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房企償債高峰期泰山壓頂50%造血能力存隱雷

2021-01-17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A股上市房企償債高峰期泰山壓頂 上半年50%公司造血能力存隱雷

高負債已成為埋在房企擴張路上的一顆隱雷。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房企公司債及各類金融機構貸款進入密集兌付期。雪上加霜的是,融資渠道仍在步步收緊

2018年上半年,房地產政策調控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一方面繼續抑制非理性需求特別是投機性購房需求,另一方面政策重點調整中長期供給結構,「結構性調控」的政策特徵日益明顯。但不論如何,房地產市場很難再呈現供需兩旺、高歌猛進的盛景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

而在政策調控依然嚴格的市場背景下,上市房企作為房產行業的中堅力量,它們受到政策調控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其業績表現如何?隨著上市房企2018年半年報的紛紛出爐,從中可以窺見一二。此外,資金成本越來越貴的情況下,它們的現金流承壓能力又怎樣?《投資者報》記者近日分析了各房企半年報,並對部分公司發送採訪函,以期做一些解答。

超30%房企業績仍高增長

目前,A股126家上市房企都發布了半年報,其中,營收超過100億元的有15家,前5名分別為綠地控股、萬科、保利地產、華夏幸福、招商蛇口。營收增長的共有74家,佔比約58%,增速超過100%的有12家,佔比約10%,其中,榮豐控股(維權)營收增速2140%,ST金宇營收增速1209%,排在前兩位,不過其營收體量都較小,低於2億元。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排在營收前五的保利地產、招商蛇口營收增速都較低,分別為9.3%、6.6%,一定程度上表明這兩家公司在規模追求上放慢了腳步。

淨利潤方面,超過50億元的有5家,與營收前五名公司相同,其中,只有萬科淨利潤超百億元,達135億元。總體來看,淨利潤增長的有82家,佔比約65%,增速超過100%的有38家,佔比約30%。

值得注意的是,排在淨利潤前5名的房企(萬科、保利地產等),除招商蛇口之外,淨利潤增速都在30%左右,相對來說並不突出,這說明規模龐大的龍頭房企若想繼續高速增長有一定難度。

高負債成為集體困境

從數據看出,在地產市場調控較嚴的情況下,仍有超過50%的房企業績增長,30%的房企淨利潤增速甚至在100%以上。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樣的成績單背後,資產負債率的上升、償債壓力的增大越來越成為房企發展路上的隱憂。

整體來看,資產負債率超過80%的有35家,佔比約27.7%,其中魯商置業一家超過90%。由於房地產行業的特殊性,預收帳款代表已收取的房款,待交房時才能確認為營業收入,也意味著現在的預收帳款就是未來營收的一部分,若剔除預收帳款再來看資產負債率,超過80%的仍有18家。

龍頭房企資產負債率及淨負債率也普遍上升。具體來看,萬科上半年淨負債率為32.7%,比去年底的8.8%大幅上升;資產負債率84.7%,創下萬科自1991年上市以來的新高;上半年總負債共1.14萬億元,成為A股上市房企中負債額最高的房企。

下半年償債壓力大增

值得投資者注意的是,負債率高企不下的情況下,上市房企的償債壓力也變得越來越大。

據研究,房企面臨的第一波償債高峰就在下半年。據恆大研究院發布的報告,截至2018年6月底,除民間融資和類金融機構貸款,房企有息負債餘額約19.2萬億元。2018年下半年到2021年為集中兌付期,規模分別為2.9萬億、6.1萬億、5.9萬億和3.4萬億元。其中,規模最大的銀行和非銀金融機構貸款未來4年集中到期;公司債2015年-2016年集中發行,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密集到期。

而天風證券的數據顯示,2018年下半年,房企債券到期金額1052億元,考慮進入回售期的債券按照50%本金償還,下半年房企債券到期金額就高達2542億元,高於2018年上半年到期償還的851.3億元。

償債壓力增大,若想保持現金流鏈條的穩定,就要借新債補充資金或者靠自身「造血能力」還債。但是,隨著嚴格調控,房企融資渠道在步步收緊。此前還傳聞一些地區的銀監局發文暫停新增地產信託的報備,已過審的信託可發行。保利地產研究院指出,近期監管層仍釋放「嚴控地產槓桿」信號,下半年房企融資端難有大改善。

從數據來看,籌資現金流淨額超過百億元的僅有11家,籌資現金流淨額超過營收一倍的有18家,佔比僅在10%左右。

此外,從上半年上市房企的財務費用來看,超過10億元的有7家,財務費用佔比營收超過10%的就有29家,佔比超過23%。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上市房企利息負擔越來越大。

