的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進行消化、吸收、研發、創新,形成自主的智慧財產權。

  (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審查部高級審查員)

(責任編輯:周姍姍)

相關焦點

  • 成功離不開學習、模仿、思考、創新
    我們所有的發明,都是學習、模仿、思考、創新的過程。而我們的成長,也是學習、模仿、思考、創新的過程。這四個步驟缺一不可。我們先來說說學習和模仿。嬰兒剛出生時,媽媽把寶寶抱在懷裡,天天對著寶寶說話。有一天,小嬰兒開口了,很模糊的叫了一聲「媽媽」。媽媽聽到特別開心,又一遍遍地糾正寶寶的發音,寶寶一遍遍地模仿媽媽說話。
  • 中國式創新:追趕與超越
    中國汽車技術的發展,經歷了從引進、模仿、生產到配套技術創新的過程。  汽車技術在中國的發展還早於彩電技術,從20世紀50年代初期建設第一汽車製造廠,就揭開了汽車工業發展的序幕。在那段時間裡,主要依靠蘇聯的技術和援助,並對製造工藝和設備進行適宜性的改進,推出了國產的紅旗牌轎車和解放牌卡車。
  • 格力董明珠談「中國製造」:市場中「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得到遏制
    新華社深圳7月19日電 題:格力董明珠談「中國製造」:市場中「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得到遏制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蔡國兆、周科如何防止經濟「脫實向虛」?如何打造更為優化的營商環境?如何讓「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轉型升級?日前,「新華視點」記者獨家專訪了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談現狀:「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得到遏制記者:你如何看待和評價當前中國製造業現狀?董明珠:中國製造業歷經風雨,正在邁入新階段。
  • 阿里巴巴被指模仿美企 美媒依舊看好中企創新能力
    【環球網綜合報導】近年來,中國企業的創新能力越來越受到國際輿論的認可。美國彭博社3月31日報導稱,隨著中國企業技術的創新,而不是簡單的模仿,下一個「Facebook」或許將在中國誕生,許朝軍研發的啪啪(PaPa)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 中國製造無所不能,為什麼卻無法研製出日本發動機?
    一:無所不能的中國製造 時間的車輪呼嘯駛過,中國早已經從一窮二白,任人宰割的局面中走了出來,在發展的過程中,中國製造儼然成為了一張響亮的名片
  • 視頻中的模仿醜化了老師?「鍾美美」否認,教育局:他有創新
    網絡截圖網名為「鍾美美」的黑龍江省鶴崗市男孩模仿老師的視頻走紅網絡。「鍾美美」快手帳號的粉絲數量猛增,有商家購買其廣告位。但同時,有消息稱,當地教育部門「約談」了「鍾美美」,並刪除了相關視頻。一篇名為《模仿班主任的爆紅小「影后」「鍾美美」被約談,是誰扼殺了孩子的創作力》引發人們關注。
  • 中車青島四方所:承載中國鐵路創新夢想
    在鐵路行業,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稱「四方所」)蜚聲遐邇。因為國內每列疾駛的高鐵動車上,都裝備著這家企業的數十項核心產品,有著這家企業的多項先進技術支撐。四方所的科技創新之路也折射出中國軌道交通產業的崛起與發展。
  • 「百年中國製造」的意義
    以歷史的維度、世界的維度、人文的維度,回顧中華民族百餘年的工業化奮鬥史,全景展示中國工業取得的偉大成就,講好中國人、中國企業、中國品牌在工業化進程中的中國故事,謳歌中國精神。堅定中華民族文化自信,樹立中國製造品牌自信,讓更多的人關心中國製造,助力中國製造,愛上中國製造,構築中國製造的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中國製造轉型升級打造更好的輿論環境,為中國企業、中國品牌步入良性循環創造更好的人文環境。
  • 松下電器本間哲朗:中國不只是製造大國,還是創新大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2020中國綠公司年會於9月28日-29日在海南舉行。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集團代表董事專務、中國·東北亞公司總裁CEO本間哲朗出席並演講。談及在中國的經營,本間哲朗表示,松下中國公司也在儘量減少進口零部件或者進口原材料,積極使用中國本土生產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對松下集團來說,中國業務非常重要,佔集團的四分之一,出貨量佔集團的三分之一」,本間哲朗稱,松下會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現有的中國供應鏈的改進和升級上,今後將充分利用中國夥伴公司的能力發展,「我們希望進行供應鏈的可視化,進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 模仿中創新?餘承東透露華為P20小心機:能一鍵抹掉iPhoneX臉
