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格勃借一部偷拍電影訛詐他,他一句話讓蘇聯人懵逼了,只好作罷

2021-01-07 小李講歷史

1955年,印度尼西亞國內進行大選,印尼共產黨獲得了 1/4 的選票。為此,蘇加諾總統提出,印尼共產黨在內閣成員中也應佔 1/4 的席位;他還主張實行「有領導的民主」,實行「納沙貢」。鑑於蘇加諾的「親共傾向」,中情局決定採用「瓜地馬拉政變」的方式推翻蘇加諾政權。1956年,威斯納指揮中情局計劃處向駐紮在蘇門答臘島上的反對蘇加諾的印尼叛軍直接提供援助。

為了配合軍事行動,計劃處遠東五組副組長約瑟夫·伯克霍爾德具體負責一項醜化蘇加諾的秘密行動,作為政治宣傳攻勢的一個組成部分。中情局根據各方面了解到的情況,發現這位以「武士」精神著稱的總統已墜入一名蘇聯女間諜的情網。有些人說蘇加諾可能受到了這個女間諜的直接影響,或是被蘇聯克格勃抓到了把柄,對他進行訛詐,因此才不得不親近蘇聯人。中情局決定利用這件事來大做文章,徹底敗壞蘇加諾的名聲。

在社會上,人們對蘇加諾總統的好色早有所聞,他的錢財和地位使他輕而易舉贏得了一些多情女子的芳心。在印度尼西亞,婦女的地位十分低下,她們只是男子的附屬品和尋歡作樂的工具;加上印尼有70%以上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所以在這個伊斯蘭教的「千島之國」,人們對於總統尋花問柳、娶妻納妾的生活方式並沒有太大的反感。按照伊斯蘭教規,已有4房佳麗的蘇加諾還可以再娶8個。

蘇聯為了投其所好,在蘇加諾訪蘇期間,的確派出了一批色情間諜與其尋歡作樂,隨後,克格勃的官員別有用心地邀請蘇加諾觀看他在床上顛鸞倒鳳的春宮電影,企圖以此訛詐他。沒想到的是,蘇加諾觀看電影時,面色坦然,微笑著說:「電影拍的還不錯,請你們再拷貝幾部,我帶回去欣賞!」弄得蘇聯人無可奈何,只好作罷。中情局當然不知道這些底細,還以為性訛詐對蘇加諾有效果呢。

中情局的一夥「道德家」們要在印尼人民面前揭開蘇加諾生活之謎,讓人們看看總統如何與一個外國女人耳鬢廝磨,這並非是一般的生活方式,而是完全的墮落。如果這件事辦成了,在國內,人民將會怨恨和反對總統;在國際上,將使同情蘇加諾的人無地自容,而且還會有更多的人蔑視他。在這種形勢下,印尼民眾將揭竿而起,趕他下臺。到那時,大家就會相信,印尼只有擺脫蘇加諾的統治,國家才會興旺發達起來。

這就是中情局的一廂情願。此事該如何下手呢?參加該行動的一名中情局官員想出個主意:加工一部色情影片,經過改頭換面,作為蘇加諾的「宮廷軼事」來曝光,揭露他的淫亂生活。這個想法當即得到眾人的贊同,於是請來中情局安全室主任謝菲爾·愛德華茲,要他協助完成這一任務。愛德華茲與洛杉磯警察局關係密切,他通過對方搞來一部底片顆粒較粗糙的黑白影片,其內容是關於一名墨西哥男子迷戀上一位風騷女郎的浪漫故事。

史密斯和參與推翻蘇加諾政權的秘密行動的幾名官員在華盛頓審查了這部片子,感到不滿意。他們認為影片裡的男主角「貌合神離」與蘇加諾相差太遠,而女主角只有迷人的性感,無法使人相信她確實就是那個克格勃的女間諜。既然現成的色情片子達不到既定要求,中央情報局只得自己動手拍攝片子,由羅伯特·馬休負責製片工作。馬休曾擔任過聯邦調查局的官員,在國內人頭熟,經驗也豐富。

