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中國利率「下臺階」
本報記者/譚志娟/北京報導
4月3日,央行決定對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和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於4月15日和5月15日分兩次實施到位,每次下調0.5個百分點,共釋放長期資金約4000億元。這是今年內第三次降準。
就此,上海邁柯榮信息諮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徐陽4月3日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稱,「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對經濟造成明顯衝擊,增加了完成全年任務目標的難度。目前復工復產各環節尚未完全協同,產業鏈、供應鏈還存在阻滯環節,實體經濟需求偏弱,尤其是眾多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仍然面臨生存、生產困難,需要更大力度、更加精準的金融紓困。」
他還進一步解釋說,「此次定向降準可釋放長期資金約4000億元,平均每家中小銀行可獲得長期資金約1億元,有效增加中小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穩定資金來源,還可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每年約60億元,通過銀行傳導有利於促進降低小微、民營企業貸款實際利率,直接支持實體經濟。」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也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此次定向降準選擇了中小銀行,這些銀行的客戶多是中小微企業,尤其是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等,旨在通過降準釋放中小銀行的長期資金,從而讓這些銀行有更多資金支持中小微企業。此次定向降準可釋放長期資金約4000億元,平均每家中小銀行可獲得長期資金約1億元,有助於促進降低中小微、民營企業的貸款實際利率。」
記者注意到,3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進一步強化對中小微企業普惠性金融支持措施。其中之一的措施是增加面向中小銀行的再貸款、再貼現額度1萬億元,進一步實施對中小銀行的定向降準,引導中小銀行將獲得的全部資金,以優惠利率向量大面廣的中小微企業提供貸款,支持擴大對涉農、外貿和受疫情影響較重產業的信貸投放。
央行有關負責人也表示,進一步降低中小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將增加中小銀行的資金實力,有助於引導其以更優惠的利率向中小微企業發放貸款,擴大涉農、外貿和受疫情影響較嚴重產業的信貸投放,增強對實體經濟恢復和發展的支持力度。
此次央行還決定自4月7日起將金融機構在央行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從0.72%下調至0.35%。這是繼2008年從0.99%下調至0.72%後的首次調整。
就此,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央行此次下調超額準備金率,將銀行存放於央行的超額準備金釋放出來,有助於提升銀行的資金使用效率,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
對於未來是否降準,徐陽預計,「未來還會降準,因為眾多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仍然面臨生存、生產困難,仍然需要更有效增加中小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穩定資金來源,央行需要通過銀行傳導有利於促進降低小微、民營企業貸款實際利率,直接支持實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