    這下,不少網友一方面繼續吐槽這一設計不好看,另一方面也覺得國產手機是在抄襲、模仿,讓人不齒,所以,已經成為全球前三品牌的華為手機發布了同類新機之後,不免受到了更為激烈的批評。然而,沒想到劇情在最近發生了神逆轉,原來華為在設計P20和P20 plus時,對「劉海」屏留了一手。
  • 中國製造2025加速部署,工業UPS擔當「守護神」
    中國製造2025加速部署,工業UPS擔當"守護神"。隨著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加速部署,電能作為工業領域的主要能源,保障著整個生產鏈條的正常運行,而工業UPS電源系統則在工業生產中擔當著「守護神」的角色。
  • 中國製造和德國製造有何差異
    《離開中國製造的一年》是美國記者薩拉·邦焦爾尼的著作。在書中她這樣寫道:2004年的聖誕節自己忽然發現39件聖誕禮物中就有25件是「中國製造」的有25件。與此同時她還發現家裡的鞋、襪子、玩具、檯燈也統統來自中國。面對此情此景她打算做一個實驗:如果沒有中國產品,美國人還能否生存下去?於是從2005年1月1日起薩拉帶領全家開始嘗試一年不買中國產品的日子。
  • 力挺中國製造 青年一代期待新一輪「升級紅利」
    青年一代既是推動科技創新、實現製造強國的建設者,也是中國製造不斷升級的受益人。對於他們來說,中國製造的新一輪升級意味著什麼?站在21世紀第三個十年的當口,他們對中國製造還有哪些新期待?中國製造彰顯民族精神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 曹金澤在我的記憶中,中國製造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歷程。
  • 2020中國男裝品牌商業模式創新論壇暨中國男裝商業創新聯盟時尚...
    11月18日,適逢紅棉國際男裝周期間,2020中國男裝品牌商業模式創新論壇暨中國男裝商業創新聯盟時尚沙龍在紅棉國際時裝城舉辦。本次活動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流通分會、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廣東省服裝設計師協會主辦,中國男裝商業創新聯盟、廣州市紅棉國際時裝城、廣東國際時尚藝術研究院以及廣東省時尚服飾產業經濟研究院承辦。
  • 國潮崛起 第五屆「中國製造日」 聚力新徵程
    近年來,隨著中國製造的崛起,技術的提升,帶動了國潮的流行,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闖出新國貨的創新之路。活動現場來自各行各業的代表紛紛表達了對於中國製造的肯定和期待。作為汽車業的代表,蔚來、一汽奔騰、新寶駿也參加了此次活動。
  • 綠舟手工花盆:一個讓歐洲企業模仿的中國品牌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們的『綠舟·手工花盆』已遠銷76個國家和地區,產品的火熱暢銷,引來了許多歐洲企業的爭相模仿,毫不誇張的說,在世界範圍內,我們不斷引領著花盆行業的時尚風潮,『綠舟·手工花盆』,已經成為了一個讓歐洲企業模仿的中國品牌。」
  • 南陽產業「創新」?想彎道超車,「自信」比「模仿」更重要
    上一期,我們就新的10年徵途中的「南陽樓市」,和大家一起進行了簡要的探討,今天我們就南陽的「產業」創新為主題,和大家再次討論南陽人自己的身邊事!作為河南地域面積最大的城市,南陽地處盆地,是重要的糧食產地,從一定程度上講,南陽是農業大市,也是依託農產品加工的大市,近10年的發展過程中,南陽形成了幾大農產品聚集區:如西峽的「香菇產業聚集區」、「獼猴桃產業聚集區」,臥龍區的「石橋月季聚集區」、加上依託牧原集團的內鄉「豬肉養殖與深加工」,多區域的「艾蒿製品種植深加工」等,南陽在農副產品中已經佔得了一席之地。
  • BEAUTYMAKER美人製造高端醫療整形醫院
    美人製造堅持專業培訓、責任整形,安全塑性,憑藉多年整形和美業培訓,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認可,同時不斷的創新與發展,以推動中國美業發展為己任,力求掀起美業新革命。,並以強大的綜合實力獲得韓國美人製造大力支持,將韓國美容技術帶入中國,在國內最具現代潮流的大都市—上海創辦醫院及美容培訓點。
  • 塔式創新:管理創新的7個層次
    獨家企劃塔式創新:管理創新的7個層次從引進模仿起步,歷經微創新、錯位創新、越位創新、包容創新、巨創新、塔尖創新等過程■ 文 / 周建華這是一個自主創新的時代,也是一個跟風模仿的時代。這是一個微創新的時代,也是一個巨創新的時代。創新好像活力四射,創新似乎雜亂無章。中國管理到底有沒有創新?
  • 八字中偏印具有模仿創新,適合技術性的工作
    這種矛盾衍生出特別的心性,如為人精明,心眼多,鬼點子多,善於創新,搞發明創造等。2.印主學問,和正印不同,偏印主偏門的學問,如易學、風水學、星相學、宗教學等,當然也包括其他所謂的「旁門左道」。偏印為兇1、偏印,又叫梟神,相傳為東方不義之鳥,好忘恩負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