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大俠離去:別了,我們的武俠江湖夢

2021-01-10 平觀世界

金庸先生離世了,朋友圈滿屏都是紀念圖文。

從1955年使用筆名「金庸」連載武俠小說處女座《書劍恩仇錄》開始,到1972年完成《鹿鼎記》後封筆,金庸總共寫了15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越女劍》為短篇),編織了一個又一個瑰麗奇幻的夢想,為武俠小說史乃至中國通俗文學史,翻開了一個新的篇章。

據保守估計,金庸小說全球發行量已經超過了3億冊,翻拍或者跟他作品有關的電影電視,粗略統計也已超過100多部。

可以說,金庸的逝世,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結束。

儘管在政治上曾經有過不少爭議,比如在1960年代,曾在香港《明報》發《要褲子不要核子》的社論,與陳毅元帥發生過「核子與褲子」之爭;但老平認為,金庸先生至少在武俠小說領域的卓越成就,值得我們銘記與緬懷。

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小說。這樣的評價毫不誇張,因為幾乎已成全球華人的共識。

而且,最近一些年,隨著中國網絡小說的興起,中國路人甲和路人乙創作的玄幻武俠小說,已經成功登陸西方世界,受到越來越多的歡迎和關注!

呵呵,誰也不會想到,現在很多西方小說網站推出類似字幕組的翻譯版本,已勾起了歪果仁濃厚的興趣!那種每天痴痴等更新的神態,相信無數國人很懂,就像我們1980年代守在黑白電視機前,等待新一集《射鵰英雄傳》一樣,特別虔誠!

這顯然是中國文化成功輸入的典範之一。如果說當年李小龍在好萊塢大放異彩,將中國功夫帶向了西方世界,功不可沒;那麼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啟蒙並培育的這些武俠寫作者,則已是中國文化輸出的一支奇兵,金庸先生可謂居功至偉!

是的,一直以來,無論中外,從販夫走卒到商界精英、政界要人,全球華人都不乏「金迷」。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先生,用一支筆,在很多人心裡,種下了一個色彩斑斕的武俠夢。

遺憾的是,10月30日,一代武俠泰鬥金庸先生與世長辭,享年94歲。

老平與金庸作品的相逢,其實很偶然,也很晚。

作為一個70後,由於60後的二哥學的是中文,對么弟自然產生了深厚的影響。於是老平在1980年代,注意力基本被主導文藝方向的小說和詩歌所佔據!小說主要是傷痕文學,充滿了太多人生的無奈與感傷;詩歌則主要是朦朧詩,特別適合情竇初開的年華,朦朦朧朧美極了,把中華文化的含蓄之美發揮到了極致!

然後在1980年代末期,老平讀高中時,知道了一句順口溜「男看金庸,女看瓊瑤,不男不女看三毛」。這讓老平很無語,覺得狠狠地跟時代脫節了!因為僅在初中時的一個暑假,老平曾經看過梁羽生的《七劍下天山》,金庸的武俠小說從未看過!瓊瑤是怎麼情況,鄉下少年完全一無所知;至於三毛,呵呵,只知道那首《橄欖樹》與流浪!

汗啊,當知道曾經狂追的電視連續劇《射鵰英雄傳》,就來自金庸先生的手筆時,老平超級汗、瀑布汗!尤其那首《鐵血丹心》,幾乎成為了武俠的經典,也成了後來高中同學聚會時歌廳裡的保留節目!

——停一下,一定要先聽聽那首歌!因為這裡有繼《上海灘》裡的馮程程之後,少男心中的另一個女神:蓉兒!

可即便如此,忙於學業的老平,還是從未看過金庸的原著,一直到1995年大學畢業以後,走上了工作崗位。

1999年元旦,老平的一位摯友不知怎地從重慶買到了一套《金庸全集》,送給了老平作為新年禮物。

然後可想而知,老平瘋了一般地補課看曾經錯過的小說。除了上班,所有的業餘時間,籃球也不打了(推說天冷),在床上,在廁所,在去廁所的路上,永遠捧著一本書在看,樣子極為虔誠!——呵呵,若是不知情的人看了一定會感染並讚許,因為老平高考前也沒這樣投入過,汗顏啊!

