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下薩克森州一位83歲老婦發生嚴重的腸出血症狀,被緊急送往醫院。7日後,她在醫院死去。誰也沒有預料到,一場嚴重的疫情就此拉開序幕。短短幾天時間,德國上下1000多名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腸出血、腹水和腎功能衰竭症狀。截止5月31日,已經有14人死在病魔手中,他們被確診為某種大腸桿菌感染。
德國漢堡醫學實驗室通過細菌培養實驗,在排除了土豆和萵苣之後,宣布西班牙進口黃瓜為罪魁禍首。不過很快,他們又發現這種黃瓜上雖然攜帶有大腸桿菌,但並不是引起德國本次疫情的那一種,還了西班牙黃瓜的清白。(西班牙政府昨天表示,正在考慮起訴德國漢堡市政府,後者的這次輕率舉動使西班牙蔬菜出口遭到重創。)所以罪魁禍首到底是誰,仍然成謎。
作為遠在地球另外一邊的中國人,面對細菌兇猛、黃瓜逆轉的跌宕情節,我們不禁要問:大腸桿菌怎麼突然變得來勢洶洶?有什麼嚴重的狀況發生?我們要怎麼辦?
不管下一個被「封殺」的蔬菜會是「誰」,幕後「真兇」都是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經過醫生和微生物學家的鑑定,這些患者被確診為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也稱為EHEC感染。
大腸桿菌種類繁多,它們並不都是「壞」的,其中絕大多數在維持人體正常菌群的協調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絕對「來者不善」。根據歐盟的相關數據,2009年歐盟共報告EHEC感染3573例,其中大約一半是O157:H7血清型感染[1]。患者主要通過受汙染的食物、水,以及與動物接觸感染病菌,產生急性腸胃炎,常常伴有嘔吐,有時有輕度發熱。
而這次引發疫情的卻是EHEC的另一個亞型——O104:H4血清型,這種大腸桿菌導致的發病和死亡已有過報導,病人在感染後首先出現的症狀以發燒、腹痛、嘔吐為主,隨後可出現至腎功能損害(尿血乃至醬油樣小便)或神經系統症狀。
更為可怕的是,在這次爆發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中,抗生素不但沒有起到抑制作用,反而在一些治療中顯示出較高的死亡率。 這讓人不寒而慄,去年在南亞發現新型超級病菌NDM-1已經夠讓人鬧心的了,難道一種新的「超級細菌」又隨之到來了嗎?
還好,事實也許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恐怖。醫學微生物學的研究發現,大概有200多種不同的大腸桿菌會產生名為「志賀毒素」的有毒物質,其中有100多種可能導致胃腸炎。正因為如此,在歐洲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的風險評估報告中也稱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為「志賀毒素大腸桿菌」。
這就是說,當人體受到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時,身體發生的不良反應並不是由它引起的,而是由它所釋放的志賀毒素引起。因此,即使腸出血性大腸桿菌已經被殺死,也無法逆轉志賀毒素對人體的傷害。這應該就是抗生素治療無效的原因。
在這次由大腸桿菌引發的疫情中,最嚴重的併發症莫過於溶血性尿毒症症候群(HUS)。根據歐洲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的報告:自4月25日起到5月27日,短短1個月時間內,德國共上報了276例HUS患者,而正常情況下,德國每個月最多只有60個左右這樣的病例。[2]
溶血性尿毒症症候群普遍發生在5歲以下的兒童,發燒、血小板減少、少尿、無尿甚至腎衰竭等等各種症狀會先後發生、折磨患者幼小的身體。但是,在德國5月26日上報的214例HUS患者中,近9成為18歲以上的成人,近7成是女性。特別引人關注的是,最先死亡的兩位患者都為女性,一名80多歲,另一名20多歲。
為什麼這麼多成年女性會被大腸桿菌擊倒,答案可能不僅在於有沒有「洗淨」,也在於「生吃」。一些新聞報導裡稱「這與喜愛吃生土豆、黃瓜和蔬菜沙拉有顯著的關聯」[4]——由於這些患者都遵循健康的飲食習慣,為獲得更好的營養價值,他們習慣於生吃蔬菜。
為此,疫情重災區漢堡市已經明確要求當地民眾不要再生食黃瓜、西紅柿和生菜等蔬菜。畢竟,致病蔬果至今還沒有找到。
儘管我們為德國正在發生的疫病感到難過,身在中國我們並不需要感到恐慌。研究機構已經證實,此病不會像SARS、禽流感一樣通過空氣傳播,只要不去高危地區,不接觸受汙染的食物、水和患者就沒有事情。目前歐洲多國發現的患者都是因為曾去過德國北部。
也有人問,大腸桿菌對黃瓜的汙染只會在表面,那麼,削了皮生吃黃瓜行嗎?這也被專家否定了,因為如果黃瓜皮已被汙染,削皮的過程也有可能汙染瓜肉,所以並不保險。
中國傳統的蒸、煮、燒的烹飪方法,其實在殺滅原材料的細菌方面非常有效
其實,用高溫殺滅大腸桿菌是非常有效、也是很容易的方法,即使是被汙染的「毒蔬菜」,經過高溫烹飪之後,也不會再有危險,這也是世界衛生組織告誡大家不要吃生蔬菜的主要原因。
所以,各位親愛的同胞,特別是女性同胞,近期最好把黃瓜、番茄、土豆等燉熟了再吃,少吃生的蔬菜。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任副教授範志紅也在微博上專門告誡大家:夏天到了,腸道感染越來越多。建議對胃腸感染比較敏感的人,在生吃黃瓜、番茄、小蘿蔔、甜瓜之類脆口果蔬之前,表面先用沸水燙一下,涼拌圓白菜、萵筍、甜椒等蔬菜之前,可以放沸水裡撈一下,時間短些,保持脆爽口感即可。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飯前便後要洗手』,長大以後也知道,『生吃瓜果要洗淨』,食物加工時要注意『生熟分開』, 如果能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養成這些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僅對應對疫情有效,也會讓人受益一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