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遺日】媽祖故鄉非遺走入尋常百姓家

2021-01-13 世界媽祖

6月13日是我國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截至今年4月,莆田市已擁有1個世界級、10個國家級、49個省級、300個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擁有11個國家級、77個省級、487個市級非遺名錄代表性傳承人。


今年,為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好融入當代生活,莆田市多措並舉——開展首批莆田市非遺小吃商家評選;籌劃推出莆田市內非遺一日遊,並成為常態化;堅持研發與非遺相關的文創產品,努力讓非遺為更多人所知,走入尋常百姓家。


6月初,溫少雲就忙著和她的夥伴一起敲定演出人選。12日,仙遊將舉辦九仙傳藝暨仙遊縣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啟動活動,她們想在這天現場上演一出「鬧洞房」。


溫少雲有個主意,「當天節目一開場,我就先請一群小孩子跑上舞臺,用莆仙方言喊:結婚嘍!接著我再邀請新人出場,增加現場的互動氛圍」。


莆田市級非遺項目中有一項「傳統婚事鬧房經文」,溫少雲便是傳承人之一。


在仙遊縣文化館負責人俞輝的策劃中,當天活動節目單裡,將非遺轉化為接地氣的場景,不止「傳統婚事鬧房經文」一項。


按排練計劃,非遺現場就是百姓的大舞臺。這一頭,觀眾可跟著莆仙戲的資深教師學唱念做打,另一頭,有傳承人現場製作九條茶,觀眾可品香茗觀茶道。


「屆時我們將以九仙傳藝為主軸,精挑仙遊最具代表性的非遺項目,如木雕、石雕、國畫、香道等,9個項目9個代表性表演,現場為群眾呈上九仙傳藝的直播巡演。」俞輝說,此舉是為了拉近觀眾與非遺的距離,保護非遺最好的方式就是讓非遺生活化。



無獨有偶,今年,莆田市文旅局也弱化往年純粹的展示,將非遺的活動場所移至莆田市博物館,利用更廣闊的場所,以期讓群眾收穫更佳的體驗感。


莆田市群眾藝術館館長宋國平介紹說,當日活動主打非遺購物節,即商家通過線上直播和線下展銷相結合的方式,讓工藝小件、非遺文創、小吃、地方特產齊上陣,帶動非遺產品在更大範圍進入百姓視線。


同時,現場還將配套大唐不倒翁、真人雕塑、俏皮木偶、雜耍以及十音八樂,在吸引人流的同時引導市民貼近非遺文化。群眾在購物體驗中,共同參與非遺保護、共享非遺保護成果。


5日,莆田市文化和旅遊局發布了一個消息:13日起,莆田市民只要花上68元,即可報名參與市內文化遺產一日遊。



6日一早,家住莆田市涵江區的姚婷就給父母報名了這個活動。「雖然在莆田生活了幾十年,可是爸媽很少出門了解當地的非遺文化,這次撞上了好機會。」


旅遊,吃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早在去年年末,莆田市就發起首批莆田市非遺小吃商家評選活動,旨在深度挖掘莆田傳統小吃文化,打造具有旅遊伴手禮屬性的非遺小吃品牌,提升莆田非遺小吃的認同感和美譽度。


這個月,首批莆田市非遺小吃商家名單公布,包括仙遊縣楓亭大騰糕餅小作坊的楓亭糕,城廂區老蒲鮮海鮮餐飲有限公司的紅團、三合士,福建復茂食品有限公司的花生糕、綠豆餅等28家商家共47項小吃入選。

結合這些莆田人耳熟能詳的非遺小吃,再加上木蘭陂、廣化寺、三清殿、天中萬壽塔等國家級文保單位,福建省莆田中國旅行社擬在今年非遺日啟動「知莆田·愛莆田」一日遊,當天先試行5條路線,往後再增5條路線,並將打造成為常態化產品。