然後呢,老平住的單身宿舍成了單位年輕人的借閱室。大家輪流去借書看,一次都是一套,看完再來換!乖乖,厚厚的36本書,堆起來1米多厚,大家居然一個不漏地閱讀完畢!——那麼投入與痴迷,想來全世界,唯有金庸先生能做到!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也難怪,金庸的十四部長篇武俠小說,勾勒了一個亦真亦幻的江湖,絕對是一代人心嚮往之的烏託邦世界。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孤身俠客行,千裡快哉風。金庸的作品中傳達的那個意境,恐怕只有辛棄疾等人的詩句才能表達!

太經典了!

多年來,他所著的《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神鵰俠侶》等武俠小說,不斷被改編翻拍成影視作品,給了無數人一個武俠夢,也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

比如書中的相逢與告別:這位兄臺,請問高姓大名?末了是: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哇塞,實在是太有範兒了!

那些年,年少多夢的季節,你我也想像如書中人物一般,執拗地仗劍天涯,遭遇一段紅塵往事;觥籌交錯間,笑談江湖快意。

最離奇的是,每一步影視作品的片頭片尾曲,基本都成為了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這些年來,每當音樂響起,歌聲傳來,我們都會馬上想到那些武俠故事,以及故事裡一個個鮮活的人物!

所以,其實那些歌曲是有生命的,記錄了影視劇本身,也記錄了我們自己的青春往事!

——夢,真的是夢!切,馮程程是上海灘大佬的女兒,遙不可及;難道桃花島主的千金,就是普通鄉間少年可以垂涎的嗎?想想,不覺啞然失笑。

老平始終覺得,這些影視劇對於推廣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實在功不可沒!因為文字的想像始終是空泛的,如果沒有影像和歌曲的推波助瀾,並承載小說文字中描繪的遐想,我們不會有如此深的共鳴與回憶。

好吧,咱們用歌聲來共同回憶銀幕或是小屏幕上,那些曾經絢爛無比的武俠夢。

1、《鐵血丹心》

這首歌來自《射鵰英雄傳》,黃日華與翁美玲的郭靖黃蓉組合,幾乎是所有金庸小說影視劇裡的最佳,沒有之一。

鄧偉雄的詞,將江湖的豪放與情意的婉約融為一體。

顧嘉輝的曲,亦柔亦剛,是關西粗狂大漢與江南柔情女子的結合。

急促上行的弦樂和漫天黃沙般的和聲一響起,羅文和甄妮對唱,人就進入了蒼茫的江湖。

何為江湖,何謂英雄,生命的意義在於何處?

替父報仇,為國捐軀,郭靖的人生就像是宿命感的奔赴,以找楊康比武,找段天德報仇。

俠義心腸與木訥忠厚的個性,江湖的紛擾鬥爭,郭靖極其糾結地陷在恩怨兩難的境地。所幸他能遇到黃蓉,嬌俏伶俐,聰明果敢,與郭靖的性子截然不同。性格互補,是相得益彰的救贖。

黃蓉可以嬌嗔地說:

靖哥哥,我死以後,有三準三不準。

我準你娶華箏,不許你娶別的女人,因為華箏是真心對你,你若娶了別的女人,我怕她會騙你。

我準你為我立一個墳祭拜我,但不準你帶華箏一起來祭拜我,因為我始終還是個小氣鬼!

我死後,我準你為我傷心一段時間,但不準意志消沉。

這些情話,令人不可救藥地沉淪!無論何時讀起來,都會令人在醉心中心碎!