而在龍頭房企中,上半年保利地產的財務費用高達17.92億元,逼近淨利潤的兩成,較去年同期增加137%。

靠再借款減輕償債壓力相對往常已較難,那麼企業的內生「造血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在當下的嚴調控、貸款利率增高的情況下,又會影響房企的銷售情況和回款速度。

比如2018 年上半年,萬科的預收款項僅為 23.77 億元,與年初相比減少 99.34% ,不過萬科在年報中解釋稱,會計政策發生了變化使得萬科預收款項少算了 4907.12 億元,將這部分補上後,萬科的預收款項為 4930.89 億元,增速20%,但這一增速相對於保利地產(29%)、招商蛇口(38%)等同規模房企來說,仍然較慢。

查看各上市房企的經營現金流淨額,有63家為負值,佔比高達50%。最低的三名為濱江集團、金地集團、保利地產,分別為-114億元,-107億元,-98億元。經營現金流淨額為負值,意味著自身的造血能力下降,若此時還要面臨債務到期、融資難等情況,房企的資金鍊承壓度將會大幅增高。

房企面臨關鍵拐點

如今,高負債、償債壓力已成為埋伏在房企擴張路上的一顆隱雷。繼續拼規模、激進拿地,還是放慢腳步、落袋為安,是各房企面臨的重要選擇,各龍頭房企也出現了分化。

萬科今年上半年拿地就較為激進,據半年報顯示,上半年萬科獲取新項目 117 個,總規劃建築面積 2049.1 萬平方米,與上半年銷售面積基本持平。

而從其他數據來看,萬科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達1237億元,同比增長27%,經營現金流淨額也在近幾年來首次變為負值,為-42億元,同比下滑119%。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2 年以來,萬科就提出行業進入白銀時代,近幾年也一直向外界宣布轉型做城市配套服務商,並向長租公寓等多項領域進軍。在半年報業績新聞發布會上,財務長孫嘉曾表示:「萬科的新業務已經全面打開,百花齊放。這是從原來確定的住宅業務到今天我們內部稱之為不確定的拓展性業務的轉變。」

不過,從半年報業績來看,萬科的各項業務中,僅房地產業務的營業利潤率依然在往上走,而物業服務和其他業務的利潤率是在往下滑。

在強調轉型做城市配套服務商的同時,萬科在今年上半年大舉拿地,而另一邊銷售速度卻較低,拿地面積甚至於銷售面積持平。2018 年上半年,萬科房地產的銷售增速相比碧桂園、恆大等龍頭房企都明顯較低,為9.9%。而碧桂園上半年銷售額同比增長 42.8% ,恆大上半年銷售額同比增長 24.6% ,三巨頭的增長速度已經拉開。

萬科為何一邊發力拿地,一邊銷售增速較慢,是否此時期地價較低欲更多囤地未來釋放業績?此舉值得玩味。

此外,還有一些第二梯隊的房企也選擇加快腳步、追趕銷售目標。如旭輝地產今年上半年銷售規模達到660億元,同比增長40%,若能完成全年1400億的銷售目標,最近兩年旭輝的複合增長率將接近100%,成為高增長房企的代表。旭輝集團主席林中在業績會上表示,「未來三四年我們還是可以保持這種速度。」

與這些企業不同的是,一些房企開始選擇放慢腳步。如中海地產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顏建國就曾表示,目前政策處於高度多變期,公司對市場高度審慎,負債率處於較低水平,手頭現金比較多,寧可錯失一些機會,也不想投錯幾塊地。

顏建國預計,下半年房地產調控將更加嚴厲,房地產調控政策持續不放鬆,長效機制的相關政策漸行漸近,市場波動性調整逐漸加大,房價與銷量都將面臨下行壓力。加快開發、加快銷售、加快回款,加快持有型商業物業的運營規模與收入增長,是中海下半年的主要策略。

除了中海地產,保利地產拿地速度也在放慢。《投資者報》記者曾發送採訪函問其相關原因,但未得到答覆。截至2018年上半年,保利地產待開發土地儲備面積8950萬平方米,其中一二線城市5425萬平方米,佔比約61%,總土地儲備較2017年年底下降2%。

今年上半年,公司新拓展項目共計69個,其中併購、合作等方式獲取項目45個,佔拓展項目總數的64%。新增容積率面積1510萬平方米,花費總成本1072億元,較去年同期,新增土地儲備下降了11%。

拿地不再激進也可以從現金流量表中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這一數據體現出來,2018年上半年為959億元,同比增長18%,而去年同比增長高達73%。