「像木蘭陂等非遺,聽說過它的人很多,但真正去過的人只佔一小部分,對它了解的就少之又少了。」福建省莆田中國旅行社總經理蔡朝暉介紹說,「我們要給旅遊插上非遺的翅膀,讓非遺代表性項目走進尋常百姓家。遊客遊覽完文物點,再去特定的餐廳品嘗非遺小吃,在戲劇院感受莆仙戲的精華所在。一來能體驗一番何謂『身邊的文物、行走的歷史』,也多加一層對家鄉的熱愛。」


如果不是疫情突如其來,莆仙印象五福燈的線下採購量會持續增大。「年前,各大公司、單位、學校、親子DIY都紛紛訂購,這說明莆仙文化、媽祖文化還是很受歡迎的。」莆仙印象創始人林清松說。


各行業都不同程度受到疫情的影響,林清松本有些心灰意冷。但讓他意外的是,幾個月裡,莆仙印象不時還會收到線上的訂單。


前段時間,有一家新加坡的公司從網上找到莆仙印象。「這個公司成立100周年,他們想舉辦慶祝活動,看到我們的五福燈,很喜歡,一下子預訂了上千個。」林清松說。



莆田人喜歡送燈,因為在方言中「燈」與「丁」字音相通,五福燈上有五朵梅花,代表著福祿壽喜財,燈照之下的萬丈光芒寓意吉祥。借著五福燈,林清松還會給客戶普及莆田的相關非遺信俗,從燈籠製作工藝,講到莆田元宵習俗,再到媽祖信俗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一批文創愛好者。


自2014年以來,莆仙印象系列已誕生了30多種文創產品,其中非遺文創產品佔多數,這當中有五福燈、媽祖動態車載、媽祖主題手機殼以及莆仙方言表情包。「它們都是極具生活化,實用性很強的產品。」林清松說,他常常還收到老客戶的加單,這也是讓他堅持下去的動力之一。


這段日子,林清松琢磨起手工的車載帽子來。媽祖帽、鳳冠、狀元帽、花旦都試一遍,想不到,朋友圈裡喜愛的人還不少。「未來如果銷售量上來了,這類手工活就移交給有興趣的人群,還能帶動就業。」



堅守文創陣地多年,林清松提煉出一句宣傳語:向世界傳播莆仙之美。抱著對莆田本土文創的信心,他表示,希望日後能多創作一些符合現代審美的產品,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這個行列,讓非遺文創為現代生活增添一抹色彩。


