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房企海外融資利率最高攀升至15%

2020-12-01 界面新聞

文 | 中國證券報 董添

臨近年末,上市房企海外融資動作仍較頻繁。11月以來,房企海外融資規模達到55億美元,維持年內高位。從融資利率看,近期發布海外融資的房企利率整體較高,部分房企融資利率攀升至15%左右。

中國證券報記者觀察到,近期也有部分房企公告提前歸還了前期借款。對此,業內人士指出,提前歸還借款背後可能存在兩種情形:一種是公司目前現金充裕,提前歸還彰顯降低債務規模的決心和信心;另一種情況可能是相關房企在金融機構的內部評級出現了下調,被催促提前還款。因此,不能盲目認為提前還款的公司資金更安全。

部分利率較高

中國證券報記者觀察到,近期發布海外融資計劃的房企中,不少融資利率較高。有的甚至高達15%左右。

以景瑞控股為例,公司11月19日晚公告,公司發行2023年到期的2.4億美元到期票據,利率為14.5%,批准票據上市及買賣預期於2020年11月20日生效。

從融資用途看,償還到期債務、用於運營資金補充是公司融資的主要理由。港龍中國地產11月26日公告稱,擬發行1.5億美元票據,該票據將於2021年到期,票面利率為13.5%。票據計劃於新交所上市發行,所得款項淨額將用於現有債務再融資及一般企業營運資金用途。

從融資規模看,不少公司單筆融資規模達到百億元。以首發集團為例,11月26日,據上交所披露,公司2020年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已獲上交所受理。債券類別為小公募,本次債券發行規模為不超過100億元(含100億元),其中公開發行短期公司債券的註冊規模為不超過40億元(含40億元),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擬用於補充營運資金、償還債務、項目投資及適用的法律法規允許的其他用途。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26日,月內房企發行境內債券規模高達430億元,境外美元債發行規模月內累計攀升至55億美元。10月,房企境外美元債發行規模合計為41億美元。截至目前,房企11月海外融資規模已經遠超10月。

對此,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市場傳聞政策變化,所以大量房企融資井噴。過去幾個月海外資本市場的動蕩,基本封死了內地房地產企業海外融資的可能性,對於部分房企非常重要的海外融資明顯減少,少數融資也面臨高價的可能性。但隨著6月海外疫情的部分緩解和國內房地產市場的平穩,融資窗口再開,房企大額海外融資再次發布。

提前還款公司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與上述房企熱火朝天地發布融資計劃不同,不少房企提前贖回發行債券,提前償還債務。

11月26日,融創中國公告,提前贖回一筆2021年到期美元票據。公告顯示,公司於2019年1月15日發行於2021年1月到期的本金總額為6億美元的8.375%優先票據。票據由公司若干現有附屬公司提供擔保,並於新加坡證券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截至本公告日,票據未償還本金餘額為5.614億美元。11月26日,公司根據購買要約所載的條款及在其所載的條款及條件規限下,提出按票據購買價以現金購買部分未償還票據的要約。就票據本金額中每1000美元而言,應付獲接納購買票據的合資格持有人的票據購買價將為1008.5美元。

11月23日晚,中駿集團公告稱,已於贖回日期贖回本金總額為5億美元的全部未償還2021年票據。贖回價相當於票據本金額的100%加上適用溢價及截至贖回日期(但不包括該日)的應計而未付的利息。現無未償還的已發行2021年票據。公司認為贖回將不會對其財務狀況造成重大影響。贖回後,2021年票據將被註銷並於2020年12月1日營業時間結束時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撤銷上市。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提前歸還借款背後可能存在兩種情形:一種是公司目前現金充裕,提前歸還彰顯降低債務規模的決心和信心;另一種情況可能是相關房企在金融機構的內部評級出現了下調,被催促提前還款。因此,不能盲目認為提前還款的公司資金更安全。

土地市場再度活躍

在經歷了9、10月相對沉寂後,近期土地市場再度升溫。

不少地塊溢價率超過50%。11月26日,徐州市鼓樓區3宗住宅地塊集中出讓,總建築面積21.44萬平方米,總起始價為8.33億元。經過93輪報價,徐州萬君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萬科)以27200萬元競得北區客運站南側A地塊,樓面價為5774元/平方米,溢價率66.87%。