土地儲備減少的同時,保利地產還在加快去庫存,截至 2018 年 6 月末,公司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下降至 5.51 億平方米,同比下降 14.7%。且新開盤數量也佔比較小,2018年上半年在售樓盤共計567個,其中國內樓盤557個,2018年新開盤的僅有69個。這些數據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保利地產的謹慎。」■

 

相關焦點

  • 驚心動魄三十秒:水泥大罐車泰山壓頂
    [ZOL汽車電子]視頻中只見對向駛來一輛水泥大罐車,車速很快,駕駛員為了躲避一輛突出來電動車,導致大罐車失去平衡,直接壓扁了一輛正在等待信號燈的小轎車,猶如泰山壓頂一樣,太慘了!(PS:應該追究電動車駕駛員責任)
  • 泰山壓頂不彎腰!長城WEY VV5s上市打的什麼牌?
    8月31日,趕在9月份車市傳統的金九銀十到來之前,長城汽車輕奢豪華品牌WEY旗下的第二款SUV VV5s在天津上市,超豪版和旗艦版售價分別為15萬元和16.3萬元。這可真是頗有泰山壓頂不彎腰的氣勢。那麼,長城汽車在WEY VV5s上市現場刻意安排這段秀,到底打的是什麼牌? 安全 是最大的豪華除了價格會顛覆合資品牌外,長城汽車WEY VV5s上市主打的是安全牌。
  • 運20泰山壓頂,胖妞原來如此霸氣,為啥要採用灰黑色塗裝?
    運20低空飛來,如同泰山壓頂這樣的角度充分展現了運20的氣勢確實,運20是我國目前正在研製的三種大飛機中最大的。如果你有機會站在它的身邊幾十米的地方,會發現手機的屏幕根本裝不下這架飛機,差不多遮住了半邊天。如此龐然大物,能飛起來,本身就是人類科技的奇蹟,而一旦它向超低空你飛來,真的有泰山壓頂的感覺。
  • 「加減法」並舉 房企降負債向「模範生」看齊
    一方面,房企通過配售新股、分拆旗下資產上市等方式做「加法」,以增權益、加厚現金流;另一方面,通過出售負債較高標的等方式做「減法」,降低負債,優化債務結構。專家指出,在「房住不炒」的主基調下,房企降槓桿成為行業趨勢。融資新規有助於化解房地產公司風險,增強行業發展韌性。房企須順應趨勢,安全穩健發展。
  • LOL雲頂之弈陣容推薦,硬剛就是這麼簡單,玩家:猶如泰山壓頂
    LOL雲頂之弈陣容推薦,硬剛就是這麼簡單,玩家:猶如泰山壓頂 鋼鐵直男流陣容解析
  • 《Pokemon GO》六月社群日特殊招式為泰山壓頂
    《Pokemon GO》六月社群日特殊招式為泰山壓頂 【葉子豬網6月6日訊】
  • 夢幻西遊奇葩玩法,全魔屬性魔方寸帶著五件的泰山壓頂套裝
    夢幻西遊奇葩玩法,全魔屬性魔方寸帶著五件的泰山壓頂套裝
  • 橫梁壓頂的常用破解方法,從此再也不怕它了!
    激進風水學認為,如果我坐臥的地方頂上剛好是橫梁,這樣就會導致一個人臨時處於橫梁壓頂的情況,影響健康和運勢,今天就來為大家詳細講解一下,橫梁壓頂的常用破解方法。 一.裝飾時遮住化解橫梁壓頂 如果住宅中坐臥之地上方有橫梁而犯了橫梁壓頂之煞,那麼我可以用遮蓋的裝飾方法化解橫梁壓頂。 因為在風水學中有著:眼不見不為煞。意思就是將用吊頂等方法掩蓋住橫梁,那麼就會減弱其影響力。
  • 利潤下行,償債能力較弱,依賴關聯交易的新柴股份IPO如何前行?丨IPO...
    來源:投資時報就盈利能力而言,雖然新柴股份近年營收不斷增長,但其毛利率及淨利潤等指標均呈波動下降趨勢。此外,該公司客戶集中度較高,償債能力亦弱於行業平均水平《投資時報》研究員李璐機械行駛裝備除了人們日常駕駛的機動車外,還有一類用於作業的非道路用機械,譬如工程機械、農用機械等。
  • 一場轟轟烈烈的房企降負債來了,意味著什麼?
    今年國家首次提出實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其中一項要求是對房企融資的監管。8月20日,住建部、央行依據「三道紅線」觸線情況,12家試點房企分為「紅-橙-黃-綠」四檔,分檔設定有息負債規模的增速閾值,收緊房企融資。
  • 「老牌藥企」延安必康3.86億回售違約 百億債務壓頂曾涉財務造假
