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振濤 封面新聞記者 謝燃岸 實習生 楊霽月
12月30日,成都市武侯區協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口腔醫院、華西第二醫院、華西第四醫院共同舉辦「第三屆『環華西國際智慧醫谷』發展論壇暨『一校四院』健康產業科研成果發布會」,推動校院企地深入合作與科研成果轉化,助力武侯區華西大健康產業功能區建設。
本次活動分為主論壇、分論壇、線上成果發布三個部分,醫療健康領域知名專家、行業龍頭企業、相關領域投資機構齊聚武侯,探索大健康產業發展前沿,推動組建「環華西國際智慧醫谷」智庫、打造環華西健康產業一體化綜合科技創新服務平臺。
組建智庫 「川大天團」獻智武侯
在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魏於全,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國家生物材料中心名譽主任張興棟,及華西醫院、華西口腔醫院、華西第二醫院、華西第四醫院的行業多名專家被武侯區聘任為「環華西國際智慧醫谷智庫專家」,共同助力科創成果在華西大健康產業功能區轉移轉化。
「相信專家智庫將發揮在支撐政府決策和推動大健康產業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武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依託專家智庫整體提升大健康產業政策研究、決策諮詢以及成果轉化水平,為武侯大健康產業探索出創新發展新路徑,為「環華西國際智慧醫谷」的建設掀開新篇章。
搭建平臺 科研成果精準轉化
「健康中國」國家戰略需要依靠產業化實現,大健康產業已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武侯區如何充分發掘轄區四川大學和華西醫院的科教資源優勢,推動科研力量優化配置和資源共享,是本次論壇的焦點。
成都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提出提高科技創新策源能力,強化戰略性、前沿性技術創新,推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武侯區攜手四川大學、華西四所醫院共同建立華西大健康產業科研成果發布平臺,引導大健康產業科研成果與市場的深度對接,形成涵蓋商務、政務、法務、財務的全方位服務體系。搭建起醫療研發與市場應用協同創新的渠道,補強產業鏈條,構建「政產學研資」大健康產業生態圈。
平臺啟動後,各企業、投資機構可通過武侯區政府門戶網站、武侯區華西大健康產業功能區微信公眾號,點擊進入環華西健康產業一體化綜合科技創新服務平臺,了解最前沿的科研成果,還可通過專區聯繫成果發布機構對接合作。四川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平臺將在引導醫學科研成果與產業和市場深度對接上發揮重要作用,讓大健康產業科研成果能「接地氣」。
活動現場,來自「一校四院」的教授、科研工作者進行了成果發布,內容涉及高端醫療、智慧醫療、醫療美容、醫藥研發等多個領域,兼具「含金量」和「含新量」的科研成果,向參會嘉賓充分展示了,科技創新驅動下大健康產業的無限可能。
校企協同 共享產業發展機遇
作為成都市66個產業功能區之一,華西大健康產業功能區定位為「西部大健康生活城」,承擔成都國際知名醫療中心主承載區、國際「醫美之都」主承載區、醫藥健康產業的戰略支撐功能。近年來,武侯區攜手四川大學共建「環華西國際智慧醫谷」,啟動實施了「武侯·華西婦兒聯盟」、「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國家生物治療轉化醫學重大科技項目」、「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產業孵化園」等一批龍頭項目,開啟了校院地合作新篇章。
論壇上,功能區企業與川大科創團隊代表現身說法,分享了在「環華西國際智慧醫谷」建設推進過程中,校企協同實現科研成果轉化落地的成功經驗。
據悉,為進一步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華西大健康產業功能區將構建「一個動力源,三大重點產業,六中心聯動」的「136」產業格局,以及「一谷一軸一園多點」的空間布局。在產業格局中,動力源即以四川大學和華西「四院」為代表的創新資源;在空間布局上,一谷即「環華西國際智慧醫谷」。
「有政府的支持、科研的支撐、企業的助力、市場的拉動,武侯區一定會持續推動大健康產業蓬勃發展。」四川美科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王會堂表示,越來越多的健康科研成果將在華西大健康產業功能區落地,要抓住機遇,伴隨產業集聚實現規模化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