編輯 | 實習生 康欣雨

編審 | 陳榮富


相關焦點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朱雀橋邊長滿叢叢野草,點點野花。 烏衣巷口斷壁殘垣,正是夕陽西斜。
  • 【附圖】罕見鹰鵰飛入尋常百姓家
    來源:蘭州晨報  作者:  2007-01-05 14:47  編輯:肖剛   罕見鹰鵰飛入尋常百姓家  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將其飼養預計3個月後放飛  本報訊(記者田蹊特約記者何禮文)2007年1月3日,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救治了一隻受傷的猛禽,後經專家鑑定為鹰鵰,這也是甘肅省首次發現該鳥類活動的蹤跡。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烏衣巷的燕子為何能流傳千古?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韋莊《臺城》),「烏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憶謝家」(孫元宴《詠烏衣巷》)、「無處可尋王謝宅,落花啼鳥秣陵春」(無名氏)……在這些寄託興亡、懷古詠史的詩作中,最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還是劉禹錫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那麼,為什麼劉禹錫的這首詩能夠千古流傳,被人津津樂道呢?
  • 傳承媽祖精神,挖掘保護媽祖文化!
    請添加媽祖珠珍文化公眾號廟祖珍珠陽華媽祖文化是全國非遺保護項目,大家都知道,媽祖通常指的是:美麗、善良、救苦救難助人為樂而後化身為掌管海上航運的女神—林默娘,也稱:天后聖母。不過在潮汕各地敬奉的三位護嬰女神卻另有傳說,而且也另有典故。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偽滿皇宮博物院的五汁飲……近幾年,「博物館文創」走紅品類日趨豐富,花樣不斷翻新從最初的冰箱貼、鑰匙扣等小物件到飾品、擺件、飲食等實用品這些由靜態珍寶衍生的文創產品越來越生活化、接地氣兒也成了時下流行的「網紅」產品文創產品中注入的傳統元素正潛移默化地走進百姓生活
  • 凝心聚力新時代,文明實踐金家嶺(一)——讓文明之花飛入尋常百姓家
    通過開展典型選樹宣介、理想信念教育、理論宣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誠信建設等工作,堅定廣大市民熱愛黨、跟黨走的信念,提升市民的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品質立足,提升城區顏值。通過開展文明城市創建、文明出行、美麗嶗山行動、文明旅遊等工作,彰顯山海新城品質;通過開展移風易俗等工作,打造文明社區,展現社區新氣象、新風尚。品牌塑造,提升城市氣質。
  • 媽祖
    從1156年(宋高宗紹興二十六年)起至清朝,歷代皇帝先後36次冊封,封號由2字累至64字。爵位由夫人、妃,天妃(明永樂年間),立廟京師,而至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封天后並列入國家祀典,進行春秋祭祀,從敕封封號及祭祀禮儀場所看所屬宗教為道教。987年(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九),是年僅二十八歲的林默羽化飛升之日。
  • 泗縣:「五進」宣傳讓保健食品常識飛入尋常百姓家
    近日,泗縣市場監管局的執法人員們就走基層進社區、入校園進商超,開展保健食品「五進」(進社區、進網絡、進校園、進商超)宣傳活動,讓保健食品常識飛入尋常百姓家,破解這一難題,增強群眾的幸福感。基層所與業務股室聯動、與相關部門聯合開展「食品安全周」集中諮詢日活動、散發宣傳單、現場宣講等宣傳形式多種多樣,精心安排部署讓濃鬱的保健食品宣傳氛圍鋪天蓋地,成效明顯。
  • 「飛入尋常百姓家」 濟寧市任城區用宣講拉近服務群眾的距離
    在此過程中,濟寧市創新培育了一大批基層理論宣講品牌,成為面向基層群眾的最前沿宣傳陣地,被廣大百姓普遍接受,真正做到了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12月29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走近任城區「理響仙營」宣講品牌、「小板凳紅色宣講團」,並參觀了任城區「兩中心一平臺」,近距離了解基層宣講工作的開展情況。
  • 廣州南沙:非遺媽祖文化和郵輪海洋文化結合創新發展
    10月26日,2020第三屆廣州郵輪發展圓桌會和第十二屆廣州南沙媽祖文化旅遊節新聞發布會在廣州南沙傳媒大廈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南沙今年將非遺媽祖文化和郵輪海洋文化結合,實現非遺文化的傳承創新的同時,將郵輪產業與本地旅遊經濟融合,是南沙將郵輪「母港」向「母港+訪問港」方向轉化的一個重要舉措。