中情局派人物色了許多戲子,但一直找不到滿意的人選來扮演美麗的蘇聯女間諜,也找不到與蘇加諾長相接近、且能模仿蘇加諾舉止言行的男演員。眼看拍片工作又要流產了……正當大家為此事一籌莫展時,洛杉磯警方又送來一些內容淫穢的影片,總算解了中情局的燃眉之急。影片中的那位男主角,皮膚黝黑,看上去很象墨西哥人,只要稍微修飾一下,即可亂真。

中情局請洛杉磯警方設法找到了那個黑膚色、禿頂的男演員。蘇加諾在公開場合總是帶著黑色的「銅鼓」式帽子,蘇加諾不戴帽子時從不讓人為他照相。負責製片的官員認為,蘇加諾在床上不可能帶著「銅鼓」帽,影片應將禿頂的蘇加諾暴露在人們面前,這既拆穿了蘇加諾的虛榮心,還可以使影片顯得更真實。經過一番周折和努力,一部以《快樂的日子》為片名,介紹蘇加諾私生活的色情片拼湊成功了。

中情局從影片中取下不少特寫鏡頭,衝印成照片送到遠東地區廣為散發。人們看過照片後,都認為是某個惡作劇的人在蘇加諾下榻的賓館裡秘密設置了照相機,從而把他在床上作愛、出乖露醜的淫態偷拍下來了。據說觀看這部片子的人很多,票房收入不菲。