好的是,《射鵰英雄傳》是有情人終成眷屬,郭靖和黃蓉的愛情,也不局限於繞指柔;家國情懷,俠肝義膽,正是鐵血與丹心。

2、《愛江山更愛美人》

有人說,94臺版的《倚天屠龍記》,匯聚了史上最媚人的周芷若、最瀟灑的楊逍、最豪情的殷天正、最陰險的朱元璋、最討人厭的丁敏君、還有最迂腐的滅絕師太。

人物個個經典,配樂也是相得益彰。

金庸的江湖世界,有豪氣沖天的江湖氣,有細膩的兒女柔情,這首《愛江山更愛美人》,李麗芬的獨特聲線,倒是演繹出了獨特的味道。

張無忌與一眾女子的纏綿悱惻都置於眼前,江湖道義與兒女情長,自古難以兩全。

而張無忌的性格向來為人詬病,他善良到有些懦弱,單純到有些傻氣,優柔寡斷到錯失良機。

在小昭的眼裡,他是仁厚俠義的公子爺。

在阿離的眼裡,是憨厚樸實的阿牛哥哥。

在周芷若的眼裡,他是太怕失去,終究會離去的人。

而在趙敏眼裡,他起先是反對黨首腦,後來是張無忌,最後是「糊塗小子」、「該死的小淫賊」、「沒良心的小魔頭」。

在四個女子之間糾纏不清,角色力度自然有些削弱。然而英雄並不意味著完美無暇。張無忌的成長之路 ,不是單薄的練功成名,江山與美人的選擇,反倒是他自我確認和尋找,是人物豐滿的催化劑。

這正應了歌名,《愛江山更愛美人》。

3、《刀劍如夢》

臺版《倚天屠龍記》播出後,香港TVB引入版權,並請林夕在片頭原曲《刀劍如夢》的基礎上,重填粵語歌詞《刀劍若夢》,仍由周華健演唱。

國語的《刀劍如夢》和粵語的《刀劍若夢》,兩個版本,一字之差,但都高度契合《倚天》中的人物命運。

香港的粵語版,頗有武俠風情萬種:

刀劍若夢,恩怨似風,有沒有輕重。

只要情濃,不要武功,愛恨兩難容。

只怕熱淚,不怕刀鋒,手中有劍,眼前有你,偏偏都一一撲空。

國語版歌詞,則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更直接: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恨不能相逢。

愛也匆匆,恨也匆匆,一切都隨風。

狂笑一聲,長嘆一聲,快活一生,悲哀一生,誰與我生死與共。

周芷若的「倘若我問心有愧」,大概是她最後一次吐露心意,圖窮匕見地不飾掩藏,雖然張無忌已選擇了「我偏要勉強」的趙敏。

結局便明了,一個是「偏偏一一都撲空」,一個是「生死與共」。

趙敏對愛情奮不顧身,而周芷若只是在恩師的重託和權力與愛情面前,選擇了前兩者。

江湖是怎樣呢?

最講是非分明,但若只論是非黑白,心中道義,恩怨也如風,並無輕重。

當真是,江湖夢倥傯,愛恨也匆匆。

——都說世間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別重逢。那麼試問,塵世之間,到底誰辜負了誰?

3、《歸去來》

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愛情,最為至死不渝的,首推《神鵰俠侶》,楊過和小龍女的曠世絕戀。

由胡兵、希莉娜依演唱的《歸去來》,是95版《神鵰》的內地主題曲。這首歌超級好聽,老平當年曾經喜愛這首歌,到反覆倒磁帶重複聽。

當然,這部劇裡,有最經典的楊過,最好的小龍女。

「這次是我真的決定離開,遠離那些許久不懂的悲哀;想讓你忘記愁緒忘記關懷,放開這紛紛擾擾自由自在」。那種欲罷不能,情到深處,實在入骨三分。

終南山後,活死人墓,小龍女的世界是沒有任何渣滓的、清淨如鏡的。

當情愫暗生,離開是最好的選擇,為楊過放不下的紅塵,也為自己的煩悶悲哀。

「那次是你不經意的離開,成為我這許久不變的悲哀。於是淡漠了繁華,無法再開懷,於是我守著寂寞不能歸來」

他在俗世江湖能生活地快意恩仇,受人敬仰尊重。然而小龍女的離開,則會讓他沉溺在自己內心的經久悲哀中,繁華無法抵消心底的落寞。

一唱一和,道盡小龍女和楊過的坎坷糾葛,都落在一個「離」字。十六年各自虛無縹緲的等待,不能不叫人悽神寒骨。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實在盪氣迴腸。

