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上午,中國工程院院士、秦山二期工程總設計師,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專家諮詢委委員,核安全專家委員會委員葉奇蓁做客能源與環境學院。校長魏先文、能源與環境學院領導班和部分師生參加了會議。
魏先文介紹了學校的發展歷程、學科發展和建設現狀、師資隊伍建設、創新創業教育和本科生教育情況。葉奇蓁分享了自己的求學經歷和早年工作經歷,並對如何培養學生在結合知識與實際應用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能源與環境學院負責人匯報了學院的發展歷史和學科現狀,介紹了學院2個學科的特色和博士點學科建設情況。
隨後,葉奇蓁作了題為《中國核電的發展—Development of Nuclear Power in China》的學術報告。他介紹了核電運行的成本及其與火力電站的對比情況,核電發展的歷史和AP1000、EPR和CAP1400機組的發展現狀以及第一代、第二代及第三代核電安全運行、廢水、廢渣處理方法。闡述了核電未來發展以及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在核電方向的應用發展方向。在提問環節中,葉奇蓁就師生提出的問題,結合福島核電站及國內核電站實際進行了回答。
葉奇蓁,現為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專家諮詢委委員,核安全專家委員會委員,曾任海鹽秦山核電二期工程總設計師。1990年他被授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有突出貢獻的專家,200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5年1月,以他為總設計師的秦山600MW核電站設計與建造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撰稿:徐俊超 李玲 審核:陳光 鄒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