相關焦點

  • 「日丹諾夫地鐵案」:克格勃少校離奇死亡為何引發蘇聯高層震蕩?
    案件牽涉到蘇聯兩大權力機構:內務部與國家安全委員會(克格勃),最終導致內務部長自殺、多人被處決的結果。 因為案發地點位於日丹諾夫地鐵站(現稱維希諾站),所以這起案件被稱為「日丹諾夫地鐵案」。
  • 重創前蘇聯克格勃 佩尼科夫斯基間諜案偵破始末
    日前,原克格勃官員謝米恰斯內在《莫斯科新聞報》發表文章,對這一著名的間諜案偵破始末進行了回憶。  絕非等閒:他逃避監視的手法極其老到  佩爾科夫斯基間諜案堪稱原蘇聯克格勃歷史上最為著名的間諜案之一。雖然他被送上歷史斷頭臺已將近40年,但是直到今天,西方國家仍然認為,佩尼科夫斯基是蘇聯歷史上向西方國家提供最有價值的蘇聯秘密軍事情報的間諜之一。
  • 世界頂級間諜機構克格勃,堪比FBI
    蘇聯建立初期,社會動蕩,在列寧的直接指示下,蘇聯政府成立了一個特別部門契卡,也稱全俄肅反委員會,由波蘭裔白俄貴族捷爾任斯基領導,主要目的在於用非常手段同一切反革命分子作鬥爭,並負責對外情報工作、反間諜工作、國內安全工作。克格勃極為神秘,現在我們基本聽不到關於克格勃的傳聞,但當你開始了解它的時候,你才會知道它的可怕。
  • 一FBI資深特工,他後變節成克格勃「鼴鼠」,雪藏了15年才被揪出
    自FBI成立以來,絕大多數特工都能維護聯邦調查局的核心價值觀,但是也有極少數特工為了滿足個人私慾變節,其中最著名的當數資深特工漢森,他曾充當克格勃「鼴鼠」長達15年。漢森出生於1944年,大學時所學專業是會計學,期間也學會了俄語。70年代初,他被芝加哥警察局錄用,在對內偵察處工作。1976年,漢森被調到美國聯邦調查局工作,負責對俄羅斯駐紐約外交官的跟蹤。
  • 蘇聯改革:蘇聯還在嗎?戈巴契夫支持民族利益,葉爾欽和他決裂
    於是,他決定「將錯就錯」,繼續支持、捍衛各民族利益,意圖通過循序漸進的改革方式、來捍衛蘇聯的完整。所以,戈巴契夫鼓吹兩點民族妥協策略。第一,出於對各民族的關心,他尊重各加盟共和國保留自己的傳統、語言;第二,各加盟共和國、各民族的自治權力可以保留,但蘇聯中央必須保留基本的決策權力。
  • 最後的克格勃掌門人,孤注一擲發動政變,入獄三年稱不後悔
    基本歷任克格勃的領導人,都出身平凡,而下面這位蘇聯最後一任克格勃掌門更是堪稱傳奇。 這個人就是克格勃在蘇聯時期最後的領導人克留奇科夫。,於是他便在工作之餘自學,終於憑藉自己的不懈努力考上了蘇聯的外交學院。
  • 聞之色變的克格勃:俄國的情報組織,普京就曾是其中一員
    俄羅斯的總統普京相必大家都不會陌生,他領導了俄羅斯二十多年,直接將俄羅斯的國際地位整體地提高了一個檔次,不僅如此他的個人魅力也在全世界的總統和國家領導人脫穎而出,人們像追星一樣崇拜他,甚至稱他為「普京大帝」。
  • 歷史上哪些名人是克格勃出身?有個美國著名作家,曾引起廣泛爭議
    他們搜羅了無數「反革命人員」的資料信息,並在蘇聯國內實行了一場血腥至極的運動。在大清洗運動中,有近69萬人被處死。而遭到流放的軍官和無辜之人,更是不計其數。憑藉這場運動,國家安全總局成為了無數蘇聯人的噩夢。二戰之後,克格勃成為了蘇聯領導人秘密掌控、監視蘇聯的工具。
  • 劍橋5傑:克格勃歷史上真正特工,其中第3人在美英情報局潛伏30年
    其次,金·菲爾彼是在1963年,被曾經並肩作戰的同志叛變而出賣,他一直被人們說成是「第3人」。最後,安東尼·布蘭特是在1979年暴露的「第4人」。至於「第5人」,他是5傑中最神秘的一個,他也是唯一一個始終未曾暴露的臥底。美英特工煞費苦心尋遍蛛絲馬跡,想要找出這個人是誰?但都是無功而返。然而,這個神秘的「第5人」的名字,直到克格勃第一總局第三部秘史的面世,才掀開神秘面紗。
  • 克格勃和摩薩德誰才是最強間諜組織?在偷法國戰機上他們分出勝負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蘇聯的克格勃和以色列的摩薩德是全球聞名的兩大間諜組織,如果給全球間諜組織排個名詞,這兩家絕對是排名前三的組織,他們曾做過的神奇事跡曾讓所有人嘖嘖稱奇。隨著蘇聯解體,克格勃已經不再存在,那麼如果克格勃和摩薩德比一比,誰才是最強的間諜組織呢?
  • 蘇聯最後的榮耀,卻被西方的一部電影和一個遊戲,黑的體無完膚