4、《難念的經》

有人說,《天龍八部》是一個徹底的悲劇,整本書都在講佛家的無常,一切都在變化,一切都難遂本心。

天龍的主題是:有情皆孽,無人不冤。

《天龍八部》這個名字,即是出自佛家,以「天」及「龍」為首,所以稱為「天龍八部」,包含芸芸眾生,世相百態。

林夕的作詞時,遍翻佛經,佛理入歌。

遊坦之得不到阿紫,阿紫得不到喬峰,喬峰得不到阿朱,阿朱得不到父愛;段譽得不到王語嫣,王語嫣得不到表哥……

每個人都在命運的漩渦中沉浮,深陷在求而不得的折磨中。

有如眾生相,執著貪嗔痴,最終也不過如露如電,鏡花水月。

——只是可憐的喬峰大哥,武功蓋世,俠肝義膽,卻一直在矛盾中經受無盡的折磨,渾身上下都是悲劇!老平時常說,喬峰是金庸所有小說中最為悲劇的正面人物,老爺子著實太心狠了!

5、《頭頂一片天》

98版的《鹿鼎記》,有最經典的陳小春的韋小寶,馬浚偉的康熙。

金庸小說大多寫江湖快意,武俠恩仇;而《鹿鼎記》,卻是惟一寫廟堂之高的爾虞我詐作品。

廟堂,是沒有刀光劍影的江湖;但已然不同於金庸架構出的武俠世界,何況韋小寶這個人物,狡猾無賴,貪財好色,沒有一代點俠義風範。

整部小說,活脫脫一個小流氓發達史。

但是,《鹿鼎記》是金庸武俠小說的集大成,金庸自己都這樣說。

雖然處處「反俠」,江湖不再,卻是金庸對武俠世界的回溯於反思,寄透徹於戲謔,仍在武俠世界的範疇;鹿鼎過後,他便封筆不再寫了。

就好比作家張佳瑋說:「一個騎士小說家獨自創造了騎士小說傳統,然後,自己用一個堂吉訶德,推翻了自己設定的世界。」

6、極好聽的《追夢人》

羅大佑作品中一曲多詞情況屢見不鮮,《追夢人》一曲是為原曲填的第三版詞。——這首歌原與《橄欖樹》一樣,是寫給三毛的。

當時正值電視劇《雪山飛狐》熱播,作為片尾曲,在鳳飛飛的演唱下,一時紅遍大陸大江南北,至今仍在傳唱。

7、傳世經典《滄海一聲笑》

看電影版《笑傲江湖》,聽《滄海一聲笑》,實為絕配!就像吃麻小,就一定要喝冰鎮啤酒一樣,才能暢快無比。

黃霑為徐克的電影《笑傲江湖》譜曲時,寫了六稿都不是很滿意。隨意翻閱古書《樂志》,看到一句「大樂必易」。

最「易」的莫過於中國五聲音階,黃霑就反用改成「羽、徵、角、商、宮」。

到鋼琴前一試,果然婉轉動聽,極具中國風特色。

最為經典的版本則是黃霑、徐克、羅大佑合唱的國語版,而與曲子最契合的MV則是《笑傲江湖》電影中午馬和林正英的版本。

洋洋灑灑、一瀉千裡的曲子,配合電影中快意恩仇,死生契闊,江湖滔滔頓時展現。

8、最難忘的《笑紅塵》

如果不看電影,就不會覺得這首歌有多特別。可是,在電影畫面中聽這首插曲,則太配了!

這首歌是為東方不敗而生。

最經典的東方不敗,當屬林青霞。

雖然電影版的《笑傲江湖》顛覆了小說,但很多人都覺得,東方不敗只能由林青霞出演,東方不敗就是林青霞的樣子。

雙眉如鋒,鬢如刀裁,紅裝時風情萬種,男妝時冷峻霸氣,無論哪一種,都是傾城的絕色。

席地而坐,揮指彈唱,談笑間也有坦然自若的氣度。

歌中唱到:

紅塵多可笑,痴情最無聊,目空一切也好。

此生未了,心卻已無所擾,只想換得半世逍遙。

嗟乎,人生的灑脫與恣意,莫過於此!

