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家以農藥原藥及製劑研發、生產銷售為主,產品出口額多年排名全國第一,作物保護產品銷售額全國同行業前三的公司,山東濰坊潤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潤豐化工)此次擬在創業板公開發行不超過6905萬股新股,擬募集資金13.42億元,投向6個擴大產能類項目和2個研發及全球營銷網絡類項目。
據招股書披露,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末,潤豐化工的營收分別為50.47億元、54.02億元、60.74億元和35.83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62億元、3.10億元、3.39億元和2.70元。2018年和2019年度,同比營收增幅比分別為7.03%、12.44%,歸母淨利潤同期增幅比為18.32%和9.35%。
然而,經梳理發現,該企業的業績主要依賴於產品出口,且企業利潤對出口退稅的依賴度較高,並呈逐年上升趨勢。
營收靠出口,利潤靠退稅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潤豐化工產品外銷收入分別為49.76億元、52.38億元、56.40億元和35.19億元,佔相應期間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99.11%、97.16%、93.22%、99.03%。
因出口產品大都享受增值稅出口退稅政策,據招股書披露,各報告期內,潤豐化工享受的出口退稅率分別為9%、10%、11%和13%,增值稅出口退稅額分別為2.23億元、2.10億元、3.08億元和1.77億元。
以此計算,其歸母淨利潤中,增值稅出口退稅額佔比已達85.11%、67.74%、90.86%和65.56%
顯然,增值稅出口退稅額已成為潤豐化工利潤的主要支柱。
與此同時,因潤豐化工的主要收入來自境外,而外銷收入大都以美元進行計價和結算,其業績還受到匯率波動的影響。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末,潤豐化工匯兌收益金額分別為-1.25億元、945.59萬元、1.61億元和-1.21億元。
而隨著各國環保要求日益嚴格,全球主要農藥進口國對於農藥產品的進口和使用越來越嚴格,包括提高產品登記標準、限制進口高毒、高殘留農藥品種等。
若干產品歐盟將禁用或不再登記
此前在2018年12月,歐盟委員會向WTO通報,建議不再批准殺菌劑百菌清(chlorothalonil)的歐盟登記。
隨後的2019年4月29日,歐盟發布公告正式不再批准百菌清的再評審申請。該公告於2019年5月20日正式生效,並要求各成員國最遲在2020年5月前撤銷所以含百菌清的產品授權。而潤豐化工的百菌清產品2017年到2019年的銷售額分別為5.23億元、6.51億元、7.51億元。
經綜合搜索,近年來,被歐盟公告禁用或不在登記的農藥品種越來越多,潤豐化工所生產的若干品種名列其中。
2019年10月,歐盟委員會向WYO通告,建議不再批准毒死蜱和甲基毒死蜱的再評審。
而在美國,夏威夷州早就規定2019年1月起禁用毒死蜱,成為美國第一個禁用毒死蜱的州。今年年初,紐約州也宣布到2021年12月1日禁止所有毒死蜱的用途。另外,今年5月份加州也宣布要取消毒死蜱的登記並禁用毒死蜱。
此外,高效氟氯氰菊酯、滅線磷、吡蚜酮、乙蟎唑、苯氧喹啉、吡蚜酮和福美雙等產品,歐盟近年來也陸續公告將禁用或不再評審登記。
百菌清、毒死蜱、高效氟氯氰菊酯、滅線磷、吡蚜酮等均屬於潤豐化工所生產品種。這些可能對潤豐化工未來業績產生重大影響的不利因素,招股書中絲毫沒有披露。
除此之外,潤豐化工多個在建項目出現「違規未批先建」情況。
未批先建涉及淘汰項目
據綠網平臺數據,潤豐化工「違規未批先建」現象多達五次,然而在招股書中並沒有提及。且其中「900噸/年敵稗(N-〔3,4-二氯苯基〕並醯胺)及其製劑加工項目」和「7500噸/年莠滅淨項目」屬於要求限期淘汰的項目。
關於違規未批先建的項目屬於「限期淘汰項目」是否屬於決策失誤,潤豐化工沒有回應。顯然潤豐化工決策層的項目前瞻性值得懷疑。
銷售環節、產品質量或存隱患
潤豐化工披露,在所經營的210個產品中,有些產品特意標明「專供出口,不得在國內銷售」。其中「2,4滴丁脂原藥」就是其中一種。
中國農藥信息網也顯示,該產品登記時備案信息為「專供出口,不得在國內銷售」
而國內一些網站卻出現有潤豐化工生產的「96%2,4滴丁脂原藥」招商信息。
且在招商網站表明,廠家會給予「不可想像的獎勵政策」及「完整合法有效的手續」。
不知為何「不得在國內銷售」的產品卻出現在國內相關網站進行著招商,是銷售環節的漏洞還是安全環節的隱患不得而知。
此外,根據山東省農業廳發布的信息,2019年4月山東省農藥管理評審委對52家企業和經營者農藥生產經營許可評審,潤豐化工生產的「阿維菌素和百菌清」為不合格範圍。
2019年7月,山東省農業廳再次公布該公司生產的「噻苯隆、乙烯利、甲哌鎓」生產範圍不合格。
也不知所認定的「生產範圍不合格」是對該產品質量的否定還是生產環境的否認。
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末,潤豐化工的應收帳款帳面價值分別為15.70億元、17.54億元、17.56億元、23.20億元,佔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33.13%、36.00%、33.26%和35.39%;佔流動資產比例分別達41.18%、44.71%、41.67%和42.99%。面對越來越高的應收帳款,儘管公司聲稱絕大部分在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等辦理了出口信用保險,但70~90%的賠償比例,對整個公司仍然是一筆不小的風險。
顯然,作為國內農藥行業的潤豐化工,IPO路上潛在的經營風險仍不小,其能否在未來的資本市場中走的更遠,一切還是未知數。
轉自:中宏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