近期,一線城市近期頻繁出讓熱點地塊,引發房企爭奪。11月26日,廣州市集中出讓3宗地塊,總出讓面積達到10.94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達到35.55萬平方米,總起價為448124萬元。經過50輪競拍,最終其中一地塊由美的置業以總價157850萬元及配建450平方米競得,成交樓面價為18283元/平方米,實際樓面價20968元/平方米,溢價率為44.99%。

此外,以北京地區為代表的一線城市,又開始出讓不限價地塊,引發市場關注。11月26日,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掛牌1宗石景山區商住用地,起始價55.56億元。地塊名稱為北京市石景山區劉娘府綜合改造A2地塊土地一級開發項目1604-663、1604-667地塊,建設用地面積10.11萬平方米,土地用途為二類居住用地、綜合性商業金融服務業用地、基礎教育用地。

相關焦點

  • 老牌房企海倫堡真缺錢:21.2億海外債 利率超13%
    來源:易簡財經原標題:21.2億海外債,利率超13%,這家老牌房企真缺錢據樂居財經,1月21日,廣州老牌房企海倫堡,又默默增發了一筆2.5億海外債,利率為12.25%。這個利率是什麼概念?按照去年房企融資排行來看,這個利率位列前三分之一,遙遙領先其他房企。比如,萬科去年的一筆海外債融資利率僅為3.15%。
  • 一場轟轟烈烈的房企降負債來了,意味著什麼?
    今年國家首次提出實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其中一項要求是對房企融資的監管。8月20日,住建部、央行依據「三道紅線」觸線情況,12家試點房企分為「紅-橙-黃-綠」四檔,分檔設定有息負債規模的增速閾值,收緊房企融資。
  • 1-10月中國房地產企業融資能力TOP30報告·觀點月度指數
    雖然10月當月的債券發行票面利率出現了小幅回調,但從榜單前30名房企的加權平均票面利率來看,仍然出現了小幅上漲,由上月的4.88%上漲到本月的4.98%。 同時,排名靠前房企再次體現出了融資優勢,在整體加權利率上升情況下,前10名房企平均加權平均利率下降0.21個百分點至3.64%,與前30名房企水平相差超過1個百分點。
  • 1-11月中國房地產企業融資能力TOP30報告·觀點月度指數
    投資級房企霸佔五強,萬科首次登頂「1-11月中國房地產企業融資能力TOP30」榜單排名與上月相比整體變化不大,11月與10月前20名Spearman相關係數高達0.96,體現了排名的穩定。榜單前5名依然均為信用較強的投資級房企(評級參照穆迪最新評級結果)。其中,萬科首次超過中國海外發展,登頂融資能力榜單;另外,保利地產也首次超過華潤置地躋身三甲。
  • 「加減法」並舉 房企降負債向「模範生」看齊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加減法」並舉 房企降負債向「模範生」看齊來源:中國證券報央行日前表示將穩步擴大重點房企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適用範圍。融資新規對房企有息債務規模精細化管控,房企近期相關動作頻繁,「加減法」同步進行,逐步向新規「模範生」看齊。
  • 「三道紅線」終結地產金融紅利:房企鯉魚跳龍門已基本不可能
    根據「踩線」條數,房企被分為「紅橙黃綠」四檔,「紅檔」房企為「三道紅線」均踩,依此類推,「綠檔」房企沒有踩中任何一條「紅線」,四檔房企的年度有息負債增速上限也被依次設定為0、5%、10%和15%,「紅檔」房企將不能新增有息負債。
  • 復盤:房企10年業績排名,誰才是真正的TOP1?碧桂園融創世茂萬達深度...
    2、融創於2017正式踏入前十,2018升至第7名,2019升至第6名。萬達2010位居第6名,2018年降至第8名,於2019年跌出前十;3、這10年來的累計業績來看,萬科還是行業老大,但2020年預計要被碧桂園超越了。本文目錄:碧桂園:2017年打敗蟬聯行業第一的萬科,靠的是什麼?
  • 重點監測房企土地儲備共40宗 品牌房企共融資6筆
    從房企投融資方面,上周品牌房企共融資6筆,融資額為126.55億元。(本文來源:《中國房地產企業資訊監測報告 (20171127-20171203)》)中指觀點上周重點監測房企共拿地40宗,出讓金約321.92億元。
  • 樓市泡沫不破 融資利率難降