竹林一瞥,月下對飲,東方不敗對令狐衝一見傾心。

放下江湖墮入紅塵,經歷一遭,不談求得,卻也是真假自我的勘破。

歷紅塵,笑紅塵,林青霞的東方不敗,瀟灑也傲然。

如今,我們都長大了,金庸先生也遠去了,一切似乎也要劃上句號了。

回溯江湖已遠,英雄曾是我們那代人心中的不老夢。只是生活有各自的江湖,不是書裡的刀光劍影,把酒言歡。

曾經,我們渴望這一方烏託邦,作生活的短暫逃離(就像我們去黑暗中的影院看電影),寄託自己年少仗劍天涯、看遍繁華的夢。只是,書裡江湖,影裡江湖,曲裡江湖,都只是曾經的夢。

當某一天,我們不經意打開記憶的匣子,如果還有一個角落留存了江湖夢;那麼,老平相信,一首歌,一段影像,足以勾起我們所有的武俠情結。這讓我們知道,我們曾經來過,曾經青春過。

人生苦短,歲月無情,誰的人生都抵不過歲月的無情。金庸先生的離去,除了帶走我們的記憶,也帶走了一代人的江湖。

從此山高水遠,再也沒有一個江湖叫做金庸。金庸的小說,將會在文學史裡歸類到武俠小說裡;然後在歷史的角落,慢慢布滿塵埃。

這就像我們,總歸要離開這個世界,帶著腦中的那些影、那些曲,一起歸於塵土。

謝謝金庸武俠小說曾經陪我們一起走過!