  • 燕子的壽命有多長,以至於「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就是他的《烏衣巷》。一般懷古詩都會在時間的長河當中發出感慨,給我們的感覺總有夕陽西下、秋葉凋落這樣的印象。但是今天重讀這首《烏衣巷》,卻發現詩人原來寫的是春天。
  • 在線看淮安非遺 | 淮陰媽祖傳說
    為此,元天曆二年(公元1329年),元明宗曾派遣「天使」進行了一次歷史上規模空前的進香之旅,耗時半年,行程近萬裡,沿途拜謁淮安、蘇州、杭州、紹興、溫州、福州、湄州、泉州等重要港口的十五座媽祖廟,並代表皇帝呈獻祭文。此後二十多年間,這樣高規格的祭祀持續了五次。明成祖朱棣曾祈求淮陰「太山之神」(即媽祖前身)能護佑漕運的暢通與黎民百姓的安寧,留下了「扶危濟弱俾屯亨,呼之即應禱即聆」的詩句。
  • 臺兒莊區張山子鎮「大喇叭「讓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飛入尋常百姓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1月5日上午8點30分,棗莊市臺兒莊區張山子鎮張前村村部裡「大喇叭」廣播準時響起,嘹亮的聲音響徹全村。村民們側耳傾聽,深受鼓舞。
  • 關於媽祖的傳說
    姓林氏,湄洲嶼人,能預知人禍福……」媽祖出生於仕宦之家,是福建望族莆田九牧林家後裔。是她原名林默,媽祖父親林願,母親王氏,二人多行善積德。媽祖是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後裔。媽祖曾祖父林保吉,參加北宋軍隊,林保吉參與了作戰指揮。媽祖祖父林孚,媽祖父親林願。
  • 懷念故鄉的那群燕子
    懷念故鄉的那群燕子於恢秋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望著窗外的雨簾,雙腳卻已經開始不安分了。推開手中的書籍,內心卻有冒雨遠行的衝動。歷史上的旅行家們,當他們的雙腳踏在泥濘的路途上時,內心是否在期盼一個舒適的落腳之處?
  • 湄洲媽祖傳奇故事
    時過不久,某夜,王氏夢見觀音菩薩出示一丸並對她說:「你家累世功德,上天當庇佑你家,吞食此丸,可得一子,以濟天下蒼生。」王氏食此丸畢,其夢即醒,身感有孕,林惟愨夫婦驚訝不已。2、誕龍女天輝地香常人懷胎十月,媽祖母親懷胎十四個月。宋建隆元年(960年)農曆三月二十三酉時,傍晚時分,天色已黑,伸手不見五指。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裡的王謝具體指誰呢?
    前天回答了一個問題:「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裡的王、謝具體指誰?前言題主的這兩句詩出自劉禹錫《金陵五題 其二 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謝) 玄入問計,安夷然無懼色,答曰:『已別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復言,乃令張玄重請。安遂命駕出山墅,親朋畢集,方與玄圍棋賭別墅。安常棋劣於玄,是日玄懼,便為敵手而又不勝。安顧謂其甥羊曇曰:『以墅乞汝。』」謝安運籌帷幄,在家裡下著棋度過了最緊張的時刻,收到前方勝利的消息時,一盤棋還沒有下完。在謝安、謝玄等人的努力之下,謝家的聲望達到了頂峰。
  • 野生朱䴉唯一種源地:舊時瀕危鳥 飛入百姓家
    野生朱䴉唯一種源地:舊時瀕危鳥 飛入百姓家 2019-02-11中新社記者 鍾欣 攝     中新網漢中2月11日電 題:(新春走基層)野生朱䴉唯一種源地:舊時瀕危鳥 飛入百姓家  中新網記者 李姝徵  11日,冬日的漢江河清冷寂寥,數隻頭頸鮮紅,背羽雪白,翅下泛著粉色光彩的奇異大鳥從江面掠過。「這就是朱䴉。」村民隨手一指,不在意地說。
  • 孔雀飛進尋常百姓家:小夥靠養孔雀年入十萬!
    耿天時養孔雀鼓起了腰包,這也吸引了不少人來參觀學習,耿天時也樂於分享經驗,從來都是毫無保留的講述經驗、傳授技術,用他自己的話就是要讓孔雀賣到北京、上海,而且要讓孔雀飛進尋常百姓家。耿天時告訴我們:他有一個計劃,打算以「基地+農戶」的形式進行合作,然後以網際網路平臺作為依託進行銷售,預計今年發展本村養殖戶3—5戶,然後帶動大家共同致富。
  • 三翼鳥「智慧中國家」飛入尋常百姓家
    另一方面,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曾預測,到2035年國內潛力新中產家庭數量將從4億攀升至8億,他們最核心的訴求是什麼,無疑是「擁有一個溫暖的家。」應運而起的海爾智家三翼鳥、華為智慧家、小米智能家居等等品牌,都贏得了發展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