    蘇聯在今天已經在某程度上成為了一個象徵,對於某些堅定地理想主義者來說蘇聯是一個逝去的寄託,雖然充滿著修正主義和某些黑暗,但他依然是一個努力的嘗試。但是對於另一些人來說蘇聯就是一個徹底的反面教材,西方國家現在還時不時的把蘇聯請出來鞭一鞭屍,踩上幾腳,既能轉移某些矛盾,又能宣傳一下自己的優越性。
  • 《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一部既懵逼又好看的哈利波特電影
    另外,《神奇動物2》與《哈利.波特》系列的聯繫也更加密集,在《哈利.波特》中,曾經出現過的厄裡斯魔鏡,各種熟悉的魔法咒語,伏地魔的魂器納吉尼,風雨中奔跑的夜琪,驚鴻一瞥的魁地奇,甚至是製作魔法石的尼克.勒梅都在這一部中悉數登場。這無疑讓闊別哈利波特世界多年的真愛粉們,感到無比親切。作為一部奇幻電影,本片的動作特效也可圈可點。
  • 克格勃間諜雙面人生:在美近20年未被發覺 FBI奇恥大辱
    原標題:克格勃間諜雙面人生:在美近20年未被發覺 FBI奇恥大辱  一個東德公民,在美國的土地上,為蘇聯克格勃收集情報長達近20年,卻絲毫未被發現。據信,他是最後一名在美國境內活動的克格勃間諜。   逮捕前,他在德國和美國分別建立家庭,過著隱秘而複雜的雙重生活。如今,他是一個渴望與過去和解的鄰家老頭。
  • 1982年夏季,西伯利亞發生天然氣事故,克格勃上校是「鼴鼠」
    說起芬蘭,很多人會覺得這個國家十分的遙遠。但是,很多人都沒有想到過這樣的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和芬蘭之間其實只隔著一個國家:這個國家的名字就是俄羅斯。由此可以看出俄羅斯的龐大。不過俄羅斯隨著龐大,但是有利就有弊,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俄羅斯的北亞地區的控制問題。
  • 被匿名偷拍之後,他的秘密再也藏不住了
    今天想說的正是一部有關偷拍的電影—— 《隱藏攝像機》 Caché 英國衛報說它是「21世紀第一部偉大的電影」;
  • 勃列日涅夫:在笑話中和蘇聯一起沉淪
    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他與各部門和地方領導幹部達成默契:各部門和地方幹部支持勃列日涅夫把持總書記的寶座,而他則從制度上保證他們的特權和終身制。而隨著時間演化,蘇聯逐漸形成了一個脫離普通群眾的「特權階級」,更可怕的是,這些人還建立一個專收這些子弟的教育制度,然後通過一套任命和提升職務的制度來使得自己特權得以繼承,形成了一種「特權繼承制」!
  • 克格勃最出色間諜:「劍橋五傑」助蘇掌握美核機密
    英國「劍橋五傑」信仰共產主義 暗中投靠蘇聯「五傑」當中最先暴露的是唐納德·馬克林和蓋伊·伯吉斯,他們是在1951年的時候跑到了莫斯科,金·菲爾彼在1963年逃亡蘇聯之後,被英國報刊稱為是「第三人」,而「第四人」是1979年暴露的安東尼·布蘭特。
  • 貸款房想加上老婆名字 手續複雜只好作罷
    貸款房想加上老婆名字 手續複雜只好作罷 長江日報   2013-12-19 14:49 [摘要]
  • 此人是普京幕後的神秘軍師,普京上任後,直接將他從牢房提出重用
    談起情報機構,大多數人都會想起大名鼎鼎的克格勃。蘇聯在二戰期間,依靠情報機構得到了很多敵方信息,所以說,很多曠世大戰都是以情報為基礎的。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情報機關絕對是一個國家必不可少的機構之一,沒有情報機構,就意味著你是個睜眼瞎。
  • 他是史達林次子,24歲即成為空軍司令、蘇聯上將,卻被長期間禁,後...
    關於史達林的次子瓦西裡·史達林的人生最後階段,知道的人不多。這位24歲即晉升為莫斯科軍區空軍司令(中將軍銜)的領袖之後,在1953年父親逝世後即開始持續多年的監禁和流放生涯。   1960年1月5日,蘇聯克格勃主席謝列平和總檢察長魯堅科聯名上報蘇共中央委員會建議特赦瓦西裡,原因是史達林的次子已經被監禁六年多,已經「重病纏身」,蘇共中央決定將其提前釋放並撤銷罪名,責令莫斯科蘇維埃為其在莫斯科市提供一套三居室房屋;責令蘇聯國防部給瓦西裡核定退休金。   1月9日,瓦西裡被押送至克裡姆林宮,赫魯雪夫親自接見了他。