    來源:新浪財經原標題:「老牌藥企」延安必康3.86億回售違約 百億債務壓頂曾涉財務造假 來源:小債看市在被證實財務造假、違規佔用上市公司資金後,深陷債務緊張旋渦的 延安必康 發生債券違約。經查明,延安必康存在對上市公司44.97億資金違規佔用、虛增貨幣資金36.63億元及信息披露內容不準確、不完整,存在誤導性陳述等違法事實。在財務造假的畫皮下,2017年以來延安必康的盈利能力持續下滑,陷入「增收不增利」怪圈。2018年,業績承諾期滿後即「變臉」,延安必康淨利潤腰斬;今年前三季度其業績更是大幅下滑97%,實現歸母淨利潤僅1276.84萬元。
  • 近6成上市房企利潤不佳 嘉凱城或成業績下滑王
    近日,一線城市房價上漲趨緩明顯,上市房企銷售業績隨之水漲船高,不過其利潤表現卻難言樂觀。  「房地產行業正在告別暴利時期,上市房企的淨利潤正在進一步下滑,利潤率也隨之降低。」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曹建海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部分房企在上一輪調控之前『吃得太飽』,現在房企利潤正在回歸行業常態。不過,相對大型房企,中小房企的虧損面可能更大一些」。
  • 新華聯傅軍傅爽爽父女能力挽狂瀾?股權凍結,待兌付債券88.22億
    資料顯示,新華聯集團擁有全資、控股、參股企業100餘家,其中擁有控股、參股上市公司10家,員工7萬人,年營業收入近1000億元,年納稅超過50億元,企業總資產超過1300億元,並已連續14年躋身中國企業500強和中國民營企業100強的行列,成為中國民營企業的佼佼者。傅軍也因突出的經營成就和社會影響入選「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和「中國民營經濟40年風雲人物」。
  • 百強房企11月銷售額環比提升 小房企將面臨生存壓力
    來源:上海證券報原標題:百強房企11月銷售額環比提升 部分房企全年目標提前「撞線」⊙記者 張良 ○編輯 祝建華時值歲末,頂著銷售目標的壓力,各家房企間的競爭已進入白熱化。截至12月4日,近10家上市房企公布了11月的銷售業績。
  • 三年業績翻一番,這家房企憑什麼?|千億揭秘【第40期】
    億翰標杆50,簡稱E50,由億翰智庫選取的50家A+H股極具代表性的標杆房企組成 億翰成長30,簡稱G30,由億翰智庫選取的30家A+H股極具成長潛力的中小房企組成 億翰智庫將重點以E50
  • A股房企中報業績分化明顯! 這3家貢獻超4成營收
    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5日電 (熊思怡)截至8月31日,A股房企年中報披露收官。從營業收入看,A股房企業績分化明顯。綠地控股、萬科和保利地產繼續穩坐A股房企營收前三甲,曾經的老牌房企萬通地產卻只能靠處置非流動資產支撐利潤。
  • 奧尼爾爆打米勒,泰山壓頂往前衝,一群人都拉不住!
    奧尼爾爆打米勒,泰山壓頂往前衝,一群人都拉不住! 坊間傳聞奧尼爾打架打不過米勒,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梗?
  • 領地、大唐過聆訊掀房企上市小高潮 仍有七家在等待
    領地、大唐過上市聆訊,尚有七家房企在等待 2020年的尾聲,房企掀起了一波上市小高潮。近一個月時間內,金輝、上坤、祥生登陸港交所,領地、大唐先後拿到了資本市場入場券,擬於12月10日、12月11日掛牌上市。
  • 黃熾恆繼續押注三四線、組織結構調整 海倫堡再提上市
    今年以來,已有領地集團、大唐地產、港龍、上坤、匯景控股、金輝控股、祥生成功上市,時間似乎來到了資本市場的窗口期,房企赴港IPO熱情繼續高漲。但也有落寞者,三巽控股、萬創國際、奧山控股等中小房企多次遞交申請均無法通過,來自廣州的老牌房企海倫堡也是其中之一。據悉,海倫堡目前正在推進它的上市計劃。
  • 房企困境與演變:2020年行路難,未來「敢問路在何方」?
    A股地產股表現方面,據wind數據顯示,A股市場從事房地產開發業務的上市企業有108家。108家房企中,2020年全年股價表現出現負增長有70家,約佔65%。按照108家房企2020年全年漲跌幅計,2020年A股房地產企業漲跌幅算數平均值為-6.40%,中位數為-7.97%,加權平均值為-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