相關焦點

  • 大俠金庸曾說要「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編者按:據港媒報導,武俠小說泰鬥金庸先生逝世,享年94歲。金庸先生是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著有《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等。因創作出許多豪氣萬丈的大俠形象,他被稱為「查大俠」,但看過金庸小說的人都會好奇,金庸到底跟他筆下的哪個人物比較像。是機靈圓滑的韋小寶?老實憨厚的郭靖?還是優柔寡斷的張無忌?
  • 金庸武俠江湖高手排行榜,獨孤求敗僅排第三
    金庸的武俠江湖中,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的絕世高手數不勝數,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江湖的故事,壯志凌雲揮豪情,醉臥沙場笑風雲,總是充滿數不盡的瀟灑風流與悲歡離合,一場江山夢,莫把韶華輕換了。,第五名:張無忌,《倚天屠龍記》的主角,無論是武功、醫術都皆臻上乘。
  • 襄兒拜別 小寶就此別過 世間再無金大俠,只有我們的懷念
    襄兒拜別 小寶就此別過 世間再無金大俠,只有我們的懷念時間:2018-10-31 15:33   來源:未知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襄兒拜別 小寶就此別過 世間再無金大俠,只有我們的懷念 今日(10月31日),微博熱搜幾乎都與金庸去世有關。
  • 為何說大俠郭靖,才是金庸的射鵰三部曲中的第一高手?
    當然了,金庸大俠的水平雖高,但是這十四部作品中畢竟還是有高低上下之分的,諸如《鴛鴦刀》,《白馬嘯西風》等相對就要差些,至於哪一部最高就見仁見智了,但是有一套系列作品中每一部的呼聲都甚高——就是傳說中的「射鵰三部曲」。
  • 金庸離開的24小時裡,我們關於那個時代的共同記憶被一一喚醒
    此刻,離金庸先生去世的消息發布,已經過去了將近24個小時。在參考消息微信公眾號的《金庸先生逝世》的文章下,卻懷念依舊。從古稀老人到翩翩少年,幾代人用青春回憶,化作燈火,照亮先生遠去的路,以及我們共同的時代。
  • 金庸給他極高的名氣和百歲的壽命,卻只讓他當配角,不是張三丰
    在金庸武俠江湖上,所有人的一切都是取決於金庸先生是否給予,其中包括神功、地位、際遇等等,畢竟江湖中人有那麼多,金庸先生自然無法面面俱到,所以只能眷顧其中的一小部分。而我們都知道,等到金庸看重的角色在故事中都有不同凡響的奇遇,而且很多人會出人頭地,比如段譽、張無忌等人。
  • 金庸新《大俠風清揚》:顛覆《笑傲江湖》的爽文,風清揚被惡搞
    先不說金庸作品改編成影視劇至今長盛不衰,單就我身邊的人,就有不少至今仍在閱讀金庸的作品。儘管這些作品被讀爛了,但依舊如痴如醉。金庸的作品,最先是在香港火的,隨即在臺灣等地大火,到了祖國內地已經是九十年代的事情。雖然大陸的讀者接觸到金庸作品的時間較晚,但架不住那股子熱情勁。金庸作品在大陸一經出版,便受到讀者的瘋狂追捧。
  • 襄兒拜別、小寶就此別過——這是一場關於武林的謝幕!
    遺憾,昨天金庸先生去世,一代武林大俠,享年94歲。在金庸先生筆下,誕生過很多經典的人物,小龍女、楊過、郭靖、喬峰、黃蓉、張無忌、韋小寶等等。在金庸先生去世的時候,眾多明星在微博一一和金庸老先生告別,陳小春發文悼念:小寶就此別過,查大俠走好!隨後,楊冪在凌晨發文,襄兒就此別過!
  • 「金庸群俠」現身高校運動會,大俠重出江湖,楊過的雕兄最搶眼
    金庸的武俠小說以及改編的電視劇廣受我們的歡迎和追捧。八九十年代死金庸武俠電視劇的黃金時期,可以說,我們都是看著金庸武俠電視劇長大的。雖然金庸先生已經仙逝,但是他卻給我們留下了刀光劍影的武俠世界和兒女情長的江湖。一提起金庸的武俠小說,我們馬上就會想起裡面高深莫測的武功招數和義薄雲天的大俠。
  • 緬懷金庸的民間高手文案
    二、悵然若失語短情長@我不知道我們正在和一個時代不告而別,也正在和另一個時代狹路相逢,我們慢慢地接過前輩當年的擔當,默默的成長。我們失卻愛恨糾葛的江湖夢也失去了非常6+1的幸運52從此沒有大悲大喜只有碌碌的人生@Anne金庸先生去世了,就像霍金去世時一般吃驚,他們對我來說,一個代表江湖,一個代表宇宙,如今,江湖和宇宙都不在了
  • 陳小春楊冪發文悼念金庸,小寶就此別過,襄兒拜別,戳人淚點
