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最初靠狩獵來滿足自身的肉食需求,動物源性食品的供給處於自然狀態,全然「望天收」,飢一餐,飽一餐。曾幾何時,我國養殖業以農村一家一戶小規模零星養殖為主,雞瘟、豬瘟、牛瘟無法控制,養殖量和供給量極低,國人飽餐一頓肉都顯得十分奢侈。近20年來,我國牲畜養殖集約化、規模化水平不斷提高,養殖量大幅增加,「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正由昔日的夢想變成今朝的現實,動物源性食品完全得到充足、有效的供應。
國人告別飢餓、獲得溫飽之後,開始奔向小康。動物不再只是滿足人們的口福,也逐漸成為人們的精神伴侶,「寵物熱」在大城小鎮裡悄然興起,持續升溫。
無論是大型養殖場,還是寵物醫院,獸醫都是重要的人才支撐。規模化養殖興起,對獸醫呈現剛性需求,獸醫人才高度缺乏,其待遇大幅提高。寵物醫院多起來了,寵物醫生也隨之身價倍增,人才難求。
獸醫的社會地位提高了,職業形象也大變樣了。
昔日鄉村房前屋後、院內院外搭建豬圈,大多數豬舍低矮、潮溼,僅養著一、二頭豬。獸醫常常背著藥箱行走在鄉村豬舍間,穿著雨靴,低著頭,小心翼翼地走進豬舍裡,與農民一起捉住豬,為豬打針,或為生豬做閹割小手術。幹完這類活,氣喘籲籲地走出豬舍,渾身上下擦上豬舍四壁的牆灰,豬糞的臭味也整日難從身上消散。孩提時代對鄉村獸醫的形象記憶尤為深刻,以至於好長時間內一聽人說起獸醫就感到刺耳難聽。到我上大學攻讀獸醫專業時,很長一段時間對這個職業的前途都充滿困惑。而今,伴隨養殖業規模化、集約化程度提升,獸醫的工作環境大為改善,其「灰面土臉」的傳統形象也隨之改變。在一座座現代化養殖場內,獸醫身穿白大褂,或操作先進儀器對生豬做現場檢測;或在電腦前輕點滑鼠,對各種數據信息進行專業分析,指導養殖場實現科學飼養和及時防疫。
伴隨養殖業步入規模化、集約化時代,獸醫的職業形象大變樣,其職業使命也顯得更加崇高了,肩負著保障國人食品安全和生命健康的更大責任。
有效預防和及時控制動物疾病,儘量讓動物少死亡甚至不死亡,確保動物健康,讓最少的糧食輸出最多的動物蛋白,以保證動物食品的充足供給,是獸醫的首要使命。第一,能控制動物瘟疫,不讓瘟疫肆虐橫行,危害動物的自然繁衍和生長;第二,能控制禽流感、豬流感等人畜共患病的流行,不讓它們傳染到人身上;第三,能控制口蹄疫等動物專屬的重大疾病。雖然這類疾病不傳染人,但嚴重影響動物生長,必須根治。畢竟健康的動物食品比帶病的動物食品要更安全、更富營養。
科學合理地防治動物疾病,正確、規範地使用動物藥品,不讓抗生素殘留等影響到人的生命健康,是獸醫的又一重要使命。
獸醫是人類精神伴侶的重要保障。寵物狗和寵物貓已成為很多年輕人或老齡人生活的一部分,是人類的精神寄託和精神伴侶。與食品動物的疾病不同,狂犬病可能傳染給人,蝨子等寄生蟲病也會危及人的身體健康。寵物狗和寵物貓會患精神疾病,從而影響人的情緒。獸醫只有成功地治療好動物的這類疾病,才能讓人類安全地享受動物帶來的樂趣,身心愉悅,改善生活品質。
共同戰勝人類重大的瘟疫,獸醫責無旁貸。一系列研究發現,愛滋病、非典(SARS)、塞卡病毒、伊波拉病毒、西班牙流感等都是動物傳染給人類的,初步確定,新冠病毒也是動物傳染給人類的。每一次人類瘟疫的大流行都是動物傳給人類的。獸醫要通過科普宣傳告誡人們,要善待動物,與動物和諧共處,保證動物健康,只有動物都健康了,才能保證人類健康。「同一個地球,同一個健康」,就是人和動物同處在地球上,動物的健康和人的健康同樣重要,都要得到保證。針對人類每一次大流行的瘟疫,要找到科學而有效的控制辦法,首先要通過動物來建立模型進行深入研究,再由動物研究推及人類研究。如何根治新冠病毒,華中農大、華南農大很多獸醫專家都參與了課題研究。預防、控制和根治人類面臨的各種瘟疫,獸醫責任重大,也大有作為。
「回盛要為終端養殖提供價值,要為畜禽養殖保駕護航。」公司在成立之時便確立了「做動保行業領軍者」的目標,明確提出了對獸藥行業的專註:「回盛只做獸藥」,一直堅守「專注、專一和專業」。其終極目標不僅要提高動物的生命質量,更重要的是提高人的生活、生命質量。因此,研發高效、低殘留的產品便成為公司的主攻方向,引導終端客戶科學用藥、合理用藥、正確用藥,從而實現健康養殖已然成為公司之己任。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源回盛生物董事長 張衛元,不代表本網站立場,轉載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