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我們的印象裡,寶寶都是脆弱的,所以大人們都會很小心,讓他們避開各種危險的物品。但是一位寶寶的操作,卻讓廣大網友眼前一亮。
這位寶寶跟媽媽回鄉下姥姥家玩,姥姥家養了鵝,看到可愛的小外孫回來,自然是想宰一隻給小寶貝嘗一嘗。
考慮到寶寶比較小,可能會被大鵝傷到或者是嚇到,姥姥便打算讓媽媽抱著寶寶,誰知寶寶卻做出了驚人的舉動。
寶寶不但不害怕這隻鵝,還利索地用兩隻手捉住了大鵝的脖子,一下子就把鵝給活捉了,還催姥姥快拿刀來,寶媽已經在一旁忍不住笑出聲了。對於寶寶的行為,寶媽和姥姥都是沒想到的,這畫面傳到網上,網友紛紛給寶寶點讚:膽子真大,彪悍的人生不需解釋!
家長如何培養寶寶的膽量呢?
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多多陪伴他們,不要因為懶而把孩子丟給老人管。孩子小時候是非常依賴父母的,在跟父母相處的時候能獲取滿滿的安全感,長大後也更自信,不膽小怯懦。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陪伴指的是「有效陪伴」,也就是說,家長不是只要待在孩子身邊玩手機就行了,而是要跟孩子有情感的交流和互動,這樣才能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讓孩子們獲取安全感。
多帶孩子去外面走走,接觸大自然和小動物
總是待在家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出了門,面對陌生的外界,他們自然會覺得害怕,從而變得膽小。平時家長不妨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增加孩子的社交機會,接觸大自然,觀察一些小動物等等。
不過,在寶寶接觸小動物時,家長要格外注意衛生和寶寶的安全。比如寶寶接觸小狗時如果出現了危險的動作,那麼一定要及時制止,否則小狗可能以為自己被冒犯,就可能攻擊寶寶。
接受孩子的情緒,給他們信任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害怕的東西,比如說怕黑等等。當孩子受到驚嚇的時候,家長要學會接受寶寶害怕的情緒,及時耐心撫慰,並且不要一直強調寶寶害怕的事情。
家長要給孩子信任,讓他們知道我們相信他們,這樣孩子會更勇敢。如果孩子怕黑,那麼家長可以告訴他,他怕黑不是壞事,這說明他的感官很敏銳;之後再帶著寶寶體驗黑暗,消除他們害怕的情緒,比如帶孩子在月光下散散步,或是看星星等等。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寶寶有沒有做過什麼讓你覺得特別勇敢的事情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我是雅雅媽媽,高級育兒師,每天為大家帶來新鮮有趣的育兒小故事,科普育兒小知識,如果文章給您帶來了幫助,歡迎轉發給更多寶媽哦!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