    10月底,說不盡的悲傷與難受,就當大家尚未從李詠因癌症而去世的消息中走出去,現在又聽到創造了無數武俠英雄夢的武俠小說泰鬥金庸離世,享年94歲,雖然生老病死乃為人之常理,但他的離去也讓不同圈子的人感到遺憾與悲傷,金庸逝去,世上再也人給我們創造出那麼精彩絕倫的武俠世界,他創作出的武俠小說,讓人百遍不膩
  • 此人是金庸武俠最強反派,外號十分霸氣,最後卻死於群狼之口
    金庸筆下的反派不少,而且很多分量都非常大。當然,所謂的反派也不一定都是窮兇極惡的壞人,有的本人並不壞,只不過立場上和主角不同,自己就成為了反派了。倘若要對金庸武俠中的反派做個分類,大概可以將他們分成三種,我們第二段來看看。
  • 金庸大俠記憶,廢寢忘食讀奇書,十裡之外看電影,家家傳來打鬥聲
    今天,金庸先生在香港逝世,享年94歲,縱覽他這90多年算是漫長的一生,一個執筆的挾客,筆上江湖的主宰。留給我們幾代人的,就是那種大俠的風骨,他書中的故事,象是回憶,象是記述,象是猜測,象是假想,留給人們的是無窮無盡的遐想。金庸的武俠之風,可以說是影響了幾代人,我先從我的父輩那一代開始談起。
  • 金庸走了,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
    1993年金庸辭任董事局主席,與一手創辦的《明報》告一段落。金庸的作品歷年來被翻拍成了無數版的影視劇,一部又部的武俠經典,會永遠活在我們心中。金庸的文字,陪我們度過了太多日夜。靖哥哥,我死以後,有三準三不準。我準你娶華箏,不許你娶別的女人,因為華箏是真心對你,你若娶了別的女人,我怕她會騙你。
  • 金庸筆下有四隻「神獸」,楊過的大雕排最後,第一隻對主人最忠心
    【思品時間(武俠時間)侃金庸第1174期:金庸武俠四大「神獸」,楊過的大雕排最後,第一隻對主人最忠誠】文/江湖百小聖大俠們好,本期我們來侃侃金庸武俠中的「神獸」。作為武俠世界,除了匪夷所思的武功、各種奇葩的奇遇之外,還有一種特殊的角色對故事的推進和主角的成長作用非常大,這種角色當然就是我們本文要說的「神獸」。金庸武俠中的神獸還真不少,當然有些神獸他沒有和主角相處過,我們就不列入本期的話題。那麼金庸武俠有哪四頭神獸能入選這個榜單?我們馬上開始!講到金庸筆下的「神獸」,有一隻不得不提,它就是《神鵰俠侶》中的神鵰。
  • 金庸筆下的武功名字,從一取到九各有不同,網友:這才是大俠!
    前幾天金庸先生去世的消息應該震驚了很多網友,作為武俠小說泰鬥級的人物,金庸的小說可以說是一代人的回憶了,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將他的書再次拿出來翻看。金庸先生寫的這些武俠小說應該無人能超越了,那麼多部小說,光是各種人名武功名能把取好也是很不容易的,現在想想書中的各個名字,真是不得不佩服他的才華,他取的武功名字從一到十都有。一陽指,大理段氏之絕學,威力極強,點法獨樹一幟,算是書中一個極其厲害的功夫了。
  • 金庸武俠最強教師爺,自己武功天下第一,三個傳人也是天下第一
    本回我們來講講金庸筆下的教師。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當然,武俠江湖中的教師,傳的道自然是武功,他們也不叫做教師,而是師父。同樣的,江湖中的師生關係,其實是師徒關係。儘管不是學校中的老師,但是武俠江湖中的師父,他們所承擔的責任和校園裡的教師,實則是一致的。金庸筆下的師徒關係非常普遍,而且也有許多師徒關係非常經典。那麼在眾多的師父中,到底哪個師父稱得上最強呢?
  • 金庸走了,從此歸隱紅塵,只是再無人可笑傲江湖
    大家好,這裡是娛樂地頭蛇,歡迎小夥伴們多多關注,今天我們要談的是金庸走了,從此歸隱紅塵,只是再無人可笑傲江湖在十月的月尾,武俠泰鬥金庸永遠離開了我們,從此我們痛失金庸,痛失江湖。金庸的一生可以用十四個來概括,笑書神俠倚碧鴛,飛雪連天射白鹿。
  • 金庸筆下的內功那麼厲害,為何今天都失傳了?只因一點沒人能做到
    (第1021回 文/曲非煙)武俠江湖,武功當然是關鍵。不過,金庸先生筆下的俠客武功,和我們現實中看到的武功,實在差距太大的了。時至今日,武術還是我們的國粹之一,我們有很多的傳統武功。比如武當的太極拳,詠春拳,長拳等等。
  • 金庸為啥在巔峰期詭秘封筆?被南大教授羞辱那事,還算不上主因
    但是,幾乎毫無徵兆地,又似乎一切都在情理之中,在此書面世之後,它的作者,一代武俠小說宗師金庸,正式宣布掛印封筆,不再寫作新的武俠小說作品,讓所有人始料未及。文壇大俠從此「金」盆洗手,瀟灑地退出江湖,而那個俠骨丹心、快意恩仇的武林世界,也隨之從此隱沒。關於他封筆的原因討論,歷來眾說紛紜,口舌為勞。我也湊熱鬧談三點最核心因素,是耶非耶,頭條朋友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