    儘管2020年後中國流動性環境趨於寬鬆,市場利率體系整體水準下降,但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偏高問題仍然存在。樓市泡沫不除,中小企業融資難和融資貴就難以真正解決。因此,融資難、融資貴,在中國當前經濟發展時期,基本上就是特指中小企業而言的,尤其是小微企業。中小企業融資利率仍居高位然而,儘管2020年後中國流動性環境趨於放鬆,市場利率體系整體水準下降,但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偏高問題仍然存在。
  • 房企中期觀察:銷售分化毛利下滑「三條紅線」發酵
    相比之下,「第二梯隊」的一些房企實現了業績增長。如中海實現合約銷售額1720.1億元,同比增長4.2%;龍湖實現合同銷售1111.0億元,同比增長5.2%;世茂完成合約銷售額1104.8億元,同比增長10%。過去三年來,房地產市場出現罕見的「大牛市」,很多房企藉此實現銷售規模的大幅攀升。
  • 12家房企戰投金主盈虧報告
    10天後,龍湖集團創出階段低點,此後一發不可收拾,不斷刷新歷史新高,最高衝至51.95港元。增持不足一年,美國資本集團持股盈利已超20%。投資有賺有虧,平安重倉的華夏幸福,目前處於浮虧中。2018-2019年,平安先後兩次入股華夏幸福,共計投入資金179.73億元,持股比例約19.2%。
  • 房地產市場「泰山壓頂」,房企生存艱難,這是「上面」的意思?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有50多家房企在新加坡和香港發行美元債,借款近400億。這些債券由於得不到好的評級,借貸成本很高,平均達到9%,比2018年上漲了1.15個百分點。其中恆大的借貸成本顯得尤其高,在10%到13.75%之間,成為名副其實的「負債王」。恆大目前持有1137億美元債,在接下去的10個月,將有500多億到期,壓力巨大。
  • A股上市房企償債高峰期泰山壓頂50%造血能力存隱雷
    A股上市房企償債高峰期泰山壓頂 上半年50%公司造血能力存隱雷高負債已成為埋在房企擴張路上的一顆隱雷。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房企公司債及各類金融機構貸款進入密集兌付期。雪上加霜的是,融資渠道仍在步步收緊2018年上半年,房地產政策調控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 民間借貸利率紅線降至24%以下,非法放貸會更猖獗?
    不過,根據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金融審判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的指導精神,金融借款合同的借款人以貸款人同時主張的利息、複利、罰息、違約金和其他費用過高,顯著背離實際損失為由,請求對總計超過年利率24%的部分予以調減的,應予支持,以有效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這意味著,金融機構的融資費用上限同樣適用年利率24%的約束。
  • 國家審計署:民間借貸、網貸利率多高於30% 企業「過橋」年利率最高...
    其中,在民營、小微企業融資方面。近年來,有關金融機構持續加大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力度,授信覆蓋面有所拓展,但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尚未得到根本緩解。銀行融資方面,出於防範風險等考慮,仍存在門檻較高、環節多、周期長等問題。截至2019年3月底,抽查的18家銀行民營企業貸款中信用貸款僅佔18.36%(低於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且抵質押時銀行大多偏好房產等「硬」資產,專利權等「輕」資產受限較大。
  • 法院不再保護24%利率的民間借貸?民間「高利貸」將受擠壓
    三個區域分別是無效區、司法保護區和自然債務區,就是36%以上、24%至36%、24%以下這三個區域。按照《意見》,24%這個司法保護上限或將大幅度降低。大幅降低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對於促進金融和民間資本為實體經濟服務將有何影響,又將對方興未艾的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帶來何種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