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墨墨 發布時間: 2015-12-23 07:35
作者:墨墨 發布時間: 2015-12-23 07:35
教育與科技沒半毛錢關係?黑科技都是國外的公司在做?一切看起來酷炫的都只是概念?2015淘寶教育科技節,芥末堆親測教育科技產品,給你最真實的使用體驗,讓教育科技不再只是看起來酷炫,分分鐘觸手可及!
關於芥末堆:目前中國影響力第一的教育垂直科技新媒體,我們觀察整個教育行業產業鏈上下遊的動態發展,發現行業內具備創新與機遇的公司與產品,解讀政府政策及市場變化,及時、高質地為教育行業內各方提供深度價值信息,為中國教育行業的企業管理者提供發展和決策參考。
在芥末堆所觀察的素質教育產品中,鯊魚公園已不算是「新生」,他們的產品專注3-12歲兒童,已擁有豐富的內容課程與開發IP。所以今天芥末堆要體驗的就是他們旗下產品中,一款頗受歡迎的家庭版科學盒子:《恐龍再現》主題 sharkbox。
鯊客盒子sharkbox,是專為7-12歲孩子準備的一款家庭端科學探索主題盒子,每個盒子一個主題,每個主題盒子包含多個探究主題的科學實驗及配套實驗素材、一本科學繪本、一期配套動畫和一期老師的講解視頻。那麼它是怎麼把這堆東西裝進去的?芥末堆馬上為你拆解~
盒子裡的東西非常豐富,而且為兒童實驗安全做的準備工作非常好,口罩、眼睛、手套都是兒童尺寸,戴好後很快就會進入「專業考古」的狀態。但要說的一點事是,其中大部分東西都是一次性的耗材,不能重複使用,所以整個體驗過程也差不多都是一次性的。而這套產品一共分為三個部分,因為都有一套「標準使用流程」,所以為了不破壞孩子們探索未知世界的樂趣,芥末堆在此只做部分體驗的分享:
首先上圖是「考古」兩個部分所需要的道具,這個在使用說明書有很清晰的標註。而就我個人而言,我最喜歡的「挖化石」這個部分:
這塊白麵包一樣的石頭就是石膏粉做的化石了,質地細膩,對孩子來說是不需要特別費力就可以搞定。原始狀態是有一個覆膜保護著的,不必擔心會再運輸途中碎裂。
整個內部的分配很均勻,不用弄兩下就能看到一些裡邊的東西。此外這裡邊還有一個小細節讓我覺得設計的很好:石膏內部不僅包含恐龍化石,還會有一些彩色寶石。雖然不知道原設計初衷是什麼,但確實女孩會對這種好看的東西感興趣,而男孩兒則對化石更感興趣——雙向滿足。
關於「挖掘化石」,其實鯊魚公園還準備了視頻課程,包括使用講解和相關的知識講解。而我一開始使用的時候太看得起自己是個成年人了……直接就拿鏟子杵,效果並不是很好,其實應該先用小木棍一點點翹——所以還是看看課程吧,不要太隨意發揮,順便還能聽些別的知識~
視頻就在使用說明上,只需要那手機掃一掃就可以看到。
全部挖出來就是這些了,恐龍化石還可以繼續組裝。但我對比了一下,我挖出來的龍和說明書上的不一樣,所以不知道是不是有很多種?
第二個考古是用恐龍模型在橡皮泥上壓出一個凹型,然後用速幹模型粉製作出一個「化石」。但這裡我覺得有一個設計不合理的部分,首先速幹模型粉不是可重複密封的包裝,「取六勺」有點兒雞肋,不如就做成定量的,然後再說明加多少水就可以了;其次是建議速幹模型粉準備兩袋,理由如下……
加了水的速幹模型粉會從藍色變成紫色,但說明書並沒有說明什麼「狀態」就算是可以倒入橡皮泥上的,以至於我為了把塊狀物攪拌均勻,沒有掂量好「容易幹、快速倒入」的時間!
所以就悲劇了……
第三部分是要做一個恐龍手,最終形態是通過手動拉繩控制手指頭的彎曲。
這裡有個小提示,建議把不乾膠撕下來放平整了再貼,以免出現粘錯位導致連接不平整。以及感覺木頭的邊緣雖然很細緻沒有倒刺,但是感覺髒髒的——不過也無所謂,反正是要包在裡邊的~
建議這種細小的零件可以再多準備2-3個做備用,以免小孩子弄丟了沒法完成。
按照說明的步驟,最終的成果就是這個樣子啦~我自己做的覺得還挺好玩兒的,通過三種不同的拉線可以擺出各種手勢,但其他人因為沒有參與製作就覺得還挺沒意思的!所以強烈建議讓孩子更多地參與進來,家長在旁邊負責輔助搭把手就好!
整體來說這套產品做的比較細緻,安全方面也對兒童有更多照顧,此外內容設計豐富且有關聯邏輯,整個體驗都十分鍛鍊動手能力,較為適合周末時與孩子一同完成。
1、本文是
芥末堆網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